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三国]炎兴元年 > 第7章 戊辰

[三国]炎兴元年 第7章 戊辰

作者:左篱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7-24 22:05:45 来源:文学城

议和?

在季汉,任谁听到这两个字,都会满腹狐疑,头晕目眩,更甚者还会大惊失色,怀疑今夕是何夕。

“汉贼不两立,曹贼残害愍帝,篡权夺位。我朝乃天命正统,岂能与奸贼苟合?!”

这便是第一种反对的声音。昭烈几经浮沉,手中兵士了了,终能成就大业,最关切一点,在于他刘皇叔的身份。正是大汉为正统,魏国才名不正言不顺;正是曹贼废掉了愍帝,刘氏血嗣才有理由在巴蜀重设庙祠,继而兴起北伐之业。这个道理于魏国是同样的。曹丕宣称汉室气数已尽,曹氏天命所归,就不能再承认巴蜀还有一个与大汉血脉相承的政权。有汉则不可有魏,有魏则不可有汉,故而这么多年,无论胜负强弱如何,他们可以和江东虚与委蛇,却绝不可能在彼此之间,化干戈为玉帛。

“权者,经之变也。昔时汉高祖崩逝,匈奴递信一封要吕后嫁给他当阏氏,吕后不照样忍气吞声,送金送马,哪有后来的夷狄之论?名头怎么喊是一回事,时务又是另一回事,瞧着你一把年纪,这道理都不懂,成日里全想着怎么用学问来买名了吗?”

“你!”苍髯老者气的满面通红,身旁的成都令吕辰忙让弟弟吕雅上前搀扶,自己代老者上前,“钟公子所言甚是。魏贼不知礼义廉耻,偷窃神宝,与夷狄无异。唯我朝上承高祖光武之雄风,乃汉室所续,天命所归。”

“你要这么认为,到也可以。”却未曾想钟会竟于言辞中退让一步。他转身朝向尊位之上的刘禅,深作一揖,“那就请蜀主比照前汉故事,卑言自谢,奉书称臣,再供黄金二万,将永乐公主献予我主。”

“什么?!”诸葛乔话音还未落,刘宁已经一拍案跳了起来,“我才不要嫁给那群蛮贼!”

“宁儿你别急,陛下一定不会答应。”

“可……”

“阿瞻说得没错,公主放心,陛下并没有替你应下什么亲事。”

见诸葛乔语气笃定,刘宁这才长舒一口气,慢慢平静下来。想到自己刚才的举动,脸上有点红:“葛侯见谅,是我失礼了。父皇那么疼我,肯定不会愿意委屈我。阿瞻,你说对吧?”

“那当然!”诸葛瞻点头如捣蒜,“就算是天下一等一的豪杰来求娶,都得先得了宁儿你的首肯。更何况是嫁去敌国,陛下肯定舍不得!”

“仅是如此吗?”这时,诸葛乔看向诸葛乔,突然开口问道,“阿瞻方才认为,陛下一定不会答应这门亲事,仅是根据陛下对公主的疼爱?”

“唔……也不尽然。”察觉到兄长有意在考自己,诸葛瞻正经神色,认真答道,“汉初匈奴势强,高祖虽提及送鲁元公主去和亲,但最终不了了之,换成以宗室女为公主,所予不过车二乘,马二驷。就算要比类故事,钟会所言也毫无根据,我们没有理由答应。”

诸葛乔颔首:“还有呢?”

“还有,历来各国和亲,一是为结二姓之好,二是为握有敌国人质。若是前者,兄长曾和我讲过,自高平陵之变后,北贼朝局动荡,甚至连之前的魏帝曹髦,都被司马氏之党羽,公然弑杀宮中。曹马势如水火,司马昭当不可能愿意让现在的魏帝娶一位他国皇后,既平白增强魏室的力量,又让季汉多了个北伐的名义;若是后者……伯约哥哥打得他们抱头鼠窜,就算有其他考量,也断不该我们吃亏。”

诸葛乔眼中流露欣慰之色:“往常为兄还责怪你不用功,看来,天赋异禀之人,自是比其他人学的快,用不着成日闷在屋里。”

“可如果是这样的话,还有一点我觉得奇怪的。”虽是因兄长的夸赞而欣喜,诸葛瞻仍没忘记正事,眉间犹波峰未平,“兄长,我总感觉,这位钟会钟公子,不像是来议和的。”

诸葛乔浅笑:“别急,听为兄继续讲当日之事。”

“笑话!”按捺许久,刘谌终于忍不住脾气,怒而上前,“此次交战,分明是大将军打得你们落荒而逃。一群手下败将,哪来的底气敢在这里叫嚣!这和我们不谈了!”

