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青春校园 > [网王]一步之遥 > 第37章 工作关系

[网王]一步之遥 第37章 工作关系

作者:拿铁不加冰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3-05-20 22:40:28 来源:文学城

1、

总公司大董事的公子将要归国,是集团内部近期最大的新闻。

听说这位董事公子从长相到学历都无可挑剔,是个毋庸置疑的精英,又拿到了知名大学的商科学位,回国锻炼两年就会参与集团管理。

“会直接去总公司当总裁吗?”

“应该不会吧,总公司的总裁,那可是直接管理各大分区和分公司,其他董事应该不会同意。”

“从控股角度,公司的绝对掌控权是在大董事手里的。不过我也觉得不会直接去做总公司的总裁,现在总公司的大老板应该是这位公子的父亲吧?年龄也不算大的样子,干得很不错,没可能这么快退休的。”

“其实我在想,我们公司会不会发生像是电视剧里那样,豪门风云?争夺家产发生大战!”

“……想太多了吧,大董事只有大总裁一个孩子,大总裁也只有公子一个孩子,一脉单传——”

“又不是家族企业。”

“你看看集团名字再说不是家族企业呢?”

“集团上市了,确实不算是家族企业。从控股来算,虽然大董事拥有绝对控股权,但也要防止其他股东扩大份额。这样的背景确实不至于家里人内斗。”

“那么他会从普通的业务员做起吗?”

“……你不要看太多电视剧了,电视剧里都是假的!”

仁王从公司茶水间路过,就听到公司员工议论纷纷。他挑了挑眉,从脑海中勾勒出一个形象。读高中开始就没再见过,但想来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Puri,好像和我没有关系。

听着同事谈论的关于“大董事公子”之后会做什么,与听说这位公子长得非常帅气的谈论,仁王从茶水间拿了杯冰可乐,回到自己办公室去了。

2、

大学毕业以后仁王考入了迹部财团旗下通讯行业的分公司。他在东京念的大学,又顺利进入东京的大集团公司分部,一路都顺顺当当。

社会人的交际对他来说不算难事,工作内容也一样。作为跨国集团,迹部财团拥有着庞大的组织架构。只是仁王所属的分公司是科技软件行业,属于新兴技术,要比其他传统行业的分公司有活力许多。

听多了同学关于“公司内部前后辈关系严苛”,“流程繁琐浪费时间”,“无效加班没有出头机会”,“都是做些打杂的事浪费所学的知识”等等的抱怨,仁王也觉得自己目前的工作还算不错。

当然也有职场这样那样的各种问题,但人如果只会抱怨,而不是去寻找解决办法,去让自己适应环境改变环境,又能有什么成就呢?

曾经在网球上的奋斗与成绩像是一场源于青春的幻梦,但从中获得的东西一直贯穿于仁王的内心与骨髓。他有着外表看不出来的斗志,也有足够的抗压能力。他在职场奋斗两年,还算顺利地升职,在东京租了公寓,和友人谈论的也多是工作上的问题,行业可能的发展,和社会人都有的小抱怨。

此时听到迹部的消息,仁王突然想起许多年前。

虽然并不是在夏天,但想象起来总带着夏天的颜色。握着球拍,站在球场上,挥洒汗水的那段时光。

不过比起他打球到高中,还参加过许多次国际比赛,曾经是冰帝网球部部长的迹部倒是高中就消失在中学联赛里了。冰帝的其他人都说他是“回去继承家业”……

结果现在才真正“继承家业”吗?

仁王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咕噜咕噜灌下半罐可乐。

他打开接下来要进行的项目文档,没再想迹部的事:这也和他没有关系。

3、

公司的任命下来了。

大董事公子,迹部景吾,将会任职位于东京的通讯分公司营销部部门经理——仁王所在的部门。

4、

迹部上任第一天就喊了部门所有人来开会。

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在营销部门不会待太久,但并没有敷衍的打算。

营销部门目前项目并不多,除去早就在进行的一个大型项目,和一直在做维护的两个项目外,就是仁王手上的新项目了。仁王还算职场新人,这个项目也并不算大,但这个项目本身就是仁王从头到尾谈下来的,上一任营销部经理也看好仁王,便直接将项目交给了仁王,让仁王尝试做项目经理。

