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综)废太子穿越记 > 第398章 嫡公主发卖庶皇帝(九)

对于乾隆皇帝的后宫而言,自乾隆十三年开始,这宫里的格局就一天一个样,谁也不知道明天会是什么样。

原本她们认为儿女双全的纯贵妃会登上后位,但是纯贵妃却被皇帝训斥,成为皇贵妃、皇后预备役的是无子的娴贵妃。就当她们以为皇贵妃会成为皇后的时候,她却忽然犯蠢,孕期里猛吃辣椒,吃没了孩子,也吃没了自己的皇后之位。

再往后,两个有子的贵妃被贬,皇贵妃被禁足,反而是包衣出身的令妃后来者居上,执掌了宫务。

蒙古来的巴林氏已经香消玉殒,连母家都没了,和她一同入宫的恪贵人也已经成了拜常在,泯于众人之中,生怕和敬公主想起她,顺便把她母族也给灭了。直到听说和敬公主每日都选拔官吏,参与征讨准噶尔叛乱的事情,早把她拜尔果斯氏忘到了脑后,她这才放心。

乾隆十七年初,太后询问皇帝到底该让谁来主持亲蚕礼,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要是纯贵妃、嘉贵妃没被贬,可以从中选一个,但现在二妃皆遭贬,戴罪之身,如何能主持亲蚕礼?执掌宫务的令妃,太后觉得她身份低,况且宫中有皇贵妃,由皇贵妃来主持才最合适。

皇帝也很无奈,虽然皇贵妃在端慧太子遇害一案上的嫌疑还没洗清,皇帝心中还是在怀疑她,但可能是时间一长,他又犯了懿症,所以又把皇贵妃放了出来。

噶卢岱:哦,行吧。比起原剧中魏嬿婉牵扯进皇子遇害一案,也只是被贬为答应,救了庆佑就复宠,如懿本身就是主角,身边的人会感染懿症且懿症会蔓延,所以她在嫌疑未洗清的情况下解禁,也是可能的……吧?

这个剧真的很乱,某些人是没有逻辑吗,你要不要看看你都在演些什么?!

噶卢岱一边腹诽,一边准备出征准噶尔,当然不是她亲自出征,她只是调兵遣将,命令蒙古从旁协助,顺便再把自己的人安插在重要位置上而已。

皇贵妃出来就出来吧,反正还能再把她送进去。

对于皇贵妃如懿而言,皇帝放她出来,命令她主持亲蚕礼,这就是信任她的象征,虽然我的亲亲老公不肯回家,但他心里还是有我的,别人那里都是客栈,只有我这里才是家!

主持亲蚕礼更让她觉得心花怒放,这可是皇后才有的待遇,令妃再受宠又如何,她依旧只是妾室,可她乌拉那拉氏如懿可是皇帝的妻子!在富察氏还在世的时候,就主持亲蚕礼了!

唯一让她觉得不如意的地方就是她如今只是皇贵妃,还不是皇后。虽说她平日里把“臣妾只想和皇上长长久久的”“这个皇后是臣妾想当的吗”挂在嘴上,但她心里还是想要皇后之位的。

之所以不说,是因为人淡如菊的如懿怎么可能会说想要更高的权位呢?这不是会影响她的人设吗?

得让皇上察觉到她的心思,自己把皇后之位捧到她面前,央求她陪他走上权力巅峰才行啊!这样才能向其他人显示出她的与众不同,进而让其他人尤其是魏嬿婉俯首帖耳啊!

一想到魏嬿婉长期代她掌管宫务,如懿就恨得牙痒痒,她一个妾室,怎么敢的,就算把宫务交给舒妃也不能给魏嬿婉啊!魏嬿婉一个为了荣华富贵抛弃青梅竹马的任,怎配执掌后宫?

如懿一想到她伤了凌云彻的心,就恨不得扒下她的妃位服制,打入冷宫。

而魏嬿婉又不是傻子,当然感受到了皇贵妃对她的不喜,她的脑子转得很快,皇贵妃看不起她由来已久,当初自己伏低做小也没能让她改变对自己的印象,现在她依旧尝到了权力的滋味——她掌管宫务时,内务府和低位妃嫔对她有多尊敬,她是能感觉到的,她喜欢权力在手的滋味。

她不想再回去过别人一句话她就得受苦的日子!

她不要再受苦了!