刘谌的举动虽然失礼,却代表了第二种反对议和的声音。北伐大胜,魏贼又主动派人来议和,这分明是趁胜追击的大好机会,没理由要主动让步,给敌人喘息之机。那句“不议和”,尽管立即被刘璿出面圆过去,但的确说出了在场不少人的心声。

“手下败将?你搞清楚,我可没败给姜伯约,被打的落荒而逃的人是邓士载。”说着,钟会转头看向一旁的邓艾,扬起唇角,“既然你在意这个……这样,咱们让邓将军先给姜大将军磕头赔罪,等你满意了,我们再谈议和之事?”

“……”

“我们都是替晋公卖命。这点小事,士载兄定不会推辞。”

“钟司隶,你——”

“哦我想起来了。诸君莫怪,这位邓将军自出生就有口吃的毛病,让他赔礼道歉,保不准,一句话还没说完,天都黑了。这样,致歉不急,等会和你们这些酒囊饭袋商量出结果,再让邓将军留在这儿,陪你们慢慢耗。”

“这钟会……果然好奇怪。”听到这,诸葛瞻忍不住插嘴,“他和邓艾同为魏国来使,就算私底下或有不和,怎么能在敌国的朝堂上发难,还……”邓艾作为曹魏西陲大将,与姜维交过许多次手,且往往是胜多败少。对这个多年活在战报里的“坏人”,诸葛瞻除了厌恶还是厌恶。可哪怕再反感,他也不会公然嘲笑旁人先天之疾。

还有那句刻意咬重音的“姜大将军”。这个称呼,私底下约定俗成叫着无妨,可被放到朝堂上,还当着费祎的面,不可避免会被品出别的意味。他固然知道以文伟叔的脾气,不会受到挑唆,可心底总还是有些不安……

“之后如何了?”

“之后——”

“之后,当然是大将军一番呵斥,吓得这狂傲的小子屁滚尿流,没几天就逃回北边去了啊!”不知何时,刘谌来到院中。比起诸葛乔尽量客观的叙述,他讲述时几乎可以算是眉飞色舞,一面是姜维如何不怒自威,不过三两句就让钟会哑口无言,一面是钟会如何奸诈狡猾,却最终还是败在了姜维手下,恼羞成怒拂袖而去。词藻之瑰丽,情节之生动,一听便让人觉得——没有一句是真的。

但不得不承认,自己也更喜欢这个版本的故事。他的伯约哥哥,就是该这么英明神武,正气凛然,气冲霄汉,顶天立地……

“阿瞻,阿瞻?”刘宁摇了摇他,“你想什么呢,脸都红了。”

“啊?有吗?”诸葛瞻可不想被瞧出端倪,赶忙回过神,正襟危坐,“可能快到夏天,天热起来了吧。”

刘宁狐疑的和刘谌对视一眼,又看了看四周的院子。阳光明媚,草长莺飞,的确是将要入夏的景象。

“要我看,小公子的确不像暑热,倒是和那群想嫁给咱姜大将军的姑娘似的,听了你的光辉事迹脸红呢。”

“伯、伯约哥哥!”

原来,在诸葛瞻听得入迷时,姜维与夏侯霸也来到院中。姜维似有正事与诸葛乔相商,而百无聊赖的夏侯霸,则也坐到旁边的席子上听故事。待故事讲完,姜维与诸葛乔也已商量的差不多,刚走到近前,就撞上夏侯霸这句话。不过相较于当场楞住的诸葛瞻,姜维似乎早已习惯夏侯霸的性子,只无奈般轻呵一声,而后看向诸葛瞻:

“阿瞻,能完成和谈,你兄长与钟会在驿馆的那此会面才最为关键。”

