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水浒]梁山非我梦中乡 > 第7章 风动山东暗护持

[水浒]梁山非我梦中乡 第7章 风动山东暗护持

作者:荀霂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2 08:36:19 来源:文学城

章节引语:大名府虽定,山东风云起。有些故人,终究不能眼睁睁看他们重蹈覆辙。

---

李固伏法,贾氏被休,卢府内部隐患一朝尽除。大名府经历了几番风波,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平静。卢俊义接受了团练副使的任命,正式协理大名府防务,声威日隆,地位稳固。每日里不是去军营操练,便是与官府同僚商议城防,日子过得充实而显赫。

燕青冷眼旁观,知道主人这边暂时已无大碍。吴用在大名府折了李固、时迁,损失不小,短期内绝不敢再轻举妄动。

然而,他的心神却无法完全放松。大名府的风波平息了,但山东地界,梁山泊的阴影下,那些前世熟悉的身影,他们的命运轨迹,是否正沿着既定的悲剧方向滑行?

他想起金枪手徐宁,此刻应在东京汴梁做他的金枪班教师,家传的雁翎甲想必还安然挂在梁上,尚不知已被梁山贼人惦记上。

他想起美髯公朱仝,在郓城县抱着那小衙内,享受着天伦之乐,全然不知一场因他而起的杀身之祸正在逼近。

他还想起急先锋索超,作为大名府的留守正牌军,前世因与梁山交战被擒而上山,这一世因自己的干预,大名府与梁山未曾大规模冲突,索超的命运似乎也已改变。但这改变是福是祸,尚未可知。

"不能只守着大名府这一亩三分地。"燕青站在卢府后园的假山上,眺望着东南方向,那里是山东,是梁山泊,是无数恩怨纠葛的漩涡中心。"需得出去走走了。"

他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离开。直接向卢俊义言明要去山东搅动风云,自然不行。他寻了个由头,向卢俊义禀报,说听闻山东地界近来不太平,有几伙强人啸聚,恐影响卢家在那边的生意,欲亲自前往巡查一番,顺便探听些江湖消息,以备不时之需。

卢俊义如今对燕青几乎是言听计从,加之也觉得大名府暂时安稳,便欣然应允,还拨给他一队精干伴当和充足盘缠。

燕青却只选了四五个机灵可靠的心腹,轻装简从,悄然离开了大名府。他此行目的并非巡查生意,人多反而累赘。

一行人快马加鞭,不数日便进入山东地界。燕青并未直接前往梁山泊左近,而是先去了几处卢家名下的商铺、庄园,明面上是巡查账目,实则是以此为掩护,暗中搜集情报。

他很快便探听到几个关键消息:

一是梁山泊近来确实又添了不少头领,声势愈壮,与官军时有摩擦。

二是东京汴梁那边,似乎有官员家眷前来山东探亲,队伍中隐约有禁军高手护卫。

三是郓城县雷都头因故被刺配,其好友朱仝朱都头近日情绪低落。

燕青心中凛然。这几条消息串联起来,指向性已然十分明确!

东京来的官员家眷,很可能就是为诱骗徐宁做铺垫!而雷横被刺配,正是朱仝命运转折的关键节点!按照前世轨迹,接下来便是吴用、李逵等人设计,害死小衙内,逼朱仝上山!

"必须阻止!"燕青目光坚定。徐宁、朱仝皆为好汉,不该受此无妄之灾,更不该被梁山用如此卑劣的手段逼上绝路。

他首先将目标锁定在徐宁之事上。相比朱仝,徐宁的事件发生得更早,且牵涉到呼延灼的连环马,关乎梁山一次重要的实力提升。

他仔细回忆前世细节。梁山为破呼延灼,派时迁偷取徐宁的雁翎宝甲,再由汤隆以表弟身份将徐宁骗上梁山。关键点在于雁翎甲和汤隆。

"需得让徐宁提前警觉,并且断了汤隆的念想,或者,让汤隆无法开口。"燕青沉吟。

他不能直接去东京找徐宁,一来身份不便,二来空口无凭,徐宁未必相信。他需要更巧妙的方法。

几经思索,他有了计较。他命一名伴当火速返回大名府,动用卢俊义的关系,寻一个可靠的、能接近徐宁府邸的京城人士。同时,他亲自修书两封。

第一封,以"仰慕金枪手威名的江湖后进"口吻,匿名写给徐宁。信中并不提梁山阴谋,只以"听闻江湖宵小觊觎宝甲,提醒教师小心防范,尤其留意许久未联系的远方表亲突然上门"等语,隐隐点出关键。

第二封,则是以江湖口吻,写给在东京城内厮混的一些地头蛇,散播消息,说金枪班徐教师府上藏有重宝,已引起多方势力注意,提醒他们"风紧扯呼",莫要蹚浑水。这既是进一步制造紧张气氛,让徐宁听到风声,也是敲山震虎,让可能被梁山利用的其他京城混混有所顾忌。

他将两封信和必要的银钱交给那名伴当,仔细叮嘱一番,命其务必妥善办好。

打发走伴当后,燕青立刻将注意力转向郓城方向。朱仝之事,更为紧迫,也更为棘手。因为涉及到一个无辜孩童的性命!

