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综武侠]战损生存指南 > 第78章 杀朱

[综武侠]战损生存指南 第78章 杀朱

作者:木易道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3 20:42:41 来源:文学城

天光未亮,雁门关上黑云压城,城墙上流淌着一道道暗红色印迹、又被狼烟熏出一道道黑灰。烽火不息的关隘,这里曾经是汉唐门户,三晋咽喉,中原锁钥。名将杨业在此阻辽抗敌,大获全胜,算而今,也不过才过去了百余年的光阴。

呼啸的北风里掺了冰碴子,打着旋穿过嵌着断镞残片的城墙,发出苍凉的呜咽。断了条腿的老兵曾常和新兵蛋子说,这声音来自战场上每一缕将士的亡魂。

可怜无定河边骨。

戍楼上插着一面磨了边、褪了色,以粗布料织成的旗帜,风雨如晦里隐隐约约可以辨认出一个“宋”字。

到了值守换防的时辰,宋十六把豁了口的长刀往腰里一别,身手麻溜地自城墙上一路小跑着跳下来,身上大了足足一圈的铠甲在他跑动间哐当作响。

这身甲衣是七八年前军中发下的,甲叶的数量如今已缺了不知凡几,可校尉愣是说这甲还能再穿三年。

一开始穿这身甲胄的还不是宋十六,而是他的恩人陈老三,陈老三死后,穿这身衣服的人就成了宋十六。他穿上这身铠甲,其实不过一个多月。

陈老三传给宋十六的总共只有两样东西,其中一样便是这身破损的甲胄,还有一样,就是“宋十六”这个名字。

“十六哥,我在这儿,快来!”

城墙下转角处,包裹在一身同样不合身的铠甲里人瘦如猴的赵小五朝宋十六招手:“走走走,今天发饷,咱赶紧的。”

宋十六瞅了眼他脚上露趾的麻鞋,喉咙里嗯了一声。

“怎么上个月还有两百文,这个月只得一百文了?!”赵小五攥紧拳头,想到家中尚且重病卧床的老母亲,对着负责发饷的官差心有不甘地出声质疑。

这点钱,尚且不够给他娘抓一副药。

“废什么话?若非圣上仁慈,再有蔡相爷推行新法以强兵富民,你连这一百文都拿不到!”

一身狐裘华服,面容白皙,脸大如盆的官员叫停了边上负责给辛勤发饷的自己画像的画师,臃肿的身躯自铺着小羊皮毯的楠木椅中突地弹起,将铜钱往火堆里一砸,绳线断裂,铜钱滚了满地,在火舌的卷噬下露出焦黑色:“爱领领,不领滚蛋!”

“你!”

宋十六一把拉住赵小五,抢前半步躬身致歉:“小弟年纪小不懂事!官爷莫和他计较,我代他多谢官爷赏!”

“晦气东西!赶紧拿了钱滚!”

“是!”宋十六依言捡起散了一地的铜钱,见其中几枚滚进了灰堆里已烧得变形,也不顾火苗未熄,伸手去捡。

“呵!穷酸玩意儿!”宋十六在头顶人肆无忌惮的嘲讽声里沉默起身,强按着执意不肯低头的赵小五和自己一块儿恭恭敬敬朝官差磕了个头,这才转身离开。

“我呸!”走至避人处,赵小五啐了口唾沫:“迟早有一日要那狗官不得好死!”

“住口!”

宋十六厉声喝止,赵小五从未见这结拜大哥如此疾言厉色,一时怔怔,但一想起他刚才面对狗官时的窝囊样,心中便有说不出的闷气,只冷哼一声,紧紧抿着嘴,一拳砸在土墙上。

赵小五不过十四岁,他不知道那官差是谁,但曾经在水上讨生活的宋十六是知道的。

朱勔,当今权相蔡京的心腹。

此人惯于谄媚权贵,逢迎上意,因当朝天子喜好奇花异石,便与其父一同在江浙等地百般搜罗“花石纲”,再用船运抵京城,江南哪怕富庶也禁不起连年盘剥,不过三两年,已经惹得民怨四起,百姓流离,数不胜数的中产之家一夕破败,有的甚至到了卖儿鬻女的地步。

虽一开始不知这朱勔为何放着苏州由他全权负责的应奉局差事不做,反倒担着钦差的名头北上跑到了连年苦寒的雁门关……但想到近日皇帝以抚恤边关将士为名发放军饷粮饷,朱勔一力应承,还自荐作为使者亲自来此,还能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不过是打着发饷的名号,讨好蔡京,行中饱私囊之实罢了。他们那个道宗皇帝只要自己高兴,才不在乎他们这些人的死活。

“拿着。”宋十六自自己的那份饷钱上取了五十枚,点好,串成一串递给赵小五。

“这不行!”赵小五摆手推辞:“我不能要你的,再说你不是最近刚救了个人,还在家昏迷不醒的……”

“那你娘的病怎么办?!”

