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谢李]尚公主上 > 第21章 番外2[番外]

[谢李]尚公主上 第21章 番外2[番外]

作者:八百秦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6 16:08:33 来源:文学城

遇见这鸟是个意外。

通缉令上悬赏金天价地报,总会引来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武功本领不如何,逃跑功夫倒是修出个下流货色,脚底抹油前大喊一声身后有鸟,谢云流嗤之以鼻,并不为如此拙劣的伎俩折腰。

而后风声大作,一只鸟顺风袭来,直直冲向他脖颈,赴死心强烈,险些把骨头都撞个断。

青年溜之大吉,谢云流恼羞成怒,一把揪下缠在脖上的鸟正欲给几分颜色,怎料鸟圆滚一只躺在掌心,不挣扎也不动弹,竟是已然归了西。

有意思,他还没被它一脑门撞得人首阴阳隔,它倒是先自戕谢了罪。

左右是只死鸟,他正想把它随处搁置了作个风沙墓,可指往这鸟面上一拨,又拨出簇蓝的短羽里头,有一点凝结了的血。

他将它拂去,可待那枚干涸的血砂落入风尘不见踪影,始作俑者又有些后悔。偏偏玉佩恰时被风吹起,和剑鞘的玉穗一道铿铿作响,像李忘生在笑话他。

谢云流凝神去窥视玉里光景,只见今日玉中境比往日都黑都暗,他心下一惊,注意到身前人越来越轻的呼吸声,而脚步声一迈一顿,也离他越来越远。

他忙问:“你去什么地方?”

李忘生没有回答他,谢云流上前想抓住他的手,可指尖透着像去水里打捞碎月,他只能看着对方轻轻迈着步,不知要走到何处去。

肉身警铃大作,他归了魂,才意识到周遭黑雾已弥漫,氲得他后背阵阵发凉。

留魂太久,鬼门关的人又如何能瞒得过。

脚步声阵阵未停,谢云流一咬牙,手比心快,转瞬已将李忘生那魂揪出玉佩之外,余魂余魄的脖颈抓起来也冷得非常,霎时把他沸腾不止的心冻熄。灵台顿时清明,谢云流瞥了眼那死鸟,瞬间便有了主意,迅速将鸟体内的残魂施咒驻留,而那鸟的生魂被贴了伪符,很快被闭目无面的无常带离。

心跳如常,后背冷汗却未散,谢云流环视着身旁未散的黑雾,知晓这是无常在警告他,警告他若是再违逆阴阳伦常去藏魂匿魄,不出几日便要上门讨他的债。

他懒得去在乎这些,低下头,翻了翻掌心里头的鸟。

鸟的身子未曾温热,眼却是睁开了,如出一辙的明眸面,可谢云流看着,总觉得欠缺几分模样。他凝着眸,指尖轻轻用些力,鸟额心顿时落个红痕,血方渗出便被他施咒凝结,恰是方才拂落的血砂。

他觉得自己愚蠢得可笑,可鸟醒来瞧着他,又安安稳稳停在他肩上的那一刻,他又不愿赶走它。心轻轻泛了些涟漪,连带着握剑的手也一顿,他敛着眸,只得留下了这位载着李忘生魂魄的不速之客。

——

玉清殿的雪连夜未停。

无风过皇城,于是漫天的雪也落得悄无声息,数夜的功夫,早把宫墙屋檐染个白。

好在日间尚能见些太阳,满城的白瞧上去便也不像丧了亲眷,不过恍觉春风过了一夜,还未将梨花都扫净。

思及此,李隆基只觉连日憋在胸口的郁浊也清散些许,没再叫他多不适。身后影驻足,他未动也未回头,眸轻轻挪了挪,开口问询:“温王那儿有了风声不曾?”

“入了东瀛后,我们的人便断了联络。”身后人道,“殿下,还要继续追吗?”

