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综)废太子穿越记 > 第377章 大明风华(三)

(综)废太子穿越记 第377章 大明风华(三)

作者:汤圆配元宵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3-23 23:57:41 来源:文学城

鬼差化作朱高炽的模样入了张太后的梦,为了避免把张太后吓醒,他特意挑了朱高炽年轻时候的样子。当然,看吨位也能看出是朱高炽。

张太后见到去世的丈夫,先是一愣,然后就抱住“朱高炽”哭了起来,“你这个死鬼,还有脸回来!丢下我们孤儿寡母的,现在瞻基病成那个样子,还玩上了蛐蛐!祁镇不会说话也不会走路,我真是急啊!”

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拍着“朱高炽”。

被打的鬼差:天啊,这就是冒充别人入梦的报应吗?

张太后好不容易打累了,鬼差连忙安抚道:“我知道,留下你和儿子,苦了你们了!我也是好不容易才上来的,和你说点事,瞻基的命数如此,人力又怎能阻拦呢?”

他这是要对一个母亲说,她要白发人送黑发人,所以连忙换话题道:“时间紧听我说完,祁镇绝不可以登基,祁钰才是好孩子,强行让朱祁镇登基,只会妨碍大明国运!你要记住我的话,好好教导朱祁钰!”

“记住,朱祁镇绝不可为帝!”

说完,他连忙消失在原地。

张太后也同时从梦中惊醒。

回来的鬼差一个劲儿叹气。

张太后是个很厉害的人物,她在世时,无论是王振还是朱祁镇,都不敢出幺蛾子,而且重用五大臣辅政,被称为“女中人杰”。

但历史上的光辉形象并不影响她在剧里成为一个碎嘴子、挑拨孙子与儿媳妇关系的不讲理的妇人。

接地气是接地气了,生活化是生活化了,但成了女主的对照。

鬼差其实很为张太后鞠了一把同情泪,他对胤礽抱怨道:“你说要拍大女主戏,历史上有无数个个性鲜明、比男人还强的女子,单说明朝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贤后啊!朱元璋的马皇后,朱棣的徐皇后,朱高炽的张皇后,可怎么就拍这个孙皇后啊!她在历史上和祸水也没什么区别了!”

胤礽翘着小脚丫,“有些讨人厌的,拍则天皇帝,居然还让她说出我只想当个贤妻良母这样的话,你听了呕不呕?”

鬼差一脸鄙视:“武则天要是只想当个贤妻良母,大唐江山说不定就得被她儿子送给岳父了!”

真不明白这群人是怎么想的,怎么能把武则天拍成贤妻良母,把个妖后拍成贤后。

胤礽念叨念叨,就睡着了。

& & & & &

第二日,张太后过来的时候,脸色苍白,带着俩大大的黑眼圈——听鬼差说,是惊醒后再未睡着,显然是被先帝托梦给震惊到了。

张太后过来的时候,胤礽还在练字,朱瞻基在一旁盯着他的字迹,点头道:“不错,比你哥强多了。”

朱祁镇现在还不会走路呢!

张太后闻言,也上前来看了看胤礽的字,对于小孩子来说,这样的字已经非常不错了,想想朱祁镇,再看看如今的朱祁钰,张太后觉得先帝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

不能把一个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的皇子强行扶上皇位,就算是司马衷,人家还知道“此嵇侍中血,勿去也”呢!

张太后定了定神,给胤礽拿了一块糕,然后把儿子叫走说悄悄话去了。鬼差一听,无非就是“你爹昨夜托梦给我,如何如何”“爹也给我托梦了,如何如何”之类的话。

鬼差给胤礽一个“本差出马,童叟无欺”的眼神。

那边,张太后已经说起了自己的猜测,“真的立祁钰为太子?可祁镇是皇后所出,又年长……”大明朝的规矩,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朱瞻基已经想好了对策,“我与胡氏是太/宗赐婚的,她又生有皇子,本就不该被废。”

这就是要重新立胡善祥为后了。

“那孙氏?”

