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综)废太子穿越记 > 第374章 团宠嫡皇孙(四)

(综)废太子穿越记 第374章 团宠嫡皇孙(四)

作者:汤圆配元宵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3-23 23:57:41 来源:文学城

皇帝的病突如其来,上午还好端端地陪孙儿玩,歇过晌午,就怎么也叫不醒了。周围大惊,连忙去传太医,并通知一些该知道的人。

比如,皇太后,胤礽。

他们处于能够得知皇帝昏迷不醒的第一梯队中。

之后就是太医诊断,抓药,给皇帝服药,第二天皇帝还没醒,其余的皇子们以及大臣们坐不住了,只是被皇太后给压了下去。

皇太后得皇帝敬重了好几十年,早把他当成自己的亲儿子了,眼见皇帝儿子躺在床上生死不知,太子急得团团,再一看别的孙子还有奴才们一副咄咄逼人的样子,登时就来了火。

对着不省心的就是一顿骂,“你们这是要做什么?皇帝还病着,你们不知道为国家尽忠,反要来逼迫太子,这是什么道理!你们就趁着皇帝病了欺负太子是吧?好好好,你们谁要是敢欺负太子,就从我老太太身上跨过去!”

皇太后辈分高,也占着理,众人只能低头挨骂,说自己绝无悖逆之心,只是忧心皇帝病情。

皇太后这才缓和了脸色,和他们说起昔日,回忆回忆削三藩之时上下一心,末了,才说道:“皇帝病着,我老人家下旨,由太子监国,处理政务,你们有意见吗?”

众人:没有没有。

皇帝病了,皇太后下旨太子监国,这完全是正确的流程,群臣及皇子说不出一点儿错。

只不过,他们早就计划好了,皇太子名义上是监国,但是背地里他别想让我们听他的!

然后,他们就看到皇太子轻轻松松把他们的势力给削了,削得就剩下光杆司令了。

众皇子:“……”

老二你说,你之前是不是装的!

你一定是装的!

啊啊啊啊,天杀的老二啊!

在他们气得恨不得派人刺杀太子的时候,园子里又传来消息,说太子的四阿哥也病了,而且症状与皇帝相似,还有几个大臣也有类似症状,太医说不排除疫病的可能。

太子下令,京城进入战时状态,各家王府、宗亲一律待在自家,不许乱走动,有什么事交由下面去办。

至于已经来到园子里的,就暂时待在园子里,也不会少了他们吃穿用度的。

有人大声嚷嚷着,问太子把他们关起来,是不是想谋朝篡位,周围的人也跟着起哄,为首的被太子当场斩杀,符合他的那几个人也都被下狱了。

于是,无论是园子里,还是四九城里,都开始了“禁足”活动。

一边待着一边想:太子这是想把他们一网打尽吗?他想让他们怎么死呢?疫病?不大可能吧,那么多皇亲国戚、满汉重臣,太子怎么可能保证死的都是与他作对的?

以他们对太子的了解,他也不是那样滥杀无辜的人啊!

大家抓心挠肝地待了几天,就听说太子的四阿哥和皇上的四阿哥先后病倒了,都是一样的症状。

这……

太子应该不会害自己的儿子吧!

况且,就算真的要下手,也应该先杀大阿哥啊!老四虽然平日里阴沉沉的,但还算是听话啊!

这下他们相信这真的是一场疫病,不再瞎折腾了,老老实实待在房间里,就算是取饭回来,也得乖乖擦擦手。

对煮醋什么的,更没有意见了。

没几天就听说,太子家的四阿哥夭折了,想是小孩子体质差,没能熬过去。听说太子妃哭得都晕过去了,皇太后也伤心得不能自已,众人也是嗟叹不已,那个孩子他们也见过,他们也挺喜欢的,还以为他会有大造化,没想到一场疫病就……

