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综)废太子穿越记 > 第431章 番外 假如康熙成了朱炫烨(四)

群臣在乾清宫前跪了满地,求皇帝不要徇私,买通刺客刺杀皇太子,这实在超出了朝臣的底线。

这一次没成功,如果八皇子九皇子再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只是按例就藩,那以后其他皇子有样学样,都来搞刺杀,皇室如何为天下百姓表率,大明律法何在啊!

还有那佟二舅,本来大家就觉得他身为外戚,仗着帝王宠爱胡作非为,现在大家就觉得此人不除不行,在皇子之间调三窝四,若不是因为他是佟家人,早就死八百回了。

有的臣子就在心里想八皇子九皇子简直有毛病,就是他们真的刺杀了皇太子,然后踩了狗屎运,没被抓住,那又如何呢?他们一个排行第八一个排行第九,按照大明祖制,皇上会把皇长子从封地召回才是……

他俩忙了一通,最后只能便宜皇长子!

皇长子也是大家挺讨厌一人,当初那句“太子是嫡子,我是长子”实在是戳了大家的肺管子了。

啊,扯远了,说回现在。

皇帝面对臣子们的跪请,先是勃然大怒:“他们这是在逼宫!”

他把首辅请进来,让他作为中间人去劝说群臣和太子,他可以再给东宫一些殊荣,只要他在这个事上松口,不追究老八老九。

但首辅不同意,说这事如果没爆出来,皇帝这么处置完全可以,但现在的事情是,京城乃至周边,无论是官宦还是百姓都知道皇太子被刺杀,如果这时候再不了了之,他都不敢想象以后会乱成什么样。

皇帝一脸颓废,他觉得他只是想保全每个儿子,太子不是没事吗,现在能吃能喝的,以后大明都是他的,只是让他放过两个弟弟而已,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听完这一切的首辅:“……”真是马不知脸长,象不知皮厚。真以为你是皇帝,所有事情都会如你所愿吗?

皇帝也很无奈,他也觉得老八老九很不争气,很丢他的脸,他已经骂了他们,揍了他们,但再不争气也是他的儿子,他还能杀了他们不成?

眼见首辅不同意,皇帝只能命人去传太子,梁大伴不得不提醒道:“皇爷,太子殿下还病着呢!”

皇帝:“去把他抬来!不,朕亲自去东宫看他,带上那两个孽障,让他们给兄长磕头赔罪!”

梁大伴:“……”

只希望太子殿下撑得住。

皇帝带着八皇子九皇子来到东宫,对着病榻上苍白着脸的皇太子劝慰了几句,然后骂八皇子九皇子:“混账东西,还不赶紧向你们二哥磕头!”

八皇子九皇子也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连忙跪地给皇太子磕头,嘴里说是他们猪油蒙了心,现在已经诚心悔过,只请皇太子说服群臣,放他们去就藩,他们在封地一定时时刻刻为皇太子祈福的。

皇太子:“???”

他怀疑自己伤势过重,以至于出现了幻觉和幻听。

但看到一旁长子也是一脸惊讶,再看皇帝一脸“真诚”地逼他原谅要杀他的凶手,老八老九还在砰砰磕头,俨然一副道德绑架的局势,他悲从心中,不待皇帝再劝,一口血就吐了出来。

东宫急召太医,小黄门跑得腿都出现了残影,不可避免地被群臣看到了。

得知消息的群臣再度炸了锅。

王掞悲愤高呼:“陛下还记不记得太子尚在病中啊!”

皇帝:“……”

他无言以对,掩面回了乾清宫。

大朝会上,群臣再度上奏,要求处置八皇子九皇子还有那该死的佟二舅。皇帝就是不想处置,可是群臣得知东宫变故,谁也不肯松口。王掞上奏,说太子不但是您的儿子,还是大明王朝的继承人,无论是于家,还是于国,陛下都不应该这么对待太子。

皇帝无奈,愤而退朝。

群臣再去跪请,然而直王府的长史从直地快马加鞭送到京城一封奏疏,让本来就紧张的局势火上浇油,直王府长史举报直王搞巫蛊,镇魇皇太子,如今人赃俱获,无论是咒文还是巫蛊的小人儿,都已经封起来,等候朝廷处置。

皇帝&朝臣:“!!!”

这一届的皇子是怎么了,有搞文斗的,有搞武斗的,现在居然还有搞玄学的!

巫蛊啊,这可是巫蛊!历朝历代涉及巫蛊那都是牵连一大片,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死了一万多人,皇后太子公主均涉其中,所以直王是脑子抽了吗?!

等等,直王镇魇皇太子?他是不是搞错了,还是多扎了几个小人儿?他们觉得被镇魇的不止皇太子,还有老皇上呢?

