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水浒]梁山非我梦中乡 > 第73章 番外一:残梦浮生录[番外]

(一)

政和五年的冬夜,杭州城外的竹篱小院在风雪中飘摇。破旧的窗纸被寒风撕扯,发出呜咽般的声响。屋内,一盏油灯将尽未尽,在墙壁上投下摇曳的光影。

燕青蜷在硬板床上,身上盖着已经板结的破棉被。六十三岁的躯体如同被岁月蛀空的枯木,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破风箱般的嘶哑。他知道,大限将至。

意识在疼痛的海洋中浮沉,往事如潮水般涌来。他想起最后一次见到卢员外的情景——那个曾经威风八面的玉麒麟,在饮下掺了水银的御酒后,痛苦地蜷缩在蓼儿洼的荒草丛中,肠穿肚烂而死。

“员外...”枯槁的唇间溢出模糊的呓语,混着血丝。

就在意识即将消散的刹那,一股暖流突然包裹了他。刺骨的寒冷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熏人的暖意。他听见了熟悉的声音,那么清晰,那么真实。

“小乙,发什么呆呢?”

(二)

燕青猛地睁开眼。

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洒进来,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坐在大名府卢府的书房里,手边是一杯冒着热气的香茗。对面,卢俊义穿着一身月白长衫,正含笑看着他。

“莫不是昨夜吃醉了酒?”卢俊义打趣道,眉宇间尽是燕青记忆中的意气风发。

燕青怔怔地看着自己的双手——皮肤紧致,骨节分明,分明是二十岁时的模样。他颤抖着抚摸自己的脸颊,没有皱纹,没有老年斑,光滑得不可思议。

“员...员外?”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嘶哑。

“快醒醒神,”卢俊义笑道,“一会儿还要去校场看看新到的马匹。听说这次从西夏来的都是上好的战马。”

燕青恍惚地站起身,走到铜镜前。镜中的少年眉目俊朗,正是他记忆中最风华正茂的模样。他狠狠掐了自己一把,剧烈的疼痛让他倒吸一口凉气。

这不是梦?抑或是太过真实的梦?

“走,陪我去看看。”卢俊义已经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

走在熟悉的回廊上,燕青的心跳如擂鼓。他看见廊下的鹦鹉还在那里,那是他十年前亲手买回来的;他看见庭院里的老槐树,枝叶比记忆中更加茂盛;他看见来来往往的仆役,都是记忆中鲜活的面容。

这一切,都太真实了。

(三)

破茅屋里,油灯爆出一个灯花,将垂死的老人惊醒。

剧烈的咳嗽席卷而来,燕青蜷缩着身子,直到喉间的腥甜稍稍退去。他艰难地伸手,从枕下摸出一块玉佩。那是卢俊义当年赏的,上等的和田玉,如今已遍布裂纹,就像他们所有人的命运。

窗外风雪更急了,仿佛有无数冤魂在哭泣。燕青浑浊的双眼望着漆黑的屋顶,记忆如刀,一刀刀凌迟着他残存的生命。

他想起武松。那个打虎的英雄,在征方腊时被包道乙砍断左臂,最后在六和寺郁郁而终。他记得最后一次去看武松时,那个曾经顶天立地的汉子,只能靠着独臂在佛前上香。

“二哥...”他喃喃自语,泪水模糊了视线。

还有扈三娘。那个英姿飒爽的一丈青,被郑魔君的镀金铜砖砸中面门,香消玉殒。他永远记得她倒下时的眼神,那么不甘,那么绝望。

太多太多的死亡,太多太多的遗憾。这一生,他眼睁睁看着一个又一个兄弟离去,却无能为力。

如果...如果能重来...

(四)

“小乙,你觉得这匹马如何?”

