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 第107章 勿怪我儿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第107章 勿怪我儿

作者:九尾糊糊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7 12:45:51 来源:文学城

其后数日,有关灾情之讯,不断传入许都之中。

地震的余波,频仍不已,有时竟至于一日数震,加之蝗灾肆虐,致使人心惶惑,不安之绪弥漫朝野,随之而起者,乃流言蜚语,纷纭杂沓。

世间无人能恒久强盛,大汉天子刘协,亦不例外。

他的诸多权柄本就被司空曹操的府员们分得七零八落,如今及至商议赈灾之策,此等根本要务之时,亦屡遭敷衍塞责,牵制掣肘。

乃至灾民流离失所,纷纷涌入许都近郊,朝廷之上,仍未议定一妥善的赈灾方案。

大多臣工,除了家门富庶,豪族出身之辈,大多勤俭持家,然这样自身俸禄也只单单够一家一户只用。

一旦来了蝗灾水灾,灾年时,朝堂给大臣们的俸粮都快要发不起了,一旦停发俸粮,不太富庶的官吏们家中吃马嚼、祭耗亏空,人情往来等诸多事务,直接能把整个官吏的家底吃空。

更不要说治下百姓了。

那是真的会饿死人的。

虚君实奴的刘协,还有实封的各诸侯国国君和国官府佐,也要给他们发放俸料和职田,这也是汉宫的一项很大的开支。

他们的衣食耗用,都是由朝廷承担的。

而且这些物料耗用,都很难割让。

掖庭已经率先遣散了大半宫人和官奴婢,但对于赈灾需用的银钱和粮食,想掏出来还是有些困难。

在朝的,包括荀彧在内的衮衮诸公,一时半会儿并没有更好的赈灾方案。

而不在朝的,曹操与其众多谋士僚属,皆远赴冀州而未返许都,仓促之间,难以遽归。

纵使彼等得归,军中虽有余粟,但那些是军饷之备,非赈灾之资,于济困扶危,实无大益。

曹彰的思绪,犹如脱缰之马,府中僚属虽难以踵武,但念及其为司空曹操的儿子,纵值迎娶万年公主刘遹的大喜之日,亦无人胆敢出面阻拦。

毕竟,出降曹氏的万年公主刘遹,尚且未加拦阻于其夫君冀州之行,众臣僚身为下属,自是匆匆往卞夫人处禀报。

随后,只能恭顺地为曹彰牵马执辔,目送其仅携数名亲随,翩然离府而去。

听闻侍从匆匆登堂,入前细禀:曹彰仿效前例,如他大兄曹丕之径自离去,赴冀州寻其父踪。

前脚有曹丕冀州寻父,如今又上演了一出曹彰寻父。

戏剧性的故事往往发生的很突然。

因为有曹丕在前,所以卞夫人对曹彰的不告而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接受。

她生有四子,一个接一个的都要去军营找他们的父亲寻刺激是吧!

卞夫人初时略显阴沉,旋即便复归平静,安然归座。

并且,她的心里,也稍稍松了一口气。

本来,卞夫人还担忧,其三子曹彰尚公主后,会紧执驸马身份,为公主所制,日后唯刘遹之命是听。

卞夫人拟于婚仪既毕,与曹彰、刘遹二人皆深谈一番,略加训诫与点拨。

而曹彰如今,往从军营中追随曹操,恰解卞夫人之忧,且能使曹彰有所成就。

曹操再不济,也不会把曹彰放到前线送死。

曹昂当年怎么死的,曹操不会不心痛。

“谚云:‘有其父必有其子!’彰儿既已开府建牙,复娶公主为妻,亦非稚子之年。昔日,丕儿得侍父侧,今彰儿追随其父,吾亦不觉为异。”

言罢,卞夫人遂向诸位今日前来观礼的夫人们致歉,谓其对曹彰管教不严。

更遣贴身侍女,前往禁中,向长秋宫禀明此事,致以歉意。

自长秋宫深秋得子之后,伏皇后边不怎么在意宫外之事,以前可是连卞夫人宴请何人,都要问个明白。

虽伏皇后必然不敢以此加罪于司空府,但礼数之周,卞夫人自不肯稍怠,以免为人所訾。

“既事已至此,吾等便同往彰儿府邸,拜见公主。”

言毕,卞夫人起身离席,诸夫人亦随之而起,众女眷浩浩荡荡,一同前往同坊的曹彰府邸。

卞夫人思忖,刘遹方为人妇,便被夫君于新婚之日,留于青庐之中,况其身为公主之尊,岂能堪此羞辱?

