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水浒]玉手纤纤扈三娘 > 第1章 第一回

[水浒]玉手纤纤扈三娘 第1章 第一回

作者:荀霂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06:14:57 来源:文学城

寒意,是透骨的,并非腊月里能冻裂土坯房的朔风,那风还被锦绣帐幔、严丝合缝的雕花窗棂尽职地阻挡在外头。这冷,是从骨头缝里,从心尖儿上,一丝丝、一缕缕,无声无息地渗出来的,带着一种灵魂被强行剥离又塞入陌生容器后的战栗与虚无。

扈三娘猛地睁开眼。

心脏在胸腔里擂鼓般狂跳,震得耳膜嗡嗡作响。视线所及,是暗沉沉的拔步床顶,上好的紫檀木雕刻着繁复到令人眼晕的缠枝莲并蒂芙蓉花纹,在透过纱帐渗入的、黎明前最浓重的靛蓝色微光里,影影绰绰,如同无数蛰伏的、沉默的兽。空气里浮动着一种淡淡的、冷冽的香气,是原主惯用的,据说是用冬日初绽的绿萼梅蕊混合了少许冰片调制而成的熏香,清雅是极清雅的,此刻却压不住那丝若有若无的、属于这个时代、这间深闺的、陈旧而压抑的气息。

不,不是她的时代。

她是林晓。就在昨天,不,或许仅仅是几个时辰前,她还在灯火通明、充斥着咖啡因和纸张油墨味道的大学图书馆里,对着那本厚重得能砸晕人的《水浒传》百二十回本,为了其中区区数百字描述的一个女子的命运而愤懑难平。扈三娘,扈家庄的千金,貌美英武,一身好武艺,结果呢?家破人亡,被逼上梁山,最后竟被宋江那个道貌岸然的“义士”当作政治筹码和人情,随手赏给了无论品貌、武艺、品行都堪称下下之选的矮脚虎王英!一朵灼灼耀眼的红莲,硬生生被插在了污浊不堪的泥淖里。

她当时还气得拍了下桌子,引得邻座的同学侧目,低声嘟囔了一句:“女英雄不该配个矮挫丑,简直是暴殄天物!”

然后呢?

然后似乎是熬夜太晚,头脑一阵晕眩,伏在桌上便失去了意识。

再然后……就是现在。

灵魂像是被强行塞进了一个并不完全契合的壳子里,四肢百骸传递来的感觉既熟悉又陌生。这具身体年轻的、充满活力的心跳,肺部舒张吸入的清冷空气,指尖划过锦被时那细腻滑凉的触感……无不提醒着她一个荒诞至极的事实——

她,林晓,成了扈三娘。

不是书页间几行冰冷的文字,不是评话里一段令人唏嘘的传奇,而是活生生的、脉搏在跳动的、即将亲历那一切惨烈与不公的扈三娘!

“姑娘?您醒了吗?” 帐外传来丫鬟细碎而轻柔的脚步声,伴随着略带惺忪的询问,“时辰还早呢,您再眯会儿?庄主昨日吩咐了,今早让您过去一同用朝食,说是祝家庄的彪少爷过来了,有要紧事相商呢。”

祝家庄!彪少爷!

这两个词如同两道裹挟着血腥气的惊雷,在她本就混乱不堪的脑海里轰然炸响。那字里行间描绘的惨状——李逵那双嗜血的板斧如何不分老幼地挥向扈家庄的族人,冲天的大火如何吞噬掉祖辈积累的家业,父亲扈太公那儒雅而惊恐的面容如何倒在血泊之中……还有她自己,被如鹰犬般擒拿上梁山时的屈辱,以及日后面对王英那猥琐嘴脸时的恶心与绝望……

种种画面,此刻无比清晰、无比残酷地在她眼前翻腾、放大,几乎要撑裂她的颅骨!

不!绝不!