校场上,卢俊义指着其中一匹通体雪白的骏马,眼中闪着兴奋的光。

燕青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仔细打量着这匹马,突然想起一件事——在前世的记忆中,这匹马后来在战场上受了惊,把卢俊义摔成重伤,休养了整整三个月。

“员外,这匹马眼神凶戾,恐怕性子太烈。”燕青谨慎地说,“不如选旁边那匹枣红马,看着温顺些。”

卢俊义有些意外:“你什么时候会相马了?”

燕青笑了笑:“跟着员外久了,多少学了些。”

最终,卢俊义听从了他的建议,选了那匹枣红马。看着员外翻身上马,在校场上驰骋的英姿,燕青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也许,他真的有机会改变什么。

接下来的日子里,燕青开始小心翼翼地拨动命运的琴弦。

他匿名给徐宁送去一封信,提醒他小心雁翎甲被盗;他安排人在恰当的时候给朱仝报信,让他带着小衙内避开李逵;他甚至暗中点拨扈三娘,让她对祝家庄多加防备。

每一件事都做得滴水不漏,就像他擅长的相扑之术,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

然而,改变越大,他的不安就越发强烈。有时午夜梦回,他会突然惊醒,抚摸着自己的脸颊,怀疑这一切是否真实。

(五)

茅屋里的老人又开始咳嗽,这一次比以往都要剧烈。他挣扎着想要坐起来,却连抬起上半身的力气都没有。

破棉被从床上滑落,露出他瘦骨嶙峋的身体。肋骨根根可见,皮肤松弛地挂在骨架上,像一件不合身的衣服。这就是他六十三年人生的终点——孤身一人,病痛缠身,在破茅屋里等待死亡的降临。

他想起最后一次见到宋江的情景。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及时雨,在饮下毒酒后,拉着他的手说:“小乙,我死后,定要葬在蓼儿洼,看着梁山的方向...”

他做到了。可是又有什么用呢?蓼儿洼的坟茔早已荒草丛生,连个祭扫的人都没有。

还有吴用和花荣,在宋江墓前自缢而亡。他记得发现他们尸体时的情景,两个人在树上轻轻摇晃,像两片枯叶。

为什么?为什么他们都要走上这样的绝路?

燕青痛苦地闭上眼睛,泪水顺着眼角的皱纹滑落,浸湿了破旧的枕头。

如果这只是一场梦,他宁愿永远不要醒来。

(六)

“小乙兄弟,你觉得招安之事如何?”

梁山的聚义厅内,宋江认真地问道。由于燕青此前的干预,这一世的梁山规模小了很多,与朝廷的关系也不像前世那般紧张。

燕青深吸一口气,知道关键时刻到了。

“哥哥,招安之事关系重大,需从长计议。”他谨慎地选择着措辞,“朝廷如今内忧外患,正是用人之际。若我们能以实力为筹码,争取一个体面的招安,或许能避免很多悲剧。”

宋江若有所思:“继续说。”

“我们可以提出条件,让兄弟们各得其所。愿意为官的为官,愿意归隐的归隐。最重要的是,要确保大家的安全。”

吴用摇着羽扇道:“小乙兄弟所言有理。只是朝廷反复无常,恐怕难以信任。”

“所以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实力,”燕青道,“让朝廷不敢轻举妄动。”

这一次,他一定要改变梁山的命运,改变所有兄弟的命运。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燕青竭尽全力地周旋。他利用自己对未来的了解,一次次化解危机,一次次为梁山争取更好的条件。

看着兄弟们脸上的笑容,他几乎要相信,自己真的可以扭转乾坤。

(七)

弥留之际的老人做了一个美梦。

在梦里,卢俊义没有喝下那杯毒酒,而是安享天年,儿孙满堂;武松没有断臂,在六和寺平静地度过余生;扈三娘没有战死,在苏州开了一家绣庄,收留无家可归的女子;李俊没有漂泊海外,而是在南洋建功立业,被封为镇南王...