朱瞻基想了想,“我想在皇后之下,贵妃之上,设一皇贵妃,让孙氏为皇贵妃。”

哦,先把皇后废了,让贵妃为后,再把新皇后废了,让废后重新为后,再弄一个从来没听说过的皇贵妃,让原来的贵妃、后来的皇后做皇贵妃。两人还都有皇子,连带着她们的皇子也跟着变来变去,这听起来就很荒谬,也很折腾好吗?!

张太后都能想象得出,圣旨一下,在前朝又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

皇后,那是一国之母,是要母仪天下的,结果自家却闹出这么大的笑话。

朱瞻基下定决心就不会更改,更何况他不是在决定皇后与皇妃的人选,而是在选太子,大明王朝未来的继承人。

原本朱瞻基还想过传位给哪个藩王,现在也不用了——能传给自己的儿子,为什么要传给藩王呢?

朱瞻基又考较了胤礽几天,确认他的资质、能力都没什么大问题之后,果断下旨,将胡氏重新立为皇后,并设立皇贵妃,让孙氏降位为皇贵妃。

就如孙太后想象的那样,前朝炸了锅,不少大臣纷纷入宫求见,但朱瞻基一个也不见,只待在寝宫教导儿子,再就是逗逗蛐蛐。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都快死了,玩玩蛐蛐怎么了?”

他连孙皇后都不见,只是让人给她看了朱棣留下来的圣旨,原来当初朱棣驾崩前,担心孙若微图谋不轨,特意下令,让朱瞻基赐死孙若微。

孙若微一见就傻眼了,压根就没想到朱棣会留下这样一道遗命,来传话的小黄门毕恭毕敬地对她说:“皇上说,只要您安分地做皇贵妃,带着大皇子忠于将来的太子殿下,那么这道遗命就不会被别人看到。”

言下之意,如果孙若微不肯接受现实,要带着大皇子与二皇子争,那么等皇帝一死,她就得殉葬——即便她有皇子。

孙若微把这道遗命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还给了小黄门,十分平静地接受了被废的事实。

朱瞻基一直待在寝宫,臣子有事就请见,没事就不要过来。因为身体实在不好,他就让太监代为批奏折。

直到孙皇贵妃的青梅竹马徐滨前来,朱瞻基才勉强从蛐蛐罐里抬起头,“宣。”

徐滨和女主孙若微一样,也是靖难遗孤。南京城破,他和女主一起被收养,一起长大,早就喜欢上了女主,但是女主只把他当哥哥。

为了给死去的家人报仇,徐滨做了不少努力,但孙若微爱上朱瞻基,决定和朱瞻基一起努力,让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他并没有因此事黑化,而是准备辅佐之前的仁宗、现在的皇帝,放下了心中的仇恨。

他来见皇帝,就是想问问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折腾来折腾去。

说白了,之前为什么废胡后,现在又为什么废孙后?一国之母,怎么不慎重?

朱瞻基一边逗着蛐蛐儿,一边虚弱地说道:“废胡后,此朕少年事,如今当拨乱反正。”

徐滨一时被噎住。皇帝废胡后时,也是而立之年了,还能厚着脸皮说一句“少年事”,他对皇帝这种生物实在是惊叹不已。

朱瞻基也感受到了他的无语,所以换了一个说法,“你见过大皇子了吧?你觉得他能担起继承大明江山的重任吗?”

徐滨默然,大皇子那个样子,他也不能昧着良心说他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朱瞻基勉强站了起来,向着舆图摇摇晃晃走了几步,用手抚摸着上面的几个地点,徐滨认真看去,发现皇帝在舆图上比划的,正是当年太/宗皇帝第五次北上征讨蒙古的路线。

朱瞻基低沉的声音传来,“这江山是我爷爷抢来的,我希望大明代代相传,永为中华统续。所以,我不能把一个痴儿扶上太子的位置,让一个痴儿继承大明江山,这就是你要的理由。”

说完,他回头盯着徐滨,“你是靖难遗孤,但你放弃了仇恨,辅佐我爹和我,你想让大明的百姓富足安康,你我的梦想是一致的,我要你发誓,像辅佐我爹和我一样,辅佐我的儿子,绝不会因为私心,乱我大明江山!”