例会上迹部介绍了自己,简单展望了未来,又统一了解了部门项目的情况。

他没有花太多时间在“训话”上,而是和几个项目的项目经理定了额外的时间,专门了解项目详情。

这样雷厉风行的工作方式让部门的员工对这位传闻中的“豪门大少”有了初步的了解。

“看起来是会做事的人。”

“不会影响我们工作就好了。”

“比起影响工作,如果大少爷能牵线拉桥给我们拉来更多的项目,我们部门今年的绩效不就……”

“唉,还是别想这么好的事情了。”

仁王回到自己的工位整理项目材料。他一边思考着之后开会该怎样介绍项目,又该怎样争取资源,一边想,这么多年没见,迹部的脸看上去果然没什么变化,依然闪闪发亮。就是不再开口闭口本大爷,实在是让人不习惯。

5、

等到下午开会时,仁王就发现,迹部还是会说“本大爷”的。

在只有项目内部人员的小会上。

同个项目的其他成员在听到“本大爷”这个自称时稍稍有些迷茫,仁王却忍不住笑了。

迹部看了他一眼,眼神里大概涵盖着“你笑什么”的意思。

仁王读不懂眼神,人的眼神是不可能像小说里那样看一眼就能读出一句话的。但他就是觉得自己在迹部的眼神里看出了那个意思。

6、

迹部的工作能力很强——仅仅只是几天,营销部门的员工们便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大少爷的存在感从进入公司开始就没有低过:做事时的作风,雷厉风行和高效的工作方式,以及显得外露的张扬。

这样的作风在集团式大企业中可以用出格来形容,哪怕是年轻人众多的科技软件公司,都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就像是大家的画风,是勤勤恳恳,平凡中带着元气的日剧,而迹部的画风,是快节奏又有些drama的美剧。

不愧是国外留学归来的大少爷,许多人这么总结道。

不只是利用自己的人脉和能力谈新的项目,现有的项目也尽己所能地关注,定期检查进度并且定下颇为频繁的项目流程汇报。

于是大家谈论迹部的“雷厉风行”,多少带着褒贬参半的意思。他们认同迹部的成绩,却又觉得迹部这样太严格也太“拼”了。或者说,他们总是觉得,只要按照原本的工作流程,就能够将项目圆满完成,多出来的那部分工作,只是迹部为了自己的“成绩”而强压下来的。人们自然只会为了自己的绩效和未来奋斗,对所谓的“精益求精”和“更美好的发展”嗤之以鼻。

人们看着迹部,像是在看另一个世界的人。或者说是他们从一开始就将自己与迹部置于两个世界。

“我听说迹部部长只会在营销部待半年,只要拿到足够的成绩,就会升任分公司总经理呢。”项目的间隙,仁王这个项目组的业务小声和同样在办公的同事说。

“我们部门新谈下来的两个项目不就是迹部部长牵的线吗?”

“光是这两个项目就够了吧,每周都要开汇报会议,检查项目进度真是太累了。”另一个业务叹了口气,“我们的Deadline还早吧?项目完成度一直很不错啊!”

“仁王君,你觉得呢?”

为了准备每周的汇报,日常工作时间会延长,业务需要花费时间准备汇报内容,并且理顺项目的每一个细节——第一次开进度会议时几个业务都被迹部问得答不上话。

仁王倒是认为迹部的方法很不错,一些肉眼可见的拖延和敷衍因为频繁的报告消失了,对项目的掌控也更加精细化,从项目本身来看,例行汇报绝对是有利于项目的。项目经理相关知识里也有利用例会来管理项目这一项。

当然,工作两年多,仁王也知道有些实话是不能说的。

说“和光同尘”就有些过于拔高了,但工作时不能脱离群众是要点。

“我第一次做项目经理嘛,又说不上话。”仁王放慢语速,放轻语调,佯作苦恼,“迹部部长认为我没有经验呢。辛苦你们和我一起加班了。”

“……说的也是。”业务叹了口气,“但是迹部部长他也算是没有经验吧?”

