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夏鱼今天又在和谁表白 > 第11章 十一

[三国]夏鱼今天又在和谁表白 第11章 十一

作者:声声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10 03:48:25 来源:文学城

是一名青年。

青年对着夏鱼眨眨眼,将夏鱼抱了起来,“小友,你的家人在那边,”他指了指不远处焦急往这边移动的赵母,“我带你过去。”

夏鱼僵硬着身体,在脑子里滴滴。

【统,他是谁?】

【无名】

夏鱼:……

就在这时,系统旁白再次响起。

【《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初,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连结郡国,八州之人,莫不毕应】

【张角著《太平经》,为太平道初期指导思想,书中提倡‘均贫富’,喊出‘杀贪官,救苍生’口号】

【宣扬‘灾异谴告’说,称‘水旱蝗疫,皆人君昏聩之象’,为后期的武装起义奠定舆论基础】

——————

近,某校园湖边。

不到十个人,聚在湖边凉亭里,他们手中拿着书本,做讨论状。有人靠近,立刻转换话题,做的十分自然。

“太平道?”

一身穿长袍马褂的老者哼哼咳了一声,见众人都看他,他才施施然开口,“太平道者,自黄老演变而来,以符水咒说治病、集体均摊制度吸引教众,在当年,颇具规模,一度与朝廷叫板。”

“只可惜,张角病逝后后继无人,太平道遂草草收场。”

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听起来,似乎……”

有人问道,“集体均摊制度,可与共/产类比?”

长袍马褂老者又重重哼了一声,“汝等只知西方先进,却不知,此类思想学说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他磕了磕手中烟锅,对着虚空拱手,“墨翟,墨子!”

“墨家学说,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说‘天志明鬼’,反对暴力,重视实践,”他斜着眼睛扫了一圈亭子内其它人,“怎么着,不信?”

“当时,墨家学说与黄老之学在民间传播极广,后来势微,学说被整合,逐渐形成了后期的‘道学’,诸如五斗米道,太平道者,皆受其影响。”

学生们听的认真,这副面貌很能讨好讲说的人,他晃了晃脑袋,“你们不是讲那个什么,联合工农吗?人老祖宗,早在几千年前就想到啦!”

众人互相对视。

“没用!”马褂老者第三次哼,“太平道,败了,五斗米,不过乌合之众,张角一死,太平道名存实亡,很快被拆分收编。”

“你们?你们不行。”

学生们皱眉,“照您所言,什么能行?”

老者晃了晃脑袋,“天地君亲,这就是天道,反天道,不能成,除非……”

“除非?”

马褂老者斜睨他们,“你们是张角么?”

他问道,“你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你们看得到十年、五十年、甚至百年往后的日子吗?”

“挽狂澜于风雨,扶大夏于倾颓,须得是那天命之人来做,其他人,都不行。”

“刘秀复汉,世间又有多少个刘秀?”

“无用!”

学生们并不认同,“社会是由所有人共同构成的,您吃饭喝水,还需人伺候,也没见您一个人把事情全做了啊?”

“就是,一个人就能活,那您身上的衣服从何处来?口中的食物又从何处来?什么都等天命之人,孰不知只要有心,每个人都是天命!”

“没错!农人耕种活人无数,工人劳作利民利国,集体的力量无穷无尽!”

“刘秀复汉,他一人能复?”

“说的是!”

“原期待您能有什么高论,还不是……”

学生们学着马褂老者的样子,也重重的哼他。

一名中年人此时开口,“天地君亲,何时成了天道?”

学生们立刻应和,“就是,天地君亲,何时成了天道!”

……

南宋,公元1142年,绍兴十二年。

大理寺狱。

一身囚服的岳飞奄奄一息。

他已被关在狱中一月有余,天门初开后,原本以为可借势重创金兵,结果,在最后关头,他被天家急诏回朝,很快入狱。严刑拷打,却总留他一口气。甚至还有医药,生怕他真的死在狱中。

岳飞明白,自己恐怕再也走不出去,收复山河已然无望,若不是朝中惧怕神明降罚,恐怕他也早已殒命。

牢房里只有一小扇窗户,他能透过窗口,看到外面天门的一角,那位名叫夏鱼的小女童,正正撞入他的视野。只是他眼花,从未看清过女童的样貌。

“水旱蝗疫,皆人君昏聩之象……”

他默默重复天门当中仙人之语。

“杀贪官,救苍生……”

破烂的囚服露出后背占满鲜血的‘精忠报国’字样,岳飞微微仰着头,迎着月光,眼中有泪光闪过。

杀贪官,救苍生。

他做不到了。

——————

赵母拉着赵俨,赶到了夏鱼身边。

“小鱼,你的嘴!”

