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综)废太子穿越记 > 第34章 小说甄嬛传(九)

(综)废太子穿越记 第34章 小说甄嬛传(九)

作者:汤圆配元宵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10-10 23:24:42 来源:文学城

胡蕴蓉那天没能入宫,成了京城的笑柄。皇上说得对,什么手只能握着遇到贵人才能打开,那她是怎么吃饭的,难不成事事都要别人帮忙?

长了脑子都能想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皇上不治她们母女的欺君之罪已经看在舞阳大长公主的面子上了。

太后对皇帝近来说一不二的脾气很无奈,劝过胤礽,将胡蕴蓉纳进宫里,好歹给舞阳大长公主一个情面。胤礽丝毫不理,“能用五年时间造出声势,可见其所图不小,这样的女子进宫只会是另一个甄氏!还有,她想图个前程朕看在亲戚的面上也不会不理,朕厌恶的是她们把朕当傻子糊弄!”

舞阳大长公主气势汹汹进宫,被太后怼了回去,“皇帝登基多年,龙威一日盛过一日,有些手段他一眼就能看出来!”但是太后还是让胡蕴蓉进宫了,给了才人的位分,理由是看在有皇室血统的份上,给她个安身之处。胡蕴蓉虽说是晋康翁主之女,但其生父是罪臣,按照未嫁从夫的规矩,她只是个罪臣之女,很难找个合适的人家。

胤礽:当他这里是垃圾堆吗?

然后胤礽就以欺君的罪名削了晋康翁主的翁主位,舞阳大长公主再气愤也无法。

胤礽才不理她的气愤呢,这没一个省心的,最好一辈子别再见。

他特意告诉胡蕴蓉,把你那个什么玉璧收起来,当爷不知道怎么回事?如果被爷知道你拿出来嘚瑟,你就去冷宫里待着吧!

胡蕴蓉战战兢兢,不敢再提玉璧和什么天授之类的话。

至于宗室的物议,胤礽:谁惯的你们?动手削了几个王爵,反正哪家王府都有点不干净的地方,就看他想不想查。削了几家后,宗室的议论消停了,众人战战兢兢,像鹌鹑一般缩起来。

胤礽这下满意了。

远在甘露寺的甄嬛听玄清说最近皇兄强硬了很多,意有所指地说:“咱们这位皇上向来冷心冷肺,凡事都随心来。”

玄清拿出一幅画,说这是上次入宫看见穗和公主,心中甚喜,就画了出来。

甄嬛一愣,“穗和公主?”

玄清不知道胧月绾绾的事,“是啊!皇兄依淑和公主之例,为三公主取封号为穗和,名字为安瑜。”

甄嬛心中暗恨,安瑜,安瑜,她为了女儿的将来,忍着屈辱取名为“绾绾”。结果她一出宫,皇帝就把她女儿的名字给改了!

她的女儿现在和她没有一点关系了!

甄嬛眼中含泪。

她还不知道胤礽改玉牒的事,只以为女儿被敬妃抚养。

玄清为了她的情绪也没有告诉她。

&&&&&

徐燕宜的身孕让胤礽很高兴,因为予漓的资质太差,别说比不上他的兄弟们,就连弘晳弘晋都比不上,只能做个王爷清闲度日。既然接了任务,那就得有始有终——为原主培养继承人。

鬼差和他说过,原主付出帝王龙气,最大的心愿就是治理好这个国家,不要让它落入那个野/种的手里。而一旦有了帝王龙气,弘晳的灵魂就会有很大程度的修复,所以他得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太子来。

徐燕宜的这个孩子来得很及时,胤礽给她升了位分,从五品的小仪。在后宫重申一遍准则:争宠可以,别把手伸到皇嗣身上。同时命令暗卫保护好她,这原主是有多心大,才会以为他那些孩子出事都是意外啊!

难怪最后会被那个矫情的甄嬛给害了性命。

皇帝现在重视皇嗣,从兆祥宫和兆宁宫就可以看出来,没了皇后在后面搅风搅雨,后宫格外安静。众人都明白,没有皇后和华妃的后台,就不要做皇后和华妃的事。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徐燕宜生下三皇子。之所以是三皇子,因为胤礽把皇后早夭的嫡长子取名予泽,记入玉牒中,为皇长子。予漓为二皇子,新出生的这个就是三皇子,名字嘛,等周岁以后再取。

太后建议让皇后抚养三皇子,胤礽理都没理,拂袖而去。这个太后越来越理不清了,让皇后抚养三皇子,将来再给这孩子娶个朱氏女,朱家要包了皇后的位子了吗?