一股源自灵魂深处的战栗与抗拒,让她猛地从床上坐起身来,动作之大,带动了床帐一阵剧烈的晃动。冷汗瞬间浸湿了单薄的寝衣后背,黏腻地贴在皮肤上,带来更深的寒意。

她下意识地攥紧手心,触感是上好的杭绸,细腻柔滑,却冰凉得如同她此刻的心。她低头,有些茫然又有些惊悸地看向这双手——十指纤纤,莹白如玉,指甲修剪得圆润干净,透着健康的粉色。可在那细腻的肌肤之下,指腹、虎口处,却清晰地覆盖着一层因常年习武磨砺出的、薄而坚韧的茧子。

这不是她那双因为熬夜敲代码、翻阅厚重书籍而略带粗糙的手。这是“一丈青”扈三娘的手,是能稳稳握住沉重日月双刀、在万军从中挥舞出凛冽寒光的手,是能精准抛出红棉套索、于电光火石间擒敌上将的手!

一股强烈的荒谬感与巨大的恐慌交织在一起,像无数冰冷的藤蔓,死死缠住了她的心脏,几乎让她窒息。

“姑娘?” 丫鬟听帐内动静不对,语气带上了几分担忧,轻轻掀开床帐的一角,露出一张稚气未脱、满是关切的脸庞,是原身的贴身丫鬟,似乎叫……秋雁?

扈三娘,不,此刻占据这具身体主导意识的林晓,强迫自己深深吸了一口气。那冷梅的香气混着清晨微凉的空气涌入肺腑,稍稍压下了翻涌的气血。她必须冷静下来。惊慌失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让她更快地走向那个已知的、悲惨的结局。

从现在起,她就是扈三娘。她必须是扈三娘。

她努力模仿着记忆中、书卷里描绘的那份属于将门虎女的清冷与沉稳,尽管声音还带着刚醒时的微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无妨……醒了就起吧。伺候我更衣。”

秋雁见她神色虽比平日苍白些,但眼神却有种说不出的沉静(或者说,是死寂般的冷静),不敢多问,连忙应了声“是”,手脚麻利地准备起来。

站在那面模糊的、带着些许涟漪状铜绿的等身镜前,扈三娘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自己如今的模样。

镜中人,年纪不过二八韶华,身量已然高挑,几乎不输寻常男子。穿着一袭素雅的鹅黄绫裙,外罩一件浅碧色缠枝纹的比甲,更衬得腰肢不盈一握,身姿挺拔如兰。目光上移,落在镜中的脸庞上——眉眼是极好的,真正当得起“远山含黛,秋水为神”这八个字。一双眸子原本应是清澈明亮,带着少女不谙世事的娇憨与灵动,但此刻,那点娇憨被彻底抹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锐利的、与年龄绝不相符的冷冽与审视,仿佛一夜之间,看透了红尘万丈,洞悉了命运无常。

这张脸,美丽得惊心动魄,却也脆弱得如同琉璃。在即将到来的、名为“梁山好汉”的钢铁洪流与血腥屠戮面前,这份美丽与脆弱,不堪一击。

秋雁灵巧地为她梳理着那一头浓密乌黑的长发,用一根碧玉簪子松松绾了个髻,嘴里依旧絮絮叨叨,试图驱散这清晨突如其来的凝重气氛:“姑娘今日气色似有些不足,定是昨夜未曾安睡好的缘故。奴婢待会儿去厨下让人炖碗安神汤来……听闻那祝彪少爷此次前来,阵仗不小,带着好些礼物,是想与咱们庄主商议共同操练庄客、加固防御,以应对那日益猖獗的梁山贼寇呢。庄主对此事很是看重,说三庄联盟,唇齿相依……”

抵御梁山?三庄联盟?

扈三娘心中冷笑,那冷笑如同冰锥,刺得她五脏六腑都疼。按照原著,正是这看似牢不可破的联盟,将扈家庄彻底绑上了祝家庄那艘注定沉没的战船!祝彪的狂妄自大,栾廷玉的独木难支,祝朝奉的昏聩短视……最终引来的,是梁山泊倾巢而出的疯狂报复,是李逵那不分青红皂白的血腥板斧!

