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三国]我真不想当主公 > 第3章 第 3 章

[三国]我真不想当主公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瑶象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8-19 01:42:02 来源:文学城

“轰隆轰隆——”

巨大的石块源源不断地从两侧山崖上滚下来。

一时之间,人仰马翻,鲜血四溅,整个青石峡都充斥着匈奴人的哀嚎声。

可还没等他们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铺天盖地的箭矢又朝他们飞射而来。还活着的人拼命地寻找着一线生机,却绝望地发现逃生之路早已经被堵塞。

他们想往回逃,但后方毫不知情的同胞还在如潮水一般涌过来,堵住了他们的后路。

而刚刚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汉军已经占据了前路,调转马头,举着屠刀向他们冲杀过来。不过片刻,猎人与猎物,屠戮者与被屠戮者的位置就被颠倒。

匈奴人满心怨恨地咒骂着汉军的狡诈无耻,却忘了刚刚自己是如何畅想着拿汉军的人头去换珠宝……

朦胧的月色下,张晗举起了手中的弓箭对准敌军主将。她的动作一气呵成,先是弯弓、搭箭,然后瞄准、放箭。

明明在做着杀人的事情,可她的表情却没有任何变化。皎洁的月光铺洒而下,她处于其间,就像九天之上的神祇,冰冷而强大。

“咻——”

伴随着破空声,铁箭裹挟着雷霆之势,不偏不倚地射向匈奴主将的胸口。

匈奴主将还在为突然出现的变故而焦灼,他声嘶力竭地高喊着,企图让他的士兵冷静下来,和他一起杀出重围。

“不要慌张,不要——”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因为突如其来的铁箭贯穿了他的胸口,他万分狼狈地从马背上跌落,摔在了地上。

一口鲜血呕出来,他艰难地低下头,目眦欲裂地看着胸口上的箭,眼神里充满了悔恨和不甘。

悔不该如此冒进,悔不该如此鲁莽,若是他听了副将的劝阻……

眼见敌军主将已经身死,张晗一军士气大振,大家争相高喊:“敌将授首!敌将授首!”

大局已定,张晗再无后顾之忧,她身先士卒地冲向敌军,用手中的长枪收割一个又一个生命。

“儿郎们,用他们的鲜血,来祭奠我们死去的袍泽!”

*

鏖战结束后,张晗让人打扫了战场。

不久后士兵便来汇报:杀敌逾五千,缴获战马一千,兵器不计其数。

战马一向难得,而匈奴人所拥有的都是不可多得的良马,所以张晗让人将马匹全部带回。

至于兵器,笨重而难以携带,张晗只让人挑了其中的精品带回去。

她没有在此处多加逗留,让士兵稍作休整后,她便下令启程返回汾阳了。

虽然匈奴军死伤过半,不太可能会继续追上来,但事有万一。为了避免夜长梦多,还是快些离开的好。

而且张晗最近总觉得心神不宁,心里总有一个声音在催她快些回去,快些回去。似乎她若是不顺应这个声音,就会失去一些重要的东西……

她几乎不眠不休地带着人赶回汾阳城,原本两日的路程硬生生地缩成了一日。

途中亲卫几次劝她休息,都被她拒绝了。后来他们便不再劝,只当她思亲心切,任劳任怨地跟着赶路。

汾阳城的守将在验明身份后,便痛快地打开城门放他们进城了,甚至还派了人领路,带他们去找先前进城的张辽和李平。

一进城,张晗便发现汾阳城几乎家家挂白。随风飘扬的白幡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肃穆,整座汾阳城都变得庄严而厚重。

家家挂白……就算死伤再怎么惨重,汾阳城也不可能家家挂白,如今这架势,倒像是……

心里隐隐有了猜测,可张晗不敢深想,只能催促领路的人加快速度。

“就在此处,你们进去吧。”