胤礽一生气,连着一个月没去请安。反正不是他亲娘,他管外面怎么说呢!他给徐燕宜升了正四品容华,让她抚养三皇子,徐燕宜感激不尽,侍奉得更加用心。

胤礽感受到她的用心,对她也有了几分关心,经常来看看三皇子,对这个孩子的感情虽然比不上弘晳弘晋弘曣他们,但也是十分喜爱的。

不料,这个孩子会说话后,和他单独在一起时说道:“阿玛,我是弘晋。”

胤礽:“!!!”

弘晋?弘晋!

眼前的这个小孩还在瞪眼看着他。

胤礽:“……你是弘晋?”不会吧,弘晋不是还在地府待着吗?

三皇子点头:“阿玛,你不会不知道我是谁吧?我是你儿子,你亲儿子,爱新觉罗弘晋……”

胤礽:爷当然知道你是谁!他把弘晋放在床上,“你怎么来了,也接受任务了吗?”

弘晋有点沮丧,“阿玛,我……承祜伯父和承瑞伯父吵架,我想去拉架,不知怎么就来到这里了。还好能见到阿玛……”

胤礽:“……”

弘晋:“阿玛你知道承瑞伯父、承祜伯父和承庆伯父吗?”

胤礽:“……废/话!”他当然知道!承瑞,荣妃马佳氏之子,皇父真正的长子,胤禔那家伙不过是占了序齿的老大;承庆,惠妃那拉氏之子,胤禔的亲哥。至于承祜,那是他的亲哥,皇父真正的嫡长子。如果当年承祜没有早夭,那大清朝的皇太子是承祜而不是他。承祜早殇,皇父就把对他的疼爱都转移到自己的身上。

可他辜负了亲哥的这份遗泽。

“阿玛,皇玛嬷说你现在任务结束之后,要记得去给她请安。她很想你,伯父也很想你。”弘晋看看胤礽的表情,小心翼翼地说道。

胤礽没想到弘晋也会跟着来,更没想到皇额娘还会想着他,他不敢去见皇额娘,因为心虚——他是他额娘用命换来的孩子,但他却辜负了她。失了太子位,护不住赫舍里一族,她的谥号也被一个包衣奴才生出来的庶子给改了!

他是个没用的!

但是好想见皇额娘一面啊……

&&&&&

接下来的日子很顺心,弘晋好歹也是大清太子的儿子,受到的是来自大清朝上书房的教育。能力是有的,稍逊于弘晳也没事,他这不才会说话吗?还有时间学习呢!胤礽兴致勃勃地培养儿子。

弘晋打了个冷战,他来这里是个意外,但是地府的效率很高,他已经和地府补签了契约。等完成任务,他也能得到功德给弘晳哥哥。

胤礽想到还有两个弟弟也在这里,于是把他们召来,四个人坐在一起说话。

弘晋怎么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他的叔叔们能和阿玛一起谈笑风生。

对此,胤礽表示,他不可能对这些兄弟毫无芥蒂,只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糟心就糟心吧!

弘晋点头。

接下来的日子真的很有趣,胤祥胤祯时常进宫给侄子送些东西,吃的玩的用的;而弘晋无论得了什么,都要分给胤礽一半,被所有人称赞“三皇子这么小的年纪就知道孝顺父亲,果真是纯孝至极,徐婕妤真是教得好啊!”

徐婕妤就是徐燕宜,胤礽不想委屈儿子,就让徐燕宜升位分,又不想升得太快引起忌惮,就慢慢一级一级地升。

等徐燕宜升为贞贵嫔的时候,胡蕴蓉生了睦和公主升为容华。然而没几个月,睦和公主便发烧啼哭不止,通明殿的法师说公主受了煞,需得长久没有被皇上召幸的身心清净女子去甘露寺祈福。沈眉庄自荐而来,口口声声都是为了和睦公主着想。

胤礽忽然想起原著的情节,不禁懊恼:日子过得顺遂,把这件事给忘了!甄嬛他哥没出事,他爹病重了,沈眉庄得知了消息,要去告诉甄嬛了!可你想去甘露寺,不会找别的理由吗?非要拿孩子生事!

胤礽脸色阴沉,看着跪在地上的沈眉庄一脚踢过去:“滚!你现在就滚去甘露寺!”

众人都吓了一跳。

胤礽回去后好久才平复下心情,看着因为高烧萎靡了不少的和睦,默默决定,等事情完了,定要狠狠抽沈眉庄一顿鞭子。

【1】原文中沈眉庄去甘露寺见甄嬛:

“你禁足棠梨宫的日子我帮不上,你被废除宫的日子我帮你上,可我总能为你求一些名分,让你不要在甘露寺受人欺凌。毕竟没有名位而出家,是差了很多的。”眉庄目中冷光一闪,“可惜君心无常,他不仅不肯看在陇月的面上恢复你的名位,也不顾他从前欠我的情份,我几番求情,差点又把我禁足起来。我总以为他待我‘薄情’,当年那样宠你与你总有些情份,不料却凉薄至此! ”

我如何不曾见过胧月呢?每隔两月,玄清便会为我送来胧月的画像,她长高了多少,胖了还是瘦了,我都一清二楚。然而这话当着眉庄是不能说的,于是只笑,“有你和敬妃悉心照拂,我总是放心的。”我缓下心神,方才想起一事,便问道:“出宫不易,你今日怎么能出来的?且还在正月里。”

眉庄的神色骤然复杂而不分明,阴翳得如下雪前沉沉欲坠的天际,她轻轻叹了一口气,道:“你还记得瑞嫔么?”

