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综)废太子穿越记 > 第181章 晖晖其羽(十三)

(综)废太子穿越记 第181章 晖晖其羽(十三)

作者:汤圆配元宵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2-06 02:28:21 来源:文学城

作为一只琵琶精,高晞月表示:只要有弦,就没有她弹不会的琵琶。

但胤礽表示,今天天太晚,为避免隔壁的四阿哥和五阿哥联手打上门,他就不欣赏她的琵琶了。

而且他今年十四,还不想太早知人事。起码得到十六。

高晞月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听话地退了出去。

这让胤礽表示满意。

然而他躺在床上的时候,却想起了一个很重要的事,高晞月都出现了,那富察琅嬅、乌拉那拉氏如懿还会远吗?

想想就让人窒息。

一个成天念着“越俎代庖”的皇后,一个天天情情爱爱的继皇后。

最关键的是,毒蘑菇娃那一世他可是管乌拉那拉氏如懿叫“皇额娘”的!

胤礽翻了个身,恶狠狠想到:不要,坚决不要!

想娶个正常点的媳妇有那么难吗?

要问正常的标准,胤礽绝对会告诉你,太子妃那样叫正常,皇额娘那样也叫正常!

不是奢望福晋有多大度,有多贤良,就是不想娶个整天跟个作精似的福晋。

第二天,皇后隐晦地问他:是不是不喜欢高晞月。

胤礽觉得皇后最想问的,他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于是,胤礽淡定地告诉皇后,太早敦伦不好,起码也要等到十六。而且,长子要嫡出的才好。还告诉皇后,这是皇祖和他说过的。

皇后这才放心。她相信儿子的自制力,说是十六岁,就是十六岁,早一天都不行。

当然,晚一天也不行。

胤礽才有功夫问:“皇额娘怎的选了高氏?”

皇后道:“不是你说想要颜色好的吗?娶妻娶贤,纳妾纳颜,这也没错。高氏容貌好,她父兄也有投靠之心。不然,怎么会把高氏送进来呢?”一边又想,难道是她多虑了,这孩子是真的有心事没睡好?

还以为他见到三阿哥的孩子,自己也羡慕呢!

看样子,想抱孙子还得等几年。

胤礽明白了。高家觉得他是个潜力股,所以先把女儿送过来表忠心。

不然,可用的人有这么多,高家又凭什么认为自己会注意到他们呢?

高晞月就是那块敲门砖,让自己知道内务府还有高家这么一户能用得到的。

胤礽心下明了,再度向皇后重申了一遍他对福晋的要求:

可以有野心,但是不能看不清自己的身份;更不能整天沉溺于情爱,连儿女都顾不上。

第二条是重中之重。

可见,某个世界的皇后给了胤礽多大的阴影。

皇后:“……”这要不是她亲儿子,一准撵出去!

要求这么多,她还得看看家世!

果然,有个主意大的儿子就是痛并快乐着。

但是又能怎么样呢?自己生的儿子跪着也得宠下去。

其实,儿子说的也对。他的福晋将来说不定就要母仪天下,如果撑不起这份责任,或是耽于情爱,只会拖儿子的后腿。

家世上还不能差……

正要让胤礽尝尝剪秋新做的栗子糕,就听到江福海在外面轻声禀告:皇帝有意封其女为和硕公主养于宫中,号“恭定”。

恭定,取恭敬安定之意。

当然,恭定公主由皇后娘娘抚养。

皇上还告诉皇后,第二日请敦亲王福晋入宫,由她来劝福晋,希望她能说服敦亲王乖乖把女儿送到宫里来。

江福海的意思是:您要不准备一下,想好说辞。敦亲王福晋是温柔,但那也是蒙古来的,当年骑马打猎不在话下的蒙古格格啊!

皇后:本宫不去!

这又是谁给她找事?!儿媳妇还八字没一撇呢!

要是让她知道谁在背后兴风作浪,她非往她脖子上挂一串红麝香珠不可!

胤礽左看右看,还是先把栗子糕塞嘴里,再问江福海:“怎么回事,皇阿玛为何要下这样的旨?”

皇后也看过去。

江福海用他那特别有辨识度的声音说道:“上次敦亲王要求皇上追封温僖贵妃为皇后,而皇上却只封温僖贵妃为皇贵妃,敦亲王貌似有些不满。皇上这才下旨,给了敦亲王府莫大的恩典。”他停顿了一下,又说道:“这道旨意出来前,莞嫔去了养心殿。”

言下之意是,撺掇皇上给您找事的就是莞嫔。

莞嫔,好个莞嫔!

皇后的脸有些狰狞,皇上面前,主意莞嫔出着,责任她担着!敦亲王福晋面前,好人莞嫔做着,坏人她当着!

胤礽轻声劝道,“这可不是个好主意。敦亲王对福晋十分爱重,对福晋所出的一对儿女尤为疼爱。搞不好,莞嫔会弄巧成拙。”

皇后不相信,“敦亲王还敢抗旨不成?”