& & & & &

不少大臣因为皇帝废后立后像闹着玩儿一样,在值房里议论纷纷,没几天就被一道圣旨打懵了,皇帝立胡后之子朱祁钰为皇太子,并令礼部筹备皇太子册封仪式。虽然太子还年幼,但他还是列下了完备的东宫官员名单,这其中就包括徐滨和于谦。

虽然于谦还在外放,但丝毫不影响皇帝把他也放在东宫官员名单里,摆明了让他做太子的自己人。

朱瞻基指着“于谦”的名字,给胤礽讲起了当年初见于谦的场景。

那天,于谦高中状元,大喜之下,喝多了,被太/宗皇帝朱棣召见,于谦半醉半醒之间,大胆谏言,“愿皇上能收敛好战之心,与民更始,施恩于天下。”

太/宗皇帝被气笑了,“两升酒没把他喝死,倒跑到这儿来求死了!”

但于谦不仅没被太/宗皇帝下令处死,还被后来的仁宗皇帝、当时的太子爷抱在怀里,睡了一晚。

胤礽乖乖听着。

朱瞻基满脸都是回忆,“那天,于谦就在你太爷爷寝宫外面睡着了。你爷爷怕他冻着,特意找了一床被子,让于谦枕他腿上。”

第二天,朱瞻基见到了这个奇人,向他传达了太/宗皇帝的命令。

时至今日,朱瞻基还能回忆起那天的情景。

“皇上命你写一篇关于边疆的策论,写好了,恕你昨天晚上无罪。”

而当他把于谦写好地策论呈给太/宗皇帝时,太宗皇帝很是感慨,说:“没想到我到这个年纪,竟然又得此人。”

朱瞻基讲到这里,问胤礽,“你知道你太爷爷是怎么对我说的吗?”

胤礽摇头。

朱瞻基学起了当初朱棣的语气,盯着胤礽,缓缓说道:“小子,你有福了。”

“老天爷对咱们朱家真不薄啊,把这样的俊杰给你使用,能言,敢言,务实求真,是国之瑰宝。”

朱瞻基对胤礽说起了当年太宗皇帝对他说的话,看了他一会儿,认真地问道:“你知道爹为什么要对你说这些吗?”

胤礽也很认真地回道:“国士报之,国士待之。”

朱瞻基欣慰地笑笑,拍了拍他的小脑袋瓜,“你太爷爷那回,还告诉我说,他把于谦交到我手里,让我降服其心。又说,天下大才都是烈马,政治他也好,教他也罢,就一件事:绝不可杀。这样的人在,是一副退烧药,是保命符。”

胤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跪拜下去,“儿绝不违命。于谦一心为国,护大明江山,儿为他后盾,保他一世清名。”

于谦可是朱家祖孙三代的宝贝啊!酒后口出狂言那晚,睡在朱棣寝宫外,太子为枕,太孙铺被,朱棣还金口玉言,这样的大才绝不可杀。

结果呢?

于谦对得起大明,对得起这祖孙三代,但朱家却对不起于谦。

朱棣:于谦绝不可杀!

明堡宗:于谦绝不可活!

没有于谦,就孙太后那政治素养,被群臣一吓,还不得迁都南下?

南下迁都,步北宋之后尘,大明失了半壁江山,北边的百姓不要了?北边的国土不要了?大明的脊梁就断了,靖康之耻后好不容易挺起的脊梁、汉民族的脊梁就又断了!

再北上打回去?南宋打回去了吗?后来的南明打回去了吗?打回去谈何容易!

于谦给大明王朝续了命啊!

状元公醉酒的那一晚,仁宗皇帝护着他,日后他保卫了大明江山。

这样的SSR,堡宗杀了他,还有脸说都为于谦哭,为什么不为其木格哭。

呵——忒!