“那怎么一样呢,他可是部长啊。”仿佛从仁王的话中听出了深意的另一个业务拍了拍仁王的肩膀,“你也辛苦了。”

仁王心想着有时间闲聊不如快一点把PPT做完。

当然,作为新人项目经理,他当然是不会脱离劳苦大众的,也不会在大家难得摸鱼的时候泼冷水。人的注意力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百分百集中,他自己也需要定时放松。

7、

这日又是例行的每周例会。

仁王带着自己项目组的人去汇报项目进度与目前的难点。

迹部板着脸的时候颇为有气势。他的Insight在成年以后更上一层楼,轻而易举就找到了PPT里的漏洞。

几个业务被他问得哑口无言。做后台的技术工种更是脸色苍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看上去要哭了一样。

见会议室里气氛过于凝滞,仁王只好打圆场。

真要狡辩,仁王有几十种方式。虽然他内心觉得迹部说得对,但作为项目经理,他不能任由迹部挑刺——几个业务的想法他也是知道的,该替他们说话,他也得替他们说话。

虽然这样的结果……

大概是被骂得更惨?

迹部骂人是不带脏字的。他总能让人在几秒钟之内就气到头顶冒烟,从神态到语气,再到表达方式。仁王提前有了心理准备,也还是被说到语塞。

会开完,迹部说项目经理留下。

几个业务和技术人员走出会议室前还给了仁王同情的眼神。

会议室的门被关上,沉默了一会儿后仁王说:“非得这么挑剔?”

迹部微抬起下巴:“做成这样不华丽的样子。这可不叫挑剔。”

“好吧。”仁王叹了口气,“部长先生。可如果真的把人骂哭了,那可是个大新闻。”

“骂本大爷的人也不少。”迹部说着看了仁王一眼,“倒是你,刚才的那些问题,有应急预案吗?”、

“……Puri,会都还没开完,就问应急预案吗?”

“你应该提前思考过。”迹部的手指在桌子上敲击着,“还是说,本大爷高看你了?”

仁王眨了眨眼。

他在心里吐槽着迹部的说法,却没真的抱怨出口。毕竟迹部现在是他的上司,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当着上司的面抱怨上司可不是什么聪明人该做的事。他没打算辞职换工作,迹部财团的工资待遇一向很好,工作环境也不算差。

“说说吧,你的想法。”迹部催促道。

仁王重新开了一个PPT,关掉了投影,将电脑转了个方向,屏幕朝向迹部:“Puri,你要的应急预案。”

8、

读书的时候,仁王并不是会体谅人的性格。

或者干脆说,他就是我行我素,任性妄为的典范。

整蛊,恶作剧,欺诈,毫无顾忌地和同学或者网球部里的朋友吵架,对话抬杠时戳人痛处的事做了不少。

但工作以来,他对外的形象始终是优秀新人,值得信赖的同事,和拥有能力也积极向上的职场精英。

这当然有表演的部分,欺诈师的演技毋庸置疑。

但他的性格改变了吗?

其实没有。

只是读书时,校园内的同学关系是单纯的。喜欢做什么都没关系,在学校成绩和运动表现最重要,展现出自己的本性,能交到知心朋友最好,交不到也不是大事。

但作为社会人,在公司里,和同事的社交就也成了工作的一部分。

就像是打网球时,为了网球去奋斗,去努力,去燃烧自己一样。

对自己的职场未来有所规划的仁王,在公司里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自己的职业理想。

丸井听说了他在公司里的形象,还对他感慨过,说仁王你工作以后收敛了不少嘛。

柳生也吐槽,说你生活和工作反差这么大,公司里的人没发觉你的本性吗?

仁王不会和他们细说自己的人生理想与职业规划。这些共同度过了青春时代的老朋友,是就算许久不见也能交心的真正的朋友。但在未来道路与职业发展并不走在同一条道路,甚至不会有任何交集的前提下,老朋友也只是追寻理想过程中心灵不会孤独的最后保障。这代表着他有退路,有羁绊,但前进的路最终也只能自己走,有些事也只能自己扛。

但就算如此,仁王也想不到,职业难题里,有“应对迹部挑刺”这一项。

“你一直都是用这样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吗?”项目过半时,在例行会议结束后的例行讨论时间里,仁王这么问迹部。

这几次例会迹部总在会议结束后把仁王留下来,会去以后仁王总会带回去一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以至于项目组的其他人对仁王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更加认同,不再认为仁王年龄太小,而是觉得仁王确实能够胜任更高的职位。

与此同时,他们也愈发同情仁王了:显而易见每次开会结束后,他们的项目经理还会接受迹部部长的刁难!