现在就看皇上和老四能不能捱过去了。

皇子们开始念佛,祈求皇帝老爹平安无事,至于老四,死就死了吧,死了他们还能少一个竞争对手。

可惜的是,老天爷没能听到他们的呼唤,在太子家四阿哥夭折几天后,皇帝也驾崩了。

皇太后十分伤心,太子也哭得几欲晕倒,但是还得打起精神来,操持大行皇帝下葬之事。

皇子们也是哀叹连连,哀叹自己落到太子的手里,命不久矣。

在这种情况下,园子里其他宫女小太监的死,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唯有背后的人开始疑神疑鬼:这到底是真的是假的?怎么死的大多数都是我们安插在宫里的……

皇帝驾崩,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太后再度下懿旨,太子继位。太子在完成三请三让的流程之后,登基为帝,为大行皇帝一切事情都安定之后,又立太子妃瓜尔佳氏为皇后,林佳氏为文妃,大李佳氏为瑾妃,小李佳氏为瑜妃。只可惜,小李佳氏有些福薄,进宫没几天就因病而逝,帝念在大阿哥和二阿哥的份儿上,立其为瑜淑皇贵妃。

二阿哥弘晳跪在母亲的灵前,接连为大行皇帝和母亲守灵,他瘦了一圈,胤礽已经让太医随时待命,这可是他选中的继承人,决不能出事。

鬼差道:“其实,她也不是不能活……”

胤礽却说:“她太蠢了,又没有自知之明,整日里搞一些小手段,留着她只会妨碍弘晳。”

万一以后她以皇太后的身份兴风作浪,新帝又是个孝顺的,很可能压制不住她。

正好趁着他还在,趁着新旧政权交替的时候,了解了小李佳氏,省得弘晳日后为难。

鬼差唏嘘,“你第一次做任务的时候,可不是这样心狠手辣啊!看来,无论是人还是鬼,一旦沾惹上了班味儿,就十分不正常了!”

正说着,就有人来通报,说四贝勒去了。

哦,就差这一个了!现在这三代人可以整整齐齐地上路了。

柠檬精不是说喜欢老四吗,还说老四比他这个阿玛要强,还想着他额娘嫁给老四就好了,既然如此,他这个做阿玛的就把老四给他送过去,让他们在地下做一对快乐的叔侄。

鬼差摇摇头,“果然,班上久了,是有些暴躁在身上的。”

& & & & &

胤礽用了半年时间稳定京城,然后就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首先派已经拉拢过来的十四攻打东瀛,东瀛那个小岛上可有金矿银矿的,这不得赶紧拿来!

又开始设立科学院,派人去西方考察等等,总之,宗亲们害怕新帝大开杀戒并没有出现,只是小部分地清理一些不听话的而已。

接着又对八旗来了一次大考试,不合格的,整日里提笼架鸟的都被赶去学校上课,不学出个人样就不许出来。八旗的爷们还想闹几场,但被新帝三下五除二给收拾得亲妈都不认识,不得已只能乖乖听话,谁也不想被心底赶去盛京守陵,更不想被革了米银。

新帝刚登基时就表示,为守国丧,选秀暂停。超龄者可自行婚配,同时停节妇守节旌表,鼓励寡妇改嫁,各地贞节牌坊也下令拆除,虽然各地均有反抗,但圣旨一下,再有强令寡妇守节者,阖族不许科考。

嗯?你说死掉的三个“至亲”?

开什么玩笑,我也是很难过的,这不,只能沉迷于政务,用繁忙的政务来麻痹自己那颗受伤的心,缓解丧父丧子丧弟的痛苦。

一切都往好的地方发展。

除了他的后宫。

皇后瓜尔佳氏自四阿哥去后,就一病不起,哪怕有女儿日日侍奉在旁,也不能开颜,哪怕得知一直和她过不去的小李佳氏死了,被追封为皇贵妃也没有任何反应,仿佛灵魂也跟着儿子去了一样。

她万万没想到,一向健康的四阿哥会因为一场疫病去了,本来都已经决定满六岁之后就让他种痘的。

三格格劝了又劝,自己也瘦了不少,瓜尔佳氏也还是老样子。后宫只能交给林佳氏和大李佳氏来管理,再就是三格格,胤礽开始教导三格格,让她也学着去管理后宫,起先三格格还有点不明白,但被嬷嬷给劝了:

“皇后娘娘这样子,是不能为您做打算的,那格格就得自己立起来,如今皇上给了您机会,您要抓住啊!皇上重视儿女,他不会害您的!”