“……”赵小五沉默,他垂着头,推辞的动作不再坚决,却还是固执地不肯收。

“拿着,先治病,没什么比活下去更要紧。”宋十六掰开赵小五的手,将那串铜钱强硬地塞进他手里。

至于他救下的那个青衣人,只是昏迷不醒,身体却并无大碍,呼吸均匀,他怀疑自己哪天死了对方都不一定死得了。

“走了,照顾好你阿娘。”

“我会还你的,十六哥,我一定会还你的!”赵小五在背后哽着嗓子,高声喊道。

宋十六扬起手臂朝身后摆了摆:“赶紧的,照着方子买药去,晚了药铺该没药卖了。”边关的药材和粮食一样稀缺珍贵,近些年来往边关送来的药材更是少之又少,是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的东西。

可赵大娘终究没有熬过这个冬天,自宋辽建立澶渊之盟后,辽军仍时不时放纵游骑部曲劫掠宋民,近年来尤频尤甚,雁门关为宋辽边境,苦不堪言。加之边关州府沉重的税赋迫得雁门关十室五空,能逃的都逃了,被抓回来的人权当作流民充了厢兵,但千里荒田,无民开垦,遍地白骨。赵大娘的病,说到底还是连年担惊受怕,再加上饿出来的。

而雁门关,何止一个赵大娘。

宋十六眼睁睁见过被辽人生生掠走的妇孺,易子而食的边民,迫于生计不得不做起走私贩运这类杀头生意的官兵。

这些年来,他也亲眼目睹过很多人的死,但他没有想过那个人会是赵小五。

那是不久之后在雁门关外一场小规模作战中,宋十六和赵小五被当日惺惺作态前去发饷的朱勔认出,叫他们两个穿着破损甲胄的厢兵,和另几十个或得罪过他的将士文臣、或只是充数的身无甲胄的流民一道做了急先锋,对阵一股由近百人组成、装备精良的辽人骑兵。

宋十六与赵小五两人专挑马腿断,身边屡屡有人倒下,偏他二人数次险象环生,竟也能勉强支应。却不料杀至残兵,准备回城时,城门早已关闭。

“十六哥小心!”

“小五!”

宋十六一手接住倒下的赵小五,另一手拔出早已卷了刃的横刀,用尽最后的力气捅进了偷袭的那名辽兵的喉咙。

“十六哥……我说过,我一定会……还你的。”

“哐当——”

刀坠地,宋十六抱着几乎被劈成两半,尚且只能算个半大孩子的赵小五,他触到满手鲜血淋漓,一时悲愤已极,他目眦欲裂,想大喊,却发不出声音——

赵小五,今年虚岁才不过只有十四岁的赵小五。

他望向城墙之上的方向,遥遥还能看到朱勔剔着牙,远远站在一个颇安全的地方,轻蔑的眼神看向他们,如同看一只只蝼蚁。

他一瞬间想起很多事,他想到自己出身绿林,人送外号“水蝎子”,得罪了六分半堂泗水分舵的舵主,为其所追杀一路溃逃至雁门关力竭昏迷,为陈老三所救。

他说他会报恩,陈老三却说不需要。

“我救你,只因你也是宋人。”陈老三当了一辈子的厢兵,一个无人在意的、还断了一条腿的老兵。他这辈子杀了很多辽人,也杀过一些金人,但唯独不杀宋人。

他救他,只因他也是宋人。

一个一辈子保家卫国、却籍籍无名的老兵,他不会知道他的这番话在听的人心中掀起了怎样的滔天巨浪。

“我不需要你报恩。”陈老三替他换了伤药,淡淡道:“伤好了,你要走要留都可以,不必和我打招呼。”

可他还是留了下来,未免叫六分半堂的人察觉,他自己原本的名字已不能再用。

“那……不如就叫宋十六吧。”陈老三说。

“宋十六?也好,听着左右就是个普通人的名字。”

他无可无不可地接受了自己的新名字,并不在意这个名字的含义,只以为老人是比照着自己的名字随口取的。

“普通吗?”陈老三难得露出一个笑,他茫茫然看着窗外,朝北的方向,脸上露出一个似乎有些怀念的,又带着几分凄凉悲伤的笑。

宋十六那时不懂。

直到陈老三咽下最后一口气,这位老者咽气前只一味北望,浑浊的双眼逐渐失了光彩,可他口中喃喃,唯有两个字:

“应州!”

“应州。”

“应州啊……”

宋十六仰头,眼眶发红,不由闭目长叹,眼角淌下滚滚热泪。

宋十六终于明白陈老三替自己所取姓名的含义。

宋,大宋;十六,燕云十六州。

可是陈老三你看看啊,豺狼在外,蟊贼在内,这世道大厦将倾,何谈燕云十六州!

其余零星几个生还的人还在抱着一丝希望试着叩开城门。

站在高处城墙上的朱勔清了清嗓子,一脸得意地笑着朝边上之人下令:“还愣着干什么,这辽兵贼子就在城下,你们还不速速替本官射杀之!”

