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综]红楼生存日常 > 第131章 贾母6(已修改)

[综]红楼生存日常 第131章 贾母6(已修改)

作者:今生安好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17 00:46:08 来源:文学城

林黛玉在林家住了几天,虽然有些舍不得,但还是又回了贾府。贾家的那些下人虽然经过了几回整顿,但捧高踩低的性子还是改不了。林黛玉明显感到,那些丫鬟、婆子见了她明显又恭敬了许多。

就连厨房送的菜色都比以前好了一大截,这区别待遇,让探春、宝钗她们都很羡慕。尤其是宝钗,她嘴上虽然不说,但其实心里却越发的难过。

她自问容貌、才情样样都不比黛玉差,唯独出身无法跟黛玉比。以前黛玉寄人篱下,她尚且有母亲兄长宠着,宝钗还没觉得有多大的区别。

可现在林如海高升回京,成了礼部尚书,那可是从一品大员。她头一次清醒的认识到,虽然林黛玉喊她宝姐姐,但其实她真的没有资格应这一声资格。

以前她是二房太太的外甥女,借住在荣国府。而林黛玉是老太太的嫡亲外孙女,她没法比。现在林黛玉是从一品大官的嫡长女,而她们薛家连皇商的资格还能不能保住,都不一定。

宝钗心里涌起无数的渴望,她虽然没有黛玉的出身好,但她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飞上枝头。不止宝钗这样想,探春和湘云心里也是各种羡慕嫉妒。

只不过探春表现的更内敛些,湘云向来不会隐藏自己的情绪,羡慕嫉妒不光脸上表现出来了,就连平时说话都带情绪。黛玉以前也小性,但现在她日子过得顺心,有贾母疼着。又跟着两个嬷嬷学了这么长时间的规矩,早就不钻牛角尖了。

对于湘云的酸言酸语只是一笑而过,贾母却不想惯湘云这个毛病,她直接就把湘云交给两个嬷嬷管教去了。湘云一连几天都挨罚,苦不堪言,顿时起了想回史家的念头。

她期期艾艾的跟贾母提了自己的想法之后,贾母点点头,一句挽留的话都没说。湘云有些难过,她这个侄孙女在贾母心里,到底比不上亲外孙女。

湘云走的时候,贾母派了马车去送她。坐在马车上湘云红着眼圈跟翠缕抱怨:“老祖宗以前最疼我和爱哥哥了,打从林姐姐来,我就失宠了。”翠缕劝了很长时间,湘云才擦干眼泪,收拾妥当。

回到史家,她打发翠缕回去收拾东西,自己去了婶娘的院子。史鼎夫人柳氏淡淡的跟她聊了几句,史湘云坐着也是无趣,就找了个借口告辞了。

她刚要出门,就碰到一溜烟跑进来的史湘婷。柳氏一见史湘婷就赶紧招手:“婷婷,怎么了这是?看你跑的满头汗,来来来,赶紧擦擦,等会儿再着凉了。”

史湘婷笑嘻嘻的凑到她怀里:“娘啊,你看我自己绣的这个荷包好看不?”柳氏努力的辨认荷包上的花样,然后有些不确定的问:“这是绣了一只胖鸭子?”

湘婷不满意的嘟了嘟嘴:“什么胖鸭子?这明明就是鸳鸯嘛!”柳氏戳了戳她的脑袋:“鸳鸯不是一对吗?你怎么就绣了一只?”

湘婷伸出自己的爪子,示意柳氏看:“娘啊,您看您闺女这手,密密麻麻到处是针眼儿啊,也不知道是怎么了,那针总是会戳到手。”

柳氏心疼的又是哄又是许愿,湘云站在门外,听着屋里面母女俩其乐融融,她真是觉得自己跟这个家格格不入。

许久之后,湘云耷拉着脑袋慢慢的回了自己冷清的院子。翠缕已经在门口等半天了,看到她回来就赶紧拉着她。吃饭的时候翠缕把自己听来的消息跟湘云讲了一下。

湘云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相看人家?你听说是哪家吗?其实也不用问,真要是好的,还能轮到我挑。

翠缕神神秘秘的附到她耳朵边,说道:“我听说这回好几个勋贵公子呢,说不定就是天作之合呢!”