张晗立刻翻身下马,大步迈进房里,她的步子又急又快,几乎像是在跑。

院子里的张辽听到脚步声转身望过来,他头戴白巾,腰缠白布,看到张晗进来后什么也没说,只是拱手一礼,深深拜下。

她怔了怔,难以置信地看着张辽。然后像是突然反应了过来,不顾一切地往里冲。

堂内赫然放着一副灵柩,旁边的支架上还摆着父亲随身携带的佩剑。

不能相信,不愿相信……

张晗径直上前,不管不顾地推开棺椁的盖子,奈何棺椁已经用木钉钉死,即便是以张晗的气力也轻易打不开。

指尖被磨破了皮,血珠一点一点地渗出来。但她却仿佛感觉不到疼痛,依然想要打开棺椁。

情绪突破了阈值,意识也开始浮浮沉沉,。恍惚中,她觉得自己被分成了两半。

一半在为父亲的死亡而悲痛欲绝。

那个十五年如一日爱护她的父亲离开了,彻底地离开了。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会握着她的手教她学武,再也没有人会用他粗糙的手揉她的头顶,再也没有人会带着她踏春游猎……

另一半却仿佛脱离了身体,高高在上地漠视着痛苦不堪的她。

前世的卫国战争中,多少师长、亲人、战友死在其中。你还没有习惯失去吗?你还是如此懦弱吗?

还是你已经习惯了受父亲的保护,习惯了做温室里的花朵,已经失去了军人的血性?所以一点点的挫折变故便让你理智全无!

两种想法不断地在脑海里撕扯、对峙,将她整个人搅得一团糟……

张辽紧随着张晗进了内堂,却一直没有上前打扰。直到张晗拔出了佩剑,作势要砍堂上的灵柩,他才快步上前按住了她的手。

“死者为大。”尸身易腐,已经过去了这么久,里面怕是早已面目全非,何必再开棺,徒惹伤心罢了。

僵持片刻,张晗最终还是因为体力不支松手了,佩剑摔在了脚边,她也颓然地坐在了地上。

许久,她抬起头,几乎一字一句地问:“文远,家父何以至此?”

因为长时间没有好好休息,她的眼睛里已经有了血丝,但这却丝毫不损她的美貌,反而让她整个人多了一种破碎的美感。

张辽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张晗。

在他的印象中,张元熙永远是鲜活肆意的。兴致来了,就到校场找人打一架;若是累了,便随便找个无人之处躺下来,也不拘地方。

也不是没人说她离经叛道,但她从来都是一笑置之,从不放在心上。她就像山野的白鹤,洒脱而自由,不受人间约束。

可如今,她却这样颓唐。张辽心里的愧疚更甚。

是的,他愧疚。于公,他身为刺史府的僚属,却没有保护好刺史,是失职;于私,他身为元熙的好友,却辜负了她的嘱托,是失信。

他后撤两步,撩开衣袍跪下,伏地叩首,“辽护卫不力,以致使君身中流矢,不治身亡。”

看着顿首而拜的张辽,张晗自嘲一笑。怨天尤人、迁怒无辜,自己果然是被父亲宠坏了。

“战场本就凶险,非文远之过。想来家父在天之灵,也从未怪罪过文远。”

就算不提其他,张文远尽心辅助父亲,从未有过怨言。

而且若没有他,父亲的残部也回不来。于情于理,他都没必要向自己解释,更不需要像现在这样向自己请罪。

张晗端正地直起身子,肃然伏拜,以额触地,“晗先前多有冒犯,失礼之处,还望文远恕罪。”

她起身再拜,久久不起,“文远几番费心,使家……先父免于曝尸荒野。晗铭感五内,无以为报。”

眼看着张晗伏地不起,张辽只好起身去扶她。

他不会安慰人,纵然有许多话想说,到了嘴边也只有一句干巴巴的客套话,“元熙与辽生分了。”

突然又想起使君交给他的两份帛书,便又添上一句:“元熙节哀,这是使君托我转交之物。”

两份帛书,一份留给她,一份留给阿母。内心几度挣扎,她终究还是打开了那份留给自己的帛书。

[吾儿聪慧机敏,才华不下男子,即便身处困境,亦能保全自身,吾不忧也。今将离世,惟愿吾儿平安喜乐,一生无虞。父懿留。]

一滴眼泪划过脸颊。张晗却恍如未觉,轻声问道:“先父临终前,可还有何遗言?”

