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 第32章 伏后心思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第32章 伏后心思

作者:九尾糊糊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27 17:12:25 来源:文学城

“女史,暴室之地,非比寻常,乃宫中隐秘之所,亦是权力交锋之暗角。汝既入此门,当知言行需谨慎,心思需缜密。”

女侍中边走边语,语气温和而又不失威严,仿佛是在为郭婉揭开一层厚重的历史帷幕。

郭婉闻言,心中一凛,连忙应道:“奴婢谨记侍中教诲,定当恪尽职守,不负所托。”

及至暴室狱前,只见铁门紧闭,守卫森严,透着一股令人窒息的寒意。

女侍中出示令牌,守卫恭敬行礼,铁门缓缓开启,吱嘎之声在空旷的院落中回响,更显几分凄凉。

步入暴室狱内,一股霉湿与血腥混杂的气息扑面而来,郭婉垂眸,面不改色。

李唐两都的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她都去了个遍,暴室狱的恐怖感,并不会让她大惊失色。

女侍中见状,对郭女王的淡定倒有些许赞赏。

她淡淡说道:“此乃权力斗争之下,无辜者之哀歌。吾等虽为女子,亦需有铁石心肠,方能在此立足。”

言罢,女侍中领着郭婉穿梭于一间间囚室之间,逐一检视囚犯情况,询问狱卒日常管理之事。

郭婉暗自观察,只见囚室内或哀嚎连天,或死寂无声,皆是些因宫廷斗争而获罪的可怜人。

她心中暗自思量,这暴室狱,果然如同外界所传,已是曹操的私狱,天子刘协虽在位,却对此无能为力。

“女史,汝可知暴室之中,近年来最为人所知的两桩大案?”

女侍中突然停步,目光深邃地望向郭婉。

郭婉心中一紧,她自然知道。

无外乎赵彦案与衣带诏案。

但不知道应不应该说,也不知道应该以何种立场和话术去说。

于是郭婉摇摇头,将话重新抛给了女侍中。

“昔日议郎赵彦,为天子陈言时策,触怒司空,被囚于此,终遭不幸。”

“董贵人更是因衣带诏令,受父牵连,遭至连坐,与腹中皇子命丧于此。”

“赵彦、董贵人,皆忤逆司空,忠良之后,却遭此横祸,实乃宫廷之不幸。暴室令与吾,当年亲手绞杀了赵彦与董贵人。”

女侍中倒是敢直言说是这两人死于非命。

冤但不冤。

认不清谁是掌舵人,那就该死。

“敢问女侍中,奴婢愚钝,不知您在其中如何自处?”郭婉试探性地问道。

郭婉试探女侍中对于曹操的态度。

她们位卑,不能忤逆天子,但曹操之令,更是要听从。

女侍中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抹狡黠:“吾自然是听命于暴室令。”

暴室令是曹操血洗掖庭之后重新任命的。

转弯抹角一番,还是听命曹操。

“吾为汝讲述一番暴室狱需要做何,汝且仔细听着。”

“首先,汝需熟悉暴室一切事务,察觉暴室狱罪囚动静,了解狱卒心态。”

“其次,身为女史,笔杆为先,记录暴室狱中罪囚的判决。”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跟吾一样,听命司空,听命暴室令。”

女史品级很低,并不需要事事都有自己的主见,知道听谁的话就行。

于是,她躬身行礼,无奈却又坚定地说道:“奴婢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女侍中厚望!”

言及此,女侍中话锋一转,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不过,还有一事汝要注意。”

“最近,伏皇后对暴室之事颇为热切,频频派遣亲信女御前来探查,其意图不言而喻。”

“伊想从掖庭令手中夺回暴室之权,却非易事。司空势力庞大,朝中内外遍布耳目,稍有不慎,便会引来杀身之祸。”

伏皇后并不安分。

掖庭宫官表面是侍奉汉宫天子的,实际众人皆知,是按照曹操的意思监视天子行迹的。

伏皇后却想将暴室从掖庭割离,归到长秋宫宫官体系下面,无异于与曹操争权。

郭婉觉得伏皇后有些异想天开了。

曹操是何许人也,不搭理伏皇后,只是因为看不上她的这些小动作。

曹操胸怀天下,意在九州,掖庭内的龌龊事他现在只是懒得管。

小打小闹没有事,真把曹□□急了,伏皇后的下场与董贵人并无二异。

手起刀落,就是一族。

郭婉心底嘲笑伏皇后不自量力,却也替伏皇后感到悲哀。

天子一家,不过是曹操的刀下脍罢了。

曹操现在尚且需要天子一家撑门面,让他行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事,再过个十来年,可就不再需要了。

郭婉闻言,心绪难平,然面上依旧沉静如水:“女侍中所虑深远,奴婢愚钝,却也窥得一二。伏皇后此举,虽有不甘雌伏之志,其志可嘉,然无异于以卵击石。”

“正是如此,若是伏后问暴室之事,汝且牢记,掖庭与长秋宫毫不相干,莫要让伏皇后插手此间!”

