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 第101章 立宅养家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第101章 立宅养家

作者:九尾糊糊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7 12:45:51 来源:文学城

古之婴儿,诞育未几,其父即为其赐名。

此名也,多依家族之传承,或撷吉祥之寓意以命之。

犹“孔子”之名“丘”,乃寓以“高山”之意。

于华夏之古昔,男子及弱冠之年,行冠礼以为成年的标志。

礼毕,则赐以“字”,此字常映其社会之身份、品性之特征,或志向之追求。

如孔子之字“仲尼”,乃寓“中庸而富智慧”也。

往昔之时,名多用于家族之内之呼称,而字则多用于社交之场,以表自我之志趣。

但是事无绝对,于大争之世,非尽皆家族待子弟年登弱冠才赐字。

曹丕于十五之年得字“子桓”,亦属常理之中。

曹丕的名与字,郭婉略作沉思,忆及古籍所载。

《书·大诰》有云:“弼我丕丕基。”此言乃指极伟岸之王业,特指帝王之尊位也。而“丕丕基”,正是喻指此等非凡基业。

又观《周礼·大宗伯》之注,言:“双植谓之桓。”

桓者,宫室之象征,寓以安稳尊贵之意。

彼时,曹操为曹丕赐字,择后世众人皆知之“子桓”,此中寓意,现在来看,实为深远而美好。

曹操未使曹丕久怀忐忑,挥毫而就“子桓”二字,抛给曹丕,说道:“自此而后,操家骏骑曹丕,字子桓者,可扬名于世矣!”

曹丕初得赐字“子桓”,尚未及深味其意,就见曹操复书一手令掷于曹丕前,令其:“速持此书替吾交给文若,即刻施行!”

瞥见曹操手书内容,曹丕顿觉神色大变,倏然跪伏于地,哽咽而言:“儿子拜谢大人垂怜孤弱,铭记父亲深恩。丕当肝脑涂地,以报父恩,然此情此景,实难言表……”

“哈哈,涉足尘世已久,终肯以父相称乎?吾之儿郎,当有此等气度。”

“往事如烟,诸多情愫难以尽言。子之于父,亲亲之情,父又岂会不爱吾之乖儿子桓?”

“且去吧,勿留遗憾于人间。”

曹操挥手示意,面上和煦可亲,纵使曹丕深知其父之真性情,此刻亦不禁心生微澜,感念之情油然而生。

原来,曹操手书内容,言辞简练,乃命尚书令荀彧代天子草拟诏书,册封曹丕为虎豹骑校尉,令其自此投身军旅,然后赐宅予曹丕,并追赏钱帛等物,令其筑宅以养家室,不复居于司空府中。

此意味着,曹操渐解对曹丕涉世的束缚,允许曹丕有自己的班底了。

于虎豹骑督曹纯麾下,曹丕将司职宿卫,并从师征战,掌理戎具、资粮之筹措,以及差点、教习之法令。

简而言之,此书一旦施行,曹丕将统领虎豹骑三百精骑。

虎豹骑者,乃曹操历年精心锤炼的精锐部队也。

曹操于军旅之事,素有深谋远略,遂得练成斯师,名曰“虎豹骑”。

其军旅统御之最高机关,谓之“霸府”。

军制分三:一曰中央军,二曰地方军,三曰屯田军。

地方军者,乃州郡守御之兵;

屯田军者,边防骁勇之士也。

中央军复分内外:

外军屯于四方,然犹曹操亲自统摄;

内军则号武卫营,京师及皇宫禁卫之师,直属曹操,常额逾十万之众。

于武卫营之中,虎豹骑尤为出类拔萃。

其一部专职护卫曹操及霸府安危,一部则常守汉宫。

统领此等精锐者,多为曹操亲族,号为领军将军,亦曰虎豹骑督。

如曹休、曹纯之辈,皆曾引领虎豹骑之雄师。

虎豹骑督之下,复设校尉之职,曹操今命曹丕往虎豹骑,授以骑校尉之衔。

因此行吴郡立功,曹操特赐其入虎豹骑,此令曹丕大为惊喜。

然其不敢自矜其功,乃谦恭而言曰:“儿不过虚张声势,借父之威以自饰,使人敬我。然在父前,岂敢以此自矜?儿于外,犹若悬丝傀儡;于内,则顽劣求恩之稚子,安敢不从父命?”

曹丕亦能屈能伸,见曹操愈喜,遂起身蹈舞,复作拙戏以娱之。

待曹丕舞毕,曹操示意曹丕稍候片刻,心绪平定,方探问其吴郡之行的所为。

曹操翻阅过曹丕于吴郡之诸多事迹,未及先询孙绰、孙恭二人,反倒对曹丕提及的月氏僧人颇感好奇:“闻卿自吴郡带回一月氏沙门,此人擅长编译佛经乎?”

曹丕谦逊答道:“此沙门名唤支谦,乃吴郡三藏法师之弟子,此番前来许都,意在与许都高人卢女共研相术之道。”

曹操闻此,眉头轻蹙,他向来不喜此类虚无缥缈之术,心中疑惑顿生,遂问道:“卢女何人?”