我一怔,过往的记忆分明在脑海中划过。瑞嫔洛氏,那个如流星样灿烂又刚烈的女子,那个会说“若堕尘埃,宁可枝头抱残而死”,眼神澄静无波的女子。终究一语成谶,一索自尽表明清白。

眉庄道:“瑞嫔是自尽而死的。宫嫔自尽本就有罪,又加上安陵容一意挑拨,坐实她挟君的罪名,所以她死后梓宫一直停放在延年殿,连送入妃陵安葬的资格也没有。这么些年了,因为皇上皇后都没有开口,所以谁也不理会,就一直停在延年殿里。到了正月初的时候昌贵嫔的和睦帝姬突然高烧不止,虽然看了太医,可通明殿的法师说是有妃嫔亡灵未得超度所致,算来算去只有瑞嫔一个,因为是死后获罪的,所以不能在通明殿超度,只得把灵柩送来了甘露寺。”

我道:“这事在正月里办终究不吉利,怎么交给了你?”

“通明殿的法师说要长久没有被皇上召幸的女子身心清静才能办这样的差使——当然不止我一个,只是其他的妃嫔嫌晦气不肯,才轮到我来的。瑞嫔是个可怜人,也想着可以来看看你。”

我淡淡“哦”了一声,忽然隐隐觉得不对,然而哪里不对,却是说不上来。我怔怔支颐思索,忽然瞥见眉庄眼角微红,仿佛欲言又止。眉庄如今心性见冷,性子又一向刚硬,并不是会轻易落泪的人。况且……她一向在生死之事上检点,平日决不会沾染奉送亡灵超度这种事。

我心下忽然起疑,“眉庄,你当真是只为了送瑞嫔的灵柩来甘露寺超度顺道来看我么?”

眉庄慢慢沉静下笑容,对着窗外幽幽叹了一口气。彼时大雪消融,山上天寒,犹有未化的残雪零碎散落在路边的石上,积得久了,那雪色也微微发乌,沾染了无数尘埃,犹觉不堪入目,初时的洁净雪白半分也不在了。她的目光沉静到底,恍若幽深古井。

她牢牢盯着我,一字一字道:“既然你察觉了,我也不能再瞒你,这次出来见你我是煞费苦心。我给和睦帝姬下了点发烧的药,又买通通明殿的法师说起瑞嫔梓宫要超度一事还要长久不得宠信的妃嫔护送到甘露寺,才能想法子见你一面。”

【2】弘晋,胤礽第三子,即毓庆宫三阿哥,生于康熙三十五年十月二十日未时,小弘晳两岁。生母为林佳氏(后为理密亲王侧福晋)。据康熙四十五年的毓庆宫主位资料记载,当时毓庆宫有一嫔一贵人,嫔是弘晳的母亲,作为皇太子胤礽当时仅有的两个儿子,这个贵人有可能是弘晋的母亲林佳氏。弘晋于康熙五十六年三月去世,年仅二十二岁。逝世时,两个儿子永琇和永璥均是稚龄,其妻兆佳氏还未过门。

胤礽一废,弘晋十二岁,二废时十六岁,感觉他的早逝和胤礽地位的巨变有点关系,可能源于心思郁结之类。

据弘晋遗孀兆佳氏叙述,永璥记录在《益斋诗稿》,弘晋“生平别无他好,独乐与经史做绿,偶有会心处多作蝇头小楷跋数言其后,抒写心得或偶值定省余闲月之夕花之晨?哦小诗一两章少寄与会”。弘晋遗墨大部分遗失,经由武英殿布衣应校对陈思相及武英殿总裁事、辽西人葛用霖手订成集得以保留一部分。

乾隆3年三月

戊午旌表未婚守志。照辅国公品级弘晋之聘妻兆佳氏、赏给银缎。并赐敕书奖谕。从其子奉恩辅国公永璥请也。

这是永璥为兆佳氏守节申请表彰的奏折。

有关弘晋的记录非常少,从永璥在《益斋诗稿》中记录来看,弘晋应该是个文艺青年。

弘晋去世的原因不详,也不知道圈禁咸安宫的胤礽得知二十二岁的儿子逝世、自己白发人送黑发人,又是怎样一种心情。

还有一点,弘晋二十二岁还没娶福晋,康熙他到底在干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4章 小说甄嬛传(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