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暗流涌动
引语:
忠义堂前风波起
招安暗流渐分明
孤身独对千重浪
未改当年赤子心
---
秋去冬来,梁山泊迎来了第一个寒冬。水泊边缘结起薄冰,芦苇荡一片枯黄,朔风掠过山岗,带来刺骨的寒意。
聚义厅内却依然热闹。炭火烧得正旺,酒肉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众头领围坐一堂,听吴用分析天下大势。
"如今朝廷奸臣当道,四方豪杰并起。"吴用轻摇羽扇,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我梁山兵强马壮,若一味固守水泊,终非长久之计。"
鲁智深猛地一拍桌子:"军师有话直说!莫要拐弯抹角!"
吴用微微一笑:"依小弟之见,不如接受朝廷招安,谋个封妻荫子,也好过终身落草。"
这话如同在热油里滴入冷水,厅内顿时炸开了锅。
武松当即反对:"招安?向那些狗官低头?俺武松宁死不做这等事!"
"就是!"鲁智深声若洪钟,"那些当官的哪个不是欺压良善之辈?向他们低头,对不起梁山'替天行道'这面大旗!"
支持招安的一方也不甘示弱。卢俊义缓缓道:"诸位兄弟,招安未必是坏事。若能得个正经出身,总好过让子孙后代都顶着草寇的名声。"
"卢员外说得是。"朱武接口道,"我等一身本事,若能为国效力,也不枉此生。"
史进坐在角落,默默饮酒。他对招安之事并无兴趣,朝廷也好,梁山也罢,于他而言都不过是暂栖之所。他唯一关心的,是那个不知所踪的人。
争吵声越来越大,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宋江见状,连忙起身打圆场:"诸位兄弟且住!招安之事关系重大,还需从长计议。今日且饮酒,改日再议不迟。"
宴席不欢而散。史进走出聚义厅,寒风扑面而来,让他精神一振。鲁智深跟在他身后,犹自愤愤不平:"什么招安!分明是向那些狗官摇尾乞怜!"
"师兄息怒。"史进劝道,"人各有志,强求不得。"
鲁智深瞪大眼睛:"难道兄弟你也赞成招安?"
史进摇头:"我只想找到师父,其他事与我无关。"
鲁智深叹了口气,拍拍他的肩膀:"罢了,喝酒去!"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招安之争如同暗流,在梁山上下涌动。支持招安的一方频频活动,试图争取更多头领的支持。
这日,朱武来找史进:"史进兄弟,今日无事,不如去小弟那里饮茶?"
史进本欲推辞,但想到朱武掌管梁山情报,或可借机打听先生下落,便应了下来。
朱武的住处布置得颇为雅致,与梁山粗犷的风格大相径庭。他亲自沏茶,动作娴熟:"这是江南的新茶,兄弟尝尝。"
茶香袅袅中,朱武看似随意地问道:"史进兄弟武艺高强,不知师承何处?"
史进心中警惕,面上却不露声色:"不过是乡野把式,不值一提。"
朱武笑道:"兄弟过谦了。那日见你枪法,精妙绝伦,定是名家所传。"他顿了顿,压低声音,"不瞒兄弟,朝廷正在广纳贤才。以兄弟的身手,若肯为朝廷效力,必得重用。"
史进终于明白朱武的用意。他放下茶盏,正色道:"朱军师好意心领。只是史进闲散惯了,受不得拘束。"
朱武还要再劝,史进已起身告辞:"军中还有事务,先行一步。"
走出朱武住处,史进心中烦闷。梁山虽大,却似乎无处可以安放他这一颗寻人的心。
数日后,史进奉命下山采购粮草。同行的是郑天寿和几个喽啰。那郑天寿一路上阿谀奉承,令史进不胜其烦。
行至郓城县地界,忽见一队官兵正在欺压百姓。几个兵痞强行征收赋税,对交不出钱的百姓拳打脚踢。
"住手!"史进厉声喝道。
那几个兵痞见史进等人气势不凡,有些畏惧,但仍强自镇定:"你们是什么人?敢管官爷的闲事!"
郑天寿上前一步,傲然道:"梁山好汉在此!"
谁知那几个兵痞一听"梁山"二字,反而露出不屑的神色:"我当是谁,原来是一群草寇!"
郑天寿大怒,正要动手,却被史进拦住。史进冷冷地看着那几个兵痞:"滚。"
他声音不高,却自有一股威严。那几个兵痞被他气势所慑,悻悻离去。
被救的百姓千恩万谢。一个老者叹道:"如今这世道,官兵不如土匪啊!"
回山的路上,郑天寿犹自愤愤不平:"那些狗官,迟早要他们好看!"
史进却默然不语。方才那一幕,让他更加理解了鲁智深等人反对招安的心情。向这样的朝廷低头,确实令人难以接受。
是夜,史进独自在寨房中擦拭长枪。枪身冰冷,映出他沉思的面容。忽然,他动作一顿,想起日间的一个细节。
当时那几个兵痞中,有一人暗中取出袖箭,想要偷袭。史进正要防备,却见那人手腕突然一抖,袖箭偏了方向,射中了同伴。
当时情势混乱,无人注意。现在想来,那人的手腕似乎是被什么击中了。
就像...就像当年在孟州道上,那些匪徒莫名倒地一样。
史进的心猛地一跳。难道...先生一直在暗中关注着他?甚至跟着他来到了梁山?
这个念头让他坐立难安。他冲出寨房,四处张望。夜色深沉,梁山笼罩在寂静中,只有巡夜喽啰的脚步声偶尔响起。
"先生!"他对着空旷的夜色低唤,"是您吗?"
无人回应。
但他心中却升起一丝希望。如果先生真的在暗中保护他,说明先生并没有真正抛弃他。也许...也许先生有什么难言之隐?
这个想法让史进重新振作起来。他决定继续留在梁山,一方面可以借梁山的情报网打听消息,另一方面...也许能引出那个暗中保护他的人。
次日,史进去找石秀,继续指导他武艺。少年进步神速,已经能够与史进过上数十招而不败。
"史头领,您的恩情,石秀永世不忘。"练罢,石秀郑重行礼。
史进扶起他:"不必如此。若能见你成才,我也欣慰。"
他望着少年坚毅的面容,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那时,也有一个人,这般耐心地教导他,引领他...
"史头领?"石秀疑惑地唤道。
史进回过神,微微一笑:"继续练吧。"
他站在演武场边,看着石秀刻苦练习的身影,心中五味杂陈。或许,这就是师徒之间的传承。虽然他与先生缘分浅薄,但他可以将先生教导他的,传授给更需要的人。
这个认知让他感到一丝安慰。纵然前路漫漫,寻人之旅遥遥无期,但至少,他还能以这种方式,延续着与先生的那份联系。
寒冬渐深,梁山上的招安之争也愈演愈烈。但史进的心却渐渐平静下来。他依然在每个夜晚对着月亮思念那个人,但不再像从前那般绝望。
因为他知道,无论那轮明月隐在云层之后多久,终究会有拨云见日的一天。
而他,愿意等待。
(第十二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