仁王并不认为这是“刁难”,但他也确实是难得地感受到了压力的存在。工作两年来他始终是游刃有余的,集团新员工的平均考核标准对他来说没什么难度。他的考核成绩一直拔尖,但显而易见这并不是他的极限。

迹部发现了这一点,在试图逼出他的极限。

仁王这么问也没有其他目的,只是纯粹的好奇。

他有隐藏的骄傲(或许也没有隐藏得很好,而是表现在外了),对自己的能力有着十足的自信。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这世界上有几个人能承受?

迹部听出了他的潜台词。

“啊嗯,本大爷自有自己的标准。”他瞥了一眼仁王,“你认为自己和‘别人’一样吗?”

“Puri,被反将一军了呢。”仁王的语气听起来有些阴阳怪气。

迹部却没在意仁王展露出的“本性”。

他将文件保存,发送给仁王:“你倒是提醒本大爷了,对你的标准该更高一点才行。”

“会累的。”仁王小声道。

迹部挑了挑眉:“当着我的面这样抱怨么?”

“因为你不会在意。”仁王接收了文件,“迹部,世界上除了工作,还有很多其他有意思的事可做的。”

他连“部长”都不叫了。

反正也没有其他人在。

虽然一开始想着这么多年没见,从前也不是多有交情,表现得太熟稔会不太好,但很快仁王便摸清了迹部的态度。

得寸进尺也是仁王擅长的事之一。

会议室里这样的对话和场景如果被公司其他人看到,看到的人大概会大惊失色吧。进入公司几个月就存在感十足的,出了名“严苛”和“傲慢”的大董事公子,居然也有如此心平气和的一面。而分公司的一个小小员工,居然敢用这样的语气和大董事公子说话。

可惜会议室里的两个人谁都没有这样的自觉。

9、

仁王的项目完成得很成功。

这项目不算大,虽然是和另一个集团下的分公司合作,但按照评级来算只是B级项目,是深入合作前用来试探和做口碑的。

迹部的精益求精让整个项目的口碑很好,合作的另外一方据说已经在考虑和公司签下战略合作协议,进行更深度的合作。

“但那就和我们没关系了吧?”

“我们组长有点可惜吧。”业务看了一眼仁王,“我们项目成功,组长起码有百分之六十?七十?那么多的功劳。但是组长资历不够,想要升职,很难吧。”

“之前比较喜欢组长的部长调去集团其他公司了。迹部部长的话,对组长很苛刻的样子。”

“但是迹部部长又不会在我们部门待太久,就是不知道新的部长会怎么看我们组长了。”

又年轻又帅气,有点锋芒,应该不太讨人喜欢吧?如果不是和仁王一起共事,他们对仁王也有点难以言说的嫉妒和偏见。

同项目的组员一边做项目收尾,准备将项目交接给售后组,一边想项目结束是不是要各自分散去其他项目组了,要不聚个餐?也不知道他们帅气的组长之后会何去何从……

没两天,就传来了迹部在营销部门待满半年,升任分公司的执行总裁的消息。

连带的工作岗位调动,还有他们私下里有些担心的组长——仁王将会成为迹部的特别助理,一并离开营销部门。

特别助理这个岗位听起来有些暧昧。这是个定义有些模糊的岗位,普通的执行总裁是没有专门的执行助理的,都是人事那边安排行政来辅助工作。但是迹部显然不是普通的执行总裁。他的未来肉眼可见,会从分公司的执行总裁,到整个公司的总裁,再执掌区域,最后成为整个集团的掌舵人。

如果仁王能够一步步跟着迹部往上走,作为他个人的特别助理,那这次岗位调动毫无疑问会是通天路。

但如果迹部没有这个意思……

10、

同一个项目的几个人还是聚了餐。

聚餐时几个业务含蓄问了问仁王关于职位调动的事。

他们有些担心仁王的未来。

迹部部长——哦,现在是迹部总裁了,对仁王那样严苛,真的会在往上走的时候带着仁王一起吗?还是说半年时间下来,迹部总裁已经决定将仁王当做他的嫡系干将培养?

仁王也不知道。

不,不能说他不知道。

他想起项目收尾前的最后一次会议,迹部问他,要不要做他秘书。

“秘书?”仁王玩笑道,“哪一种?你想让我给你端茶倒水吗?”