“废帝孤身赴局,亦没什么用处,掀不起什么波澜。”李隆基道,“只是四弟替我挡了他一刀,于情于理,总该寻他索个命。”

身后人默了半晌,并未揭穿如此谎言,只知面前人若是真对胞弟赤忱相待,也不会派他去做了管事监视,自然也不会寄出那一封密函,借了李重茂的手去除掉那位知晓太多的四弟。

可身前那道影晃了晃,又低声开了口:“雪既停了,不日便把薨礼办了吧。”

棺停了这般多日,终于能入土为安。

诡异的沉默过了,他顿一顿,另起番话题:“殿下,纯阳那首徒仍在长安。”

“继续看着吧。”李隆基道,“吕道长卖我这般大面子,我也不好拂了他的面。通缉令还是照着那模样来,不必把道袍换了,免得真叫那些江湖客逮到了人。”

“……殿下。”他道,“江湖客中仍是有不少寻见谢云流踪迹的,不如还是将画像变动一番,最为稳妥。”

“那是他自己的选择了。”李隆基道,“对这些江湖客心慈手软,连斩草除根的道理都不明白,我看他也没多想活。”

于是身后人不再作声,抬手作番揖,确认再无成命才退步离去,很快消失在隐秘之中。

李隆基垂下眼,望着池中鱼未吭声,许久听觉身后有人唤他,回头一看,原是李旦。

“父皇。”他道,“四弟的薨礼我已叫人去准备。”

李旦轻颔首,背手时扭过头,视线也随着他的一道投向池中鱼,半晌才开口:“朕原先以为……”

“是。”他说不下去,李隆基也懂他意思,“四弟与我提及过,他命数如此,顽疾缠身,难寻生路,已是活不太长久。”

“但也不必为你去赴如此死局。”李旦道,“三郎,再如何急着逼韦氏动手,再如何急着剿清韦党,都无需为他们扣上个谋害皇子的罪名,还将自己胞弟的命赔了进去。”

“您觉得是我害的他?”李隆基问。

“朕信三郎。”李旦道,“朕心想,一个心念亡母的孝子,应当不会狠毒至此。”

李隆基没吭声,只是胸口微微起伏些许,而后是一声很长也很沉的叹,李旦抬眸望一眼天,云不知何时又来光顾,把日光悉数掩了个彻底。

他也只得无话可说。

“父皇不问问温王如何了?”李隆基又问他。

李旦循着这台阶下了:“如何了?”

“最后得到的消息是自扬州渡去了东瀛。只是他孤身前往,身无所长,唯有废帝之身算得上有用,可除此以外,也再无翻云覆雨的底牌。”李隆基道,“父皇不必忧心,儿臣在这儿,自然会替您将一切事情都料理好。”

“三郎。”李旦却道,“若是心觉世事尽在掌握,灾厄总会伺机而上,你还是得多收敛些心性。”

“收敛成父皇这般,也并非善事。”他笑起来,良久道一句,“灾厄进不来这大明宫。”

李旦不再说话,李隆基也似是不愿与他再聊,作揖一番正欲告辞时,却听父亲叹了口气,也不知是嫌雪太冷,还是惧怕夜降临。

“朕当年不该送四郎去纯阳。”他道。

“他去,亦或不去,都改变不了什么。”李隆基道。

李旦指一顿。

“尤其是当下。”面前的孩子笑了笑,“更难以改变什么。”

李旦闭上眼,终于愿意接受如此定局,李隆基见他如此,离去时更是信步闲然,去没去纯阳那番话,或是要不要收敛心性那番劝,到头来也未作涟漪,都像风似的,刮过他的心就再无痕迹。

——

鸟的个头太大。

圆滚一只,不管飞到何处去,不管藏得再好,他也总能一眼瞧见。谢云流起初试图视而不见,只是对方老在他眼前晃悠,纷纷扰扰的,让他的心也不太安定。眼瞧着它,也是越看越纳闷,心想自己到底为什么要瞒着阴差,李忘生要投胎去了,那便让他投去,反正先前的两魂三魄也被无常收归,融成个正常的魂魄带去忘川,来世也不会多痴呆。

可他又不想放过李忘生,不想放过这个忘得太多记得也太少的人,但他再如何执念,再如何咬定,也不该让对方变成现下这只鸟的模样。

鸟在夜里也不安分,他戳戳它,它会很受惊吓地飞远,半晌飞回来了,凑得离谢云流很近,他却不想再伸手了,只是凝眸盯着它看。

他仍旧觉得自己此举荒唐得可笑,再怎么盯着这鸟,也难从那双葡萄眼里盯出李忘生的影子来。

困意和破云的夜色一道来,破庙无香火,瓦碎壁斑驳,佛像却是完整无缺,慈悲目低垂。也不知是梦境亦或是单纯的幻觉,他和那双石壁眼彼此望着,反倒在其中窥见了几分李忘生的模样。

