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安心了,墨霭却不开心了。
“你这有眼无珠的猎户、不知好歹的凡子,”他维持着原形的样子、却有着比普通凤头鹰大出不止一圈的身形。此刻高高地矗立在风宓头顶高处偏向侧方的一根树枝上,衬得她们两个看上去充满了威严跟诡秘,“睁大你的眼睛好好看看清楚!”
“究竟是哪个跟你们做的交易;哪个给你们送去了钱财。受了我家主子的恩惠,还不知死活地诋毁——”
墨霭屹立在高处,心中跟利爪同时发痒地磨了磨自己的爪尖。
“诶——”风宓却抬起头来看他,她的脸上充满了对墨霭维护自己的开心跟喜悦,并且并不吝啬地同他分享自己的看法与安抚对方的情绪,“他们几户人家只是跟咱们做了交易,哪个就有义务要去了解你背后的主子究竟是哪个了?”
“他们挣的不过是自己的劳动所得,是咱们不要跟他们计较才是。”
“——是。”墨霭心有郁闷地应下。
其实他也不是建议山下的人家念那孙悟空的恩,毕竟若不是他,他们确实也得不到这场交易的机会。
只是哪有一边念着孙悟空的恩情,一边将他的主子当成是妖怪的道理?
刘伯钦也觉得自己做得挺没道理的。
这山中的石猴他们几户人家见得其实也不多。
毕竟悟空是戴罪之身,吃好喝好的便也罢了,要是真被人当成是神猴儿供奉起来,那打得究竟是谁的脸呢?
所以几户人家里头,但凡有哪户心生好奇的;或者是消息漏了出去,有谁好奇心重、想来一探究竟的,不是找不到路,就是会被狂风吹出山去。
总之哪个会令他们觉得此行无功而返、来得实在是不值当,或者是这山间诡秘莫测、虽有神猴、却不是他们所能探寻的存在,风宓就好玩似的用哪个手段请退他们。
只有真正是上山砍柴的樵夫或者是迷路而来的牧童,才能偶尔因缘际会地来到悟空面前,给此处平添一份传说。
所以几户人家见到最多的,反而是那只“神鹰”。
刘伯钦当然不会不识“神鹰”,甚至悟空还只是活在他小时候听到的传说之中,上一次见到悟空的小孩儿,如今都已经是他爷爷那一辈的了。
可是“神鹰”,他却能够亲眼在空中见到。他们做好的食物,会被对方神奇地一把抓起,然后消失在崇山之后。
只是他一直都以为那只“神鹰”是“神猴”派出的使者,或者他俩是什么交情甚深的兄弟,结果对方却是这个女妖怪的手下吗?
不对,他不能再喊人家女妖怪了。
刘伯钦羞窘意味极重地低下头来,“是伯钦有眼无珠,冒犯神女娘娘了。”
当交易并不平等的时候,有心照顾的那一方给予的便是恩惠。
风宓不同他们计较,是她自己大度,刘伯钦却自觉不可成为一个不记恩情之人。所以他干脆利落地低头道歉道。
风宓当然不会同他计较。
墨霭这些年始终跟着她的步调走。她出去猎杀妖怪时,他掠阵于她身侧;她在山中修炼时,他就帮忙照顾悟空。
只有很偶尔的时候,师父那边大规模除妖、她又正好在修炼的时候,她终于也会体谅墨霭,不忍他错过机会,提前嘱咐他可以上战场立功。
而她修炼、他帮忙照顾悟空的时候,应该就是墨霭最轻松也最无聊的时候了。
所以有时候他也会听听凡人的墙角,让那些拿了远超他们劳动的报酬、又记仇不记恩的无耻凡人得到他们应有的惩罚。
这种事情发生一两起,剩下的人类就不敢再造次了。哪怕他们心术不正、只是装的呢?接受了他们装出来的言行长大的孩子、只要不是底子太歪的,对他们大多心怀感激或敬畏之情。
风宓深知这点,所以又怎么会跟刘伯钦计较呢?
近些年她极少长时间地闭关修炼,曾经甚至见过还是孩童时候的他在山中玩耍。这就是凡人同妖怪的区别,风宓在面对一些心地善良的凡人的时候,甚至会在进一步的接触中,对他们生出几分怜爱之情。
于是她宽容道,“我可不是什么神女娘娘,只是不吃人的妖怪罢了。所以你怕我,其实我也可以理解。”她笑得灵慧而又狡黠,简直时刻能够成为某些人心目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有那么一刻,刘伯钦近乎痴迷与专注地凝视着对方的样子,像是想要记下一个自己此生都不可能再重温的旧梦。
***
对风宓改观的何止刘伯钦?唐三藏亦是合掌阖眼道,“失敬,原来竟是位女菩萨。”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一切有情众生皆可成佛。风宓心有善念,玄奘自然欣慰。
“好了,别再说这个了。”若是悟空此刻已经出山,风宓尚且有心情跟他们交流一二,可是此刻,她却只是焦急,“长老,你可知这五行山下压的人究竟是谁?”
