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 第54章 匈奴单于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第54章 匈奴单于

作者:九尾糊糊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20 16:14:48 来源:文学城

刘备既见战机已足,乃收兵而退,不欲穷追以陷危境。

其后,曹操雄图北指,移师向袁谭于北方,无暇南顾荆州之刘备,遂使刘备得隙以养精蓄锐,整备军马。

刘表闻之,亦心生怯意,不愿再举兵北伐曹操,恐引火烧身。

由是,中原之南,荆襄之地,得享数年之安宁,百姓安居乐业,田畴复苏,市井繁华。

时诸葛亮初出茅庐,辅佐刘备,智谋深远,人皆称奇。

有博望坡一战,乃诸葛亮用兵之始也。

战后,刘备大喜,谓诸葛亮曰:“今日之战,全仗先生妙计,使敌军望风而逃。吾得先生,如鱼得水也!”

诸葛亮谦逊曰:“此乃主公洪福齐天,将士们英勇善战,亮不过略尽寸心耳,何敢居功?”

新野城中,众人闻捷报传来,无不欢欣鼓舞。

关羽、张飞等将领,更是对诸葛亮刮目相看,心悦诚服。

百姓们亦纷纷称赞刘备与诸葛亮之智勇,城中一片欢腾。

刘备乘胜而归,入新野城,百姓夹道欢迎,欢声雷动。

刘备乃设宴庆功,与诸将共饮。

席间,刘备谓诸葛亮曰:“今日之战,先生功不可没。吾欲以先生为上宾,共谋大业。”

诸葛亮闻言,感激涕零,曰:“亮愿为主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自此,诸葛亮之名,威震荆襄,人皆知其智勇双全,为刘备之股肱也。

而刘备亦因之,声势日盛,为日后之霸业,奠定基石矣。

夏侯惇勇猛有余,智谋不足,于博望坡一战,竟遭敌军诡计所败,损兵折将,士气大挫。

曹操闻讯,面色凝重,谓郭嘉曰:“夏侯惇勇猛无双,奈何此次失利?吾军当如何自处?”

郭嘉沉吟片刻,答曰:“主公勿忧,胜败乃兵家常事。夏侯将军虽败,然我军主力未损,仍可再战。然则,新野之地,刘备得诸葛亮辅佐,智谋深远,不可小觑。且袁谭于邺城蠢蠢欲动,我军若久留于此,恐生变故。”

曹操闻言,点头称是,曰:“奉孝所言极是。吾意已决,即日撤军,北上平袁谭。待北方安定,再图南征。”

于是,曹操下令撤军,大军浩浩荡荡,北上而去。

途中,郭嘉谓曹操曰:“主公此次撤军,虽为无奈之举,然亦不失为明智之选。刘备、诸葛亮虽智勇双全,然其势未固,尚不足以与我军抗衡。待北方平定,我军养精蓄锐,再图南征,必胜无疑。”

曹操既定撤军之计,乃引兵北上,欲先平袁谭于邺城。

郭嘉随军而行,一路筹谋策划,以助曹操。

及至邺城,袁谭已严阵以待,城高墙厚,兵精粮足。

曹操观之,谓郭嘉曰:“袁谭据城而守,我军当如何破之?”

郭嘉沉吟片刻,答曰:“袁谭虽据坚城,然其人心不稳,将士离心。主公可遣使往说,许以重利,诱其出城迎战。待其出城,我军再以精锐击之,必胜无疑。”

曹操闻言,大喜曰:“先生之计,妙哉!吾即遣使往说袁谭。”

于是,曹操遣使至邺城,与袁谭相约,共出城决战。

袁谭贪利,果然派将领出城,欲与曹操一决高下。

两军对垒,旌旗蔽日,鼓声震天。

曹操令夏侯惇、张辽等将领率精锐之师,直冲袁氏阵中。

袁谭军虽众,然人心不齐,将士无斗志,一触即溃。

曹操见袁谭军败退,乃令全军追击,直逼邺城。

邺城乃袁氏多年经营之地,城垣坚固,壕沟深广,难以攻克。

曹操率军围攻数日,城上守军顽强抵抗,箭如雨下,曹军伤亡惨重,终未能破城而入。

曹操见状,知邺城难以短时间内攻下,乃叹曰:“邺城坚固,非一日可破。吾军久攻不下,士气已挫,若再强攻,恐有不测。”

遂下令退兵,寻机再战。

自此,曹操与袁谭连战数场,袁谭虽勇猛善战,然兵力悬殊,加之曹操智谋过人,袁谭屡战屡败,势穷力诎。

袁谭心知不敌,乃退而固守,不敢再出城迎战。

曹操亦知袁谭已无力再战,乃留兵监视其动静,以待时机。

时袁氏大将郭援,与南匈奴酋首,单于栾提呼厨泉,联军屯兵于河东,欲围魏救赵,阻曹操攻邺之路。

曹操闻之,召郭嘉问计。

郭嘉沉思片刻,答曰:“郭援虽勇,然其兵少势孤,吾军若以大军压之,必能破之。而南匈奴呼厨泉乃异族,其心难测,主公当谨防其变。”