看看皇上这前前后后脑子抽了的样子,臣子们真的皇上被扎小人诅咒了。

皇帝为了转移群臣注意力,连忙命人将皇长子锁拿进京,他要亲自审问。

直王府内,直王正披头散发地瞪着长史,“你这叛徒!叛徒!”

长史则一身正气,大义凛然道:“回王爷,给予下官长史一职的是朝廷,而非王爷。下官应为朝廷尽忠,辅佐王爷,但如今王爷一错再错,触犯大明律法,下官劝谏不得,也只能上奏朝廷。”

天知道他发现直王在扎小人儿的时候,被吓成什么孙子样儿了,那简直是倒吸一口凉气,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要不是念着家里的老母和妻儿,他真的很想死一死。

他不是不知道直王脑子有问题,毕竟脑子没问题也不能想用长子身份压制嫡子,但他万万没想到,直王居然还搞巫蛊!

巫蛊!

长史都要哭了。

直王啊直王,你平时说抄经给皇上祈福,我信了你了,你平日里神神叨叨,我也只当你脑子不好使,看佛经看糊涂了,可你怎么也不能弄巫蛊啊!

长史都没耽误功夫,立刻写折子递到京城去,自己这条命能不能保住另说,但绝对不能连累家里!

& & & & &

八皇子九皇子被关在府里,不许外出,其他皇子——那些还没到年纪的皇子也被生母或养母告诫了,不许去看他们。其实她们不说,这些皇子们也不会去看的,说句不好听的,一个不满意就要买凶刺杀太子,那他们要是哪里做得不好,与八哥九哥起纷争了,会不会也被刺杀?

年幼的皇子们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太子仍旧在养病,这回养的还有心病,他自己都不明白,兄弟都明晃晃地买凶杀人,要他的命了,皇父居然还要求自己原谅他们!

又听说直王在封地搞什么巫蛊,也想让他死,太子苍白着脸对前来探病的王掞说:“这到底是怎么了,我老朱家流年不利吗?怎么各个都出问题呢?”

还是他家三儿好,在封地乖乖修书,开办学堂,一点儿也不让他操心!

王掞也是悲愤得可以,他在原本的时间线上,在胤礽二废以后都上奏立胤礽为储君,到了大明朝,那还不坚定了心思一门心思扶保太子,这是他老人家的政治正确!

王掞安慰道:“殿下还要保重身体啊!”他是真觉得直王镇魇的不是太子而是皇帝,想了想,他提起了东宫的皇孙们,“皇孙们都还年幼,殿下就是为了皇孙们,也得振作啊!靖难之役,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啊!”

按照皇明祖训,太子若是出事,皇上须立东宫皇孙为皇太孙。但是皇上和东宫这一脉的皇位就是成祖抢了侄子的,有这样的先例在,无论是朝臣,还是皇上,都会慎重几分,那东宫皇孙将来又该如何呢?

王掞苦口婆心。

太子听了,总算是有些振作,不是整日里悲春伤秋,看着就命不久矣的样子了,开始喝药了。

直王一家被押进京的那一天,太子也能下地了,他被皇帝传了过去。面对呈上来的证据,直王供认不讳,从直地到京城,他看到了妻子儿女的惶恐,糊涂的脑子总算是清醒了几分,他直接认罪,说自己猪油蒙了心,脑子抽了才会搞这巫蛊的事,他愿一死赎罪,只求放过他的妻儿。

直王赌咒发誓说他们绝不知情。

皇帝看向太子,太子:这狗屁倒灶的事你丢给我了!

对不起了王师傅,本宫不是故意爆粗口的,实在是本宫的爹和兄弟脑子都不正常,不正常!!!

太子想起了王掞和张英劝他的话,直王镇魇皇太子,罪无可恕,但太子要主动提出赦免直王妃和年幼的侄儿侄女们。太子是明白个中缘由的,直王最大的女儿今年也才十一,最小的儿子才两岁,若是连他们这般小儿女都容不下,他就从受害者变成加害者了。

皇上若是看到一个对着年幼侄儿侄女赶尽杀绝的继承人,也不会高兴的,他会想到自己的幼儿,自己的妃子,自己的孙子……

总之,他得提出给嫂子和侄子侄女恩典。

他这么说了,也成功地看到了皇帝脸上的满意和放松。

直王被削去王爵,圈禁凤阳,王妃和孩子们留在京城居住——直王就一个小儿子,真想施恩也得等他大一点儿的。

然后,事情无可避免地回到了原点:如何处置八皇子九皇子。

皇帝觉得自己的长子都被圈禁凤阳了,自己就更得保护好两个小儿子了,坚决不肯松口。

逼急了就说:“朕已经没了长子,你们还要让朕失去老八老九吗?”

群臣差点被气急,你那长子搞巫蛊啊巫蛊!放到平常人家里不被满门抄斩都是皇恩浩荡,如今只是他自己被圈禁,妻儿都还锦衣玉食,太子和太子妃时不时地派人送些衣食,你还想怎么样?!

