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 第14章 铜鞮侯府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第14章 铜鞮侯府

作者:九尾糊糊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26 18:14:49 来源:文学城

夜色如墨,星河低垂,邺城的轮廓在昏黄灯火中显得格外沉寂而深邃。

蜿蜒的漳水纵贯月光弥漫的原野,若无战乱,倒是个不错的景致。

上官婉儿身着粗布青袍,头戴斗笠,身影匆匆穿梭于城郭的阴影之中,心中满是逃离此地的决绝与压抑着的些许兴奋。

她并无目的地,西往并州也好,北上幽州也罢,只欲先逃离邺城再做谋划。

心底盘算过,若是能直接去许都落脚,最便捷省事。

可若径直去往许都,既无官吏引荐,又无豪宅肥田,她上官婉儿贸然一人前往许都,不是成为军户的随军营妓,就是成为某豪族大户的私属品。

不能上达天听,难以企及真正的权柄,难窥权力之堂奥。

此非为婉儿所愿。

她费劲气力逃离邺城,可不是要换个地方继续做奴客的。

袁熙她都瞧不上,又怎会愿意侍奉寻常豪族中人。

莫要忘了,她上辈子唯一终身侍奉过的,是圣神皇帝。

可不去许都,她无处可去了。

远眺漳河对面,正有几座被烧毁的村闾仍冒着浓烟,剩下些被熏了许久的残垣断壁,像焦黑的烂牙齿一般杵着。

像是被曹袁混战殃及的池鱼,婉儿猜测,那个村闾普普通通倒无异常,或可稍作歇脚。

她不渡河,驱马绕过漳水,越发逼近村闾之时,却突然听闻远处吗马蹄声由远及近。

一阵夜风拂过,带起衣袂翻飞,打破了夜的宁静。

上官婉儿心下一紧,侧身钻进村闾巷弄,暗自戒备。

此处村闾已有扫荡殆尽的痕迹,何人还会至此?

曹操兵在黎阳,因此婉儿选择从邺城北面出城,却未想到北面竟然还有游荡的兵卒。

往里一瞥,常能看到烧焦的扭曲尸骸,村头失去主人的狗在汪汪狂吠。

兵卒逼近,婉儿无法,侧身往村闾里躲闪。

马儿顾及不上了,丢在外面罢,保命要紧。

她是流民逃婢,虽有从张南手底下开具的身份契书,但乱世纷争,能避开身强体健的士卒绝对无错,不遇到,就不会面对生人歹心。

前世早在掖庭与母亲相依为命之时,她就早已养成了小心谨慎的性子。

躲进一户吱呀吱呀快断掉的木门后,上官婉儿屏息,看着远处驶来的一众兵卒。

马蹄声渐渐放缓,那些个军将直至在不远处的空地上停下。

为首的是军将装扮,看着装识不出身份。

然,婉儿识字。

就是因为识文断字,她才在心底暗道不妙。

醒目的“曹”字大旗,还有面校旗上绣着六字……

“典军校尉……”

婉儿眼睛眯了起来,后面那两字,她当然认得。

“朱!”

不假思索,上官婉儿就已经知道这是何人。

她是做过功课的,自从来了三国,上官婉儿确认了如今曹操围困袁绍的事实之后,就着重对曹操麾下带兵将领做了详细回忆和了解。

所来之人,正是典军校尉朱灵!

曹操的人,原来已经开始扫荡邺城外的村落了吗?

就连被战争波及到的小小村闾也不放过。

早在曹操征讨陶谦之时,朱灵就弃袁投曹,多年来一直随曹操南征北战,如今在村闾遇到,实属意外却也能理解。

是曹操派他们搜刮钱粮来的?

婉儿心底腹诽。

当然不是如她所想,事实上,朱灵带兵至此,倒也不是与百姓争粮,只是来解决土匪,安顿流民罢了。

婉儿蜷缩在门后,并不敢有太大动作让朱灵等人警觉。

他安顿他的流民,与她毫无关系。

她虽然严格意义上,也是朱灵要来安顿的流民,但她意在许都,怎会老老实实在此落户,替他曹魏屯田储粮呢?

抱歉,她只会舞文弄墨,擅权弄势,让她一辈子垦辟荒壤,侍弄田地,她做不到。

虽然,幼时曾有过历览山川之美,心怀田园之趣,梦栖林泉之间的梦,可现实并不允许上官婉儿一辈子无忧无虑的游山玩水。

上辈子也曾许愿过,待替公主夺回权柄之后,便驰骋天下,遍历山川,不问朝廷事,可还未看到公主践阼,她便死了。

今世呢?