她之前见过和敬公主,公主参与政事,选拔官吏,权倾蒙古,整个蒙古都对她俯首帖耳。魏嬿婉自认没有那么大能耐,但这后宫她还是可以握在手里的。

况且,据她所知,和敬公主厌恶皇贵妃,从来都没正眼瞧过她,恨不得把她从翊坤宫里揪出来扔进冷宫的那种。

再一次受到皇贵妃冷眼和冷言冷语后,魏嬿婉在噶卢岱再一次进宫时,拦下了噶卢岱的轿子。

魏嬿婉的话说得很动听,“臣妾听闻和敬公主忙于政事,已许久未入后宫了,今日一见,臣妾见您都累瘦了。臣妾这里有先前皇上赐下的血燕,今日借花献佛,献与公主,还望公主保重玉体,臣妾会在佛前为您和皇上祈福的。”

魏嬿婉人也长得好看,噶卢岱越看越顺眼(毕竟曾经也做过几天魏嬿婉),都说魏嬿婉和如懿长得像,但噶卢岱没觉得哪里像,只知道嘟嘟嘴、妆容一言难尽的如懿难看极了,像她可不是什么好事。

她的话也说得让人舒服,起码比某个只会逼人喝汤的老太妃强多了。

噶卢岱先谢过,命人收下,然后与魏嬿婉聊聊天。她开门见山,“皇贵妃出来了,令娘娘的日子不好过吧?”

魏嬿婉显然没想到噶卢岱会这样直接,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公主……”

噶卢岱继续说下去,“令娘娘今日来找我,也是因为我与皇贵妃不和,想要与我结盟,或者是想要我做娘娘的靠山,璟瑟说的对吗,令娘娘?”

魏嬿婉此时也镇定下来,微笑道:“公主说的是,皇贵妃不喜臣妾,臣妾得为自己找个靠山,如果公主愿意的话,嬿婉愿为公主手中刀!”

真好,这性格噶卢岱很喜欢。

“令娘娘审时度势,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只不过本宫还想知道一点,令娘娘的本事在哪里呢?本宫不做赔本的买卖,想要与本宫结盟,令娘娘需得有资本才行啊!”

噶卢岱仍旧是笑盈盈的,“如果令娘娘与我结盟之后,又觉得皇贵妃才是明主,转而投靠皇贵妃,那该怎么办呢?”

魏嬿婉刚想说皇贵妃不会接受自己,噶卢岱已然凑近了,低声说道:“令娘娘,让我看到你的诚意吧!”

魏嬿婉怔忡在原地。

与原剧相比,此时的魏嬿婉还没有被如懿罚在十阿哥灵前罚跪一整天,没有被容佩掌嘴,也没有被罚板著之刑,还不是那个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永寿宫战神。

本来还有些犹豫,毕竟和敬公主想要的诚意可不是随随便便找容佩的麻烦就能解决的。

但是让魏嬿婉下定决心的还是如懿本人。自从她被放出来,主持亲蚕礼之后,她就又觉得皇帝终于发现只有自己是真的爱他了,感觉又回来了,天天抹着红艳艳的嘴唇“温暖”全后宫,除了魏嬿婉。

她觉得,魏嬿婉不配得到她的温暖。

她想要拉拢几个像海兰一样一心一意为她的妃嫔,但谁也不是傻子,皇贵妃当初逼着庆嫔去给仇人做法事,这可是全后宫都知道的。

如懿的拉拢没能奏效,而她的逻辑就是:没人听我的,那她们一定是受了魏嬿婉的蒙骗,我要揭穿魏嬿婉的真面目,让后宫所有人都看清魏嬿婉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于是如懿就在皇帝面前给魏嬿婉上眼药,说她狐媚惑主,谄媚君上。

皇帝听得都翻白眼了。

他也不明白当年纯真美好的青樱去了哪里,怎么现如今的如懿就是要跟他作对呢?明知道他喜欢令妃温柔和顺,却还要在他面前这么说,她怎么就不知道学学令妃的温柔呢?

皇帝很烦躁,“你说够了没有,妃嫔善妒,这是宫中大忌!你身为皇贵妃,要知道皇贵妃的职责,要替朕管理好后宫!你要是做不好,那就趁早退位让贤!”

如懿很不高兴,又把嘴巴撅得高高的,“臣妾是皇贵妃,可是在皇上心里,皇贵妃只不过是后宫的一个官衔,跟前朝的文臣武将有什么区别!”

皇帝都要气笑了,“你不是觉得你有士大夫的风范吗?不是要忠言谏君吗?怎么如今又说皇贵妃不过是后宫一个官衔呢?如懿啊如懿,朕当年怎么就没看出来你这般厚颜无耻!”

如懿很是委屈,心中亦充满了愤怒,“皇上这么说,是在后悔当年把玉如意递给臣妾了吗?”

皇帝点头,“对,朕就是后悔!皇阿玛当初不肯让你做朕的嫡福晋是对的,孝贤皇后比你好太多,从不会忤逆朕!”