在宋夏边境,曾经也常有将羌人部族当作西夏士兵斩首以报战功的先例,蔡京的人多多少少都这么干过,身为蔡京心腹的朱勔当然对这些虚报战功的阴私之事耳熟能详。

只可惜后来将军刘法当任,明正军纪法度,蔡京见再无可趁之机,遂罢手。朱勔这便是想在雁门关,如法炮制一出好戏。

这燕云之地的辽人,与汉人通婚者众,外貌上全无不同,要以这些得罪过自己的顽固派充作辽兵,可谓轻而易举。

士兵一阵犹豫着不肯动,朱勔给护卫使了个眼色,后者抽出腰间横刀,径自捅杀了一个。

守备看着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士兵竟这般不堪地死在自己人手中,面色发紧,但想到眼前之人与蔡京的关系,蔡京与官家的关系,只能狠狠闭上眼睛,抑制着,深吸了一口气:“架弓,放箭!”

他需守住自己剩下的兵,便只能对不起城外的人。

众人战战兢兢,不得已,纷纷架弓对准城下的残兵。

十数架弓弩,对准城下三五个兵卒流民。

可谁料箭镞是生锈的箭镞,箭身是朽木,机关残损,数箭齐发,竟无一箭射中底下的人。

在其他流民窜做一团跪地求饶的时候,宋十六抱着赵小五的尸身,忍不住发笑,笑着笑着又落下泪来。

何其荒谬,何其可笑啊……

城上的朱勔见他发笑早已暴跳如雷,大喊着“废物”,他甚至来不及揩掉脸上淌下的汗,“咚咚咚”走至城墙边,亲自上阵,取了护卫拿来保护他用的汴京城上好弓弩,一把推开碍手碍脚的士兵,对准宋十六。

宋十六蔑笑着闭上眼睛。

他没等到射向自己的箭,却听到了朱勔颤着嗓子叫人放底下人进城的命令。

宋十六呆呆地抬起头:城墙上站着一个蒙着面具的青衣人。

青衣……是……他不久前救下的那个昏迷不醒的青衣人!

青衣猎猎,她目光淡淡扫向城墙之下,掠过宋十六的时候仿佛眼底微微带笑,却只于无人察觉处一晃而过。

她手里握着一把刀,刀上染了血。

这把刀原本属于刚才那个突然暴起杀了一个士兵的朱勔护卫,可眼下那个护卫已经一命呜呼。现在,这把刀架在朱勔的脖子上。

投鼠忌器,其他人根本不敢妄动。

宋十六抱着赵小五的尸体和其他活着的人一起进了城,没有人为难他们,士兵们甚至面上有几分愧疚,为刚才拿箭对准自己的同袍兄弟。

可没等他们进城多久,城墙之上,传来“叱”的一声!

利刃入体的声音,伴随着血花迸溅的“噗”声。接着是“咚”的一声响。

等等?咚?

宋十六只来得及看到有什么圆滚滚的东西骨碌碌滚下了城墙——仿佛是……是朱勔的人头。

变化不过稍息之间,短暂的静默过后,城楼上爆发出一阵惊天哗然!

宋十六心中叫好,面上却不显。又不免担忧起青衣人该如何全身而退。

很快他就发现自己多虑了,青衣人蒙着面,轻功卓绝,众人只来得及看到一个青影自空中一闪而过,箭矢纷纷落地不中。

守备在原地故作伤心地徒唤奈何、如丧考妣,却在朱勔的护卫走了之后转身立马换上笑脸。

而当朱勔尚来不及运出城的军需粮饷被在西南巷中发现时,年至半百的雁门关守备更是忍不住听到消息,半夜从榻上跳了起来,关起门来喜形于色,偏得强忍着不笑出声,以免隔墙有耳。

至于青衣人的身份……

“是迷天七圣,一定是迷天盟的人!”

朱勔的护卫咬牙切齿,一脸悲痛地道:“只有迷天七圣于江湖上行走,才会在脸上戴着一张面具!”

写得我头要秃了[爆哭][爆哭][爆哭]

朱勔,北宋“六贼”之一,在江南搞了应奉局搜刮民脂民膏,典型的就是用来讨好宋徽宗的花石纲,依附蔡京的人,搞得民怨沸腾,南方的方腊起义离不开他的“功劳”(但我忘记他在说英雄里有没有出场了[笑哭],只记得以前看四大名捕电视剧也提过花石纲,毕竟历史上太有名了)。蔡京就不用多说了,也是“六贼”之一,说英雄里频频出场。

刘法,侧面提到的这位是宋史有名的抗击西夏的北宋末年名将。不见于说英雄,最后是童贯瞎指挥导致名将陨殁(童贯也是“六贼”之一,但说英雄里太监重点写的是米苍穹,更正一下书里童贯也提及了)。当然,要说北宋末年最大的贼还得是赵佶啊。

应州,苏梦枕的故乡。燕云十六州之一,位于今天山西省北部。也是老兵陈老三的故乡。

宋十六是《温柔一刀》的一个出场人物,我蛮喜欢的一个配角,迷天盟的人,当然现在还不是,小说里也不叫这个名字。迷天盟的迷天七圣,除了关七之外另外六个人每个人都带面具。

我想了好多个说英雄的开场版本,最后还是决定这么写了。写了烽火边关,虽然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来一起评论区建设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8章 杀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