三格格学得很认真。

闲暇时,胤礽会把三个孩子叫到一起来,同时教导。一来为了加深他们兄妹之间的感情,二来也是看看这里的几个孩子能有多大的本事。

等三格格十岁生辰那天,胤礽单独找了三格格,问她对以后的人生有什么想法,是想要留在京城,嫁个如意郎君,做皇帝疼爱的公主,还是想像姑母恪靖公主那样,掌握实权,参政议政。

三格格经过这几年的培养,早已今非昔比,她郑重地跪在地上,说想要恪靖姑母那样的公主。她已经尝到了权力的滋味儿,她想要权力,想要更多的权力。蒙古,虽说比京城苦寒,但那里是她施展所学的好地方。

恪靖公主已经为她打下榜样了。

胤礽很高兴,这里的三格格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皇后虽说病恹恹的,但为了女儿的婚事,还是勉强自己,挑了自家幼弟的长子,但无论是胤礽还是三格格,都拒绝了。三格格更是直言,她更想去蒙古。

皇后大惊,怎么劝都没有结果,一怒之下,她对三格格说道:“怎么你就是这般倔强,额娘为你选了你表哥不好吗?!为何非要去蒙古,额娘就你一个女儿了,就不能待在额娘身边吗?!”

三格格直言不讳,“待在京城固然生活条件会好一些,但我更想要权力,京城这里不会允许公主干涉国事,但蒙古可以!”她去了蒙古,有父亲和兄弟的支持,她会比恪靖姑母做得更大。

皇后苦劝无果,口不择言说三格格忤逆不孝,更是说出诛心之言,“当初死的怎么就是弘昭呢?弘昭若是还在,定不会如此嫌恶我!”

三格格说伤心也不伤心,她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母亲偏心,看她为了四弟病了这些年就清楚了,以前还是难受,但现在她已经习惯了。

三格格行礼,退了出去,独留瓜尔佳氏在屋子里自怨自艾。

哀叹儿子的夭折,哀叹女儿的不听话不懂事,哀叹她怎么把日子过成这样。

到最后就是一句话:“弘昭为什么这么早就去了……”

瓜尔佳氏郁结于心,药石无医,最终薨逝。

胤礽为她上谥号“和”,为孝和皇后。

三格格十八岁这一年,胤礽正式册封其为固伦臻慧公主,下旨令其抚蒙。

胤礽本来想过,三格格无非就是另一个恪靖公主,另一个海蚌公主,但没想到她会成为权倾蒙古的实权公主。她以抚蒙公主之名,将整个蒙古纳入囊中。

弘晳登基时,准噶尔部入侵,固伦臻慧公主出兵抗敌,最终与大清的支援共同灭准噶尔全部,占据准噶尔部落的土地、牛羊及奴隶无数。

新帝大喜,下旨原准噶尔之地为固伦公主封地,并册立为固伦臻慧长公主。

此后,固伦臻慧长公主对内,大力发展畜牧业,奶粉奶糖等奶制品源源不断运往大清,发展教育、医疗,征召女官,在蒙古大力教授汉语、汉字;对外,抗衡沙俄,在皇帝的命令下与沙俄互市,并通过沙俄与西方通商,积累了大量财富。

她也联合了其他抚蒙的公主郡主,终是使爱新觉罗家被嫁到蒙古的女孩子不再悲苦,在这茫茫的草原上绽放出属于她们的花。

她执掌蒙古四十余年,这四十余年是蒙古与大清关系越来越紧密的时间,固伦臻慧长公主也被人称为当之无愧的蒙古女王,是许多牧民心目中的神女,是长生天的使者。

更文了更文了。

别拿中国古代制度去套别的国家,起码要看看别的国家某一时期的风俗习惯、婚姻制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74章 团宠嫡皇孙(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