“吾未曾耳闻许都有擅长相术之高人,且竟为一女子耶?”

此时,曹丕略显迟疑,实不知卢女究竟何人。

郭婉仅言其乃友人而已。

曹丕遂答道:“儿亦不知卢女何人,但闻乃儿此行伴女史郭氏之友。”

于曹操之前,曹丕不敢稍有欺瞒。

曹操闻言,眉宇微挑:“女史郭氏?未曾闻汝麾下有此女史。”

虽无讥讽之意,亦无责怪之辞,然曹丕闻之,已觉冷汗涔涔。

见曹丕神情紧张,曹操亦觉好笑,乃安抚其长子曰:“勿需紧张,为父岂会加害于你?”

“既然此女史于你麾下效力,其身份确有不妥。若汝觉得汉宫女史颇为得力,不妨于府中亦赐予其名分,勿使其频繁往来宫中,或总使其奔波于外。”

曹操这几句话,也是在教导曹丕为人主之道。

郭婉于帐外闻之,未置可否,亦无他议。

郭婉本意即欲依附曹丕,今得曹丕亲赐微职,亦觉不错。

曹丕颔首之后,便不再提及郭婉之事。

及至归席,但闻曹操复又言道:“此番江东遣使纳质,实乃彰显我国之威于边疆,亦使朝中内外皆感震慑。吾正紧锣密鼓,筹谋诸事,以待天时之至。”

“然观九州之局势,犹有诸多梗阻未除,亟待廓清。如荆州刘表、刘备之辈,梗阻尤甚,其水军之操练,迟迟未决,皆因彼等之故也。”

曹操言毕,眸中闪过一抹凌厉之光,心中早觉新野刘备之掣肘实为心腹大患,其中所藏隐患,犹如暗流涌动,对中原之威胁日益加剧。

“今命汝入虎豹骑营,非使汝逞威耀武,亦非使汝假虎威以炫才,乃令汝遵子和之令,助吾军荡平袁氏之余孽。汝当多从子和习学,望汝日后能有所悟。”

子和,是虎豹骑督曹纯之字。

曹操与曹丕论及刘备之策未果,遂诫曹丕曰:“勿以入虎豹骑而自矜,宜戒骄戒躁。”

“儿子定当唯子和叔父之命是听,尽心竭力,以助军功。”

曹丕顿首拜道。

而后曹操挥了挥手,让曹丕下去休息。

及曹丕步出曹操营帐,天色已暮。

因曹操有命,令曹丕亲遣人手,将手书递于荀彧,故曹丕需往斥候营一行。

曹营诸部皆屯于黎阳,攻打邺城的兵卒亦早布署完毕。

营帐间,甲士林立,于朦胧夜色中,熊熊火光映照之下,更显英武肃杀之气,较白日更盛。

传递军情的斥候,位于曹操营帐的东侧。

欲至彼处,需先穿越重重营帐,至东畔谋士居所,再沿其东南方向转折前行。

沿途兵卒岗哨密布,戒备森严。

故而,出曹操主营之后,复有一曹军将领亲自护卫曹丕,往东而行。

此将亦曹氏之胄,乃虎豹骑都督曹纯麾下之兵,名曰曹椽。

曹椽身形中庸,貌不惊人,亦无高门儿郎惯有的骄矜之气。

是时,彼行于曹丕侧畔,为之引道,丝毫没有与曹丕叙谈之意。

曹丕观察曹椽,见其一面勉力振作,步履不停,一面又哈欠频生,难以自禁,乃含笑而言曰:“曹将军值宿勤劬,诚为众人之表率,令人敬仰之至。”

曹椽初未闻清,片刻后方省悟,乃回首挤出一丝笑意:“既忝列此职,自当竭诚尽事,不敢当公子谬赞。”

言毕,复又低头疾行,还是没有与曹丕交谈之意。

曹丕见状,亦敛起与之攀谈之心。

人有鸿鹄之志,方显英勇之气。唯心中有烈焰熊熊,人之精神风貌方异于常人。

观曹椽之态,颇有苟且偷生、混日度时之感。

不愿与之交谈,那也不能强行去迫使人家。

郭婉对曹椽此人并无多意,反而是及至临近谋士营畔,才轻声问于旁侧引路的曹氏将校曹椽:“未知奉孝公此刻是否已寝?”

曹椽稍顿,循郭婉之言,顾望此行从军之谋士营帐,而后淡然答之:“似犹有灯火之光。”

言下之意,即尚未安寝。

闻此,郭婉步履一顿,心中思绪纷飞。

乃转身谓曹丕曰:“从父体羸,婉心忧之,欲往探视。可否于此别过,不随主公往斥候营递书?”

再返曹营,未知日后能否长留此地,然若随曹丕归许,料此二年之内,难再见郭嘉之面。

曹操既克邺城,必将挥师北伐乌桓。彼时,即为郭嘉殒命之期。

郭嘉留周不疑于许都,其夫人及子郭奕亦居于许都。

郭婉难得一至,若不亲往拜见自己厚颜所认之从父,倘若日后永诀,恐将抱憾终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