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星舟到的第二天,也就是诸葛亮出发的前一天,他给哥哥诸葛瑾去了一封家信,除了日常的问安之外,便是询问了在江东是否曾存在过一个叫上海的地方在近些日子毁于天灾。
而就在汉中见到宁星舟的前一天,他在勉县收到了来自诸葛瑾的回信。信中却声称江东从未发生过天灾,自古至今更没有一个叫做上海的地方存在。
宁星舟,那么你究竟是谁?看着眼前的信纸诸葛亮在中军帐内沉默了许久,对于这个答案他并不意外。他虽没去过吴郡,但并不是没去过江东。身为女子二十七岁却依旧未婚,奇装异服不说行为举止和一般人也极为不同、知道他从未示人的《出师表》的内容,说中了马谡会失了街亭,借给他极其保暖却完全看不出材质和制作方法的衣服——像宁星舟这样的人只怕是整个江东都找不出一个。
而时间回到此刻,诸葛亮紧张却依旧目光锐利的看着宁星舟,眼中浮现出期待。
“哦吼,被发现了,怎么办呢?”嘴上虽然这么说着,眼前女子却显得毫不意外。她早就知道自己就算表现得与普通人无异也迟早暴露。因为她告诉诸葛亮自己的从哪来的时候她还不知道自己穿越到了什么年代,可当她得知自己穿越的是三国时代而面前的人是诸葛亮之时——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就身在江东,她虽然记不住上海到底是哪一年才正式命名的,但是也知道三国时代上海决计还没有出现,两边人稍微对一下口供自己就直接穿帮。
“那么,孔明,你猜我是谁呢?”
“依亮之见,星舟要么是天上的神仙化身下凡。毕竟能够未卜先知又有着人间绝对造不出来的衣服和亮从未见过的那么甜的口嚼糖,但依旧有一点说不通——”
“既然是神仙那么必然知晓人间发生的种种。这天下如此之大城池如此之多,可为什么你却偏偏会说出自己来自上海这样一个不存在的地方,露出明显的破绽呢?”
“看来孔明心中已经有猜测了。”宁星舟只是笑,静静观赏着这位公元3世纪的福尔摩斯。
“是的,亮有一个猜测......只是,过于离奇。”他突然有些红了脸,因为当他得出结论的时候就连自己也被可笑到了。
“说吧,洗耳恭听。”
“洗耳恭听?”诸葛亮眼神猛地一动,在这最后的时刻他本已做好猜错的准备,可宁星舟无意之间说出的词却让他更坚定了他的判断:“许由洗耳,是厌闻尘俗之言。星舟却用洗耳恭听形容愿闻其详,倒像是说洗净耳朵来恭敬倾听——此等用法,亮虽遍览群书,却从未得见。”
“宁姑娘,你,来自未来。”
“只有这样你才可以未卜先知,比如你知道亮从未示人的奏折里写了什么知道马谡会丢了街亭知道赵将军烧毁箕谷栈道,并且就在刚才你无意识间的用词是“记”——因为这一切的事情对你来说都是已知的历史。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你在乍一听说亮与幼常的名号时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因为在你的世界里我们都是历史上的古人。”
“只有这样你才会在不知道自己回到了具体什么时代的情况下说出一个自古至今不存在的地名,因为你那时候不知道这个地方在这个时代还未出现。”
“只有这样你才会拥有那么多当今的江东乃至整个中国都不存在的东西却又无法做出第二个因为制作这些东西的工艺只存在于未来。”
“也只有这样,你才会下意识地随口说出‘洗耳恭听’这样一个亮从未听过的成语,因为这个词在未来的你的时代已经习以为常。”
“GOAT.”
