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斯还记得那颗子弹。
他曾经那样无力地跪在父母的尸体面前恸哭,然而劫匪对他并未抱有怜悯,劫匪对他举起了手枪。那颗子弹并未贯穿他的胸膛,将他送去那个他的父母所在的地方,而是在他的身上留下了细小的青紫,然后变成了一块铜片——自那一天,他便将永生永世活在自责和痛苦之中。
如果那时候我扑上去挡住子弹呢?如果我能早一点控制双眼喷出的火焰呢?如果我没有想要去看电影呢?如果我的速度比子弹更快呢?
他知道自己并非无能为力,于是他的痛苦更加强烈。
悲鸣和哀嚎永远都在他的耳畔回荡,在哥谭的每个角落都会传来那样的声音,他睁开眼睛,眼前看到的也是逐渐蔓延的血色。让它停下,他对着哥谭咆哮,但哥谭并未给他任何回应,不,哥谭只是在窃笑着,回应给他更多的鲜血和暴力。
于是布鲁斯想要和它们共存。
这很简单,他收集着报纸,每一天哥谭的报纸都在报道着犯罪的故事,他们肆无忌惮地描写着案件的每一个细节,用着扭曲而兴奋的眼神追逐着受害者的哀嚎和犯罪者的狂喜。他们揣测着死亡背后纠结的感情,描绘着就连罪犯自己都不一定能复述的血液的温热。布鲁斯将报纸剪裁下来,贴在墙上,他以为悲鸣可以停下,他以为自己可以适应这种悲鸣。
但他没有。
他只是感觉恶心。
这份痛苦在他知道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之后愈演愈烈,他甚至不是人类,他是他的爸爸妈妈收养的外星生物,只是恰巧长着和人类相同的形貌的异类。他本该和他的故乡一同毁灭,他本该和他的父母一起死去,然而他还是活了下去,就像是寓言故事里的蝙蝠一样,并非飞禽也并非走兽,他在夹缝之中,不属于任何一方。
他知道阿尔弗雷德在为自己担忧,阿尔弗雷德,他最好的保护者和最好的朋友,但有些东西是阿尔弗雷德注定无法理解的,就像是无处可去的感受,和身在人群之中也仿若孤身一人的孤独——虽然考虑到他也是最近才开始出门开会的,所以他也没怎么体验过身在人群中的感觉就是了。
但是,在从目瞪口呆的警察和那个叫做杰森·陶德的孩子面前逃离的时候,布鲁斯确实感觉到了孤独的坚冰似乎融化了些许。
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他只是非常的……他将一只手偷偷按在了自己的胸口,他的心跳一直都非常缓慢,这或许是因为他的生理结构和一般的人类不同,然而此时此刻他确实感觉到了自己的心跳加速。他在喜悦,他为何会感到喜悦?或许是因为他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做的,正确的事情。
比起单纯的行使暴力,这样是不是更能帮助别人呢?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他是不是也可以从无止境的悲鸣当中解脱呢?
他握着伊拉的手。
伊拉看向布鲁斯,布鲁斯抓住他手的时候用的力气比之前稍微大了一点,不过姑且还是不会让他感觉痛苦的,因此他只是困惑。和伊拉所想的不一样,布鲁斯走出了第三条路,布鲁斯找到了凶手,即使现在凶手尚未被逮捕归案,伊拉也知道布鲁斯说的不会有错。
伊拉知道自己是应该庆贺的,因为布鲁斯很开心,而且他也很开心——为什么不开心呢?板着脸是什么都没办法做好的,不是吗?
