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水浒]梁山非我梦中乡 > 第69章 各奔前程显峥嵘

[水浒]梁山非我梦中乡 第69章 各奔前程显峥嵘

作者:荀霂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2 08:36:19 来源:文学城

章节引语:

梁山改制气象新,众将分封各显能;

小乙辞行心意定,从此江湖任纵横。

---

政和七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才过惊蛰,梁山泊已是冰雪消融,春水初涨。八百里水泊波光粼粼,岸边的柳树抽出嫩芽,处处透着盎然生机。

这日清晨,聚义厅前广场上早已人声鼎沸。众头领身着崭新的官服,按品阶肃立。广场四周,士卒们盔甲鲜明,旌旗招展。与前世那场充满悲凉色彩的招安不同,这一次,梁山是以强者之姿,与朝廷达成的平等盟约。

辰时三刻,礼炮九响。在万众瞩目下,钦差大臣展开明黄圣旨,朗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梁山义士,忠勇可嘉。特设靖安军,永镇梁山泊,保境安民,以彰天恩..."

当听到"永镇梁山"四个字时,不少老将领都热泪盈眶。这意味着他们不必背井离乡,不必寄人篱下,可以继续守护这片他们用热血浇灌的土地。

接下来的分封,更是让众人又惊又喜:

卢俊义授靖安军都统制,总领八百里水泊军政,赐金印紫绶;

宋江授宣抚使,加轻车都尉,专司地方安抚;

吴用授军师祭酒,参赞军机;

林冲、秦明等五虎将各授统制,分领马步水三军;

就连时迁也被授予探事司统领,专司情报...

"陛下圣明!"鲁智深第一个吼出声来,声若洪钟,"这般安排,才合俺们梁山的脾胃!不必看那些贪官污吏的脸色,还能继续替天行道!"

武松难得地露出笑容,对身旁的燕青低声道:"哥哥,这般结局,比武松想象的要好上太多。"

燕青含笑点头,目光却已飘向远方。他知道,这场盛典之后,就是分别之时。

授封仪式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仪式结束后,山寨大摆筵席,庆贺这历史性的一刻。酒过三巡,燕青悄然退出喧闹的聚义厅,信步来到后山的观星台。

公孙胜早已在此等候,见燕青来了,拂尘轻扫:"贫道算准了小乙今日必来辞行。"

燕青望着山下欢庆的人群,轻声道:"此间事已了,是该离开了。"

"要去往何处?"

"不知道。"燕青微微一笑,"或许去江南看看苏杭美景,或许泛舟海外,寻访仙山。这一世,我想真正做个闲云野鹤。"

公孙胜从袖中取出一枚温润玉佩:"这是罗真人前日托我转交的。他说,若你他日遇到难处,可持此玉去二仙山寻他。"

燕青郑重接过,只见玉佩上刻着北斗七星,隐隐有流光转动,显然不是凡物。

三日后,燕青开始逐一辞行。

他先去了卢俊义的都统制府。这位曾经的员外,如今的靖安军统帅,正在校场上检阅新式战车。见燕青来,他挥手屏退左右,二人并肩走在校场边的柳树下。

"小乙,真的非走不可?"卢俊义眼中满是不舍,"如今梁山改制,正是用人之际。你留下来,帮哥哥打理军务,岂不更好?"

燕青含笑摇头:"员外如今是一军统帅,处事更需公正。小乙在此,反倒让您为难。况且..."他望向烟波浩渺的湖面,"这些年来,我一直为梁山、为兄弟们奔波。如今大事已定,也该为自己活一回了。"

卢俊义长叹一声,从怀中取出一块玄铁令牌:"这是靖安军的调兵符,你拿着。无论走到哪里,只要需要,随时可以调动梁山人马。"

燕青推辞不过,只得收下。这令牌入手沉甸甸的,上面刻着"如朕亲临"四个小字,可见徽宗对梁山的信任之深。

接着他去了宋江的宣抚使衙门。这位及时雨正在书房批阅公文,案头堆满了各地送来的文书。见燕青进来,他急忙起身相迎。

"公明哥哥如今是朝廷命官了,可喜可贺。"

宋江苦笑:"这些都是小乙你的功劳。若不是你周旋其中,梁山哪有今日这般光景?"