湘云不以为然的笑了笑:“哪有那么多天作之合?就我这丧服丧母的孤儿,好的也轮不到我啊!”湘云也就是随口吐槽两句,她心里其实还是很期盼,能觅得良人。

史鼎和史鼐兄弟俩对于长兄留下来的唯一子嗣,其实还是挺上心的。就连他们的夫人柳氏和郭氏对湘云这个侄女其实也算可以了。只不过湘云总拿自己跟湘婷她们比,心里总也平衡不了。

还有贾母经常在里面掺和,没少在湘云面前抹黑柳氏和郭氏。因为湘云的事儿,她们妯娌两个难得在湘云的事情上一条心。

以前还会想着管管湘云,但经常落了个埋怨的。她们也算是跟着成长了许多,现在对于湘云真的就只剩下那一点点的表面功夫了。

湘云才回史家住了几天,就有些怀念在贾家的日子。虽然学规矩很枯燥,但几个姐姐妹妹一起,说说笑笑,就算是累心情也是顺畅的。而现在湘婷跟自己一向不太亲近。

婶娘对自己淡淡的,表面上对自己和湘婷一碗水端平。该有的也都有,但是不是合心意,她却重来没有问过自己。

最让湘云不习惯的是,在贾家想吃什么,只要去厨房说一声就有人送来。而在史家的份例都是固定的,也就那些家常菜。你要是不想吃,可以拿银子让厨房给你另做。

她上哪弄银子去,无奈的湘云只能继续吃自己的份例菜。满腹委屈的湘云都忍不住后悔自己干嘛要回来。她有心再去贾府小住,一来贾母并没有派人来接她,再一个就是刚回来两天就要去贾家住,她叔叔婶婶肯定不愿意。

无奈的湘云只能耐着性子,每日里做针线,复习前些日子学的规矩。柳氏看她这段时间难得的乖巧,还真有些不适应,跟史鼎还提了两回,说湘云这回不定憋着什么大招呢!

史鼎不以为然:“一个小姑娘,能憋什么大招?你呀,别总拿老眼光看人,听说姑祖母请了两个嬷嬷,湘云跟着学了一段时间,懂事了、长大了,也是正常。”

柳氏撇撇嘴,一甩帕子扭头走人了。她可不信湘云是懂事了、长大了,以前在她手里吃的亏还少么?好心好意把她养大了,不感激不尽就不说了,还整天在外面抹黑自己。

说什么让她整天做针线,天地良心,哪家的大姑娘,不是天天做针线?家里欠了国库大笔银子,不紧衣缩食,怎么还得起?

再说了做针线的又不是她史湘云自己,自家闺女湘婷也是每天都要努力学习女红的。怎么就她史湘云金贵,出去到处说苦、说累?

湘云又忍了几天,实在是想去贾家小住,就让翠缕悄悄的回了一趟贾家,找到宝玉,想让他在贾母面前提接湘云的事情。

宝玉虽然现在长进了不少,但怜花惜玉的性子是改不了了。一听湘云在史家过得是水深火热,就去求贾母,说让去接湘云。

贾母听完他的话,什么都没说,摆摆手就让他出去。宝玉以为贾母这是同意了,高兴的回了前院书房。

贾母冷哼了两声,继续看手里的游记。谁想接,谁接去。反正她是不侍候了,小姑娘家家的整天事儿还挺多。好好的闹着要走,这才走几天就想来?

湘云本以为过两天贾母就会来接她去小住,欢欢喜喜的收拾好了行礼,就擎等着贾府派人来接。结果一等二等,一连几天过去了,却始终不见接她的马车。

湘云坐不住了,问翠缕给宝玉传口信了没有。翠缕也挺纳闷,她当时真的见了宝玉,把湘云的意思很清楚明白的跟他说了。

湘云小脸一下子白了:“难道是老祖宗生我的气了?不愿意让人来接我?”翠缕也有些忐忑:“姑娘许是想错了,老祖宗那么疼姑娘您,怎么可能生您的气?您还是别胡思乱想了,许是这些日子那边比较忙,没顾上派人来接姑娘吧?”

湘云只能按耐住性子,安心在史家住了下来。柳氏对她照样是不冷不热,该有的一分不少,但多了也是一分没有。湘云越想越委屈,以前老祖宗是最疼自己的,现在有了亲外孙女,就把自己这个侄孙女丢一边了。

贾母可不知道湘云已经对她满腹怨言了,她这会儿还烦着呢,贾珍废了,秦可卿还是病的起不来床,缠绵病榻多日后,香消玉殒了。

按理说不可能啊,她去看秦可卿时,还借着说话的功夫给她渡了灵气,茶水里也放了养身丸。

怎么就没起作用呢?越想越郁闷的贾母忍不住跟小系统抱怨了几句,小系统挠了挠头:“兴许她自己不想活了呢!”

