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综武侠]天下第一美人一心求道 > 第29章 第29章 洞庭湖畔(2)

虽然坐拥【六脉神剑】小成境界,却只能使出区区一剑,但不代表诗衣对【六脉神剑】的理解不行——简单说,虽然她本人实操很废,但当老师的水平却是有的。

段誉学得【六脉神剑】本就是机缘巧合,甚至可以说,并没有学,只是纯粹将剑经记了下来,再加上身负雄厚内力,这才可以在某些情况下激发真气,射出无形剑气。但也正因为没有正经学过,且他之前也没有系统接触过武学,所以空有一身内力,却不能有效利用,导致时灵时不灵。

至于诗衣,虽然内力不济,但得系统相助,对【六脉神剑】的理解,却远在段誉之上,指点起来自然毫不费力。

而在指点段誉的过程中,诗衣对【六脉神剑】的理解,除了系统“灌输”的“正统观”外,也有了些新的想法。

按照段家天龙寺高僧们的说法,【六脉神剑】乃是以一阳指的指力化为剑气,有质无形,以无形剑气伤人。无形剑气看似是真气激发于外,实质也是如此,但在细微之处还是有很多变化的。否则,只需将内功修炼到真气外发境界即可,何需再学一门【六脉神剑】呢?

对【六脉神剑】达到小成境界的诗衣的理解是,修炼【六脉神剑】固然需要深厚的内功底子,但相比起真气外放,要求还是低了整整一个量级。

通过特别的运气法门和对六条经脉的温养拓展,修炼中上等内功心法的武者,内力积累五十年,就可激发一路剑法,并勉强将其施展完毕——这其实也就是大理天龙寺诸位高僧的水准,或者更高一些,但也高得有限。

但若说达到真气外放的层次,用中上等内功心法,普通根骨的武者就是修炼一百年,也是不成的。

所以说,虽然【六脉神剑】修炼难度很高,但相比真气外放,还是要容易一些的。

诗衣不禁猜测,当初创立【六脉神剑】的大理开国皇帝兼一代武学宗师段思平,可能已经达到了真气外放的层次,也正是体会到了这一层次的武学奥妙,所以才倒推创立了【六脉神剑】,本意可能是为后辈们降低难度,以更低的内功修为,施展出堪比真气外放层次的战力。

但他还是低估了武学(后人)衰微(废物)的程度,以致明明是为了越级施展真气外放层次战力的取巧剑法,后辈中却还是无一人能够全部练成。

而所谓的以一阳指的指力化为剑气,其实本质上是需要一阳指的特别运气法门和练习一阳指过程中对六条经脉的温养拓展,使得其能够更有效的将足够量的真气压缩成“剑气”(即达到真气外放层次的真气质量),激射于外。

显然,这并非必选的前置条件,若是资质天赋足够,即便未学习过一阳指,也可练成六脉神剑。

既为剑法,自然也有剑招。【六脉神剑】的剑招,就是对“剑气”的利用。虽然剑招较多、剑势繁复,但其实从根本上只分为两类——

一类就是“一段剑气”,类似于后世动漫画面上一闪而过的“激光”“等离子束”等先进武器,在使用上,与其说是“剑”,不如说是“箭”。射过之后,若未击中人,那也就过去了。

另一类则是“无形气剑”,就是类似于《星战》系列中绝地武士使用的“光剑”——只不过是无色的,这股剑气从指尖激发出来后,可以短时间凝聚不散,在此期间即可如臂使指,而其长度,则与使剑之人的真气强劲浑厚程度有关。

前者,只要是达到真气外放层次的武者,都能轻易施展。倒是后者,即便真气外放层次的武者,也需要认真琢磨,专门研究一套技法,从这个角度说,【六脉神剑】还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

如诗衣,以她微薄的真气储量,只能施展一招“一段剑气”,所谓的“无形气剑”,却是想也不必想了。

倒是段誉,“一段剑气”已经挥洒自如,“无形气剑”因为对内力的要求更高,所以只是勉强掌握。

段誉虽然不喜争斗,不喜杀人。但对卫妹妹的为梅老前辈复仇的义举却是一万个支持,而由此为补充兜底战力的不足,不仅甘愿献出【六脉神剑】供卫妹妹参详,连自己对学武也不再抵触。

而诗衣也真就正正经经当起了老师。而且她这个老师虽然实操不行,但理论水平也是足够的。

所以,三天后,她通过“开挂”才学会了【六脉神剑】,而且还是只能出一招的【六脉神剑】。但段誉却是着实将这门神功掌握了个七七八八,虽然还不能说是融会贯通,但起码不会再出现时灵时不灵的窘境。

因此,那夜戚长发选择诗衣这边突围,倒的的确确选对了薄弱点。

只不过哪怕是相对的薄弱点,也不是他能够对付的。

※ ※ ※ ※ ※ ※ ※

总之,因此事拖延了两日后,诗衣才再次启程。这一次,自然更加隐秘。为此,甚至还特意更换了一艘船。

倒不是不能再凑一艘,无论是卫家的权势财力,还是鄂州发达的造船业、船运业,想要再购置或租赁一艘客船,并非难事。

只不过被诗衣婉拒了。

因为此行毕竟是求医,而非旅游。之前距离尚远倒也罢了,而后续行程是从武昌逆江而上至岳阳,由此入洞庭湖,直抵湖畔的白马寺镇。在此登岸,再行至无嗔大师的药王庄。

实际算来,不过五百余里,其中绝大部分是水路,算起来不过三五日的路途,实在没有必要大张旗鼓。

如果真有急需,直接派人与武昌联络也来得及。

与两艘船裁减到一艘船同步,随行人员也得到大幅度裁减,如在临安府聘请的通衢镖局的诸位镖师,其护送任务到此为止。还有些仆妇婢女,也都会离队,整个队伍会精干许多。一些用于满足旅途舒适的“奢侈品”“大件行李”也都暂时会放在大伯父家。