她知道一切。她知道故事的起点,知道过程的惨烈,知道结局的荒唐。

可她无力阻止。

她甚至不能对任何人言说。难道要她抓住父亲的手,告诉他“爹爹,不久后梁山贼寇会打来,李逵会杀光我们全庄,我会被逼嫁给一个丑鬼”?只怕话未说完,便会被当作失心疯关起来,或者,更糟的是,打草惊蛇,让命运以另一种更不可控的方式加速降临。

这种先知般的、孤绝的绝望,比一无所知地走向毁灭,更令人窒息百倍。

她必须做点什么。哪怕只是螳臂当车,哪怕只是徒劳挣扎。

用罢那顿食不知味的朝食——席间,父亲扈太公与那位意气风发、眉宇间带着几分骄矜之色的祝彪谈论着联合布防、交换人质(以示信任)等事宜,她只是垂眸静坐,偶尔附和一两句,心思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扈三娘寻了个“要去校场看看庄客操练”的由头,离开了气氛热烈的花厅。

她没有立刻去校场,而是径直转向了父亲扈太公日常处理庄务的书房。此刻扈太公还在陪客,书房里空无一人。

阳光从雕花木窗棂间斜斜地照射进来,在光洁的金砖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书房内陈设典雅,书架上垒着不少线装书,墙上悬挂着一幅详细的独龙岗及周边地域图,旁边还挂着一柄装饰用的宝剑。

扈三娘的目光牢牢锁在那幅地图上。扈家庄、祝家庄、李家庄,三庄鼎立,互为犄角。看似固若金汤,实则……她脑海中飞速闪过原著中梁山是如何利用三庄之间的矛盾,分化瓦解,最终逐个击破的。

不行,不能坐以待毙。

她在书房里踱步,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作为一个现代人,她知道信息差就是最大的优势。她或许无法改变梁山即将来袭的大势,但她可以在细节上着手,尽可能地增加扈家庄的生存筹码。

约莫一炷香后,估摸着父亲该回来了,她整理了一下思绪和表情,静立在书房中央。

果然,不多时,扈太公便带着一身淡淡的酒气走了进来,见到她,略显诧异:“三娘?你怎在此处?未曾去校场么?”

“爹爹,”扈三娘敛衽一礼,姿态恭谨,目光却沉静地迎向父亲,“女儿方才去校场看了一圈,庄客们操练还算勤勉。只是……”

她刻意顿了顿,引着扈太公的视线也投向墙上的地图,才继续用那种努力模仿的、符合年龄的、带着些许“忧心”的语气说道:“女儿近日习读兵书,如《孙子》、《吴子》,偶有所得。我扈家庄虽墙高壕深,庄客勇健,然兵法云‘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那梁山泊如今声势日盛,宋江、吴用等人又颇通韬略,绝非寻常流寇可比。若其真个倾力来犯,仅凭三庄联盟,女儿恐仍有疏漏。”

扈太公年近五旬,面容儒雅,向来以读书人自居,见女儿忽然谈起兵法,虽觉意外,但也颇有几分“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欣慰,抚须笑道:“哦?我儿如今也知操心这些军旅之事了?好,好。说说看,你有何见解?”

“女儿以为,庄墙防御固是根本,然庄外亦不可不防。”扈三娘伸手指向地图上庄外那片茂密的林地,“譬如这片林子,紧邻庄墙,若贼寇潜行其中,借以掩护,猝然发难,恐令我庄墙守军措手不及。当遣得力人手,于林中隐秘处多设陷坑、绊马索、铁蒺藜等物,并安排暗哨,日夜监视。”

她又指向标注着粮仓、水井的位置:“此处,乃我庄命脉所在,更需加派绝对忠诚可靠之心腹,日夜轮班巡守,人数需增,班次需密,出入需严加盘查,谨防奸细混入,投毒或纵火。”

她条理清晰,所言虽非什么惊天之策,却句句切中防守要害,都是原著中梁山可能利用或者确实利用了薄弱环节。

扈太公听着,笑容渐渐收敛,脸上多了几分郑重。他沉吟片刻,道:“我儿所虑,不无道理。只是……那梁山泊距此尚有数百里之遥,宋江等辈虽有些声势,也未必就敢来撩拨我独龙岗三庄联盟。况且,增设防御,耗费钱粮人力不菲,庄中几位族老恐怕……”

又是这套说辞!轻视、侥幸、以及内部可能的阻力!