& & & & &

立太子这一天,胤礽早早就被叫醒,沐浴更衣,穿上小号的皇太子冕服。

做太子很多次了,但是在大明朝做太子还是头一回,胤礽好奇地看着明朝皇太子冕服。

玄衣、纁裳,肩挑日月,背负山河。头戴冕冠,手持玉圭。

轻轻晃一晃头,九旒也轻微晃动起来。

天子冕服,有十二旒。皇太子则是九旒,金簪导,红组缨,两玉瑱。

玄衣、纁裳,和穿大清太子朝服一点也不一样。

他正看着镜子里格外不同的自己发呆,朱瞻基却领着一个他没见过的大臣进来,胤礽的脑子里忽然冒出一个名字:于谦。

果然,朱瞻基给他们互相介绍了一下,“这是太子,朱祁钰。”“这就是于谦。”

他顿了顿,“朕特意把你召回京,就是让你宣读立太子的诏书。”

于谦谢恩,打量了一下三块豆腐高的皇太子,随即低下头。

胤礽的心里却起了波澜,这可是活的于少保啊!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在朱瞻基和他说过好多次于谦后,他终于见到真人了!

更文了更文了。

下面要说一下前几天提到的犬夜叉的事情,不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退出了。

今天周末,发个作话助助兴。

首先,来看一下犬夜叉生活的年代。根据动画版第8集《妖怪殿下,九九蟾蜍》可知,目前是战国时代,且织田信长还处于“尾张大傻瓜”时期。历史上,织田信长出生于1534年,且于1546年元服之后,改称“三郎信长”,所以我们推断,犬夜叉被戈薇解开封印,是在1534至1546年之间,也可以往后推到1553年,家臣为劝谏他切腹自尽。

犬夜叉妖龄为200岁,我们推断他出生在:(1534~1553)—200=(1334~1353)年,这个时间在日本是镰仓、室町时代的交界处。

杀生丸妖龄为400岁,我们推断他出生在:(1534~1553)—400=(1134~1153)年,这个时间在日本被称为平安时代(794—1192年)。

由此可推断,犬夜叉和杀生丸的父亲犬大将的生活年代是平安以及更早的奈良、飞鸟、古坟时代,甚至更早的弥生和绳文时代。

而日本的婚俗,在古坟飞鸟时代,是访妻婚。

访妻婚又称妻问婚,是日本古代的一种婚姻形式,盛行于大和时代(即古坟,或包括飞鸟时代),一直延续至平安时代,镰仓室町仍有延续。这种婚姻是夫妇别居,男女各自与自己母亲和同母兄弟姊妹同住,男方在晚上潜入女方家中,短则翌日清晨离开,长则在女家逗留多天,然后回到自己的家,所生的子女随母亲生活,而男性则负责负担妻儿的生活费。

例如,《源氏物语》中源氏在与妻子葵姬成婚之后,葵姬仍然住在母亲家里。而源氏也仍然回到自己的住所。与其他非正式的情人也都是晚上去、早上回的走婚方式。

访妻婚虽然是一夫多妻,但初期妻子对丈夫的从属关系并不明显。女性由于一直居于母家,婚前婚后的生活没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婚姻关系缔结后,夫妻关系相对松散,男性往往同时有多名妻子,而妻子们因为并不共同生活,平时甚少接触,也就没有嫡庶之分,只有先后之分,当时日语也未有“妾”“侧室”等词汇,各个妻子地位平等。男性可以同时和多个妻子(无论已婚未婚)交往,女性也可以同时和数个男□□往。

这种婚姻形式是要男性“访妻”才有“婚”之实,因此女性是婚姻的主体,拥有择夫的权利,得到女方家长认可后就可结合,妻子也拥有子女的命名权,在当时母权颇为重要,女性的地位亦较后世高。

《古事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沙本毗古王指使妹妹(即皇后)在天皇睡觉时刺杀天皇,而皇后三次举刀欲刺,终不忍下手。天皇得知这一阴谋,便发兵讨伐沙本毗古王。