那长老疑惑地低头去看。
因为风宓这些年一直守在他的身边陪着他,悟空有那个闲心也有那个闲情去打理自己。
此刻他满身金毛蓬松顺滑,好像天上太阳光化成的缕缕金色光丝。长相介于人猴之间,虽然毛多少腮,但是眼神晶亮、长相乖巧,再加上身陷山体之中,就是孩子见了,也只会好奇喜爱怜悯,而不会感到害怕。
像唐三藏这样成日念经的僧人,自然更怜惜于他此刻的状态,登时就忍不住面露怜惜之色道,“这是?”
“这是我们家大王,他名叫孙悟空,五百年前曾大闹天宫,后被佛祖压在五行山下。”
三藏眼中的悲悯之情登时就少了。
他受惠于唐王,只肖稍一代入,就会忍不住觉得猴儿这是罪有应得。
只因魂穿至此,这五百年间,风宓也曾揣摩过她上辈子在书里读过的唐三藏的心态。
只怕他从一开始,就对悟空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
不止是后来打杀强盗,还有他被关押在此的因由;他自夸自己的本事,希望师父以自己为傲,但是唐三藏只会愈发地觉得他仗着自己的本事胆敢欺天。
尤其是三藏不知大闹天宫的概念,只听得悟空自夸自己能够降龙伏虎,结果后来为了保护他、忘了他所骑之马。又不想为了一头坐骑,将整个鹰愁涧的生灵都搅死,就觉得他连夸赞自己的本事都是夸大其词。
对他的印象,恐怕还不如后来因为被悟空降伏,所以一时装得乖巧的猪八戒。这才有了他总是被八戒挑动的伤害悟空之举。
风宓猜到他的毛病,却不愿意惯着他、用他能接受的话术来介绍悟空。左右她已经决定好,要跟他们一块儿走一段路。
就算她阻止不了悟空戴上紧箍咒,想个办法再猪八戒不敢开口教唆、唐三藏来不及念咒害猴儿,她总归还是做得到吧?
而后她继续道,“这些年悟空静思己过,心念之诚,感动了路过此山的观音菩萨。她叮嘱悟空,留意您的行踪。待您路过五行山之时,便是他的自由之日。”
“当然,之后他亦会回馈您的恩情,保您上西天取经。”
风宓上辈子接触过悟空被五行山下的五百年压没了心气的说法,只是从上辈子起,风宓就不甚认可。
彼时的强盗、后来的恶贼,就算有紧箍咒的惩罚,悟空还不是该打杀就打杀了?
至于取经路上的那些人情世故,从他对待结义兄弟的态度上跟他上天以后到处交友的生活方式中,风宓就一直觉得他没有变过。
今生相处下来,果真见他心性灵秀、始终如一。风宓不禁对他愈发佩服爱重。再加上五百多年的相处,使他们之间的情谊愈发浓厚。
因而悟空尚且愿意为了风宓忍耐按捺一二,风宓却恨不得唐僧马上揭下帖子、放悟空出山。
因此唐僧甫一彻底意会风宓话中真意:一是菩萨对他仍有照拂,早就为他安排好了取经路上的护送之人;二是护送之人本领高强,就是路途之中不止虎豹豺狼、还有妖魔鬼怪,这西天之路,他也能够去得!
并且为此感到欣喜的那一瞬间,风宓就迫不及待地搂住了他的腰肢,将人往山上一送!
她虽不能带着陈玄奘这个**凡胎腾云驾雾,但是她的身体被金丹蕴养多年、身法的修炼更是从未落下,因此如武侠剧中那般带个凡人飞檐走壁简直完全没有问题!
悟空显然也很想获得自由,他在未来余韵悠长的一声,“女菩萨,啊——”中,殷勤地向留在原地的刘伯钦道谢道,“多谢大哥送我师父!而今还请大哥赶紧下山、去离此地越远越好,一会儿小弟可就要崩裂这山脱身了!”
“不敢当大王一声‘大哥’,家中数代承大王与姑娘恩惠,如若大王不弃,尽管唤我一声‘伯钦’便是。”
“好说好说,伯钦兄弟,一会儿可千万走远些!”悟空脸上满是喜意。
刘伯钦也不耽搁,拱手告别之后,就连落带跳地身姿轻快地下山去了!
1、宝子们别担心,缘更不坑的。只是没法保证更新频率,所以才说的缘更的,爱大家[红心]
2、“大哥”是悟空原书里喊的,可有礼貌一猴儿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9章 第 49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