“啊?嗯。”见姜维一脸认真的解释,诸葛瞻一时又没反应过来,只下意识回道,“这种小事,兄长当然能解决掉。”

“伯约你也别谦虚。钟士季那小子的脾气我熟悉,要不是你在朝上真震住了他,他可不会这么轻易善罢甘休。”

“夏侯将军所言无错。乔能有筹码与他斡旋,多半还是因伯约在战场上取得的胜利。”

“维不过是……”

“哎呀你就别再不过是但可是了。”夏侯霸赶忙打断姜维,“咱今天可是打算去打猎的,你再谦虚下去,天都要黑了。”

“打猎?!”一听到这个,刘谌瞬间来了精神,“和大将军一起吗?”

“当然啊。不过要是殿下不愿姜伯约去,那咱就甩下他。我也早看他不顺眼了,在军营里的时候就箭箭中靶,根本不给人留表现的机会。还有那次打猎,我跟你讲……”

“仲权!”这次换成姜维赶忙打断他,“天要黑了。”

“还不是因为你姜某人的罪恶罄竹难书。”夏侯霸努努嘴,下一句,却是朝向刘宁,“那就让小公主来决定吧。你说我们是带姜将军去,还是不带他去?”

“啊?”刘宁一愣。皇兄不想让大将军去打猎吗?既然是皇兄的主意,为什么突然得她来决定了?

“皇兄,大将军专门跑这一趟,要不还是允他去打猎吧……”

“我什么时候不让大将军去了?!”听到刘宁似乎是在替姜维求情,刘谌也发了懵,“我说……过吗?”

夏侯霸信誓旦旦的点点头。

“那……我改主意了!我希望大将军去!大家都去!”

“谨遵二位殿下之命。姜大将军,快谢恩啊。”

“……”

姜维以手扶额,已然不知该作何语。

这时,诸葛乔与众人道:“昨日,大将军邀乔去对弈,乔已经答应,不好爽约,便不去了。”说着,他又看向诸葛瞻,“阿瞻,大将军昨日也邀了你,之前事忙,我忘记问你了。你是想去与大将军手谈,还是和大家去打猎?”

“阿瞻!阿瞻!”

“啊?”

“葛侯问你话呢。你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想究竟为什么,季汉最终还是能与魏国达成和谈。

既然汉魏之间根本矛盾无法调和,既然魏国并没有开出足够诱人的条件,既然伯约哥哥胜仗连连,既然议和还可能影响到季汉与江东的关系,季汉完全可以拒绝和谈,把两个使者完完整整送回去,已然算是仁至义尽。

算了。

久思无果,他暗自摇摇头。国家大事错综复杂,他哪里能想明白。还是那句话,在季汉,朝廷大事有文伟叔和兄长,沙场征战有伯约哥,天塌下来,也轮不到他操心。

“兄长,你刚才问我什么?”

“问你是愿与我去和大将军对弈,还是和大家一起去打猎。”

“和大将军对弈……?”诸葛瞻困惑的看了眼姜维,这才反应过来,此大将军乃真大将军,“阿兄你就饶了我吧。和文伟叔下棋,我还不如回房抄书。”

“那行,阿瞻你就都不要去了。回去把之前未做完的功课做完。”

“什么?!”

“诳你的。”诸葛乔笑笑,“去打猎吧。君子六艺,骑射亦不能落下,让伯约好好教教你。”之后,他走到姜维身前,唇边温雅依旧,“阿瞻,就交给你了。”

————————————————

“小公主。”

“夏侯将军,怎么了?”

“你是不是喜欢小公子?”

“你胡说什么!我……我……我就把他当兄长!对,兄长!”

“那,你喊皇后殿下什么?”

“母、母后。”

“西乡侯夫人是皇后殿下什么人?”

“母亲啊。”

“那你知道西乡侯夫人与我是什么关系吗?”

“听父皇说,西乡侯夫人是将军的从妹?”

“没错。最后一个问题,小公子喊姜大将军什么?”

“伯约哥哥?”

“公主你视小公子为兄长,小公子又视伯约为兄长,那伯约也可视作你的兄长。你喊皇后殿下母后,皇后殿下喊西乡侯夫人母亲,而她又该喊我兄长,那——”

“姜伯约,喊大父!”