郭婉点头唱诺。

话音甫落,忽闻门外步履匆匆,一名暴室啬夫手执密函,神色紧张步入暴室。

“何事慌张?”

女侍中眉头微蹙,上前接过书信,拆阅片刻,面色更为凝重。

“伏皇后又要遣亲信至此,欲亲理暴室之事,让暴室狱将一重犯交予伊处置,以显其中宫权柄。”

女侍中沉声言道,目光如炬,直视郭婉:“此事便交予汝,稍有棘手,须得谨慎应对,既要遵司空裁决之意,亦不可触怒皇后。”

郭婉闻言,心中暗忖:

伏皇后此举,无异于在虎口夺食,实难善终。

然,身为暴室女史,当以大局为重,不可妄动。既不能忤逆皇后,又得按照曹操的吩咐来。

遂躬身请命:“奴婢愿往,以女侍中之名,妥善处理此事,既不失皇后颜面,亦不违司空之意。”

“只是不知,司空是何意?”

如何对待这名重犯,曹操的吩咐显然是高过伏皇后的。

“司空……还未做吩咐。”

曹操刚回许都,还没吩咐这个犯人该如何处决。

此时皇后来抢人,也是仗着曹操还未入城,吩咐还没下来的缘故。但他们暴室必然不能把重犯交由伏皇后。

郭婉需要做的,是去司空府询问曹操之令,并将犯人按其意思处置。

在这过程中,须得制止伏后抢人。

“奴婢即刻就去。”

女侍中闻言,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抹赞许之色:“汝既有此心,便去罢。”

“切记,言辞需谦恭而不失锋利,行动需果断而不失谨慎。暴室之地,非比寻常,一举一动皆需思量再三。”

郭婉领命而出,本欲先去司空府上询问曹操之意,却被啬夫告知司空还未进城。

只得先去安抚重犯。

步入那阴暗潮湿的囚室区,心中已有了计较。

她深知,此行不仅是处置一重犯那般简单,更是曹操与汉宫权力斗争中的一次微妙较量。

及至囚室前,只见一犯人衣衫褴褛,面容憔悴,却难掩其昔日风华。

郭婉心知,此人便是伏皇后欲亲理之犯。

她缓步上前,以温和却不失威严之声言道:“吾乃暴室女史,奉女侍中之命,特来处置尔等之事。汝若知罪伏法,尚可保得一丝生机;若仍执迷不悟,恐难逃天网恢恢。”

犯人闻言,抬头望向郭婉,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苦笑:“吾等已至此境,何谈生机?但求速死,以免累及家人。”

郭婉闻言,心中暗叹,知此人已心如死灰。

然,她仍需完成使命,遂以冷静之态,详询案情,并让其耐心等待曹公吩咐。

“汝姓甚名谁,所犯何罪?”

“零陵刘先,莫须有之罪。”

郭婉一顿。

“汝是荆州人士?刘荆州来使?为何被关押至此?”

暴室狱中怎么关押了个刘表使臣?

不料刘先也是一愣。

他本来以为女史是来审讯他,让他投降曹操的。

却不想女史竟不知道他是谁。

“女郎莫要取笑先,先不会与曹操共事的。”

这会儿,又轮到郭婉满脸问号。

她确实是来了解案情的不假,女侍中并未告知犯人所犯何罪而被关押至此,但她知道历史上的刘先。

刘先曾奉章出使许都,见到曹操。

当时宾客大会,曹操问刘先:“刘荆州为何郊祀天地?”

刘先回答:“刘牧身为汉室肺腑,居处牧伯之位,而遭遇王道未平,群凶阻断道路,怀抱玉帛却无法献给天子,撰写章表却不得上达朝廷,因此郊天祀地,表明自己赤诚之心。”

曹操又问:“汝所言群凶都是何人啊?”

刘先说:“举目可见的都是。”

曹操说:“如今孤有熊罴之士,步骑十万,奉君王之辞讨伐有罪之人,谁敢不服?”

刘先回答:“汉朝逐渐衰弱,群生憔悴,如今没有忠义之士,拥戴天子,安定海内,使天下归于德政。”

“却有人凭着军队肆意妄为,自称无人比得上他,这样的人就如同蚩尤、智伯重现于今日一般。”

就差指着鼻子骂曹操了。

回忆了一番刘先出使许都的事迹,郭婉才明了刘先为何在狱中。

先是骂了曹操,然后曹操劝降,刘先不肯。

那个时候,曹操正忙着与袁绍决一死战,自然没有闲工夫应付刘先,就将其暂且关押掖庭暴室狱中。

但郭婉知道,如今曹操归来,还是会释放刘先的,封他武陵太守一职重返荆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