这么一番省简下来,一艘船已是绰绰有余。

※ ※ ※ ※ ※ ※ ※

除了镖师、仆妇婢女等人员被精简外,还有一人也不情愿的“离队”。

乃大理国镇南王世子段誉是也。

此事说起来,也着实过于巧合。

话说自从姑苏相识以来,一路上诗衣与段王子相处得都十分愉快。在抵达武昌城后,温文尔雅、根正苗红的段王子,亦得到了卫玉衡卫大人礼貌、热情的款待,以及与自家天仙侄女儿之间不动声色的隔离。

自幼饱读圣贤书的卫玉衡,自然认为,少男少女之间,还是应该有些礼教之防的。

虽然,他对段誉本人的才貌品行都很是欣赏,但这与他刻意限制其与自家侄女接触并不矛盾。

至于堂堂大理国镇南王世子的身份,虽然贵重,但若是涉及到男婚女嫁,在卫大人这里却反而是减分项。

别说小小藩国王子,就是藩国之主,也休想让他们家玉娘远嫁!

在这种情况下,当卫诗衣再度踏上求医的旅途后,之前被贼人所掳才得以与卫六小姐同行一段旅途的段小王爷,当然没有理由继续跟上,反而应该在武昌静候大理国来人。

而偏偏此时,大理国还真就有人来到了武昌城。

正是镇南王段正淳及三公四卫一行。

段正淳此行轻车简从,既是因江湖有事而需北上中原,另外也是探听段誉消息。因是行江湖事,所以本来并不准备与大宋官府打交道,只是不曾想甫一入武昌,就听说了最近发生在武昌的水盗被剿之事,很快话题就引到了与此事略有牵涉的卫六小姐,接着就是众生异口同辞,大声赞叹了一番卫六小姐的美貌,诸如“果然天仙下凡”“不愧大宋第一美人”“仿佛世外仙姝”“临安人过得是真好”“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能留得住”之类的“阿谀之词”不胜枚举,听得大理众人啧啧称奇。

一番对卫六小姐盛颜的赞美后,酒楼中人多声杂,话题很快四散,当然绝大多数仍是围绕卫家和卫六小姐展开。这时,众人相近的一桌,却是几位在转运司任职的小吏,闲聊间提及转运使卫大人家中正招待着一位姓段的贵客,听人说其人玉树临风,丰神俊秀,许是卫大人钟意的侄女婿云云。

说者无意,听者有意。段正淳一行连忙上前打听。而段誉入住卫府,虽然低调,却也并不是十分隐秘之事,而卫大人也没有要求保密。所以几个小吏也没有多做他想,在大理国众的恳切言词和几壶好酒下,便将所知尽数告知。

几个小吏其实也所知不多,但段正淳一行听后,愈发觉得有必要去看一看。结果这一拜访,竟发现旅居卫府的真的是自家儿子/世子。

于是,皆大欢喜。

好吧,也不能说是皆大欢喜——段正淳一行自然是欢喜至极,而卫玉衡卫大人亦十分高兴。唯有另一位当事人段誉,只能说是既喜又愁。

嗯,与父亲重逢固然值得欣喜。但是因此而要与衣儿妹妹分别,这个就……太那啥呢。

诶,真不是儿女情长,他委实担心卫妹妹的安危。

这一路行来,虽是在大宋境内,却也常有江湖纷争牵连。只凭兴国公府和姑苏卫家的名头,而缺乏江湖武力护恃,未必能一路通畅。

而他,大理镇南王世子段誉,身负【北冥神功】和【六脉神剑】两大旷世绝学,这个护卫任务,舍我其谁?

可惜,他这番本事,在卫玉衡卫大人那里,肯定是不作数的。

一来,卫大人不涉江湖,不通武功。二来,当初段小王爷还是自家天仙侄女儿机缘巧合下救出来的,显然只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武功高强什么的,岂不惹人发笑?

所以,段小王爷委实“有志难伸”。

※ ※ ※ ※ ※ ※ ※

好在段小王爷心心念念的卫妹妹与他心有灵犀,临行前与之告别时,似是“无意”说到,她此行将在岳阳暂停数日,准备登岳阳楼而观八百里洞庭之盛景。

段誉闻之,顿时一展愁眉。

然则,正当他准备先老老实实的在卫府待上两天,而后再寻到机会偷偷不辞而别,甚至连留下的书信一封他都写好了,大意就是得到传闻其父如今正在中原会友,自己前去汇合云云。

当然了,段小王爷真正要汇合的人是谁,就不必明言了。

然而哪曾想,就在他准备明日一早偷偷溜走之际,父亲大人竟寻上门来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9章 第29章 洞庭湖畔(2)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