“……”

姜维见怪不怪的摇头叹了口气,勒转缰绳,任由那边哈哈大笑。

而这边,诸葛瞻也已经是忍俊不禁:“没想到,夏侯将军是这般性情。”

“他平日就是这样,很多话,不必在意。”听到姜维的解释,诸葛瞻第一时间想到的,却是先前夏侯霸打趣自己脸红那句话,不禁又有些紧张,好在姜维没有发现异常,还转开了话题,“阿瞻原本觉得,仲权是什么性情?”

“唔……”

待紧张消散,诸葛瞻转头望过去。暖春的风最是和煦,吹起夏侯霸额边的鬓角,阳光在棕褐色的瞳子中悠悠荡漾。他的笑声爽快疏朗,时不时露出两颗小巧的虎牙。眼前这个青年将军,英姿俊朗,鲜衣怒马,比太阳还要灿烂,任谁都想不到,他曾经历过的那些事。

“凡事不可只听表面。开玩笑与有分寸并不矛盾。”许是看出他的疑惑,姜维又开口道,“在仲权那,安乐公主一直是公主,皇后殿下一直都是殿下。”

对诶。

在不走神时,诸葛瞻反应极快,瞬间明白了姜维的意思。若真论起亲戚,夏侯霸身份尊贵,连皇上与皇后都该称他一声叔舅,更遑论刘谌刘宁这些小辈。但一直以来的交谈中,夏侯霸使用的皆是尊称,从未以长辈身份待人。即便开玩笑,真计较起来,君臣尊卑,也挑不出一丝错。

想到这,他再望去时,夏侯霸明媚的笑颜,硬生生多了几分勉强,勾得他不由感到微妙的酸涩。

“别担心。”他又听到姜维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仲权不是在强颜欢笑。往事种种,他的确放下了。”

真的,能放下吗?

远离故土,放下家仇,与曾经的敌人联手斩杀昔日的同袍。

一个人,真的能毫无芥蒂接受这无常的命运吗?

许是起了兴致,不时又传来夏侯霸的笑声。在人爽朗的笑声中,渐渐的,他再次说服自己放宽了心,不去杞人忧天,徒增烦恼。

“伯约哥哥,你今天骑得这匹马,我好像没见过。”

姜维领兵回城那日,他记得骑得是一匹名作“萧稍”的黑马。当年父亲祁山大捷,斩杀魏将张郃,还掳获不少魏军辎重,其中就有一匹鲜卑轲比能刚进贡的大宛马。父亲在军中下令,若有人能射中立在牙门外长戟上的红缨,就将这匹马奖给他。最后,他的伯约哥哥毫无悬念赢得了骏马,为此,父亲还专门给马取了名字。自那之后,领兵打仗或是出门骑猎,萧稍都和姜维形影不离。

而姜维现在骑得,却是一匹灰白色的马。面削如刀,四蹄瘦直,乍一看平平无奇,惟独一双方目,炯炯有神,似通人性。旁人或许看不出门道,但他读过相马经,知道马要看筋骨、口齿,然最关键的,却是眼睛,若“方目深视,四色清明”,必是万里挑一的伯乐之马。

“这是这次从北贼手中缴获的。当时敌军急着逃窜回城,顾不上清点马匹,仲权追到城下时,有几匹马被关在城外,其中一匹就是它。本是要被送去拉辎重,我刚巧看见,便留下了它。”姜维用手揉了揉马头,马儿发出轻轻的呼气声,似是在回应,“马匹富余时,军中一部分人会配备两匹马,以便急行军的时候可以更换,不至于把马累死。萧稍昨日刚陪我在军中操练完,今日让它休息一天。”

原是这样。诸葛瞻暗自点头。他读书虽多,但行军打仗本就不能纸上谈兵。今日还是第一次知道,军中会有这样的布置。

瞧着马儿乖顺,诸葛瞻也有点想摸摸,又不太敢。却没想到这马仿佛真通灵性一般,主动放慢马速,将头凑过来。被那双乌亮乌亮的眼睛盯着,他犹豫了片刻,见姜维点点头,这才小心翼翼地将手放到马鬃上。

“它有名字吗?”

“还没有。”姜维道,“不如,你为他起一个?”