贾母茅塞顿开,打了个响指:“对啊,我怎么没有想到,这秦可卿再怎么说也是古代女子,这样的事情对她打击特别大。既然她是自己不想活,那咱们也不是神仙,治得了病,治不了命不是!到时候皇上总不能把逼死她的罪名扣到咱头上不是,反正贾珍废了,这事儿知道的人也不多,顶多也就是捕风捉影。”

秦可卿去世后,她的丧礼以贾珍的意思要大办,但是他瘫在床上起不来,大不大办的他说了也不算。现在宁国府当家作主的是尤氏,原本应该是贾珍的嫡长子贾蓉的,但由于秦可卿去世,贾蓉“伤心过度”不幸病到在床上了。

说到贾蓉的“伤心过度”其实还有贾母的手笔,她只是用了一张噩梦符,贾蓉的兔子胆就吓破了,整天疑神疑鬼,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恰巧赶上秦可卿的去世,在外人看来,他可不就是伤心过度嘛!

家里两个男人都倒了,尤氏反倒是立起来了。贾母还派王熙凤过去帮衬她,受了贾母提点的王熙凤,手腕比以前高太多了。加上她跟秦可卿关系不错,帮衬着把秦可卿的婚事办的体体面面。

尤氏现在也回过味来了,那天秦可卿话里就已经存了死志。人死如灯灭,她心里对秦可卿的那点儿怨恨早就烟消云散了。反倒是对瘫在床上成了个废人的贾珍越发的怨恨。

贾蓉整天躲在屋子里不出来,说外面有鬼,贾珍瘫在床上起不来。这宁国府的男丁也就剩了一个贾蔷。贾蔷这孩子从小父母双亡,从小跟着贾珍过活。

这孩子在宁国府那也是一股清流,打小就受尽了贾珍的溺爱,贾蓉的匡助,却没有长歪,知书达理、温文尔雅,是家学里难得静下心来能真正好好读书的人。

贾珍瘫在床上,族里的事情肯定是没法管了,于是族长这个位置就得让出来。贾赦以前虽然风评不好,但这两年在贾母的调教下,他算是改邪归正、浪子回头的典型了。

于是族里的老人们商量了之后,就推举贾赦做族长。贾政本以为大哥贾赦有了爵位,这个族长的位置非自己莫属了,没想到竟然没有一个族老愿意举荐他的。

捡了族长这个便宜,贾赦其实也没多高兴,这族长的名头好听,位置却不好坐。但贾母发话了,说咱们家就缺一个像你一样能干大事,收拾那些歪瓜裂枣的人,母亲相信凭你的能力,绝对能把那些害群之马给收拾了。

贾母的这番信任,让贾赦豪情万丈。摩拳擦掌,誓要把那些败坏贾家名声的族人给收拾的夹着尾巴做人。

贾赦做了族长,尤氏就求他帮着把贾蔷过继到自家名下,贾蓉这孩子现在越发的疯疯癫癫。贾蔷袭了贾珍身上的爵位,成了宁国府的当家人。

贾蔷这孩子能力手腕其实样样都不缺,缺的是没有施展的舞台。他成为宁国府当家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仿照荣国府,把府里的奴才梳理了一遍,该打的打、该抄家发卖的发卖。

抄出来的银两,他也没私吞,跟贾赦一起把两府当时借国库的银子给换了。乾元帝正发愁国库里没银子呢,宁荣两家就给他送来了枕头。乾元帝一高兴,两家的爵位都给升了,虽然只是个空头衔,但也够贾家高兴的了。

好消息是一个接一个接踵而至,没过几天,宫里又传来消息。贾元春受了恩宠,被加封凤藻宫尚书,成了皇帝的嫔妃,封号为安。贾母松了口气,安这个封号好啊,只要不是原来的贤德就行。

放眼望去,本朝的嫔妃封号就没有两个字的,“贤德”这两个字更像给嫔妃的谥号。尤其是在宫里本就有贤妃和德妃的情况下,那明显是把贾元春架在火堆上烤啊!