沙本毗古王建起稻城抵抗。皇后抑制不住对哥哥的思念之情,离开天皇,偷偷跑进稻城,最后与哥哥同归于尽。皇后临死前,派人将皇子送归天皇,而天皇坚持让皇后给孩子起名。

直至大化革新后,日本仿效中国唐朝的律令制时才把先访之妻称为“妻”,后访之妻称为“妾”,但当时编写的《令集解·户令》把妻和妾的地位视为平等。

到了室町时期(14世纪末~16世纪),嫁娶婚开始成为武家婚姻的主流。嫁娶婚之所以首先发生在武家,是因为武家已经成为讲求弓马之道的武力社会,男人逐渐发挥主要作用,婚姻与家庭必须要与这种情况相适应。

不过从室町时代到安土桃山时期(14世纪末~17世纪初),途中即使经历了日本战火最为激烈的战国时期,婿取婚和嫁娶婚仍然是并存的婚姻制度。武家与公家,贵族与平民之间有着极大的差异。甚至在武家,嫁娶婚仍然没有占太多上风,还有武家向公家屈服,实行婿取婚的事例。例如:关白九条兼实的儿子与武将一条能保的女儿结婚,一条能保主张举行嫁娶婚,而九条兼实则坚决要求实行婿取婚,双方相持不下。最后还是“武家”服从了“公家”,举办了婿取婚。

不仅如此,十六世紀末期的《日本诸事要录》中有所记载:“领主的妻子和孩子分別拥有屋宅和土地。”这意味着武士阶级的夫妻中别说婿取婚了,还仍然存在着分別居住的妻访婚情況。可以说,当时的婚姻制度,是以嫁娶婚和婿取婚并行,少数人家仍然实行妻访婚这三者共存的情况为主。

1872年,明治政府以“风纪紊乱”为由,明令禁止夜里男方悄悄去女方家幽会这一现象,但是这种绵延千年的遗风现象,直到20世纪30年代在日本西部仍能看到。

访妻婚对日本的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同时也规制了古代日本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在这种婚姻形式下,人们对 血缘关系的认识与理解是模糊和片面的,只有女方一边的家庭成员才有亲缘关系的认同感。这就导致古代日本人相当程度的近亲结婚乃至兄妹通婚,因为在当时只是同母的兄弟姐妹不得结为夫妻,至于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之间的婚配,并不被禁止,更不被视为乱//伦之举。(这和上面《古事记》的故事也对应上了)

现在回头来看,鉴于犬大将的生活年代以及他与凌月仙姬的身份(妖怪中的贵族),有理由认为他们是访妻婚。

十六夜在出场时身穿十二单,而且犬夜叉幼年生活的城池里男人穿狩衣戴乌帽子,女性则穿着十二单,所以推断十六夜是贵族,而且她是在人类的城池生下犬夜叉的,所以有理由推断犬大将与十六夜也是访妻婚。

既然是访妻婚,上面说过,各个妻子的地位是平等的,没有妻妾之分,更不是什么外室。

《半妖的夜叉姬》中,玲是在枫之村生下双胞胎女儿的,是杀生丸没有地方让玲住?还是他俩没结婚?还是玲是外室?

推测杀生丸与玲也是访妻婚。

当然,上面这一堆的前提是:我们默认妖怪也遵守人类的习俗。

如果妖怪不愿用人类的规矩制度,不遵守人类的习惯习俗,露天席地来一次,也是完全可能的。以上只是结合日本的婚俗做出来的推断。

详见《平安朝的信仰与文学》《》

作者并非日语专业,以上也都是根据找来的资料做出的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推测。如有不对之处,欢迎指正。

另外,资料都是我在网上找的,我能找到,说明其他人也能找到。我前些天已经说了,去查查资料,看看那个时候日本是什么风俗,结果有人开始破防,认为我在讽刺她,说什么他是中国人不懂日本历史,什么意思?我了解一点日本历史,就成了日本人吗?

还给我戴高帽子,说我是中日历史大作家,阴阳怪气的,说评论区的读者是大宫女,duck不必,这些我也是查了资料才知道的,说了让查资料,什么也不做,就在评论区发癫,既然上班了,都是成年人了,还是体面一些比较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77章 大明风华(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