你搞清楚,我们不是没事找事,是你儿子先犯了国法的!

若是连刺杀太子这样的事都能被轻易放过,那置大明国法于何地啊?

那是皇太子,皇太子!

放到平常人家,庶出的小儿子买凶刺杀嫡长子,你来说说这是个什么罪名?

便是你自己,当初听闻皇太子遇刺,不也是嚷嚷着满世界抓人吗?

皇帝被群臣逼急了,就瞪太子,太子能说什么,老八老九都明目张胆地刺杀他了,还要放过他们吗?这次放过他们,以后老十、老十一谁看他不顺眼,都跑过来刺杀他,反正也不会受到什么惩罚,只是就藩而已——反正他们本来就是要去封地的。

那其他人有样学样,甚至不需要皇子宗亲出面,派底下人出面……

太子为了自身利益,坚决不肯饶过老八老九。

皇帝生气了,觉得儿子不贴心了,再看见首辅和王掞、张英也跟太子一个鼻孔出气,觉得手脚冰凉,太子在不知不觉中竟然有了这么多的党羽!

一生气,他张口就来:“太子不孝不悌,朕要废黜太子!”

简直轰隆隆一个炸雷下来,炸得众人目瞪口呆,怀疑自己跪得太久出现了耳聋的症状,除了首辅,首辅则是怀疑皇帝年纪大了昏了头了,毕竟从皇帝近日来的言行就可以看出,他的确开始昏庸了。

太子还不是最激动那个,最激动的是王掞,他老人家一个健步冲上来,“敢问陛下,太子有何错处,陛下为何要废太子!”

皇帝本来还有些后悔的,但被王掞这么一问,他感觉自己的皇帝尊严都没了,硬着头皮都得走下去,“朕说了,太子不孝不悌!”

王掞:“太子的孝心是陛下亲口说过的!”接下来他列举了皇帝当年嘚嘚嗖嗖那些话。

皇帝当年可是疯狂跟臣工炫耀儿子的,现在被王掞一一列出,他也说不出话来,王掞这家伙记性咋这么好呢!

这可是他自己说出的话,还能自个儿打自个儿脸怎么着!

当然,他也夸过太子的德行,想必这些话王掞这老家伙也记得清清楚楚。眼见其他臣子也上前纷纷为太子求情,皇帝一边觉得自己老了,臣子们都不听话了,一边又觉得太子怎么就不肯放过他两个弟弟,都是一家人 ,他不也没事吗。

越想越气的皇帝再看看他的太子,那小子苍白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自己,皇帝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满脑子都是:装!他把我逼到现在这个地步,他居然还装!

上首的皇帝忽然老泪纵横,开始抽自己的耳光,“你们说的对,都是朕的错,朕的错!”接下来就跳着脚地骂天骂地。

皇帝的举动吓坏了一群臣子,他们连忙命人传太医。

皇帝病了。

这事群臣都清楚,后宫也有所耳闻,毕竟正常人也不会一边扇自己一边跳脚。

乾清宫乱糟糟的,八皇子九皇子看到了机会,开始散布谣言,说太子忤逆,气晕了皇帝,实乃不孝。

然后就被太子妃抓住了。

太子妃手握凤印,以准皇后的身份执掌后宫多年,还对付不了两个臭小子,事情一出,满朝文武又炸了锅。

即便是想有心想转圜的都没办法了,这个时候还不找地方躲着去,反而凑上来添麻烦,最主要的是还被人家抓住了!

东宫夫妻俩有名分有大义有舆论,你们俩有什么!

皇帝没多久就苏醒了,喝了点小米粥养养胃,然后传太子觐见。

太子还是苍白着脸,但相比之前已经好太多了,皇帝冷笑问他:“你做出这副可怜模样给谁看,他们不都是你的党羽、你的靠山吗?!”

皇太子是十分傲气的,虽说最近的事情让他有些伤心,但皇帝这么一问,他的犟脾气也上来了:

“儿臣是康熙十三年出生,是父皇的嫡子,要说恩师,父皇就是儿臣的恩师!康熙十四年,儿臣在太和殿被册封为皇太子,设詹事府,搬进毓庆宫,后管刑部和吏部,一直到两个月前奉旨监国,每一步都是父皇的拔擢。要说靠山,父皇就是儿臣的靠山!要说同党,儿臣也只能是父皇的臣党!君不密,则失臣。父皇适才所言,非君论臣之道。儿臣恳请父皇收回!”

皇帝:“……”被气了个倒仰。

他怎么就生了这么些个孽障啊,皇帝悲从心中,呜呜地哭了起来。

更文了更文了。

给大家来个迟到的新年快乐,因为过年前后不幸病了一场,所以现在才更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31章 番外 假如康熙成了朱炫烨(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