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 第56章 登门祭拜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第56章 登门祭拜

作者:九尾糊糊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21 16:03:29 来源:文学城

司空府邸,雁书遥传至冀州之地,禀报曹操,言及公子铄遽然辞世之哀,并询问其与万年公主之婚约,应如何妥善处置,以全汉家与曹氏的颜面。

曹操闻此噩耗,神色怅惘,长息一声,放下书信,自言自语道:“天命冥冥,实难违逆;人世沧桑,变幻无常。”

“吾子铄虽英年早逝,然其与万年公主之婚约,乃两家情深谊长之象征,岂可因变故而轻言废弃?当须另寻妥善之策,以续此秦晋之盟,不负汉家之愿。”

曹操沉吟片刻,目光转而凝重,谓左右谋士曰:“吾有二子,丕与彰,皆才俊之士,可堪大任。”

“今欲以二人中之一,续吾子铄与万年公主之婚约,以维系两家之好,汝等以为何人更宜?”

言及子嗣,曹操心中五味杂陈。

昔日曹昂之死,致丁夫人归宁,与曹操恩情断绝。

而今司空府中,正室之位乃卞夫人所居。

卞夫人育有四子:丕、彰、植、熊。

汉室虽微,然天子之尊犹存。

万年公主,乃孝灵皇帝之独女,身份尊贵无比,非曹操嫡子不足以相匹配。

曹植、曹熊尚幼,唯丕与彰二子,可堪此重任。

唐初之时,有长子承袭父爵,次子尚娶公主之惯例。

譬如房玄龄之嫡长子房遗直,克绍箕裘,继父之爵位;而其弟房遗爱,则尚娶太宗皇帝之女高阳公主,拜为驸马都尉,荣耀门楣。

又如杜如晦之长子杜构,承父莱国公之爵,而次子则迎娶唐太宗与长孙皇后所出之城阳公主,亦拜驸马都尉,兼尚乘奉御,更册封为襄阳郡公,显赫一时。

不过如今的汉末之际,并无此等传统。

曹操欲于曹丕、曹彰二人中,择一尚娶万年公主,以续前盟。

左右谋士闻此言,皆面面相觑,不敢轻易置喙。

盖因此事干系重大,非同小可,一旦决策有误,恐影响家族兴衰,故皆谨慎以待,未敢轻言。

亦恐得罪此二位公子。

当世兵戈纷扰,曹操早虑及此,遂教曹丕、曹彰习射。

因此,二人皆是勇武之士。

譬如曹丕六龄之时,已能挽弓射箭;及至八岁,又学会了骑马之术。

自十岁起,他便随父征战四方,历经沙场,不仅锤炼出强健之体魄,更使其见闻日益广博。

若加以培养,定是杰出的将帅之才。

曹丕较之曹彰,更显聪慧。

不过,在建安二年宛城之役中,曹丕竟独自驾车逃离,全然不顾父亲曹操的死活,虽然事后告罪,但这些都让曹操看在眼里。

彼时,曹昂挺身而出,为父断后,英勇无双;而曹丕却贪生怕死,独自逃生,实乃不义之举。

曹操闻此,虽未明言曹丕之不孝,然心中已生寒意,对曹丕的宠爱亦不复往昔。

如今曹操所宠之人,乃夫人环氏及其子曹冲,宠爱备至。

曹丕或许已察觉父亲的疏远,今已十五岁,性情愈发阴冷,少言寡语,心中似藏无尽忧愁与怨恨,难以窥测。

当然,此等计较,曹操并未多与众谋士言及,盖因其视为家务私事,不欲外人干涉。

曹铄逝后,曹操心实倾向于使曹彰续娶万年公主,以续两家之谊。

但他深知,身为主公,不可偏袒太过,绕过长子,而让卞氏的次子尚公主,以免引起曹氏内外纷争。

于是,曹操佯作认真,询问众谋士之意。

众谋士揣度曹操之心,颇感为难,不知其欲闻何言,皆默然不敢轻发。

良久,荀攸乃谨慎进言曰:“公子丕温文尔雅,博学多才,且与公主年岁相当,或许更为相宜。”

程昱则持异议,拱手而对曰:“公子彰勇猛果敢,武艺超群,若以武勋显赫之家配公主,亦不失为一段佳话也。”

曹操闻二人之言,颔首沉思,心中已有所计。

乃曰:“丕儿文雅,彰儿武勇,各有所长。然婚姻大事,非惟才情相配,更须性情相投。吾欲致书二子,亲问其意愿,再行定夺。”

郭婉闻此消息,乃自万年公主之处得来。

曹铄本庶出之子,然因养于丁夫人膝下,故与曹昂同,视为嫡出。

今曹铄已逝,丁夫人与曹操义绝,唯卞夫人所出之曹丕、曹彰二人,有资格尚娶公主。

郭婉乃向万年公主解释其中利害关系,言曰:“曹丕、曹彰虽未及弱冠,然皆英勇善战,才智过人。公主岂能轻言不嫁?”