他带着剩余伴当,快马赶往郓城县。到达之后,并未进城,而是在城外寻了处僻静客栈住下。他让伴当们分散去打探消息,尤其关注县衙朱仝朱都头、以及近日有无生面孔的胖大和尚和黑凛凛大汉出现。

很快,消息汇总回来。雷横果然已被刺配离开。朱仝近日告假,时常带着知县家的小衙内外出游玩,以排遣烦闷。而城中,也确实出现了几个陌生的、形貌各异的大汉,似乎在暗中观察朱仝。

燕青知道,吴用、李逵等人已经到了!行动就在近日!

他必须阻止惨剧的发生。但如何阻止?直接现身告知朱仝?朱仝未必相信他这个陌生人,反而可能打草惊蛇,让吴用等人改用更极端的手段。

"必须在他们动手之前,将小衙内带离险境,并且不能让朱仝对梁山生出不共戴天之仇。"燕青沉思。他既要救人,也要尽量缓和朱仝与梁山的矛盾,避免其日后与梁山死磕。这其中的分寸,极难把握。

他仔细推演着吴用可能的计划。无非是利用朱仝对孩子的疼爱,将其引至僻静处,再由李逵下手。那么,破局的关键,就在于让朱仝去不了那个"僻静处",或者,让李逵下不了手。

思忖良久,一个大胆的计划在燕青脑中逐渐成形。这个计划有些冒险,需要精准的时机和对人性的把握。

他叫过两名最机灵的伴当,低声吩咐道:"你们二人,如此如此......"

次日,天气晴好。朱仝果然又抱着粉雕玉琢的小衙内,出了县衙,在街上闲逛,买些糖果玩具,逗得孩子咯咯直笑。只是朱仝眉宇间,总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色。

燕青早已易容成一个普通的行商,戴着斗笠,混在人群中,远远跟着。他看到,在街角、茶肆等不起眼的地方,有几个身影也在若有若无地关注着朱仝。其中一人,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不是李逵是谁?

朱仝抱着孩子,渐渐走向城西人迹较少的金沙滩方向。那里林深草密,正是下手的绝佳地点。

燕青知道,时机到了!

他悄悄打了个手势。

就在朱仝即将步入那片树林之时,忽然从旁边巷子里冲出两个半大的孩子,跑得急,一头撞在朱仝腿上。朱仝下盘稳固,自然无事,但那两个孩子却摔倒在地,"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这一下变故,顿时吸引了朱仝和周围少数行人的注意。朱仝连忙弯腰去扶孩子,口中安慰着。

几乎在同一时间,另一个方向传来一阵急促的锣响和呼喊声:"走水啦!走水啦!粮仓走水啦!"

只见城中心方向,一股浓烟冲天而起!

朱仝脸色一变!粮仓失火,事关重大!他身为都头,有守土之责!

他看了一眼怀中的小衙内,又看了一眼浓烟方向,瞬间陷入两难!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体面、管家模样的人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对着朱仝急声道:"朱都头!可找到您了!夫人突然心口疼得厉害,请您立刻带着小公子回府!轿子就在前面街口等着呢!"

孩子、失火、夫人生病......几件事凑在一起,朱仝的心彻底乱了!他再也顾不上去什么金沙滩,抱着小衙内,跟着那"管家"就快步向停在街口的轿子走去。

隐藏在暗处的李逵和吴用等人,看到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都傻了眼!他们精心设计的圈套,还没等朱仝踏进来,就被一连串的"意外"给搅黄了!

李逵性子最急,眼看朱仝要上轿离开,低吼一声就要冲出去硬抢孩子。

扮作行商的燕青,却在此刻"恰好"走到李逵附近,仿佛被拥挤的人群推搡了一下,一个"踉跄",手肘"无意中"重重撞在李逵肋下的软麻穴上。

李逵只觉得半身一麻,一口气没提上来,动作顿时一滞。就这么一耽搁的功夫,朱仝已经抱着孩子上了轿,轿夫抬起轿子,飞快地向县衙方向去了。

"直娘贼!"李逵缓过气来,暴跳如雷,还想再追。

旁边的吴用却一把拉住他,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目光锐利地扫过混乱的街道,看着那远去的轿子,又看了看刚才"撞"了李逵一下、此刻已消失在人群中的行商背影,心中疑云大起。

这一切,太过巧合!巧合得像是有人精心设计!

是谁?是谁在暗中保护朱仝,破坏梁山的计划?

吴用脑海中瞬间闪过那个在大名府让他屡屡受挫的俊俏身影——浪子燕青!

"难道......他也来了山东?"吴用心底升起一股寒意。若真是燕青,此人简直如同鬼魅,无处不在,专门与梁山作对!

他当机立断:"此地不宜久留!我们撤!"

计划彻底失败,再留下去,一旦被朱仝察觉,或者被官府盯上,后果不堪设想。

燕青站在远处的人群中,看着吴用、李逵等人悻悻离去的身影,又看着那顶载着朱仝和小衙内安全返回县衙的轿子,轻轻松了口气。

虽然未能完全化解朱仝与梁山的芥蒂,但至少,那个天真可爱的孩子保住了性命。朱仝也不必承受那丧子剜心之痛。

这就够了。

他拉了拉斗笠,转身融入人流。山东之行,才刚刚开始。下一个,该去会会那位"金钱豹子"汤隆,还是去看看扈家庄的那位"一丈青"呢?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他这只蝴蝶,还要扇动更多的翅膀。

---

第七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