再尝试一次。

她不相信,自己许过的愿,总也不能实现。

按理讲,城池周边村闾小镇的安宁直接关系到城池的稳固与民心的向背。

邺城动荡,表面还受辖于袁绍,可袁氏动荡将亡,众人皆知。

因而此处村闾被曹操提前接手整治,倒也在合理范围之内。

因只是小小破落村闾,并不值得曹操亲自关照,因而派遣朱灵在周遭整管一二。

这座村闾附近大概是并无盘踞附近的盗贼与流寇。

因为婉儿躲在门后细听了朱灵的吩咐,貌似只有些逃窜的流民,并未见土匪流寇身影,也没有什么豪族大户。

“二三子勿慌,某替曹丞相军屯于此,尔等罹袁氏之难,今年租赋一律减免!”

“无有名册者,前来登名造册!”

看着手提短搠脚跨五花马的朱灵,驾马在村中行走,将所见流民登记造册,上官婉儿舒了一口气。

不是来争抢钱粮的兵匪就好,曹操何许人也,他可是很擅长做这等事的。

至于军屯在此,登记造册、百姓亲附之事,与她无关。

朱灵和他麾下的兵将,铁甲映日,锐气难当,果然不愧是曹操麾下之人。

这尚且还不是虎豹骑呢,气势就如此勇武。

上官婉儿下意识默默赞赏。

正准备放下背上包裹,却听背后传来细碎的声音。

“女郎何不上前讨口饭吃?”

上官婉儿身后,一声细微问句,将其思绪吸引过去。

转身,见是一个藏在角落的女郎。

年岁比她大些,看上去也就及笄未久,虽身着粗布衣裳,发髻散乱,然其沉稳之气,不减分毫。

倚门而立,凝视着她。

是同她讲话。

原来从上官婉儿逃匿到这间屋舍的门后之时,这个女郎就已经发现她的到来了,并且一直关注着她。

只是女郎藏匿之处,比她更为隐匿,所以自己并未发觉身后有人。

不禁汗颜,自己何时竟然如此大意。

若非女郎出声询问,上官婉儿都不会注意到她的存在。

看来是自己的注意力,全被朱灵吸引去了,并未察觉周遭环境的不妥。

虽然上官婉儿疑惑,自己男装在身,是如何被面前女郎识破,但女郎所问,她也并无藏掖作假,挑拣着话说道:“吾欲去往他处投奔亲眷,此非立身之处。”

“只是路过。”

“不曾想此处曾横遭浩劫,村民十不存一。”

“朱校尉为流民预备谷粮,吾非此地流民,便不取食了。”

“阿姊何去?”

上官婉儿套近乎,口称女郎阿姊。

在言辞上稍显年岁的稚嫩,让女郎放松警惕,莫要对年纪轻轻的自己有歹心最好。

女郎着青袍,也是乔装打扮一番的,上官婉儿瞧她模样,也是同自己一样要行远门的,并不像这个村闾的村民。

“女郎一人?汝也是投奔亲眷?”

虽然有些看不清表情,但借着微弱的月光,上官婉儿隐约感觉到,跟前的女郎舒了一口气。

似乎之前也是在试探自己是何许人也。

自己的话,让她降低了危险感。

“也是”,代表着女郎是要投奔亲属,暂居在此,过夜而已。

二人似乎在乱世中看到了另一个自己。

两个被战乱波及到的女郎,同在一个被战乱波及到的村闾中,对视良久。

“吾也是。”

那女郎清秀可人,虽然在努力维持淡然镇静,但她一眼便能瞧见她眉宇间藏着的忧愁之态,宛如初绽之花遭风雨之摧。

还是年轻的小女郎啊。

婉儿感慨。

十六七岁的年纪,家族遭战乱之害,孤身一人,前往别地投奔亲友,以求安身立命之所。

可乱世如何能安稳度日呢?

女郎不同她讲话,上官婉儿从不会做交浅言深之事,见状也没有主动搭话。

二人对视良久,见那女郎眼中似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

上官婉儿率先结束了静默的对视。

她从邺城逃离出来,已经挺疲惫的,虽然在此遇到了不该遇到的陌生人,但有人就有人罢,并不妨碍婉儿在此处歇息一夜。

她明日还要动身呢。

为了自己能够在此处早点歇息不被打搅,上官婉儿决定,还是礼貌问候一下:“阿姊有何事?”

婉儿感觉那女郎费了好大气力,轻启朱唇,才展颜一笑说出了话。

“战乱纷飞,家土何在?吾等身为女子,虽无力挽狂澜于既倒,亦需自谋生计,以求一线生机。吾欲前往铜鞮侯家,未知前路如何,心中甚是忧虑。”

孤身一人,难免忧虑。

上官婉儿颔首,表示理解,低声应和,说些客套话道:“吾亦曾闻铜鞮侯家乃仁义之府,阿姊前往定可得庇护。”

原本只是场面话,但上官婉儿脑海中似乎浮现出什么人物与事情。

“不知女郎前往何处,能否与小妹同行一路?战乱不止,吾等途中也好有所照应。”

听着女郎的请求,上官婉儿正准备放下包裹的手微微一顿。

铜鞮侯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