贾元春封妃,贾政和王氏立马就扬眉吐气、尾巴翘了起来。尤其是王氏,跟贾母说话底气都足了很多。又开始在府里指手画脚,把王熙凤膈应个半死。

贾母可不会惯着她,她直接招来贾赦,母子俩嘀咕几句后,贾赦就非常痛快的把贾政一家扫地出门了。贾政气的脸色铁青,但贾赦振振有词:“咱们兄弟俩也算是分家,总住在一起彼此都不方便。大侄女成了安妃,往后你们二房也就起来了,哥哥我也就不担心你撑不起门楣了。”

贾政要是赖着不搬,贾赦就敢宣扬的整个京城都知道,安妃的父母赖在自己哥哥家里不走。贾政冷哼几声,一甩袖子,回去就催着赶紧搬出去住。

王氏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贾政的话在二房向来就是圣旨,加上她此时也是底气十足。自己闺女成了安妃,往后贾母、邢氏和王熙凤都会来巴结自己,就顺着贾政的意思搬了出去。反正等元春生了小皇子,她们一个个都会来求着自己回来的。

贾政搬走之后,贾赦放了一挂长长的鞭炮,以示庆贺。本以为贾母肯定会骂他,没想到贾母竟然给了他一个赞赏的眼神。贾赦高兴的一连几天都笑呵呵。

贾政搬走之后没多久,王熙凤有了身孕,这管家权就暂时落到了贾母身上。贾赦是信不过邢氏,邢氏委委屈屈的模样看得贾母眼疼。把她打发了之后,转手把管家的事情分派给迎春和探春。

探春虽然是二房的姑娘,但贾政走的时候仿佛遗忘了她似的,根本就没说要带走她,王氏也乐得装糊涂。

其实要说这事儿还有赵姨娘的功劳,她可不是个傻的,她知道闺女跟着贾母,比跟着二房要好得多。贾政那里是她费劲口舌说服的,她的那句,让探春跟着两个教养嬷嬷学规矩,将来说不得还能高嫁这句话打动了贾政。

临走时,赵姨娘悄悄找到探春,跟她说了不带她走的原因。探春红着眼圈叮嘱赵姨娘:“姨娘,您要继续督促环儿好好读书,将来他有出息了,他就能把姨娘您接走过好日子了。”

赵姨娘抹了抹眼泪,抱了抱探春,塞给她一个鼓鼓囊囊的荷包,转身就走了。探春擦了擦眼泪,攥着荷包,看着赵姨娘离去的背影,心里不禁后悔,以前自己不理解姨娘,动不动就嫌弃她太粗鄙。

在跟两个嬷嬷学了规矩之后,她才明白赵姨娘的苦心。深深地为自己以前的行为感到后悔,可她却没有勇气跟姨娘道歉。

探春暗下决心,她一定要好好的跟嬷嬷学规矩,将来如果有直上云霄的一天,她一定要让姨娘和环儿过上好日子。

二房搬走之后,整个贾府都安静了许多,贾赦把前院书房翻修了一遍,说是将来给自家小孙孙住。他这话一出,王熙凤的压力顿时大了起来。

五个月的时候还见了红,若不是贾母果断出手,在太医开的保胎药里加了自己做的保胎丸,这胎指定是保不住了。贾母把贾赦和贾琏父子俩叫到自己院子里,骂了个狗血喷头。

贾赦灰溜溜的回了荣禧堂,等贾赦走后,贾母又叮嘱贾琏:“琏儿,你老子不靠谱,你可不能学他。现在凤儿肚子里怀着孩子,正是虚弱的时候,你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出去花天酒地,有时间多陪陪凤儿。你不知道,这女人怀孕的时候那就是一脚踏进了鬼门关。”

贾琏心里有些触动,抬头问贾母:“那我娘怀我的时候,我爹是不是……,她才会出事?”

贾母扒拉了原身的记忆,对他说:“跟你父亲无关,你母亲怀着你时,你外家出了事。你父亲以前其实不这样,他曾经是废太子的伴读,他的字还是太上皇给取的。当年你父亲的风采,不知道迷倒了多少京城的闺秀。你母亲出事后,他就成了这幅鬼样子。嗨,这都是过去的陈年旧事了,不提也罢,总之,你要好好对凤儿,行了,赶紧走吧!”