是以,必往抚慰之。

途中蝗蝻肆虐,碎石遍布,但诸夫人皆有仆从前驱,是以至曹彰府邸,并无多难。

灾疫在富人和权贵面前,其实并不值一提。

他们需要做的,是安定治下的百姓,减少损失和暴乱的可能性。

显然曹彰如今并没

及至曹彰府邸之前,卞夫人并未以主母之尊,径行闯入。

反而是,先转身,向诸夫人含礼而言曰:“诸位且归返各家,各寻乃夫之主,吾今代司空府领受尔等心意矣。至于后事,乃私家之务,自当由吾等处置,毋庸烦劳诸夫人矣。”

一番好话,劝众人离开。

卞夫人讲到这里,淡笑着说道:“诸夫人恩情深重,吾亦感念于心。然,灾年艰难,吾不忍再以恩义相绊,强留诸位于府上。”

“不过,无论内外,皆共沐此天,情义相结,岂是数重门墙所能阻隔。万年既已归我曹门,吾身为其姑,虽不必以菽水侍主,然亦须加以宽慰。吾今身为司空之妻,自当妥善护送诸夫人归返府邸。”

包括阳安长公主刘华在内的诸多贵妇人,闻此亦不再恳请入府短坐,皆就此拜别。

灾年虽然他们不怕,能够安稳度日,但外出在外终归是有危险的。

能早点回府自然是好。

及至卞夫人劝散众人之后,登至新人府邸之时,日已西斜。

刘遹在曹彰策马离府后,入内更衣,复独自一人登堂以待宾客。

自午后至傍晚宵禁前的迎客,方为正式之礼。

卞夫人立在堂外观之,刘遹举止端庄,落落大方,赢得满堂宾客的赞誉,卞夫人这才颔首以示满意。

诚然,此婚事以曹氏政事之需为先,但亦无人愿得一位格格不入的儿妇。

卞夫人与万年公主虽相交日浅,言谈亦少,但刘遹的表现,已超乎她的预期。

不飞扬跋扈、空有大腹的大汉公主,已经很不多见了。

不过,念及万年公主与自家儿子曹彰的相处,卞夫人又不禁心生忧虑。

吾家此子,不喜美色,如何是好啊!

新婚之府,犹掌灯悬彩,卞夫人立门之外,心中微有踟蹰。

沉吟片刻,乃整衣步入。

甫入室内,但见人影绰约,乃见万年公主已更衣为适居的襦裙,上前行礼。

卞夫人礼答刘遹之后,干笑一声而言曰:“公主何以未寝?府中并无严规,彰儿既去,但求自适,日后无须日日来司空府拜见舅姑,亦无须久候于此,循时起居可也。”

洗净花黄之后,刘遹之颜端庄秀美,不知为灯火之映,抑或天生丽质,两颊绯红,娇艳动人。

在卞夫人前,刘遹自不敢倨傲,闻卞夫人之言,乃苦笑以对曰:“入府之前,掖庭阿姨已屡加告诫,妾深知夫君尚简随和,不敢以俗规相扰。新妇登堂,实乃本分,不料家姑先来探视,此乃遹之过也。”

卞夫人遂上前执刘遹之手,共坐于席,语气温和而略带嗔怪之意:“曹邸不比禁中,门庭冷落,望公主勿怪彰儿离府之举。平日里,公主可于府中设宴,亦可随意游走,无需担忧耗费谷米,但顾念旧情,将此视为己宅可也。”

就差说“勿怪我儿”了。

毕竟门前牌匾,就书有“公主府”三字。

万年公主初时神情淡淡,惟欲敷衍卞夫人,以便早日入室休憩。及闻卞夫人之语,忽而精神一振。

“吾于掖庭之中,本无闺阁密友可言。唯与暴室女史郭氏,颇为投契。自入禁中数载以来,得与女史郭氏相伴,方觉此生不虚度也。”

卞夫人未知郭婉何人,也并不关心郭婉其人,闻刘遹之言,只是佯作好奇状客套而问曰:“哦?公主竟有相知的女史乎?何不令其随降,至此府中,常伴左右?”

刘遹摇头而言曰:“遹亦曾希冀常与郭氏为伴,然闲暇难得,又恐不能恒持雅趣,愉悦主人,久则生厌。”

“且昔日,女史郭氏因公差离宫,遂失与彼交心之机。”

卞夫人颔首而应曰:“他日若有缘,务必再邀女史出宫一会。”

女史出宫之事,固非难事。

然,值此灾年,女史多被掖庭遣散归家,卞夫人心中实不以为她们能复有重逢之日。

或恐其已殁于城外矣。

刘遹颔首以应,曰:“自当如此。”

“坊间自有亲族比邻而居,若府中起居有所不周,但往司空邸告之可也。”

刘遹唱诺,又重重点了点头,这才送走了卞夫人。

她自然知道,卞夫人此来,意在安抚己心,担心自己怀恨曹彰,亦恐自己怨怼司空府的人薄己之面,因为于新婚之日,曹彰竟弃之而去。

但其实,刘遹心无波澜。

无怒,无尬,亦无羞愤。

唯有平静。

于嫁人一事,其本无所谓。

嫁曹彰是嫁,嫁荀彰、陈彰亦嫁。

入曹氏之门,反而是她高攀。

是夜,本应为花烛璀璨、锦浪翻腾之时,但因曹彰的率性离去,竟致刘遹青灯寂寂、素帷低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