“驭驾三都,灵耀万方……”意外的是,无需太多思考,他看着这匹马,脑海中自然而然出现了一个名字,“便叫它‘都灵’吧。”

————————————————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正是草野茂盛的时节,猎物并不少,只是在锦官城附近,多是些小型的猎物。刘谌一马当先寻了许久,才找到几头野鹿,还因为刘宁打草惊蛇,放跑了它们。被刘谌数落半天,刘宁赌上了气,立誓一定要猎到比刘谌更多的猎物才肯回城。她本是想找诸葛瞻帮忙,奈何诸葛瞻也是半斤八两,只得不情不愿接受夏侯霸的教导,在学了一个时辰之后,总算亲手射到了一只兔子。半个时辰之后,又射到一只狐狸,一只野雉,最后又有如天助般猎到一头狍子,稳操胜券赢了刘谌。

“喂你这明明都是——”

“宁儿!”

刘宁疑惑的看向突然喊了她一声的诸葛瞻。同时,姜维来到刘谌身边,也不知说了什么,最终后者还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噤了声。而在刘宁身后,夏侯霸放下弓,上前取回猎物,又悄悄把掉在旁边的箭收回,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你可不许帮我作弊。”这厢事了,诸葛瞻又拉着姜维陪他练箭,“我今天肯定能猎到一只兔子。”

话音刚落,箭离弦而出。势如破竹,锐不可当,稳稳的射向……离兔子还有几步远的草丛里。

“阿瞻,天要黑了。”

“都怪伯约哥你小时候惯着我。”所有的箭都射空后,诸葛瞻气馁的放下弓。因为早有心理准备,并没有太沮丧,“算了,不打了,等宁儿尽兴,我们便回去吧。”

反正他既不喜欢打猎,又轮不到去战场。百里开外取敌人首级的箭术,还是留给别人去学吧。

这时,天色的确已经不早,随着日落西沉,草野上渐渐笼起一层雾,越来越浓,愈发遮挡视线。他本是跟在姜维的马后,边走边随意看着四周的风景。忽是这时,透过微微泛红的雾,他隐隐约约瞧见一座半高的山丘,山丘上有一道人影,似乎在用力往上推一块石头。奈何山实在是太陡,每次将要推到顶出时,石头总会一个不小心滚回原处,那个人不得不再次弯下腰,用尽全力继续这艰苦之事。

再想细看时,雾却又开始散去,这才发现已落下众人好远。顾不得理那奇怪之人,他连忙策马去赶,与来找他的姜维相遇在半途。回到众人中间时,他恰巧听到刘谌正和刘宁抱怨:

“父皇后宫又不缺人,真想不通他为什么还要再纳人。”

“那好像是某个蛮王的女儿,我听别人说,父皇此举,主要还是为了稳定南中的局势。皇兄你别生气了。”

“我当然不是气她,是气黄皓那个阉人!因为是他献的美人,父皇竟提拔他当黄门令!真是岂有此理!”

“你和我抱怨抱怨就算了,回宫就别说了。小心母后又罚你禁闭。”

诸葛瞻听得云里雾里,下意识看向姜维,却又想到这等宫闱秘事,姜维一介外臣定然不知。好在刘宁听完刘谌的抱怨,主动上前和诸葛瞻咬耳朵。他这才听明白,原来是前几天黄皓献给圣上一个美人,乃是南中蛮王的掌上明珠,圣上大喜之下,当即收入后宫封为昭仪,又晋黄皓为黄门令,赏金银锦帛无数。

“可她既然是蛮王之女,何必走黄皓的门路?”

“这……我也不知道。不过父皇是真宠她,赏赐流水般的往那送,这几天也全歇在她那里。”

身为子女不便议论长辈的这些事,身为臣子就更不好多问,所以没说几句,诸葛瞻主动引开话题,不再谈论。伴着和风笑语,未过多久,一行人回到城门前,早等候在此的侍卫迎上前,替他们收下猎物,或是送回皇宫,或是送回府中。

等待之时,他随意又向身后看了一眼。旷野之上,雾早已散得干干净净,好像先前的大雾、雾中的山丘与人影,都不过是他的错觉。

就是错觉吧。

他摇摇头,不再去想这些无用且烦心之事,赶在暮色降临之前,跟在都灵后,进了城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戊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