胤礽:就算敦亲王不敢,胤俄也有本事让他敢抗旨。

皇后只觉得脑袋瓜子嗡嗡响,她就知道,就知道,长成那模样的女人是来克她的!

胤礽再拿起一块栗子糕,“莞嫔此举大为不妥,虽说她是在为皇上排忧解难,但封弘暄为贝勒、和硕格格为和硕公主一事为国事,后宫不可干政。莞嫔这是得意忘了形了。”

上次出主意,加封诸太妃之事,还可以勉强说是家事。

这次,莞嫔这“干政”的罪名逃不掉了。

至于原因,亲王之女封公主养于宫内,只有一个用途:抚蒙。

与蒙古扯上关系,就是政事。

他相信,在正牌圣祖爷手下熬出来的皇子根本就不用想就能发现这点。

只要胤俄这小子拿出当年围攻皇太子的本事。

&&&&&

皇后十分不情愿地迎接了敦亲王福晋,旁边还坐着容光焕发的莞嫔甄嬛——被皇后拉来,一起当说客。

皇后:凭什么她来做坏人,甄嬛在那边当着好人?一起一起!

正好让敦亲王福晋看看,她交好的女人现在正拿着她的儿女当垫脚石呢!

将心比心,皇后不愿做夺人儿女这种事。当初,她的弘晖被先帝留在宫里,哪怕知道先帝不会亏待他,她也十分担心。更何况,现在敦亲王福晋的女儿可是来宫里做人质的。

还有了那么个封号。

生怕别人不知道她老子有多不恭定似的。

皇后觉得,她要是敦亲王福晋,不一巴掌扇飞甄嬛都是她心胸宽大。

想象一下,要是有人把他的弘晖带去做人质,还给了个封号,叫“恭定”世子……

啊,剪秋,快把桃仁和芭蕉叶给本宫拿来!

皇后坐在那里,越想越气。

敦亲王福晋和莞嫔一言一语地说了起来。

敦亲王福晋:“许久未见莞嫔娘娘,娘娘当真让妾身认不出来呢!”甄嬛你个贱/人,如果不是我儿子在宫里有人脉,还真不知道就是这贱/人胡乱出主意!

莞嫔:“福晋之前送来的药材,本宫很是感激,福晋许久不入宫,本宫都没机会亲自道谢呢!”

敦亲王福晋:“娘娘金贵之身,妾身怎可胡乱扰了娘娘。”道谢?你就是这般像我道谢的?拿我的女儿做人质?

皇后:总觉得敦亲王福晋的眼神不大对劲,那小眼神,比她当年看着她姐姐还像刀子。

莞嫔:“论纲常是这么说,可是论家理,本宫还得称福晋一声十弟妹呢!本就是自家人,就该亲亲热热的。”【1】

皇后:“……”甄嬛你当本宫是个摆设是吧?

敦亲王福晋:“……”这女人是从哪儿来的!

忍不下去了!

敦亲王福晋挑眉道:“娘娘这话十分没规矩!皇后娘娘还在上头,怎的就轮到莞嫔娘娘叫本福晋弟妹呢!”

甄嬛:当场错愕。

皇后:如果不是场合不对,她真想和敦亲王福晋喝上一杯!

甄嬛可算知道弘暄世子那脾气是从哪儿来的了,有这么一对父母在,弘暄的脾气又能好到哪儿去?

敦亲王福晋的意思是:你不过是个妾,与本福晋论家理还不够格!

好似一巴掌当众扇过来。

她忍着羞臊说道:“福晋这般,倒叫本宫无地自容了。”

只听敦亲王福晋冷笑一声,理都不理她,侧身对上首的皇后说道:“皇后娘娘也忒大度了!难道我敦亲王府的侍妾,也配和皇后娘娘论家理吗?”

你家的妾要和我论家理,那我家的妾也能和娘娘论家理不成?

甄嬛觉得又一巴掌迎面扇来。

皇后虽然被质问了,但是看在敦亲王福晋“代”她呵斥甄嬛,心情也很好,再加上儿子同弘暄关系还不错(皇后以为的),她也乐得给她几分颜面。

“福晋还是太恪守规矩了!”皇后缓缓说道,“莞嫔待人向来亲热,像宫里的安常在,莞嫔都把她当亲妹妹看待的。”

甄嬛:大巴掌接连而来。

“莞嫔就是把福晋当成亲姐妹了,所以才忘了规矩。哦,对了,今日在本宫面前,也不必讲什么规矩。”皇后把话圆了回来。

敦亲王福晋扬声道:“娘娘大度,有娘娘这样的国母,实在是大清之福,天下之福。”

皇后笑纳她的称赞。

甄嬛……被晾在原地。

等到好不容易皇后把皇上的旨意说出来,只等敦亲王福晋谢恩时,敦亲王福晋却一脸诧异道:“娘娘这是何意?妾身之女只有六岁,如何能嫁往蒙古啊!”

