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综英美+密教]从密教清算人开始 >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综英美+密教]从密教清算人开始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作者:walkill120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19:47:55 来源:文学城

教堂在冬夜里散发着松木和蜡烛燃烧时的温暖气息,彩窗玻璃将外界风雪隔绝,只透入朦胧而安宁的光。长椅上的人们——农夫、矿工、带着孩子的寡妇——脸上的疲惫被烛光柔化,暂时忘却了外界的经济萧条与战争阴云。这座庇护所,每年稳定分发着水果食物,从大萧条最初时期就开始了。

杜弗尔坐在后排阴影处,仿佛一尊被偶然放置在此的古典雕塑,白鸽在他身侧,此时他又变化为覆羽的鸟类形象。

白鸽在基督教中是圣灵的象征,没有人会在教堂里驱赶一只鸽子。

圣歌暂歇,分发礼物的时刻到来。教堂司事的女儿艾琳,一个约莫七八岁、穿着整洁但肘部磨得起毛的深色连衣裙的小女孩,抱着一个小篮子轻快地走来。她认得后排这位沉默的先生——母亲说过,他是教堂的恩人。

真好看呀,小姑娘心想,这位先生像教堂彩窗上走下来的圣像,眼睛看着远处,颜色淡得像冬天结冰的湖,透彻地像是她最喜欢的那个瓷娃娃。

他真漂亮,但也让她有点不敢把苹果递过去。

但她还是小心地挑出篮子里最红最亮的苹果,走到杜弗尔面前,仰起脸,露出混合着尊敬与亲切的笑容。

“晚上好,先生!圣诞快乐!”她的声音清亮,打破了后排的沉寂,“妈妈说,今年的苹果长得特别好,这颗是最好的。祝您生活顺利!”她熟稔地说出祝福,这是每年此时固定的仪式。

杜弗尔垂下视线,看着那只被小女孩双手捧着的、象征平安与顺遂的果实。他伸出手,动作平稳精准,接过了那只微凉的苹果。

“谢谢你,艾琳。”他的声音听不出波澜,但至少符合了这场合的预期。

女孩高兴地微微屈膝,像只小鸟一样轻快地飞走了,继续她的分发工作。

杜弗尔将苹果放在身侧的长椅上,那抹鲜艳的红色在昏黄光线下像一颗不再跃动的心脏。

白鸽的眼睛泛起近乎调侃的涟漪。

“不懂得拒绝可不是好事。我说的不是苹果,而是不久前……在画廊里,梅斯菲特,或者说,飞蛾。”

午夜零时,受邀而来的客人前来造访画廊,然后餍足地离开了那里。

骨白鸽的意念中清晰地回放着不久前的画面:梅斯菲特那看似脆弱实则步步紧逼的姿态,以及杜弗尔那近乎纵容的、最终给出的有条件应允。

“他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编织一张网,像飞蛾过去做的那事一样。”白鸽有着细微的、不容忽视的忧虑,“每一次让步,无论多么微小,都是在加固那网络的丝线。你允诺的‘同行度假’,便是一个危险的线头。我想他要的远不止是一次休假。”

“你过虑了,白鸽。”杜弗尔说道,“那只是他惯常的方式。完成一件困难的任务,然后来寻求奖励。激烈的情绪,戏剧化的表达,从小到大,他都喜爱这样做。这次不过是奖励的内容换成了一次同行休假。本质上,与想要一件新武器或一处安全屋的权限,并无不同。”

祂的眼睛一眨不眨,一股清晰的、带着“你没救了”的无奈情绪传递过来。

“你总是这样……”祂摇了摇头,“底线就是这样一退再退的。”

梅斯菲特的话题暂时搁置,骨白鸽黑色的圆眼睛望向教堂前方那简陋的圣坛,似乎穿透了时间。

“说起来,我们第一次见面,也是在一座教堂。虽然破败得多,几乎只剩断壁残垣,但那里依然残存着某种……寻求慰藉的痕迹。”骨白鸽轻轻拂过苹果,“但你从不信仰上帝,甚至任何神,不是吗?那时不信,现在亦然。”

“为何持续做着这些?提供庇护,分发食物,这些看似充满了‘信仰’的行为。如果并非为了某个神祇,那又是为了什么?”