曹操闻讯,遂命钟繇统率精锐之师,直捣郭援大营。

钟繇深知郭援之性情,刚愎自用,好胜心切,料其必轻敌冒进,欲渡汾水以安营扎寨。

于是,繇密谋策划,欲乘其未渡之时,发动突袭,以逸待劳,取其不备。

乃遣张既,携带金玉珠宝,前往马腾营地,共商破敌之策。

张既至营前,通报姓名,请求拜见马腾。

马腾疑其来意,犹豫不决。

既入营,拜见腾,陈说利害,言辞恳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傅干亦在旁附和,力劝腾助曹。

马腾听罢,沉吟良久,终悟其理,乃曰:“既公等言之有理,吾当助曹一臂之力,共破郭援。”

遂遣其子马超,率领精兵万余,与韩遂之军共赴钟繇。

郭援率军至汾水,果然如钟繇所料,轻率渡水。

众将皆出言劝阻,郭援却笑曰:“彼等曹军,何足为惧?吾有精兵数万,必能破之!”

言罢,挥兵前进,不顾一切。

钟繇早已在汾水之畔,布下天罗地网。

见郭援军至,乃令诸军埋伏于两岸,只待其入彀。

郭援之军未至汾水中流,忽闻四野战鼓轰鸣,杀伐之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钟繇统率大军,如洪峰滔滔,汹涌而至,箭矢密如飞蝗,遮天蔽日,攻势凌厉无匹。

郭援见状,大惊失色,心胆俱裂,急欲撤兵以避锋芒。

然则,四周已布下天罗地网,敌军环伺,犹如四面楚歌,陷入绝境,无路可遁。

马超挺枪策马,如龙腾虎跃,直扑郭援而来。

两将交锋,金戈铁马,战不数合,马超佯装力怯,诈败而走,诱敌深入。

郭援见状,贪功心切,紧追不舍,欲擒马超以显威名。

岂料,马超部将庞德,早已潜伏于侧,伺机而动。

见郭援追至,庞德大喝一声,如雷鸣般震耳,挺刀跃出,直取郭援首级。

郭援猝不及防,被庞德一刀挥下,身首异处,陨落马前。

郭援之军,见主将殒命,顿时军心大乱,如鸟兽散。

钟繇乘胜追击,势如破竹,大破敌军。

马超、韩遂等将领,亦奋勇当先,斩将搴旗,斩获敌军无数,战场之上,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呼厨泉听闻郭援已败,心生惧意,欲退兵而走。

而在纠合诸部回撤之时,果然生出异心,作乱于平阳之壤。

曹操早有所觉,料其必有不轨之举,立即派遣钟繇率军击而破之。

两军交锋,刀光剑影闪烁,血肉横飞。

呼厨泉亦亲自披挂上阵,率领精锐骑兵,冲锋陷阵,与钟繇激战正酣。

然钟繇智勇兼备,运筹帷幄,指挥若定;诸将亦奋勇向前,南匈奴兵败如山倒,溃不成军。

呼厨泉见状,心知大势已去,欲逃无路,被钟繇大军紧紧围困。

高干、郭援等虽力战不屈,然终因寡不敌众,纷纷败退。

钟繇见其诚心悔悟,遂收兵止战,押解呼厨泉及南匈奴诸部归见曹操。

曹操闻其降服,大喜过望曰:“呼厨泉归降,南匈奴之乱得以平定,此乃天意助我!”

遂赐呼厨泉以爵位,令其统领旧部以安其位。

呼厨泉见逃生无望,乃弃械投降,伏地请罪道:“吾有罪于天地,今愿归降曹公,以赎前愆。”

曹操既定河东之域,心忧邺城袁谭之患。

袁谭虽屡战屡败,然其势力犹存,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一时之间,曹操实难攻克。

郭嘉见曹操意欲急攻河北,忙阻之曰:“主公且慢,袁谭虽屡战屡败,然其势力犹未尽消,高干亦非池中之物,二人若合兵一处,犹能成患。主公不若暂且撤军,坐观其内斗,待其势衰,再图进取,方为上策。”

曹操闻郭嘉之言,沉吟片刻,乃点头曰:“奉孝之言,甚合吾意。吾军久战疲惫,亦需休整。且待袁谭与高干内斗,吾再趁机取之。”

遂下令撤军,留兵守河东之地,以防袁氏余孽。

郭嘉随军而行,一路筹谋策划,与曹操共议天下大势。

曹操问曰:“奉孝观袁谭与高干,何人能胜?”

郭嘉对曰:“此二人皆非英主,然高干勇力过人,袁谭狡黠多谋,若高干得胜,则河北之地,或许可速定。然胜者亦必力竭,主公可乘机取之。”

所谓“围师必阙”,乃兵法之要义,曹操深谙此道,遂释高干以去,不复羁縻并州之地。

于是,曹操乃令三军,整装待发,直指黎阳之境。

程昱驻军于此,已历半载,翘首以盼曹操大军之归。

只待曹军一至,便可合兵共进,攻占邺城。

此乃建安七年春的河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