如懿的嘴撅得更高,一生气转头踩着花盆底“咔咔”离开了。

然后就在长街上遇到了魏嬿婉,魏嬿婉是很有礼貌地行礼,但是如懿不一样啊,她刚跟自己的少年郎吵完架,引子就是魏嬿婉,因此看见魏嬿婉就忍不住讽刺两句:

“如今也是妃位了,锦衣华服穿着,金尊玉贵地坐着轿子,与当年抱着花盆的花房宫女还真是不一样了。”

长街上有宫女,也有太监,魏嬿婉也不知道如懿又抽什么风,但她也是长进了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皇贵妃不也不是当年的娴贵妃了吗?”

论口才,十个如懿也比不过一个魏嬿婉,她只能使出惯用技俩,站在道德高地,指责魏嬿婉嫌贫爱富,“抛弃了真爱在乎你的人,这样值得吗?”

魏嬿婉:天啊!这么多人呢,皇贵妃说这个,她这是要给我扣上私通的帽子啊!

魏嬿婉义正言辞,“皇贵妃请慎言!臣妾不明白皇贵妃说的是谁,也不明白皇贵妃为什么说这样的话,臣妾一心一意侍奉皇上,容不得皇贵妃这般污蔑!”

如懿又挂起了高深莫测的微笑。

之后的事情可想而知了,她的狗腿子之一容佩上前就打了魏嬿婉一巴掌,可见断腿的教训她是一点儿都没记得。

魏嬿婉颜面尽失,你做的再好也禁不住一巴掌啊!

回宫之后进忠就摸了过来,两人最终决定投靠和敬公主,而进忠给出的诚意就是他弄死了冷宫里的海兰。

用进忠的话说,“这海兰害死了二阿哥,和敬公主必恨她至深,咱们弄死她,也算给公主出气。”

收到消息的噶卢岱:“……啊”

鬼差很疑惑:“你都已经弄死巴林氏了,区区一个海兰留着她干嘛?”

噶卢岱木然:“这不是等着以后掌权,公告天下再把她凌迟吗?”谁能想到进忠会这么快把她弄死啊!

算了,死了就死了吧!

很快,永寿宫的魏嬿婉得到了噶卢岱的回礼:她命令内务府把容佩杖毙了。

更文了更文了。

有些人说我只会拿着《大义觉迷录》的几句话拼命黑,这纯属瞎说,我可是有史料的,这以前都整理过,这里不再占着篇幅,以下指路:

【1】雍正安南堪界案

详细内容请看第301章。

之前给小伙伴儿科普过,引号内都是某人原话。这里再简单说一下。

雍正年间,云南与安南发生边界纠纷 边官员主张讨伐安南,雍正帝却说:"若进灭其国以复汉唐旧制,朕不忍也。……便将此数十里地界赐他,无损于国体,更表朕之仁政也,何妨乎?"其后安南国王上了"词意虔恭"的表文,雍正说:"朕览阅之余,甚为嘉悦。在王既知尽礼,在朕便可加恩。况此四十里之地,在云南为朕之内地,在安南仍为朕之外藩,一毫无所分别。著将此地仍赏赐该国王世守之!"雍正五年六月十六日,在三跪九叩的隆重场面中,杭奕禄宣读了"赐地"敕谕,历时三年多的边界纠纷就这样结束了。

【2】发水灾说百姓拜佛不诚心

雍正二年,浙江海塘决堤,死了四万九千多人,在上谕里告诫沿海地区百姓要敬畏神明,否则就会遭此天罚。当时老八和老十三都让他修河堤,雍正怕底下的人贪污银两,所以不给修。最后死了五万无辜的百姓,雍正说这是百姓不信佛的缘故,跟他无关。

出自《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第6册,第145页。原文之前作话也贴过,第375章,这里不赘述。

【3】“维民所止”冤案真相,请看第290章作话。

【4】摊丁入亩:摊丁入亩,其实早在康熙年就已经在部分地方试点推行了。康熙十三年,江苏布政使慕天颜在苏、松、杭、嘉四府准备实行均田役法,该法是将县中土地均摊各里、各甲,由土地的多少决定丁役的多少。康熙二十年(1681),直隶乐宁县知县于成龙也提出实行均田均丁法,此后,湖南安乡县也在部分地区试行了地丁随粮摊法。

所以,雍正就是在抢他老子的功绩。

【5】说胤礽对太子妃不好,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别上下嘴皮子一碰、两个大拇指晃动晃动就得出个结论。

【6】说什么我把胤礽吹上天,有些小说把老四吹上天你怎么不说啊?你怎么不去那些小说的评论区KY啊?有本事去那些小说评论区说老四迷信神经质且残暴不仁啊!

对待太子主角文:胤礽又不是什么好东西,有什么可吹的?

对待老四主角文:我看不见看不见看不见……

这文就是以太子为主角的,我不捧太子难道捧老四?凭什么啊?你看不惯可以不看,我又没求着你看,你不爱看就退出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98章 嫡公主发卖庶皇帝(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