杜弗尔没有立刻回答。他目光依旧停留在那只苹果上,又仿佛透过它,看到了更遥远的景象。

“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杜弗尔终于开口,带有罕见的温情。

他微微向后靠向硬木长椅,教堂的阴影落在轮廓分明的脸上。

“我的母亲,”他开始了叙述,“是来自意大利古老家族的虔诚信徒,她的世界由圣徒传记、玫瑰经和永不熄灭的慈悲心火构成。我的父亲,则是一位深受启蒙精神浸染、血液里流淌着共和与变革理想的法国绅士,他认为社会的痼疾必须通过理性与行动来根除。”

“他们看似处于天平的两端,却在‘慈善’一事上达成了惊人的、或许是唯一的共识。尽管动机截然不同——她为救赎灵魂,他为改造社会。”

他的话语将骨白鸽,也将他自己,带回了十九世纪后半叶的法国。

“我是次子。按照《拿破仑法典》,家族的头衔、土地、以及绝大部分‘世袭财产’,都将由我那位……才智远不及其傲慢的长兄继承。”提及兄长,他的语气没有变化,如同提及一件无关紧要的家具。

“但我的父母,他们尤为偏爱于我。他们认为我继承了母亲的敏锐感知与父亲的冷酷智慧。决心要为我创造一个不依赖长子名分的、真正‘光辉’的未来。”

“于是,他们成了我最早的导师。”

“母亲利用她意大利嫁妆的法律模糊性及其外国身份巧妙地规避了《法典》对‘动产’处置的严苛限制。她将她名下的珠宝、有价证券、以及在奥尔图基奥的一小片橄榄树林,通过生前赠与和符合意大利法律的遗嘱,早早地、合法地转移到了我的名下。”

“我的父亲则蔑视那些僵化的土地遗产。他将目光投向未来——铁路债券、苏伊士运河公司的股票、新兴的工业投资。他用他的‘革命’人脉,为我铺就了进入高等财政部门的道路。他带我去巴黎的交易所,告诉我,记住,孩子,真正的力量在于流动的资本和精准的信息,而非凝固的土地。”

“而带领我亲身参与各种‘慈善’实践,则是他们共同选定的、塑造我人格的方式。去巴黎的贫民区发放食物和药品,母亲在为他们祈祷,父亲则冷静地分析着贫困的成因与解决之道;资助有才华的贫困生,我的母亲目睹的是被拯救的灵魂,父亲会看到的是对未来精英的早期投资;出资修缮乡村学校的校舍,母亲感到的是虔敬的满足,父亲则认为是在为共和国培养有知识的公民。”

“他们教会了我如何建立和管理一个慈善基金,如何甄别真正的需求与欺诈,如何让每一分钱都产生最大的‘效用’——尽管他们对‘效用’的定义截然不同。”

他沉默了片刻,远处传来孩子们收到礼物的小声欢呼。

“他们成功了,也失败了。”杜弗尔总结道,语气恢复了一贯的绝对冷静,之前的细微波澜消失无踪,“他们成功地将这套行为模式刻入了我的本能。我精通于此,如同我精通其他形式的资源管理。但我并未继承他们任何一方的信仰或激情。”

他最后看了一眼那只苹果,这时候苹果又鲜红像是凝固的血液。

他们怎么会要求他继承这些信仰呢,在二者因为这些理念的分歧大到无法调解,此生此世已经没有出路后。

他们选择了极端的道路——选择用黑夜遮避自己的双眼,通过共同的消亡,让这场争论彻底落幕。

“维持这个小教堂,分发这些苹果,救济和慈善。这与维持一个高效运转的清算人据点,在本质上并无不同。它能提供一定的社会稳定性,减少不可预测的混乱,偶尔还能获取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这是一种习惯,白鸽。仅此而已。只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刻在骨头里的习惯。”