他只是有点笑不出来。
然后布鲁斯停下了脚步,伊拉看到布鲁斯蔚蓝的眼睛注视着自己,其中透露出天空的色彩。
“不想笑的话,是可以不笑的。”布鲁斯说。
“我没有不想笑,或者说,事情还没有严重到这个程度。”伊拉回看向犯罪巷的方向,他已经看不到那个叫杰森的男孩了。杰森,未来会变成罗宾,考虑到罗宾的某种共性,这代表他的父亲会因为各种原因死去——这不是好事。父亲这种东西可以说不好,但在这个国家却不能没有,因为他代表的是至少是一份不被送进孤儿院的保障。
独身带孩子的母亲会更难找到工作,孩子也更容易在制度的名义下被带走,制度的初衷或许是保护被家人独自留在家中的孩子,但现在这已经成为了合法的人口买卖。
“会好起来的,”然后布鲁斯说,他看着伊拉,不知为何他在一瞬间明白了伊拉的想法,“我会改变这一切。”
伊拉不怀疑这一点。
他听说过哥谭发生的那些改变,下降的犯罪率,恢复希望的人们行走在那片土地上时已经可以抬头挺胸,然后一切结束,需要一颗炸弹,只需要一颗炸弹。他想说他相信布鲁斯,但是他又发觉自己无法对布鲁斯说谎,他习惯了虚情假意,但他也想触碰真实。
于是伊拉说:“但是只有你是不够的,布鲁斯。”
“我明白,一切都需要改变。”布鲁斯回答,他的思想随着伊拉的话语慢慢变得沉静,或许他确实应该感到喜悦,但只有喜悦也是不够的。
我们可以假定西西弗斯是幸福的,但石头真的愿意重新回到谷底吗?这便是石头与西西弗斯之间的矛盾。
伊拉沉默不语,只是将布鲁斯的手贴在了自己的脸上,他可以感觉到小羊皮的手套被布鲁斯和自己的体温温暖,他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心。
那个人走在哥谭的街道上。
他穿着一件华丽的西装——这华丽并不是形容上面装饰了多少珠宝,或者布料多么珍贵之类的,而是形容这件西装闪闪发光。它是用缎面的紫色布料做的,缀着金色的纽扣,似乎还有暗纹的绣花一般。尖头皮鞋和地面碰撞发出响声的同时,他按住了头上的博尔萨利诺帽,他在哥谭的街道上跳舞。
他也在唱歌。
“Bacchum in remotis carmina rupibus,
vidi docentem, credite posteri,
Nymphasque discentis et auris,
capripedum Satyrorum acutas。”
他歌唱着,他舞蹈着,在哥谭的月下,他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疯子的梦魇,他将自己的脸涂成苍白,却又把嘴唇涂抹成血红,这样的装扮让人忍不住想到一个人,小丑,给哥谭带来灾厄的人,给世界带来灾厄的人。他在唱歌,他在跳舞,无论是谁都从他的身边躲开,直到那个身影又一次出现在了哥谭的月下。
蝙蝠侠站在“小丑”的面前。
他就像是旧日的幻影,被笼罩在黑色的披风和装甲之中,似乎毫无变化,但对蝙蝠侠更为熟识的人可以看出,他的下巴似乎更为瘦削了,其上还有未被刮去的胡茬。他还存在于此,但这唯一的原因是超人还希望他存在于此,超人并未对这些反对他的人进行全面的绞杀,或许是因为伊拉,他终究还是手下留情了。
然而这份手下留情更像是一种施舍,一种不屑。
而蝙蝠侠仍在蛰伏。
他已习惯了在暗处布局,慢慢等待着一击必杀的机会——对待超人也只能这样,曾经最好的友人在如今终于变为了最坏的噩梦。他看着自己的哥谭面目全非,军队进入了哥谭,因为超人的命令,因为超人的崇拜者,但最重要的是,因为伊拉引发的那次爆炸。爆炸没有伤害任何人,只是揭示了蝙蝠侠对哥谭的监控。
他把不该放在阳光下的东西放在了阳光下,于是一切就发生了颠倒。
谁不知道蝙蝠侠在监控着哥谭的几乎每一个角落呢?只是所有知道的人都保持着默契。然而被揭露出来的瞬间,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如果政府真的还渴望拥有哪怕一丝一毫的威信,他们就必须抗议这种超级英雄对政府事务的干涉行为,就必须反对蝙蝠侠所做的一切。
蝙蝠侠没有辩解,他也不需要辩解,他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犯罪,但他只是……他还不能在此时此刻接受审判。他知道这么说会被一些人斥责为虚伪,但无所谓,他也不是为了获得他人的称赞而成为蝙蝠侠的,他对这一切早有预料。
然后他看着“小丑”。
“小丑已死,你是谁?”蝙蝠侠说。
“哦,”然后那个打扮得就像是小丑一样的人伸展着双臂,他发出了疯狂的笑声,“你可以叫我杰克·乔克,这位先生,我是混沌,我是喜悦,我来寻找我的讹鸟——多么美好的,狂欢的晚上啊!先生!人群不断追逐幻影,伸手捕捉,永远失望,绕圈回旋,兜来转去,向前奔跑,停留原地!”