扈三娘心中焦急,面上却不敢显露分毫,只能强压着情绪,坚持道:“爹爹,有备方能无患。钱粮人力耗费,总比庄破家亡要好。女儿愿从自己的月例份例中节省出一部分,以作增设防御之用。还请爹爹三思!”

她的语气带着一种罕见的决绝,让扈太公不由得一怔,重新打量了几眼这个似乎一夜间成熟了许多的女儿。他最终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了些:“罢了,你的心意,为父知晓了。此事……容我细细思量,与几位族老商议后再定。”

这基本就是推脱之词了。扈三娘心中一片冰凉。她知道,想要凭借几句话就改变根深蒂固的观念,难如登天。

“女儿明白了。”她垂下眼帘,掩去眸底深深的无力与失望,行了一礼,“女儿告退。”

从书房出来,那股郁结之气几乎堵得她喘不过气。她需要空间,需要冷静。

信步走上高高的庄墙,冰冷的青砖传递着亘古的凉意。她扶着垛口,极力向远方眺望。初升的朝阳已然跃出地平线,金红色的光芒慷慨地洒满大地,给田野、林木、远处的村庄都镀上了一层温暖而充满生机的光晕。庄户们早已开始一天的劳作,田埂上有农人扛着锄头行走,溪边有妇人捶洗衣物,院子里有垂髫小儿追逐打闹,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交织成一派宁静祥和的田园画卷。

这是她的家。

虽然在《水浒传》中,扈家庄只是“三打祝家庄”这个故事里一个几乎被一笔带过的背景板,是主角们建功立业的垫脚石。但此刻,站在这里,她能感受到脚下庄墙的坚实,能闻到空气中泥土和草木的清新气息,能看到那些忙碌的、鲜活的、带着烟火气的面孔……他们都不是书页上那些冰冷的、可以随意抹去的符号。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有父母子女,有喜怒哀乐,有着对明日最朴素的期盼。

而她,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即将到来的、血腥的结局。

一种巨大的、几乎要将她撕裂的无力感,混合着一种更为强烈的、源自灵魂本能的保护欲,在她胸腔里疯狂地冲撞、激荡。她恨!恨这该死的、早已被书写好的命运!恨那本决定了无数人生死的书!更恨那个将她无情抛入此等绝境的、无形无质的存在!

风,不知何时变得急促起来,带着北地深秋的凛冽,呼啸着卷过庄墙,吹得她鹅黄色的裙裾与碧色的比甲紧紧贴在身上,勾勒出挺拔而略显单薄的身形,猎猎作响,仿佛随时欲乘风而去。几缕未被玉簪绾住的青丝挣脱束缚,在她眼前、颊边狂乱地飞舞,带来丝丝缕缕的痒意。

她闭上眼,深深地、贪婪地呼吸着这带着凉意和草木清香的空气,努力感受着这具年轻身体里蕴含的、远超她前世的那份力量。那双被誉为“玉手纤纤”的手,再次缓缓地、却无比坚定地握成了拳,骨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在朝阳下闪烁着玉石般冷硬的光泽。

既然来了,既然无处可逃,那就只能面对。

就算历史的车轮沉重无比,难以阻挡,她也要拼尽这“一丈青”的全部力气,用自己的方式,去试一试这命运的锋芒!去争一争那看似微乎其微的、一线生机!

她不爱王英,女英雄不该配个矮挫丑,这信念,从未如此刻般坚定。

她要在这看似注定的死局绝境中,为自己,也为身后这片土地上这些鲜活的生命,杀出一条血路!

只是此刻的扈三娘,全副心神都沉浸在与已知命运抗争的决绝与悲壮中,尚且不知,那既定的命运轨迹之外,一场属于她的、截然不同的、交织着刀光剑影与似水柔情的邂逅,正在遥远的北方,悄然酝酿。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她紧了紧衣襟,睁开眼,眸中最后一丝迷茫与脆弱被尽数压下,只余下冰雪般的冷静与磐石般的坚定。转身,步下庄墙,向着校场的方向走去。步履沉稳,踏在古老的青石板上,发出清晰而孤寂的回响。

路,还很长。而她的战斗,从这一刻,已经开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