教堂内最后一位信徒——一位裹着旧头巾的老妇人——在胸口划完十字,颤巍巍地走出大门。神父整理好圣坛,走到后排,对杜弗尔微微躬身。

“愿平安与您同在,先生。再次感谢您为这里所做的一切。”神父的声音温和而真诚。

神父似乎早已习惯杜弗尔的沉默,恭敬地退入了后堂。厚重的大门吱呀一声关上,将外界风雪的最后一丝呜咽也隔绝在外。教堂内彻底安静下来,只剩下无数烛火燃烧时细微的噼啪声,以及无边无际的、风雪嚎叫的声响。

“这里让我想起了还在修道院的日子。”祂的声音不再飘忽,而是带着一种沉静的怀念,如同深谷回音。“那时我还被称作哥伦巴,每日与经文、钟声和内心的微光为伴。”

“既然今夜是圣诞,唱一曲《奇异恩典》吧。不是为了谁,只是为了纪念。”

没有等待杜弗尔回应——悼歌诗人知道祂这位朋友并不会反对。

恩慈的歌声便悄然响起。那声音通过空气振动传播,也直接回荡在聆听者的心灵深处,纯净、悲悯,蕴含着无数被时光冲刷过的记忆与救赎。

“Amazing grace! How sweet the sound...

[奇异恩典,何等甘甜]

That saved a wretch like me!

[我罪已得赦免]

杜弗尔静坐着,没有加入吟唱,只是安静地听着。眼眸映着跳动的烛火,看着有着朦胧光晕的白鸽。

I once was lost, but now am found;

[前我失丧,今被寻回]

Was blind, but now I see.”

[瞎眼今得看见]

随着歌声流淌,某种微妙的变化正在发生。

首先改变的是声音——窗外那持续了几天的、如同哀嚎般的风雪呜咽声,陡然降低了音调。呼啸的狂风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抚平,从咆哮变为低语,再从低语变为彻底的寂静。

紧接着,是光的变化。被翻滚雪云遮蔽得严严实实的、令人压抑的漆黑天幕,颜色开始变浅,如同墨汁被缓缓稀释。浓重的云层仿佛舞台幕布般,庄严地向两侧滑开,露出其后深邃无垠的、墨蓝色的穹顶。

而在那穹顶正中,启明星——长夜的信使,黎明的誓言——骤然亮起。它的光芒没有太阳的炽烈,但清冽如冰泉却又温润无比的辉光,如瀑布般无声倾泻而下,洗净了夜晚的污浊,将雪原、冰棱、教堂的尖顶乃至每一片雪花都镀上了一层超凡脱俗的、圣洁的银边。

银色的星辉悄悄拖着尾巴爬进了窗户,微光盈盈,万物明净若水,蜡烛熄灭了光亮,暗处的圣母像也悄悄隐去了面容。

这神圣的寂静并未持续太久。

“砰!”

教堂侧后方一扇原本锁着的小门,猛地被人从外面撞开!刺骨的冷空气瞬间涌入。

一个身影踉跄着跌入教堂,随即用尽全力将那扇门重新顶上。他浑身裹着破旧的深色大衣,上面沾满了泥泞和雪水,狼狈不堪。他剧烈地喘息着,白色的气在寒冷的空气中一团团散开。脸上有擦伤,眼神里充满了被追猎的惊恐、精疲力竭,以及最后一搏的决绝。

——霍华德·斯塔克。

他背靠着门板滑坐在地上,显然没有立刻察觉到教堂深处还有别人。一只手紧紧捂着另一侧手臂,指缝间有暗红色的血液渗出。

他在洛杉矶展出了斯塔克工业非洲分公司找到的吸音振金,准备来纽约再办一次展览会,却莫名地遭受一伙不明人士的刺杀。

几乎就在不速之客闯入后的几秒钟,教堂外远处传来了脚步声和搜寻声。几道刺目的车灯白光蛮横地划过教堂的彩窗,像探照灯一样扫视着这片突然变得清晰的雪地。

斯塔克咒骂了一声,声音压抑而绝望。他没想到风雪的骤然停息,让他如此迅速地暴露在追兵的眼皮底下。这间偶然发现的教堂,成了绝望中唯一能想到的、暂时的避难所。

温暖的教堂,此刻成了风暴眼中短暂而脆弱的宁静孤岛。星光依旧冰冷地照耀着,照亮了雪地上九头蛇迅速接近的车辙和脚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