而后指尖一疼,他低头看去,是鸟在啄他的手。

谢云流转了番身子,不再去看那尊佛是如何模样,脑海里的李忘生也跑得远了,凑到他身边的只有那一只鸟。

他闭上眼,短暂地把一切望不清的都抛诸脑后。

只是梦依旧在做。

梦得太多也太纷杂,偶然桃花吹落一阵春日雨,又带起柳絮纷飞,折了一只盛桐花。不变的倒是梦中人的模样始终如一的温和又笑赧,他不信李忘生能露出这般神情,可若说眼前一切皆是虚假梦幻,心跳声却又那般真实,真实得让人很畏惧、很胆颤、很不知所措。

他本能地想拔剑,固执地认定眼前人不过幻境一瞬,只要劈开了斩断了便能让他回到现实,可李忘生又缓步走上前,轻轻摁住他的手摇了摇头。

一眼像是安抚了,可他看清自己身上着的仍旧是过往那件白道袍,又止不住在心里燃起更烈的火。

“你在对谁笑呢?”他问他。

“对师兄笑。”眼前人答得流利,语气也温柔,“你不是师兄吗?”

谢云流咬咬牙,不知该如何应答这句再简单不过的问疑,只是李忘生静默地看他,应当也不是想讨要一句不是的答案。

总归是梦,他不愿去戳穿,迈出步想握住对方的手,可视线相撞那一瞬间,李忘生反而回退了一步,眉头微微皱着。

“你不是师兄。”他道,“你身上的血味儿太重了。”

他霎时惊醒,胸口闷顿得厉害,正如庙中穿堂风,把他的额发吹得一团乱。

——

鸟的胆子却太小。

谢云流忍不住想,若是当时来撞他的不是这只胆怯得可怜的鸟,而是些旁的爪子利些锐齿凶些的猛兽,是不是杀起人来就会方便些——再不济当个跟在身后的吉祥物,狐假虎威番吓退诸多宵小也是可行。

可惜鸟还是不比那些猛兽,跟他隔开宽宽一条道不说,夜里风大雪急时分,险些要被狂风卷携走了,竟还倔强地挥着翅膀滞留原处,宁可迎风上,也不愿躲到他肩上避避雪。

就这么怕他。谢云流翻个眼,捏紧剑柄,利刃顿时出鞘,剑风一过,刮落鸟翅上两根炸羽。

鸟吓得叽喳一声,后头人的惨叫却更是震耳。谢云流走上前,将剑抵上他脖颈。

“谢云流。”那人果然道,“你愧对纯阳大弟子的名讳!”

来杀他的人总要说几句显眼的,谢云流听得心烦,剑一转,刃已见血。

“你杀了我,便离正道更远一步。”随死一块来的是不惧死,“伤亲害人无恶不作,我若是你,早该在纯阳前自戕谢罪,怎么还有脸苟活至今?”

“我早与纯阳断了关系,作何要在华山前自戕?”他道完,轻声笑了笑,“你也是奔着通缉金来的,不必给自己多寻缘由。”

那人咬咬牙,戳了心窝的话果然逼得那嗓子哑火一瞬,谢云流心想教训已到,正想收剑入鞘之际,却听对方震声道:“天家也容不下你!你斩了四皇子,太子如何能放过你——”