张辽犹豫许久,还是将张懿临终前那句感叹告诉了她。

——平生所恨,惟胡虏未灭耳。

*

张懿久任并州刺史,在职时间长达八年。

八年里,他从没有横征暴敛、欺压良民,相反,他持身中正,爱民如子,常常身先士卒地率领军队抵御犯边的胡人。

在这个民乱四起、饿殍遍野的大汉天下,他治下的并州已经可以算得上一方乐土。虽然他没有让每个人都过上富足的生活,但起码普通百姓没有性命之忧。

他的名声一向很好,并州子民也很感念他的恩德。

所以当他的灵柩回到晋阳城时,晋阳城的百姓都自发地站在街道两旁迎接,就像汾阳城的百姓自愿在家门口挂上白幡一样。

往日喧哗热闹的长街,如今已经没有了喧嚣声。只有马蹄的“哒哒”声,是护送张懿灵柩的士兵在前进。

道路两旁的百姓面容不一,衣着不一,身份不一,但他们无一例外,都面容肃穆,神情悲伤,目送着张懿的灵柩慢慢离开。

灵柩畅通无阻地到了刺史府。

张晗翻身下马,对着身后的百姓长揖一礼,“多谢诸君。”百姓们慌忙避开了她的礼,有的人躲闪不及,便端正地回了礼。

听到门口的动静,王氏连忙跑了出来。她身着斩衰丧服,头发用生麻束起,梳成了丧髻。她的眼眶红红的,显然是已经哭过。

但当她真正地看到张懿的灵柩时,她反而没有哭,她有条不紊地指挥下人将灵柩抬到灵堂,然后牵着她的女儿进了府门,“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她的神情温柔而坚定,任谁也不知道她的手已经抖得不成样子。

张晗反握住母亲的手。

回来之前,她设想了很多次母亲见到灵柩的情景,也许母亲会哭喊,会质问,会……她甚至想好了该怎么才能有效地安抚母亲。

却唯独没料到母亲不哭也不闹,还颤抖着手将她拉回家。

她的心里酸涩非常,母亲是担心她会害怕吗?

“阿晗莫怕,虽然你阿父不在了,但是阿母会一直陪着你的。只要阿母在,就没人能欺负我们阿晗……”

王氏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听,张晗也不打断,静静地听着。

“阿母会一直陪着阿晗的——”

王氏突然安静了下来,身体一歪,就要倒在地上。

张晗连忙接住了王氏,低头一看,发现母亲已经晕了过去。

“快去喊疾医来。”张晗一边吩咐人去请疾医,一边扶着母亲回房。

她的心里又怕又急,声音也隐隐带着颤音。失去亲人实在太痛太苦了,她不想重来一世,自己还是要一个人踽踽独行,她不想再落到举目无亲的地步。

思绪越飘越远……仿佛这十五年的汉朝生活只是黄粱一梦,只是联邦元帅张晗臆想出来的泡影。

如今梦醒了,她就又变成了茕茕孑立的联邦元帅——亲友死伤殆尽,每天相伴的除了毫无感情的机械,就是满心敬畏的下属。

于是她只能埋头公务,用繁忙的事务来麻痹自己的内心。她的生活单调而无趣,就像是一个信奉苦行的宗教徒……

“女郎,女郎……”侍女以为张晗因为太劳累而睡着了,轻轻地喊她。

她迷迷糊糊地想:是在喊我吗?

“女郎,夫人已经醒了,在找您呢。”张晗猛地清醒了过来。

她上前几步,坐在了床榻上,“阿母,你要一直陪着我。”

“阿母会一直陪着你的。”王氏又抓起张晗的手放在自己的小腹上,“还会有一个阿弟或阿妹陪着你。”

张晗似乎懂了,又似乎没懂。

她很少会显得如此呆愣愣的,这样子直接引得王氏露出了今天第一个笑容,“你刚刚没听疾医说吗?阿母怀孕了。”

张晗现在听懂了,但比起还未出生的弟弟或妹妹,她显然更在乎王氏,“阿母,你要一直陪着我。”

我会接替父亲的位置,完成父亲没有完成的心愿,保护父亲曾保护的子民。

我会成为这个家新的支撑,也会成为你新的依靠。

只要你一直陪着我。

我再也不想一个人前行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 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