短暂的寂静过后,爆发出来的是宁星舟无比佩服无比热烈的掌声。作为美籍华裔伊莎贝拉学过美国文学史,知道世界上第一部穿越小说是十九世纪末期文学天才马克吐温写下的《亚瑟王朝里的美国人》。
所以她做好暴露自己穿越者身份的准备的同时也想过了怎么才能让他慢慢理解和接受时间穿越,可她没想到在距离十九世纪还有一千七百年的三国,诸葛亮、诸葛孔明却能靠着点点蛛丝马迹,仅凭自身推理得出穿越时间这一根本不应该存在于自他往后一千七百年里任何一个人认知里的结论,又怎能不叫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时光荏苒,智慧永恒。
毫无疑问,他是个超越时代的、无与伦比的天才。
“宾果。”她看着眼前的男子,他真的做到了没有放过每一个细节。
诸葛亮诧异: “什么果?”
“就是你说对了的意思。”
“我的确来自未来。”
她转身往小院里走了几步,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把那瓶口香糖扔给了他:“嚼了这么久早该没味了吧还不吐,看来你真的很爱吃,这叫口香糖,暂时借你带去陈仓,觉得压力大的时候就嚼一颗,会有些帮助的。不要丢,丢了就真没了。”
“那么,告辞了,孔明。”她是真的困死了,头也不回地往里面走去。连续五天每天可能就睡俩小时然后一天都在险峻的山道上骑马,就算是程序猿也没有这么加班的。更何况历史上有名的加班狂魔在自己眼前呢,结果五十四岁就积劳成疾去世了,她还想多活两年。
“所以,在未来,大汉,怎么样了?”诸葛亮在她身后盯着宁星舟的背影,目光里满是颤抖。
他想知道那个结局,却又害怕知道。
“等你从陈仓回来,我再告诉你吧。”宁星舟的声音遥遥传来,带着时光的味道。
那是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了。
她一把把自己摔在了床榻上,闭上了眼睛。
长到祁山难行的山道,长到五丈原的秋风,长到北伐的小将变成了六十岁的老人,长到城头变幻大王旗唯见山河依旧。
六月,诸葛亮率军走陈仓道出散关攻陈仓城。
如宁星舟所言,没人想到刚刚大败的诸葛亮竟然这么快就卷土重来,曹魏军队主力此刻远在凉州后防空虚。
七日,陈仓易主,蜀汉兵锋直指长安,关内震动。镇守长安的魏明帝曹叡大惊失色急召前线部队返回,然等到曹真张郃携魏军急急忙忙千里归来已成疲惫之师,而另一边的蜀汉军队却早已高筑城墙做好准备,此时正值夏末秋初粮食即将成熟,陈仓又作为古来粮仓本就粮草充足。蜀汉军队以逸待劳,反而杀得前来攻城的魏军大败。
七月,曹魏军队连续十数日攻城不下反而折损上万,本就是千里回援的军队再也打不动了,曹真只得退回郿县暂时休整。从228年初春一直打到夏末的魏蜀第一次战争,至此终于结束了。
结算战果的时候很难说到底谁胜谁负,蜀汉在街亭的大败导致魏军收回了先前占领的凉州所有土地,可诸葛亮在战败后攻其不备趁着魏军来不及回援又攻下陈仓这一古来兵家重地。
九月即将入冬前诸葛亮安顿好陈仓诸事后班师回朝,这回学乖了不敢再乱找人守重镇,留下经验丰富的老将赵云镇守陈仓城。
快要到汉中的时候贴身护卫唐桦明显发现自家丞相变得有些急切起来,隔不了多久就问他还有多久才到汉中。他本以为丞相有什么急事,结果发现等真的到了汉中丞相连屁股都没坐下就急急急去找宁星舟。
看来相府又要有女主人了啊。唐桦和其他几个护卫脸上露出懂得都懂的微笑。想不到丞相一把年纪了谈起恋爱来也跟毛头小伙没什么区别。
“谁啊?”诸葛亮当然意识不到自己的侍卫都在想些什么,敲了几次门之后里面出来一个侍女,正是诸葛亮临走前给宁星舟安排在汉中照顾她的侍女水月。
“奴婢见过丞相。”那侍女没想到来人是诸葛丞相,手忙脚乱的赶紧行礼,好在诸葛亮此时根本没心思注意这个。
“星舟呢?”这几个月没得到的答案像小猫磨爪子一样一直在他心里挠着,害得他心里痒痒的多吃了好多口香糖(堂堂丞相才不会承认是因为甜甜的真好吃)
“宁姑娘不久前外出了。”水月回答道。
“她外出了你没有随行?”诸葛亮此时的母语是无语,似乎体会到了当年刘皇叔的感受,果然是天道好轮回。
“额,宁姑娘最近几乎每天骑车都出去,也不让奴婢随行。”水月战战兢兢地说,任谁现在都看出来平日里沉静如海的丞相此刻却火急火燎的。
“骑车?”诸葛亮皱起眉头,这是个什么说法?