贾琏还是第一次听贾母夸自家老子,他实在想象不出,自己父亲年轻时是何等风采。晕晕乎乎的回了海棠院,王熙凤正倚在软塌上喝牛乳。

贾琏赶紧走过去,摸了摸她稍稍有些显怀的肚子:“今天我儿子有没有乖乖的?”王熙凤嗔了他一眼:“你怎么知道一定是儿子呢?说不定是个闺女呢!”

贾琏这会儿嘴甜的跟抹了蜜似的:“闺女是爹的小棉袄,闺女我也爱,到时候咱们大姐就是大姐姐了。对了,大姐儿呢?”

王熙凤指了指西厢房:“大姐儿刚才闹着困了,平儿哄着她去睡了。”贾琏又摸了摸王熙凤的肚子:“那就让她睡吧,我就不去吵醒她了。这几天工部有些忙,等忙过这些日子,我就能多陪陪你了。”

王熙凤笑着给他整了整衣领:“你忙的是正事,不用管我,我天天的在家吃好喝好的,什么事都没有。”

夫妻俩这厢浓情蜜意、耳鬓厮磨,站在门外的平儿忍不住苦笑两声,她这又算什么?丫鬟不算丫鬟,通房不算通房?她都不知道以后该何去何从。

少了二房的人整天在眼前蹦跶,贾母觉得自己也能功成身退了,小系统提醒她,任务条进度还没完成。

贾母按耐住想拔腿走人的想法,继续憋屈的窝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里,盘算着怎么把家里这几个姑娘赶紧给打发出门。

迎春性子柔顺,跟着嬷嬷学了这么长时间,脾气也没多大改变,只不过胸中有沟壑,知道耍计谋了。贾母领着几个姑娘开始出门赴宴,精挑细选之后,选定了定国将军府家的庶子。

这庶子名叫陆之昂生母早逝,从小被嫡母养大。不喜武倒是个读书的好苗子,定国家将军的两个嫡子比他年龄大很多,从小把他当儿子疼。家风也好,迎春嫁过去,不用主持中馈,只需要管好自己的小院子就好了。

两家接触之后,定国将军夫人对迎春也很满意,不争不抢的性子,将来也能跟家里人和谐相处。陆之昂对迎春也很满意,模样没得挑,性子柔顺,还是个难得的才女,也能满足红袖添香的愿望。

别看他出身武将世家,但从小他就对舞刀弄枪深恶痛绝。他那些姐姐妹妹们也都是一个个巾帼不让须眉的主儿,他每每想到母亲给他相看个这样的媳妇,就忍不住浑身发抖。

好在母亲是疼他的,贾迎春这样温柔如水的女子,真是他心仪的对象。贾陆两家都对这门婚事非常满意,于是小定、大定都操办的非常顺利,就连婚期也基本敲定了时间。

迎春没想到自己的婚事能这么顺利的就定下了,惊喜之余,有时候还会有些恍惚。说实话,对自己的婚事,她都绝望了。前些日子,她经常做一个噩梦,一个非常可怕的噩梦。

在梦里,大房二房并没有分家,大姐姐成了宫里的贤德妃。自己被父亲卖给了一个武夫做继室,天天挨打,最后就被打死了。醒来之后,她整日的忐忑不安,就怕那个可怕的梦境变成现实。

好在上苍待她不薄,不,是祖母待她不薄。花费心思给自己寻了这么好亲事。迎春对贾母那是感激不尽,在紧张忙碌的准备嫁妆的时候,还挤时间给贾母做了几件外衫和软底鞋。

贾母有些心疼这个默默无言的小姑娘,除了公中尽量给多一些嫁妆之外,还从自己的私房里添了不少进去。

等到迎春出嫁头一天,晒妆时,她的嫁妆让来的宾客都忍不住羡慕,嫁妆抬到定国将军府时,主母郭氏也很满意。当然她在意的并不是嫁妆本身,而是贾家对迎春的重视。

迎春嫁出去之后,探春黛玉她们心情低落了好几天,舍不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她们也忍不住在想,自己的良人将来会是什么样的。

三天回门的时候,迎春俏面含春,一看就知道这几天在定国将军府过得不错。下马车的时候,陆之昂亲自把她从马车上抱下来,在去给贾母请安的路上,小夫妻俩亲亲热热的并排走着,迎春还跟他一路上讲着各个院子。

贾母听了丫鬟的禀报,这才放下心来,总算是解决一个了。接下来赶紧把剩下的几个小姑娘给嫁出去,她就功德圆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