二人回忆起往事,都不胜唏嘘。从智取生辰纲到大闹东京城,从清晖阁秘闻到朝堂风波,这一路走来,可谓惊心动魄。

"记得那年你刚上山时,还是个俊俏后生。"宋江感慨道,"如今却已是能左右朝局的人物了。"

燕青为宋江斟了杯茶:"公明哥哥,临别在即,小弟有一言相劝。"

"但说无妨。"

"靖安军虽得自主,但终究是朝廷兵马。哥哥处事,切记刚柔并济。既要保全梁山基业,也要顾及朝廷体面。"

宋江郑重记下,取出一个锦囊:"这里面是各地绿林朋友的联络方式,你带着,路上或许有用。"

辞别宋江,燕青又去看望其他兄弟。

在鲁智深的禅院里,这位花和尚正在指点小沙弥练武。见燕青来,他拍着胸脯道:"小乙兄弟放心去!有洒家在,定保梁山平安!若是想兄弟们了,就捎个信来,洒家带人去寻你吃酒!"

在武松的住处,这位打虎英雄默默取出一坛陈年佳酿:"二哥不善言辞,这酒你带着,路上解渴。"顿了顿,又道,"若是遇到难处,记得武二永远是你的兄弟。"

最让燕青意外的是吴用。这位智多星在自己的小院里摆了一桌精致酒菜,专门等候燕青。

"学究这是..."

吴用举杯道:"这一杯,是赔罪酒。往日多有得罪,还望小乙海涵。"

燕青一怔,随即明白他指的是之前调查身世之事。他举杯一饮而尽:"往事如烟,学究何必挂怀。都是为了梁山大局。"

吴用叹道:"现在想来,若不是小乙处处维护,梁山恐怕早已分崩离析。你以德报怨,让吴用惭愧。这一杯,是感谢酒。"

二人连饮三杯,往日的芥蒂在这酒中尽数消融。

辞别众头领后,燕青又在山寨中漫步,最后看了看这片他付出心血的土地。

在学堂里,孩子们正在朗读他编写的《千字文》,稚嫩的童声清脆悦耳;在医馆前,安道全带着弟子为百姓义诊,长长的队伍秩序井然;在工坊区,凌振、汤隆正在试验新式武器,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不绝于耳;在田间,张青指导农夫们春耕,绿油油的秧苗长势喜人...

这一切,都是他这一世的心血结晶。

离别的日子终于到来。这天天还没亮,燕青只背着一个简单的行囊,悄然来到金沙滩。令他意外的是,码头上早已站满了送行的人。不仅众头领到齐,还有许多普通士卒和百姓。

"小乙哥哥,带上这个!"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汉塞给他一包精心准备的干粮,"这是老婆子连夜烙的饼,路上吃。"

"燕头领,这是我娘绣的平安符..."一个少年怯生生地递上香囊,"保佑您一路平安。"

"小乙兄弟,保重啊!"一个粗豪的士卒大声喊道,"记得常回来看看!"

燕青眼眶发热,一一谢过这些淳朴的人们。

卢俊义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小乙,记住,梁山永远是你的家!无论走到天涯海角,这里永远为你留着住处!"

宋江也红着眼圈道:"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捎个信回来!让兄弟们知道你的下落!"

在众人的目送下,燕青登上一叶扁舟。船夫撑开长篙,小船缓缓离岸。燕青站在船头,最后望了一眼这片他付出心血的土地。

朝阳初升,金色的阳光洒在梁山泊上,波光粼粼的水面仿佛铺了一层碎金。山寨的轮廓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雄伟,那是他这一世最值得骄傲的成就。

这一世的梁山,不会再重蹈前世的覆辙了。兄弟们各得其所,百姓安居乐业,八百里水泊真正成了乱世中的桃源。

船行至水中央,忽听岸上传来震天的呼喊:

"恭送燕头领!"

"燕头领保重!"

"记得回家看看!"

上万人的声音在湖面上回荡,惊起一群水鸟,扑棱棱地飞向天际。

燕青站在船头,任春风吹动衣袂。前世的孤寂与这一世的热闹在脑海中交织,最终化作一声释然的叹息。

他终于可以放心地离开了。

小船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晨雾之中。而在遥远的前方,新的旅程正在等待着他。

这一去,便是真正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没有人注意到,在远处的山岗上,一个白衣女子默默注视着远去的孤舟。她轻轻抚摸着手中的碧玉簪,眼中泪光闪烁:

"孩子,愿你这一生,真正得到逍遥..."

风起,吹落她面上的轻纱,露出的容颜,竟与燕青珍藏的画中人一般无二。

---

第六十九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