“回丞相,就是这个。”水月从屋檐下拿出一个木质滑板车,车把上绑着一个藤制的罗筐,然后她比划着滑了两下:“丞相您五月带兵离开后,宁姑娘就开始画设计图,后来找到木匠把实物打造了出来,就是这个双轮车,宁姑娘说这叫滑板车。平日里在城内和城郊不远的地方行动十分方便。后来宁姑娘看我经常要出去采买物资走路辛苦就让木匠也给我做了一个。”
“……”诸葛亮有些好笑地看着那滑板车,心道她大概又是把什么未来产品搬到现在了。
“那平时日里她的日常生活怎么样?”
“回丞相,宁姑娘每日起的很晚,有的时候能睡到巳时,除了盛夏最热的那一段时间还有天气不好的时候,用过午饭下午的时候她一般都会出去。奴婢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在府里宁姑娘也从来不管我们干什么,只是要求不要随意进她的房间,需要进她的房间得提前报告。打扫卫生也不可以动那个白色的布包。”
“……”听水月这么说诸葛亮大概也猜到那包里定然是那些她从未来带过来的东西,被看见了不好解释。
“丞相,不然您先请回吧,宁姑娘每次出去时间都不定,她这出去了还没多久,估计要一两个时辰才能回来。”水月看了看天色,有些为难地说。
“不,我就在这等她。”诸葛亮却说。
很多年前曾有个人就这样在南阳的草庐前等他,后来那个人成为了他追随一生的君王。他们一起走进这滚滚乱世,从新野到赤壁到汉中,从漂泊无依到入主蜀中到登顶九五。
后值夷陵倾覆,君王临死时在病榻前把所有的信任都给了他,而他发誓要替他的君守住这好不容易打下的一片河山。
所以他发动北伐,因为他知道相比于人多地大的魏国,蜀汉国小力孤人口又少,长此以往发展下去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而唯一的机会就是主动出击以战养战。
前期的形式一片大好,可当他得知街亭守将马谡不听军令擅自上山扎营时,他就知道这一切都结束了。
可亦是这一刻,他突然想起了,成都的雪夜里,那个曾经告诉他不要让马谡守街亭的女子。
在勉县看着诸葛瑾寄来的家书他静坐了一夜终于得到了那个看似荒唐却是唯一合理解释的结论——在那一刻无人能想到他心中山呼海啸般的激动。
是的他知道这个结论太过荒唐……
可是如果宁星舟真的来自未来呢?
智慧如他不会不知道一个预言家会对他起到多少的帮助——人生不就是很多事情即使早知道三十秒也不会导致最后一生的遗憾。
如果他能让她愿意帮他的话……
那么诸葛亮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换,就像主公当年做的那样。
所以附近的人都看见了诸葛丞相等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院前,整个下午一步也没有离开。
所以当宁星舟在郊外踏青晒太阳抓紧享受这最后的夏天时光的时候,汉中城内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百姓们听闻诸葛丞相在这里纷纷自发前来围观和拜见,也好奇这里面究竟住了何方神圣能让丞相等那么久。
而日落时分浑然不觉的事情主要人物踩着滑板车回来看着自己门口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群众,还以为是不是着火了。结果发现原来是诸葛亮站门口呢,她脸上直接露出了excuse me的表情。
四个月不见,又给她惊喜是吧?