所有的兄弟都活着,都过得很好。

他在梦中笑了,笑得像个孩子。如果这是真的,该有多好。

然而,美梦总是易醒。剧烈的疼痛将他拉回现实,他再次咳嗽起来,这一次,他咳出了大口大口的鲜血。

殷红的血液溅在破棉被上,像一朵朵盛开的梅花。

他知道,时间不多了。

(八)

“圣旨到——”

宣和元年的春天,招安的圣旨终于到了梁山。与前世不同,这次的招安条件优厚得多:宋江被封为楚州安抚使,卢俊义为庐州安抚使,其他头领也各有封赏。

最重要的是,没有那些隐含杀机的条款。

聚义厅内张灯结彩,人人脸上都带着笑容。燕青站在人群中,看着这一切,心中百感交集。

他做到了?他真的改变了梁山的命运?

“小乙兄弟,这一切都多亏了你。”宋江举杯向他敬酒,“若不是你,我们恐怕难有今日。”

燕青谦逊地摇头:“是哥哥和众兄弟的福分。”

酒至半酣,他独自走出聚义厅,来到后山的观星台。站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梁山泊。八百里水泊,烟波浩渺,在夕阳下泛着金色的光芒。

这一世的梁山,不会再重蹈覆辙了。

然而,就在他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一阵强烈的心悸突然袭来。他感到天旋地转,眼前的景色开始模糊。

“不...还不是时候...”他扶着栏杆,勉强站稳。

他还有太多事情要做,太多兄弟要保护。不能在这个时候...

(九)

茅屋里的老人已经到了弥留之际。

他的呼吸越来越微弱,眼前开始出现幻觉。他看见卢俊义在向他招手,看见武松在对他微笑,看见扈三娘在舞剑...

“等我...”他伸出枯瘦的手,想要抓住那些幻影。

然而,幻影终究是幻影。他的手无力地垂下,撞在床沿上,发出一声闷响。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忽然明白了什么。那些他以为的改变,那些他以为的拯救,都只不过是他的执念。命运就像一条大河,你可以暂时改变它的流向,但它终究会回到原来的轨道。

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挣扎,都不过是徒劳。

一滴泪水从他的眼角滑落,带着无尽的遗憾和不甘。

(十)

“小乙!小乙!”

燕青猛地惊醒,发现自己躺在观星台上,卢俊义和宋江正焦急地看着他。

“你没事吧?”卢俊义扶他坐起,“怎么醉倒在这里?”

燕青怔怔地看着他们,突然抓住卢俊义的手:“员外,答应我,无论如何都要活下去。”

卢俊义失笑:“说什么傻话,我们都会长命百岁。”

宋江也笑道:“小乙定是吃醉了酒,开始说胡话了。”

看着他们不以为然的表情,燕青的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他们不懂,永远都不会懂。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燕青更加努力地想要改变什么。他提醒这个,警示那个,恨不得把所有的危险都扼杀在萌芽状态。

然而,他渐渐发现,无论他如何努力,有些事情还是会发生。只是换了个时间,换了个方式。

就像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暗中拨弄着所有人的命运。

(十一)

破晓时分,茅屋里的老人停止了呼吸。

他的眼睛还睁着,望着虚空,仿佛在凝视着什么看不见的东西。嘴角带着一丝微笑,像是终于得到了解脱。

风雪渐渐停了,一缕晨光透过破旧的窗纸照进来,落在他安详的脸上。

在外人看来,这只是一个普通老人的离世。没有人知道,在这个平凡的冬夜,一个灵魂经历了一场惊天动地的人生。没有人知道,他曾经多么努力地想要改变什么。

就像没有人知道,在另一个时空里,梁山好汉们或许正过着各自安稳的生活。

但那些,都已经与他无关了。

晨光熹微中,一枝红梅在窗外悄然绽放,在白雪的映衬下,红得刺眼。

就像那些逝去的英雄,在史书的夹缝中,留下最后一缕馨香。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