“告诉我,征服者蠕虫,我的小鸟,亲爱的伊拉·史密斯栖息在何方?”
这么说着,那微笑的小丑深深鞠躬,然后拿出了一个气球。
红色的,像是血一样的气球上面,绘制着一个龇牙咧嘴的人头。
而蝙蝠侠握紧了拳头。
他不知道突然出现的小丑究竟有何目的,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小丑会对伊拉产生兴趣,他只知道不能让小丑和伊拉接触,因为他看到了大都会。
大都会不再是曾经魅力四射的都市,也不再是一片废墟。
大都会变成了尸山。
开始进入主线了,关于这个小丑,说一下,不是不义世界的小丑也不是主世界的小丑,而是大家可能都认识但没有看到过正面出场的小丑(?)
来个莫名其妙的三个字剧透的话——礼物盒。
另外,放个最近的新脑洞当预收(你又开脑洞哦,歇歇好不好!)
【柯南 综英美】这世界终于癫成了我想不到的样子!
去警察学校报到的当天,一个自称是曼哈顿博士的学生的系统找上了我,告诉我其实我是蝙蝠侠。
不好!我的父母!
在确定了父母不会因为成为蝙蝠侠而被系统没收之后,我才终于知道了故事的原委,原来在某次世界重启中,他们搞丢了我的灵魂,让我去到了某个上层叙事的世界。不过幸好,他们还是在重启世界彻底崩溃之前找到了我的灵魂,然后拿大运把我送到了这个我本该属于的世界。
我说:道理我都懂,但为什么我在日本?为什么我的同期叫伊达航、松田阵平、萩原研二、诸伏景光和降谷零?这是哪个DC?
系统没说话,给我丢了个能看到上层叙事世界论坛的子机就跑了。在确定了那玩意的安全性之后,我兴致勃勃地点开了论坛,打算看看会有什么有趣的故事——
什么叫主世界正联打过来了?
看了《忍者蝙蝠侠大战极道联盟》之后实在绷不住的产物,基本上完全是乐子,观看本文你需要知道以下内容:
1.第一第三人称混用,主要是第三人称,轻松愉快的OOC吐槽故事,主角不会成为蝙蝠侠只会成为土豪花花公子(?)名侦探,不会有超能力,但会有柯技加成。
2.总体来说是轻松愉快的吐槽故事,综漫威,DC,名侦探柯南,忍者杀手(?)。漫威会主要出现钢铁侠和蜘蛛侠(并且综一点东映蜘蛛侠),DC主要出现正联和蝙蝠家,蝙蝠家会参考韦恩家大冒险(因为不擅长写黑深残,抱歉了)。
3.对极道联盟的部分角色的起源有所修改,为了乐子和故事合理性服务,没有雷霄古捣乱!
4.对超英和警察友好,尽量不降智,会有大量迫害黑衣组织和超级反派的段落,全救警校组。
5.主角姓名为鹰司彦平,CP是极道超人,姓名为仓久贤人,主攻,总体来说属于一种青梅竹马(?)。
6.其实我没玩过《如龙》只看过同人,但你家的饭好香,你家的人好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混沌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