“秘书,助理,特助,就是那个意思。”迹部说,“以后说不定会成为分公司总裁,区域执行总裁,公司总经理。”

他是迹部家唯一的继承人,但并不代表他能够顺利地,毫无阻碍地接手整个集团。

集团并不独属于迹部家,资本介入后,他也需要和其他董事斗智斗勇。

而他也有继续将集团发扬光大的野望。

属于他父亲的人脉,在一定情况下会是他的助力,但终有一天会变成他的阻碍。

他需要自己人。

“跟不上就会被丢下的哦。”仁王笑着说。

他端着酒杯,并没有喝醉。但说出这句话前,他确认了参与聚餐的几个组员都有些微醺,是半醉不醉的状态。

于是他说了些半真半假的话。

如果不够出色,迹部所展望的未来,自然会是一片空。但会被丢下吗?仁王想,大概是不会的。迹部这个人,嘴上说得再难听,表现得再冷漠傲慢,实际上也是个温柔的人。

就像是每次会议上言辞犀利,但私下里也会将他发现的漏洞一个个指出来,并提供自己的意见。

又比如上次去和合作公司开会,因为脸嫩过于年轻而受到了冷待,迹部得知后第一时间去进行了“沟通”——这件事他都没有和仁王说,是仁王后来再去和合作公司对接时,从对接的人口中听来的。

而仁王同意迹部的邀请,并不只是因为自己在职场上的野心。

如果跟着迹部,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经历。能跟着“护短”的领导,总是好的吧?

在职场上寻找“捷径”,是成熟的成年人需要掌握的技能。

11、

仁王的“升职”得到了公司不少人的瞩目。

议论当然也是少不了的。

他原本在公司里就颇为出名,这下知名度更是暴涨。

主要是迹部就不是个低调的人。仁王既然是他的特助,那就是不管什么场合都得跟着他,连带着也变得高调起来。

迹部也有自己的野心。他将自己的工作排得满满当当,仁王跟着他,工作的时间直线上涨。

出差,跨国会议,协调各个部门,和不同公司谈合作……

是新的工作领域。

迹部似乎笃定了仁王的潜力,将许多工作一股脑儿压在仁王身上。仁王也确实如他所想撑下来了,以极快地速度在蜕变。

同样在以极快地速度改变的,还有仁王对迹部的态度。

刚见面时他还保持着自己温和有礼社会人的表象,开多了项目会议以后仁王稍微释放出本性,在私底下会用言语刺一刺迹部,也会拐弯抹角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不满。

而等到成为了迹部的“秘书”,每天二十四个小时里有超过十二个小时都待在一起,工作超过饭点要一起赶时间吃饭,在每天的任意时间赶飞机,飞机晚点时一起在机场加班,在各个城市奔波,时间久了,仁王也没办法再维持太过“完美”的假面了。

压力不至于让他失常,也不至于让他崩溃,但确实让他没有那么多力气用于伪装。

会直接用言语发泄自己的不满,心情不好时干脆将整蛊道具带到办公室,在小事上阳奉阴违(比如泡咖啡这种小事)。

这时候迹部反而比刚重逢时温柔得多。

“这不是很有活力吗?”他说,“这么多年过去,你还是和以前一样啊。”

“这听起来不是什么好话。”仁王说。

“不,本大爷确实是在夸奖你没错。”迹部哼笑着点了点自己的泪痣,“锋利是优点,如果棱角全被磨掉,那就没有雕琢的意义了。”

“可别将自己摆在更高一层的视角啊。”仁王讽刺道。

他们从前有过相熟的经历,一度是可以托付后背的伙伴,是可以并肩作战的合伙人,许久不见又再相见,找到熟悉的节奏后,便又顺着从前就有过的节奏继续相处下去。

工作总是要在一起的,既然是个人特别助理,那么有时候加班到深夜,仁王送迹部回家时,迹部也会让仁王留宿。

在公司开会,或者团建时,其他员工听到他们的对话,都非常惊讶:仁王君这样和迹部君说话是没问题的吗?这真的是嫡系吗?仁王君这样真的不会被迹部君留在分公司吗?

