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水浒]玉手纤纤扈三娘 > 第35章 第三十五回

[水浒]玉手纤纤扈三娘 第35章 第三十五回

作者:荀霂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06:14:57 来源:文学城

答里孛行事雷厉风行,翌日一早,便有公主府的管事腾格日亲自前来,引着扈三娘前往城南。

与城西贵族聚居区的肃穆恢弘不同,城南是析津府的市井之地,鱼龙混杂,却也充满了蓬勃的生机。街道相对狭窄,两侧店铺鳞次栉比,贩夫走卒吆喝叫卖,胡汉杂处,人声鼎沸。空气中弥漫着烤饼的焦香、牛羊肉的腥膻、药材的苦涩以及各种汗味尘土气息,混杂成一种独属于边城闹市的粗粝味道。

腾格日为扈三娘寻的宅院位于一条相对安静的巷弄深处,青砖灰瓦,门脸不大,却带着一个不小的院落,内有水井,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虽有些旧,但收拾得颇为干净整洁。最重要的是,这里闹中取静,进退皆宜。

“此处原是一汉人商贾的别业,家道中落,急于出手,价格还算公道。”腾格日操着生硬的汉话,将房契钥匙并一小袋金叶子交给扈三娘,“公主吩咐,这些金叶子是借与娘子的本钱,日后需还。府中医官已为扈成兄弟诊治过,开了方子,需静养些时日。”

扈三娘接过,入手沉甸甸的,不仅是金叶子的重量,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与期许。“有劳腾格日管事,请转告公主,三娘感激不尽,定不负所托。”

送走腾格日,扈三娘独自站在这座属于她的、在异国他乡的宅院中。冬日的阳光透过光秃的枝桠,洒在冰冷的青砖地上,留下斑驳的光影。一种奇异的、混杂着陌生、茫然与一丝微弱兴奋的情绪在她心中涌动。

新生,便从这里开始。

她首先安顿好依旧虚弱的扈成,让他住在最安静的东厢房养病。随后,她换上了一身普通的青色棉裙,未施粉黛,将长发简单绾起,便开始了在析津府的第一次“巡街”。

她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信步而行,目光锐利地扫过街边的各类店铺:粮行、布庄、铁匠铺、杂货铺、酒肆……留意着货物的种类、价格、客流,倾听着商贩与顾客的交谈,试图快速理解这座城市的运作规则与潜在的机遇。

一连数日,皆是如此。她像一头初入新领地的母狼,谨慎地观察,默默地熟悉着一切。她发现,析津府作为辽国南京,商业繁盛,南来北往的客商极多,对各类货物需求旺盛。但相应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各行各业背后,似乎都有着或明或暗的势力盘踞。

她带来的那点本钱,若想经营像样的店铺,无异于杯水车薪。而若去做些零散活计,又非她所愿。

这日傍晚,她正坐在院中石凳上,对着一堆记录着物价、行情的简陋笔记蹙眉沉思,忽听得隔壁院落传来一阵激烈的争吵与摔打声,间或夹杂着女子凄楚的哭泣与孩童惊恐的尖叫。

扈三娘本不欲多管闲事,但那哭声愈发凄厉,伴随着男子粗暴的呵斥与似乎是皮鞭抽打在□□上的闷响。她眉头越皱越紧,终是起身,推开院门走了出去。

只见隔壁院门大开,一个穿着绸缎、满面油光的矮胖汉子,正手持马鞭,对着蜷缩在地上一对母子骂骂咧咧,旁边还站着两个膀大腰圆、一脸横肉的家丁。那妇人衣衫被撕扯得有些凌乱,发髻散乱,脸上带着清晰的掌印,正死死护着怀中一个约莫七八岁、吓得瑟瑟发抖的男童。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男人死了,这债就得你来还!拿不出钱,就拿你这宅子抵债!再啰嗦,连你这小崽子一起卖到矿上去!”那胖汉子唾沫横飞,挥鞭欲再打。

“刘爷!求求您再宽限几日!这宅子是亡夫留下的唯一念想,孩子还小,离了这里我们孤儿寡母可怎么活啊……”那妇人哀声哭求,声音绝望。

“宽限?老子宽限得还少吗?今日拿不出钱,就滚蛋!”胖汉子不为所动,对家丁使了个眼色,“把他们给我扔出去!”