“你不能进去等吗?况且有这么急吗?”终于挤过层层人群带着诸葛亮走了进去,坐到了会客厅上她看着眼前的诸葛亮一脸无奈。城门那一次已经够吓人了,还好那时候离得远大多数人都没看清她的脸才能丝滑的混过去,结果这一波直接杀到家门口,她确信明天自己就得出名。
“进去等有失礼节。”诸葛亮正色:“亮不能有损姑娘的名节。”
“Alright.”宁星舟投降,实在不想跟这个在这方面超级无敌伟光正到甚至有些迂腐的君子多说,只得转移话题:“回来了,陈仓怎么样?”
“多谢你了。”提到这个诸葛亮心中就一阵后怕。
四个月前在汉中她让他去打陈仓,可在军队一场大败后士气低落之时再去打一场战斗是一件极度危险的事情,毫不意外的帐下将领皆是反对的意见,但他没有犹豫。事实证明宁星舟又对了,当他们攻下陈仓发现堆积在仓库里那些数不胜数的还没来得及用的上的筑城材料和守城装备时,寒意从他的脚底直冲天灵盖——如果他晚了,那么就真的没机会了。
接着他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像是个在提无理要求的小孩:“星舟,那事到如今,是否可以告诉我大汉后来怎么样了?”
就在这个时候,水月轻轻敲了敲门:“姑娘,饭做好了。”
“急什么,我人都在这。”她无语:“我饿了,你要留下来一起吃吗?”
“好。”在如今的文化下男女超过七岁就不能同食,可是面对着宁星舟的坦然诸葛亮倒是不好意思了起来,大概猜到或许在那个遥远的年代他们并不在意这个。
水月把盘子依次端上来的时候,望着上面的菜品诸葛亮有些惊讶,竟然每一个菜都不是他熟悉的做法。
“铁锅炒菜,我们那个时候都这么吃。”宁星舟也不跟他客气自己先动了筷子:“在相府的时候伙食都是被安排好的,可给我难吃坏了。你走了以后我就去铁匠铺那边打了一个铁锅,虽然这个年代冶铁技术还太差,但起码能用。然后亲自动了几回手给厨子老张演示了一下怎么做,他很快就学会了。”
天知道吃到炒菜的时候宁星舟有多开心,虽然现在很多后世习以为常的食材甚至都没有传入中国什么鸡精味精辣椒现在也当然不存在,比现代食物那肯定没得比。但是!至少比丞相府那干巴巴的炖菜煮菜要好吃的多!
“好吃。”诸葛亮也开始下筷子了,只吃了一口脸上就露出了满意的表情,必须得说这几乎是他这辈子吃过的最好的食物。或许是在好吃的食物的刺激下,堂堂丞相也一时间忘记了他心心念念的那些事,又或许是之前几个月行军打仗伙食差的一比,这下他越吃越有食欲,本来这个菜量宁星舟日常就是标准的三菜一汤,吃不完的拿给水月老张他们解决,反正他们也喜欢吃。结果丞相大人这一来,吃到后面说实话还没吃饱的宁星舟默默放了筷子。
“......”看着很快被清空的盘子和饭碗,宁星舟只能想丞相毕竟是一米八多快一米九的山东汉子,能吃是应该的。
只是她突然想到,历史上到了秋风五丈原的时候,他一日吃米才几升?她对升没有什么量的概念,汉代的升跟现代的升更是不同,反正知道是很少的意思就行了。
所以现在还能吃的他,是多么的一个好事。莫名的她有些忧伤。
“你怎么了?”诸葛亮敏锐的察觉了她情绪的变化,赶紧把手里还差一点没吃完的饭碗放下:“是亮失态了吗?”
“没事你吃。能吃是个好事。”她却是摇摇头:“毕竟历史上记载的你死之前那段日子,可是出了名的吃的少。”
“口香糖。”不待他说什么她伸手跟他要她心心念念的口香糖,四个月没吃到她快馋死了。
“所以还有几年?”面对宁星舟毫不避讳地谈起自己的死亡,他轻笑着从怀里摸出随身带了四个月的绿色罐子递给她:“很好吃,谢谢你。我没想到这糖竟然能取之不尽。”
“是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从我家乡和我一起来到这个世界的东西,都可以随便用。”宁星舟抓起两颗塞嘴里:“按照我那个年代的记法,现在是公元228年10月,历史上你死于234年10月。”
“还有六年。”他默默吃完最后一口饭放下筷子:“那么蜀汉呢?”