理论上,被当做嫡系培养的心腹,被留在分公司,这就属于“发配”了。

仁王可不知道公司其他同事怎么看他。

他既然在公司始终保持着温和有礼的表象,那就说明公司的同事也只是泛泛之交,未曾有一人与他交心。既然如此,其他人对他有怎样的看法,对他来说都无所谓。

他只是抓紧所有机会,海绵一样学习着。

和外人的想法有些类似的,他确实不想被丢下。

但这和迹部无关。

就只是,既然他走上了快行道,那就不能浪费这个机会。

如果被丢下,不就说明他不堪造就吗?他可接受不了这样的结论。

12、

“你读书时都没这么拼。”许久没和仁王见面,每次和仁王聊天都聊不了两句,总是看到仁王说在加班的丸井吐槽道,“你打网球时也只有一次这么拼吧?就是U17从后山回来双打的那次。联想一下,那次也是迹部吧?”

“Puri,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打算装傻吗?说什么幻影了手冢的精神,那种话也只有头脑简单的人才会信。幻影才不是那么简单粗暴的东西,对吧?”丸井挖苦仁王,“承认幻影这一招简单粗暴,或者承认你在迹部面前就是格外不一样,选一个吧。”

“这是什么二选一的游戏吗?我完全可以不选A或者B,选C啊。”仁王毫不客气道,“拼命努力可不是坏事。与其说我,不如思考一下你自己,是不是太过懒散了吧。”

“有生之年居然从你口中听到这样的话,我转述给真田,真田都会以为我在撒谎。”丸井啧啧两声,“我录音了啊,你说我把录音发给幸村和真田,他们会有怎样的评价?”

“……文太,做个成熟的成年人吧。”

13、

并不是在嘴硬。至少仁王自己认为这绝不是嘴硬。

如果说迹部是特殊的,那确实有一些。

这个人太耀眼了,不光远看还是近看,都像是太阳一样,燃烧着不会熄灭的火焰,斗志如烈阳永远散发着光亮。

仁王只是不想浪费这个机会。

他在阳光照射的最近的地方。

虽然不是植物,但是试着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也是很合理的吧?

14、

迹部在财团的这个分公司待了两年。

仁王也做了他两年的特别助理,工资一直在涨,待遇和工作经验也是。

他和迹部的距离越来越近,似乎卡在一个节点上,又似乎没有。

他还是会在心情不好时整蛊,利用泡咖啡,整理行李这种杂务来“捣乱”。不过这都是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真要工作起来,他也习惯了压榨自己的潜力和精力,做到能做到的最好,不断去提升自己的极限。

他经常要跟着迹部通宵坐飞机。

迹部会因为他睡眠质量不佳而拉着他去看私人医生,监督他吃药,调整作息,调整生活习惯。

深夜只有两个人在总裁办公室办公时,也会有需要休息的几分钟。那几分钟他们会一起去茶水间泡咖啡,迹部会抱怨他泡咖啡的技术,选择自己动手,并且向他推荐咖啡豆的品牌,科普咖啡豆的烘焙方式。

如果加班没有太晚,迹部会先让司机送他回家。

租住的公寓一开始离公司有一段距离,加班时间多了,仁王在考虑换房子,和迹部聊天时提到一两句,隔天他就收到包含附近房源信息的文件包。

在其他城市出差时,也有过日程衔接有了空隙的时候。

如果附近有网球俱乐部,迹部会喊他一起去打几场球。

都许久没有正经做过网球训练了,在不进则退的竞技领域,再有天分,不练习技术就只会不停退步。他们在单打场上势均力敌,于是仁王便说,你看,你都退步到和我打平手了。

迹部便反驳说,你也退步了不少。别妄自菲薄,你从前网球打得也并不差。

这可真是让人受宠若惊的评价啊。

啊嗯,本大爷怎么记得,我说过不少认可你的球技的话。

是有的,仁王想。“想和你搭档一次”,“本大爷看见的就是你”,“这才是属于仁王雅治的网球”……这些话他也确实记了很多年。他从不是没有自信的人,也不会从别人身上获取成就感,但迹部这样出了名高傲的人说出这样的话,就是会让人动容。

所以这么多年过去,再一次听到迹部景吾这个名字,他还是会想起很多年之前的世界杯青年网球赛。

那确实是他人生的转折点,而迹部在这个转折点上存在感十足。

理由如此充分,他将迹部记在心上,不是很合理吗?