小女童嘴边全是血,有些吓人。

夏鱼反应过来,抬手,本想抹掉血迹,忽然发现自己满手的泥,又默默把手收了回去。

“给。”

赵俨递上来一方手帕,夏鱼看了一眼,将两只手在包裹皮上蹭了蹭,才接过,擦了擦嘴,扬起笑脸,“我没事,谢谢阿兄。”

赵俨抿嘴,并未答话。

赵母见夏鱼仿佛真没大碍,想要将夏鱼接回来,又碍于不认识抱着夏鱼的人,“这位……不知是何出身?”

“吾名栾景①,字幼晏,微末之人,不敢言出身。”

青年很有眼色的将夏鱼递还给赵氏,夏鱼赶忙开口,“放我下地吧,我没事的。”

于是青年将夏鱼递出去的动作拐了个弯,将夏鱼放到了地上,还体贴的扶了一把,等夏鱼站稳当了,才松手。此举赢得了赵氏好感,赵氏看青年的目光里怀疑和提防的部分减轻许多。

赵俨凑近夏鱼,轻声问,“疼吗?”

他已经不再别扭,小少年情绪上头的时候或许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行,等冷静下来,很快意识到当时的行为并不妥当,此时见夏鱼受伤,最后那点因‘裸/奔’而起的不自在也消散了。

夏鱼咧嘴笑,“没事的,是原本就松动的牙掉了,以后还会长新的呢。”

她十分自然的抓起赵俨的袖子摇了摇,这个动作对赵俨属于特攻范畴,小少年立刻恢复常态羞涩,他拿过夏鱼手中的帕子,仔仔细细的帮夏鱼擦嘴角残留的血。

夏鱼软乎乎的笑,一边余光观察青年。

比起寻常人来说整洁的衣着,还背着竹编的小箱子。夏鱼动了动鼻子,闻到浅浅的药香。她分辨不出是什么药,但青年动作自然,脸色健康,不像是得病。

铃医?游医?

不,应该不是。

衣着来看,更像是读书人,听自我介绍,不是氏族出身,虽然有可能是隐藏身份。

人群中心的戏码已经迎来落幕,夏鱼不敢放松,劫持船只的人还没有动作,系统最开始提到的山匪同样没有动作,事情肯定还有后续。

民众与津卫之间爆发了一点冲突,很快被压下。

夏鱼看不清情形,想了想,拉住赵俨擦她嘴角的手,转头看向赵母,“姐姐,我们回之前的地方吧。”

赵母与青年客套的话语一顿,她看了眼夏鱼,又看青年,“这位栾郎,吾等便……”

“不知栾某可否与几位同行?”

赵母一愣。

他们一行妇孺,多一位青年同行,这……

栾景弯腰凑近夏鱼,“某会撑船。”

夏鱼瞪大了眼睛。

栾景微微笑了笑,透出一股腼腆,他直起腰,抬手对着三人一礼,“适才见小友独自往那边去,便多看了几眼,小友如此年纪,却能……”

他的话还没说完,人群边缘再次爆发惊呼。

夏鱼神色一凛——来了。

第二幕,要开演了。

她伸出空闲的那只手,抓住赵母的手指,言简意赅,“走!”

夏鱼之前往人群跑是为了方便躲避津卫,现在却不能继续待在这里。总之先远离人群,避免踩踏,方便行动。

栾景十分自然的在赵母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再次抱起夏鱼,赵俨微微皱眉,刚要出言制止,栾景已经开口,“往岸边?”

夏鱼点点头,“避开人群。”

两人瞬间达成共识。

天门之上,系统的镜头聚焦人群边缘。

【太平道早期以符水治病聚众,以收拢流民扩大队伍,信徒按‘三十六方’登记,每方设渠帅】

有人,从山林间冲了下来,他们身穿普通衣物,手持兵刃,身上并没有明显外露可辨认的符号——比如黄巾。距离较近、反应不及的民众被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倒在地,人群再次开始四散,山边有匪,山匪一下山就控制住了关卡,人群无法,只能往水边跑。

场面一时间格外的混乱。

夏鱼等人重新躲回了岸边,几乎踩在水里,无数的人正在涌向船只,又被早就聚集在船只前的津卫阻挡,不得上船。津卫下手颇狠,收起刀落,冲在最前面的几人瞬间见血,哀嚎响彻渡口。

【此时的东汉,政府机能尚存,各地虽偶有小规模叛乱,很快就会被镇压】

【太平道,拿什么收拢流民?】

①原型是‘颍阴赈灾儒生’,姓名年龄不可考。

光和元年颍川大疫,一名儒生变卖祖田设"遮瘟棚",用石灰水消毒、焚蒿草驱疫(许昌出土《汉安长陈君残碑》载:"有士散私粟,活稚子百余")。

他的防疫手段后来被太平道学习,成为‘符水治疫’的一部分,被用作传教手段。

本文中选了栾姓,取自‘栾木为薪’。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十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