血划破天,鸟又飞得很远,像是吓破了胆,可看着绒羽未炸,或许只是单纯的爱干净,不愿染那么脏的血污。

谢云流抹了抹面颊被溅上的血砂,指却在定睛时一顿。他看着那人倒在脚边的尸体,眨眨眼,却见脚下登时尸横遍野,阴气阵阵扑面来,像让他窥见了鬼门关一角。

鸟不知何时没了踪迹,他四望觅寻,却在回身一刹望见那些死的伤的,恨的怨的,都顶着一副挣扎的扭曲面。血像河一样蜿蜒在他脚后,长得像忘川,却无人来淌。

独他一人迈过血海尸山,终于看清躺在尸山顶的那道再熟悉不过的道袍之下,覆的是谁的尸身。

李忘生的发倒悬着垂落,长长地,落在他脚背上。

谢云流低下眸,望着对方死去的表情无怒无悲,正与那日他闯入玉清宫时一般无二,纵使剑抵到脖颈,也面色不改。

他说他算到如此结局,谢云流来了兴致,问他不如算算自己的。

四皇子抬眼看向他,他不觉得这一眼里有恳求,可面前人那道眸晦涩难明,又确实像在祈祷着什么。是在求谁呢?当时的他无论如何也看不明白,只知道这人行事诡谲得很,闭目祈完了福,便将手轻轻搭上了那道白刃。

血光在霎时落满他眼,像烈日奔入了山。

赴死赴得迅速的人,现下的模样仿佛也只是安眠静憩。谢云流也想和他一般冷静些,偏偏那道眉心的朱砂不似记忆中和桃靥融成一片似瓣,在煞白的面上可怖地融成血,自眉心缓缓地落入发中,像道诅咒的符落笔起势,直直地在他额心落下一道劫数。

这是他杀的第一个人。他想。

谢云流还是希望给自己找些解释的话术,诸如,李忘生不是他杀的,是对方自己动的手。又诸如,他擅闯玉清宫不过是中了李隆基的计策,误以为谋划废帝一事的罪魁祸首,是宫中这位不出门的四皇子。再诸如,李忘生不是他害死的,他只是没能救成他,他忘了他,他没记起他,这不算他的错。

如果他知道那人就是李忘生,他不会杀他。可他不知道,那这和杀人又有何异?他无心中错过了机缘,便是在无心中起了杀戮。

谢云流颤着瞳,看着那柄剑,突然便有些握不动它。

师父授他这柄剑时问询过,拿剑的心亦如修道之心一般重要,问他想因什么拿剑。他说拿剑是要将剑练好了,吕洞宾便再问他,问他练好了要做什么。

谢云流说练好了便没人打得过我,我想打谁打谁,日子都不用挑。吕洞宾闻言也只能笑,再问他,那打不过你,去欺负别人了呢?

谢云流这才道,那拿剑应当是为了救人。

只是后来吕洞宾告诉他,这救人的含义还可以再大些,可以将苍生救了,将世道救了,谢云流却道我再通天的本领也难为如此大事,他只知这剑能多斩一人便多斩一人,世上不平事那么多,他斩一个少一个,总有一天也能斩尽的。

但他没想斩李忘生,他未曾想过自己险些寻得的尘缘,最后却遭了他一剑斩断。

斩成断断续续几条绸,纱一样地舞,擦过他眼睫,缓缓飘落他掌心。

谢云流望着满地的尸骸,忍不住想,他在斩什么呢?

李忘生的面庞煞白,再如何也难有生息。

他又在救什么呢?他想,他救了谁?救了少帝,救了一个渡去东瀛意图折返而大乱天下的人,救了一个让他身陷囹圄的人,也因此杀了那么多江湖客,他们或是为名为利,却也不乏真心责他斥他,要他早日为所做之事偿命的人。

眉骨传来阵痒意,他猛一激灵,才发现鸟不知何时立在他头顶,软羽拂下来,轻轻地拂过他的额心。

谢云流恍然梦醒,可看着郊野寥廓一片,心下又如何不比野草悲凉。

他轻轻唤他:“师弟。”

鸟没应,于是他又磕磕碰碰地开口:“……忘生。”

他终于有了反应,飞落他肩膀。

谢云流却僵在原地,步子迈不出,手也动不得,他觉得心口堵得难受,握着剑柄许久也未归它入鞘。他攥着它,犹豫着逡巡着,最后还是没将它遗弃在荒野。

若是没了剑,他很快就要死。谢云流心想着,却不知为何又想到梦中李忘生那句嫌,说他血味儿太重。

他拽下腰间那枚玉佩,白玉在月光下泛着亮,清润着,的确是没有血味儿的模样。

“你不愿意跟着我。”他道,“我也不愿意带上你。”

玉没说话,鸟也沉默。

静寂将火吹得燎原,谢云流咬咬牙,愤愤一扔玉佩,将它抛入尘土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