两名家丁狞笑着上前,便要动手拉扯那对母子。

“住手。”

一个清冷的女声响起,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让那两名家丁动作一滞。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隔壁院门口,立着一位身着素净青裙的女子,身姿挺拔,面容清丽,一双眸子如同寒潭秋水,正冷冷地看着他们。

那胖汉子(刘爷)先是一愣,待看清扈三娘只是个年轻女子,且穿着普通,顿时又恢复了嚣张气焰,嗤笑道:“哪里来的小娘皮,也敢管爷的闲事?滚开!”

扈三娘不为所动,目光扫过那对惊恐无助的母子,又落回刘爷身上:“他们欠你多少?”

刘爷眼珠一转,伸出三根手指:“三百两!怎么,你要替他们还?”

三百两,对于普通人家而言,无疑是天文数字。

那妇人闻言,眼中刚升起的一丝希望瞬间破灭,绝望地摇头。

扈三娘却神色不变,从怀中取出那袋金叶子,掂了掂,倒出约莫三分之一,用一方帕子包了,走上前,递向刘爷:“这里是五十两金叶子,折合白银不下五百两。够了吗?”

金光灿灿,晃花了刘爷的眼。他没想到这看似普通的女子竟能随手拿出如此巨款,一时有些惊疑不定,接过金叶子仔细查验,成色十足。

“够……自然是够了……”刘爷语气软了下来,脸上堆起虚伪的笑容,“没想到娘子还是位财神奶奶,失敬失敬。既然如此,这债便算两清了。”他揣好金叶子,带着家丁灰溜溜地走了,临走前还忍不住多看了扈三娘几眼,目光闪烁。

那妇人抱着孩子,挣扎着爬起身,对着扈三娘就要跪下磕头:“恩人!多谢恩人救命之恩!这钱……这钱我们母子一定想办法还给您……”

扈三娘伸手扶住她,触手只觉其臂膀瘦弱,衣衫单薄。“不必多礼。举手之劳而已。”她看了看破败的院子和妇人惊恐未定的神色,心中一动,“你们先进屋吧,外面冷。”

将母子二人让进自己院中,扈三娘倒了热水给他们压惊。交谈中得知,妇人姓柳,原是汉人,丈夫生前是个小行商,积攒了些家底买了这处宅院,不料去年丈夫染病身亡,留下巨额债务,债主便是刚才那刘爷,是城南一带有名的泼皮无赖,专放印子钱,逼得她走投无路。

“那刘爷……怕是还会再来。”柳氏忧心忡忡,她看得出那刘爷临走时的眼神不善。

扈三娘眸光微冷:“他若敢来,自有道理与他分说。”她看着柳氏灵巧但粗糙的双手,以及院内晾晒的一些绣品半成品,忽然问道:“柳娘子可擅长刺绣?”

柳氏愣了一下,点头道:“亡夫在时,妾身便常接些绣活补贴家用,对这苏绣、蜀绣都略知一二。”

扈三娘心中一个念头渐渐清晰。她缺一个可靠的、了解本地情况的帮手,也需要一个能掩人耳目、又能稳定产生收益的营生。这柳娘子性情柔韧,懂刺绣,又欠她一份天大的人情,或许是合适的人选。

“柳娘子,我初来析津府,欲寻一稳妥营生。我出本钱,你出手艺,我们合伙开一间绣坊,如何?”扈三娘直接道出想法,“所得利润,你我平分。既可还债,亦可安身立命。”

柳氏惊呆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简直是绝处逢生!她看着扈三娘清澈而坚定的目光,一股热流涌上心头,再次便要下拜:“恩人……不,东家!妾身……妾身定当竭尽全力!”

“不必叫东家,我姓扈,你唤我三娘即可。”扈三娘扶住她,脸上露出一丝极淡的、却真实的笑意。

乱麻需快刀。她以五十两金叶子,不仅解了邻人之困,更为自己在这陌生的析津府,找到了第一个可能的支点。

玉手纤纤,初理乱麻。

属于扈三娘的商业版图,便从这城南小巷、一间尚未挂牌的绣坊,悄然开始了第一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