皇后心里都想笑了,这敦亲王福晋真是聪明人。

她安慰道:“皇上喜欢你家的小格格,带到宫中抚养也是恩典,格格有了公主的身份,你还担心什么?怎么就是嫁蒙古了呢?”

“莞嫔,这主意是你出的,你也来劝劝福晋。”

甄嬛:“???”

刚被敦亲王福晋怼了一顿,现在又见她双目含泪哀求不已的可怜模样,甄嬛心中颇觉快意,“皇上膝下儿女不多,格格抚养于宫中也是喜事,福晋应该感恩才是。”

见敦亲王福晋愤恨地瞪着她,甄嬛觉得心中的郁气都散了,一时高兴就多说了几句,“本宫为福晋考虑,还请福晋遵从圣旨,福晋既为人母也为人/妻,自然时时事事都为夫君子女打算,以他们为先。王爷性子直,难免与人结怨,若有公主,在皇上面前时时劝上几句岂不更好?本宫也会在皇上面前说,让福晋时时来看望公主可好?”

“公主养在皇后娘娘面前,也是公主的福气呢!”

敦亲王福晋听后,勃然大怒道:“原来是你!”

甄嬛:“???”

敦亲王福晋怒道:“莞嫔娘娘也是有女儿的,若是本福晋的女儿养于皇后娘娘面前是福气,莞嫔怎的不将自己的女儿送去!明明是舍不得自己的女儿,偏偏要拿本福晋的女儿当挡箭牌,甄嬛,你好狠的心啊!”

甄嬛莫名其妙:“福晋这是什么意思?”她镇定心神,又看了看前面微风不动的皇后,“皇后娘娘是皇上所有孩子的嫡母……”

“够了!”敦亲王福晋怒斥道,“是人是鬼,本福晋今日才看清楚!皇后娘娘,臣妾身子不适,先行告退!”

留下满脸不知所措的甄嬛。

敦亲王福晋出了宫,就命轿夫加快速度,身旁侍女还从暗格里拿出几个香囊,却见她们家福晋根本就不用香囊刺激,泪珠子噼里啪啦地掉。

只把两个侍女吓得魂不守舍,“福晋,福晋!”

敦亲王福晋边哭边说道:“弘暄与我说的时候,我还半信半疑的。他给我看证据,我也还是不信。总觉得我有她交好,她总不能害我。没想到,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恶毒的人啊!”

侍女也是义愤填膺,“福晋,咱们告诉王爷吧!格格可不能去宫里啊!”

敦亲王福晋哭得真心实意,“他是臣,皇上是君,他还能抗旨不成?”

等到了王府门口,敦亲王爷俩刚好听戏回来,“恰好”就看见自家福晋哭得站都站不住的模样。

“这是怎么了?谁欺负你了?”敦亲王大吃一惊,连忙扶住自家“柔弱可欺”的福晋,又骂侍女,“怎么服侍福晋的,要你们何用?!”

敦亲王福晋含着泪,“爷,妾身对不住您啊……”说完,“晕”了过去。

一旁的弘暄凄厉大叫,“额娘!”

片刻后,整条街都听到了敦亲王那如同号丧一般的声音:

“皇阿玛啊,你睁开眼睛看看,儿子一家要被欺负死了……皇阿玛,你怎么去得那么早啊,没人庇护儿子了,儿子活得好苦啊……”

中间还夹杂着少年因为变声格外难听的声音,“额娘,额娘啊啊啊啊啊!”

很快,这条街其他人家纷纷冒出了头。

剧中说弘暄六岁,但历史上弘暄是康熙四十七年戊子五月初一日午时生,母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雍正十三年乙卯正月十九日卒,年二十八岁。

胤俄嫡妻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乌尔锦噶喇普郡王之女。继福晋赫舍里氏,佐领常海之女,承恩公噶布喇孙女,孝诚仁皇后侄女。

本文认定,胤俄福晋一直是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

关于甄嬛让敦亲王福晋把女儿送进宫这事,有一种说法是,甄嬛在救这个小格格,是在报答福晋。但是,敦亲王事败后,这小公主好像也被贬为庶人了吧?

九龙的儿子下场不一,被圈禁的不在少数。但是女儿们,好像都嫁出去了。包括老八那个闺女。所以甄嬛根本就是为了自己。

还有,敦亲王去求甄嬛希望她能劝皇上,不要让自己女儿进宫,甄嬛当时上了一杯茶,说这是五百里加急送来的雪顶含翠。福晋当时心乱如麻,哪里还能品得下茶?谁闺女要被带走,还能喝得下茶?

结果甄嬛在皇上面前是怎么说的呢?“前儿敦亲王福晋来,臣妾也泡了此茶款待,可福晋似乎喝惯了的样子,臣妾本以为要冷场,幸好福晋没有介意。”

大橘那眼神一下子就变了,“连敦亲王府都有了,朕没有赏赐过他,那他是哪里来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1章 晖晖其羽(十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