15、

两年期满,迹部并没有接任分公司的总经理,而是准备调任去接手集团旗下新的度假村的开发,和度假村附近连锁酒店的经营。

这是新的领域。

迹部没有问仁王要不要留在这个分公司,而是直接告知了仁王工作交接的时间节点,给了仁王许多新工作的资料,让仁王尽快看完。

“太压榨人了。”仁王吐槽,“工作太多容易猝死。”

“你确实身体不太好。”迹部若有所思,“今天跟本大爷回去,直接约私人医生过来。”

“……我不是这个意思。”

“对了,新的工作正好是度假村开发,会有一系列疗养放松的项目,我们可以提前体验。没有效果的项目就没必要开发了,本大爷开发的度假村必定是最华丽的。”迹部打了个响指。

16、

迹部说到做到。

他真的拉着仁王一起体验了度假村预计要开发的几个疗养放松项目。

有些会所按摩项目确实非常舒服。

但两个男人一起做时……

新项目没做多久,仁王收到从前公司的同事发来的信息。

是之前自己带项目时的组员,因为一起经历了迹部的“挑刺”而算是共患难过,关系变得不错起来。至少仁王当了不少次的心灵垃圾桶,听到了不少不能说给别人听的心里话。

大概是把他当成了自己人,这些同事会在他面前抱怨工作,抱怨家庭,会关心他在迹部身边过得开心与否。

这次转调到新的项目,他们还约仁王出来小小庆祝了一次。

“仁王君,你有听到一些传言吗?”信息里写的有些模糊,“是关于你和迹部君的。”

我和迹部?传言?

仁王挑了挑眉。

他将注意力放了一些出来,便发现度假村这里的工作人员,隐约在传他和迹部的关系。

类似“霸道总裁小秘书”这种的。

……Puri,虽然会做一些秘书会做的工作,但总的来讲他的职业岗位是助理吧?如果不是因为迹部太忙,他也不至于兼职做一些生活助理才会做的工作,也不至于看起来像是秘书。

但是等等,从另外的逻辑来看,传言里的那些,也算是“秘书”的工作职责之一?

17、

仁王放任了这样的流言——出于某种很难说清的微妙心态。

但他没打算主动做什么。

与其说是在意外人的眼光,在意别人的想法,不如说是认为就这样暧昧不清的状态也没什么不好。

如果说清了,或许他和迹部会更进一步,又或许会退一步,不管那种选择,都仿佛会影响到工作。

他为工作付出了这么多,就算考虑到沉没效应,也该更慎重些。

18、

但这样的想法,在迹部询问他时,发生了改变。

“连这样的传言都不反感的话,要真的试试看吗?”迹部说。

这并不像是迹部会使用的句式,过于不确定,也不够霸道。

甚至说出这样的话的迹部,语气是出人意料的柔和。

可仁王知道,迹部不会拿这种事开玩笑。甚至这句话就代表着,放任了流言的,并不只有他自己。

“Puri.”

他给不出其他反应,只好用多年来的口癖作为掩饰。

而迹部像是从这个反应中得到了什么。

“那就试着交往看看吧,嗯?”他挑了挑眉,站起来,碰了碰仁王的脸颊,“连秘书的工作也一并做了,如何?”

“……这并不是秘书的工作吧?”仁王小声反驳道。

“它可以是。”迹部笑道。

他们没有拥抱。拥抱这样的举动在办公室里似乎是不合时宜的。

但他们有了亲吻——迹部在接过仁王咖啡时,像是礼仪一样给了仁王一个贴面吻,然后贴面吻又很自然变成了正式的亲吻。

他们在亲吻过后自然而然地分开,各自回到自己的电脑前。

来办公室汇报工作的其他员工并没有发现在这个办公室里的两个人的关系变化。他们只是发觉,他们的负责人,最近心情一直很不错。

是因为项目进行得很顺利吗?

19、

“仔细想想,交往的话,就变成工作和生活都在一起了。”仁王掰着手指算了算,“一天二十四小时,二十四小时都在见面。”

“啊嗯,知道你在梦里也在想我了。我也爱你,亲爱的。”

“……Puri,我可不是在说情话啊。”

是老福特六千粉点梗之一,总裁和秘书的点梗,但是我写成了社畜爱情故事ORZ

作者有话说

第37章 工作关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