“263年,魏军偷袭成都,刘禅投降,蜀汉亡国。”
纵然心中早已经猜到了答案诸葛亮在听到后来者告诉她这冰冷的历史时还是闭上了眼睛。
“那么……陛下可还安好?”
“挺好的,甚至还贡献了一个成语典故。”随后宁星舟给他讲了刘禅著名的乐不思蜀的故事。
“呵呵,”诸葛亮这下反倒是乐了,语气中带着欣慰:“陛下这次倒是聪明,没人能保护他的时候自己也懂得保全自己。”
“也是。”饭后有些渴,宁星舟叫水月带来壶水喝:“不这么答的话,明天的太阳都见不到。”
诸葛亮还是笑,也不客气的端起茶杯:“是啊。陛下从小就忠厚,在这乱世中能一辈子平平安安寿终正寝,又有什么不好。至于那些生前身后名,不管也罢。”
“你倒是看得开。”
“所以历史上亮怎么死的?”诸葛亮似乎这下才想起来自己就剩六年的寿命了。
“第五次北伐途中,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宁星舟白了他一眼:“相府的人和我说你已经许久不曾在十二点……子时之前睡觉了。天天起早贪黑处理政务不说还到处打仗,能撑六年都算你身体好。”
“所以我还打了五次北伐。”或许是吃饱喝足心情好了又或许是宁星舟对他如同对一般人的态度太容易使他忘掉自己的丞相身份,诸葛亮嘿嘿一笑直接开始了你我相称:“可否详细说说?”
连吃带拿。宁星舟又白了他一眼,却还是继续说。
“第一次你见到了,第二次就是陈仓,历史上你应该冬季攻陈仓,就像我跟你说的那样,曹魏也知道你也就能走陈仓道了,冬季的时候他们早准备好了,你二十多天没攻下来,粮草跟不上了只能退军。这也就是为何我从成都跑到汉中让你不可退兵而必须去打下陈仓的原因。”
“第三次你还算顺利,拿下了武都和阴平又打退了魏军的进攻。第四次又是出祁山作战,这次时间挺长的,战争细节我就不说了不重要,反正结局是战术上杀了不少敌人,战略上没打出什么战果,最后没粮了只能回家。哦对了,这一次不是真的没粮了而是你找来的粮官运不上粮食了骗你的。但你几次北伐都因为粮草跟不上最后导致退军倒是真的。”
“第五次嘛……具体过程我也记不起了反正你从斜谷走的,司马懿知道你千里来攻粮草不可能持久就跟你耗着,最后你已经知道了,积劳成疾在五丈原去世。”
“关于你北伐的事,我就知道这么多。”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宁星舟赶紧找茶喝,却没办法忽略诸葛亮越来越灰暗的脸色: “所以呢,现在你的情况是第一次北伐该输输了,但是把第二次没干下来的活给干成了。和历史已经有了不同之处,也别太灰心。”
她试图安慰他,自己却也被堵住了喉头。历史上每一代人都在遗憾的诸葛亮五次北伐无果最后累死在五丈原,而现在,宁星舟,却在把这一冰冷的现实血淋淋的摊开摆在他本人眼前。
“我很抱歉,孔明。”宁星舟闭了闭眼,决定结束这痛苦。
“蜀汉灭亡后两年,265年,司马家族篡位,司马炎登上帝位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公元280年,西晋南征,东吴灭亡。”
“这就是所有的故事了。”
“所以争来争去到了最后,你们三家谁也没赢。”
洗耳恭听的典故源于上古传说(许由洗耳拒尧帝禅让),最早文字记载见于西汉《史记·伯夷列传》("洗耳"典故),但作为完整成语(四字固定搭配)的定型最早出现在唐宋或者元,总之三国年代不存在。
铁锅炒菜在宋代才开始普及。
乐不思蜀那段是自己的私心,阿斗是被相父爱大的孩子啊怎么舍得责怪他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四章、真相揭晓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