万年公主闻言,嘀咕道:“彼等幼龄小儿,吾岂能嫁之?”

“初时,吾亦不欲嫁于曹铄,然曹铄毕竟年长于曹丕、曹彰。且心中已有所准备,今曹铄骤逝,令吾倍感如货物般,任曹操之子挑选,实难接受。”

郭婉闻公主之叹,知其心中忿懑,还是温言劝慰道:“婚嫁乃人生大事,岂可儿戏视之?公主虽心有不甘,然亦需为刘氏兴衰着想。曹氏权倾朝野,若能与之结亲,对公主及家族皆为有利。望公主深思熟虑,勿要轻率行事。”

郭婉心知此事难以劝说,女子在婚姻大事上往往身不由己。

曹丕、曹彰尚能为自己争取,而万年公主却只能听从曹操之意。

此情此景,实令人无奈。

万年公主渐感天命难违,虽不知曹操将把她许配于何子,然深知其兄刘协无力为她做主,心中不免有些怅然。

默默轻叹道:“我命由天,或由人乎?虽不知曹公将吾许配何人,然天子吾兄亦不能为吾做主。闻曹丕、曹彰皆英勇善战,吾欲一窥其貌,卿有何策?”

郭婉闻公主之言,低头沉思片刻,乃言道:“公主若欲观其貌,可借故前往曹府一探。然此事需谨慎行事,切勿让人猜疑。奴婢有一计,或许可助公主实现心愿。”

郭婉遂给万年公主出了一个大胆之计,让她借故前往司空府上一探曹丕、曹彰之貌。

上官婉儿性颇豁达,以为此事并无不妥。

万年公主亦觉郭婉之计甚妙,遂颔首应允,言道:“卿之计策甚合吾意,吾当觅一良机前往。”

郭婉睹公主应允之态,心怀稍慰,乃进言道:“何不借曹铄新逝之机,以祭拜未竟婚约之曹铄为名,顺道窥探曹丕、曹彰二人品貌?”

公主闻郭婉之策,心中细细思量,觉此计策既为稳妥,又不失巧妙,遂颔首以表赞同。

于是,二人共商细节,只待时机成熟,便前往曹府祭拜曹铄,同时暗中审视曹丕、曹彰二人之举止风貌。

此举实为大胆之至。

掖庭之中,规矩森严,万年公主岂是轻易能出宫之人?

每次前来暴室寻郭婉,公主皆小心翼翼,唯恐惹人注意。

而今欲出宫前往司空府,更是难上加难。

但郭婉手持羽林监枣祗所赠出入禁中的令符,心中便有了计较。

她谓公主曰:“奴婢有幸得羽林监所赠令符,公主可委屈扮作宫人模样,与奴婢一同出宫,以遂心愿。”

公主闻郭婉之言,心中虽有犹疑,然亦深知此乃难得之机,遂颔首应允。

郭婉见公主应允,心中大喜,即刻为公主换上宫人服饰,又细细叮嘱她言行需谨慎,切莫露出马脚。

二人装扮完毕,便在白日之时,借着令符之便,堂而皇之地出了宫门。

她们步履稳健,神态自若,仿佛真的是宫中出行的宫人一般。

沿途之人见状,皆以为她们是宫中寻常之宫人,并未多加留意。

越是装作无事,越没人觉得不对。

一路上,公主心中忐忑不安,但有郭婉在旁陪伴,又觉稍感安心。

二人小心翼翼,穿越街巷,终至司空府前。

府门巍峨,气势恢宏,门前却因曹操不在许都的缘故略显冷清,唯有几名门吏值守。

门前悬挂白布,亦有哀悼之意。

“何人胆敢擅闯司空府?”

一门吏见二女身着宫装,缓步而来,遂例行公事,厉声询问其身份。

郭婉见状,从容不迫,取出羽林监所赠之令符,展示于门吏之前,言道:“我等乃宫中之人,奉万年公主之意,前来祭拜新丧之曹铄公子。此乃羽林监所赐之令符,请您查验。”

门吏闻言,仔细审视令符,确认无误后,神色稍缓,言道:“原来是宫中之人,失礼了。请二位随我前来,吾为二位引路。”

于是,门吏引领二人穿过府门,只见门前一片白布,为曹铄送行之用。

虽曹操远在冀州,但在卞夫人的精心安排之下,府中一切井然有序,尽显管事之能。

二人相视一眼,心有灵犀,遂随门吏步入府内。

行不多时,便至祭拜曹铄之祠堂。

此祠堂乃卞夫人特设,至今尚未拆除,以供众人祭拜之用。

祠堂之内,曹铄的棺椁安然停放于中央,待七七四十九日之后,方行下土之礼。

周围环聚着众多赶来祭拜的官吏,或肃立默哀,或低声泣诉,皆对曹铄之逝表示哀悼。

曹铄虽未有功名在身,但身为曹操次子,其身份尊贵,故前来祭拜之人络绎不绝。

二人置身其中,亦感其哀思之深重,遂默默祭拜,以表心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