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孽海记 > 第147章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三国]孽海记 第147章 第一百四十七章

作者:李夸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0 21:17:10 来源:文学城

司马昭怒气都在眸子中。脸上波澜不惊。

崔若愚虽然觉得莫名其妙,但自问没有做错什么,当下也冷起脸。

全然不顾面前站着的是以阴险毒辣闻名的大将军司马昭。

“哼!你入学时日也不短,还没学会如何跟大将军说话吗?”司马昭阴沉沉地说。

“学了。不想会。”崔若愚背起双手,转过身去。一身的灰尘和狼藉,也不耽误她站得笔直。

“小小事情,就要跟上司对着干。你这等禀性,怕是什么也做不成。养你何用,教你何用。不如早些回司州去。”司马昭看着她的背影。

“朝野之中,天下之大,会讨好上司,看脸色做人的人真是数不过来。请问,又对天下有什么好处了呢?又做成了什么?”崔若愚豁出去了。

如果要因为这种莫名其妙的、鸡毛蒜皮的事就丢掉了这次机会,那这官不做也罢!

如果要因为这点小小态度问题,就丢掉脑袋和性命,那这天下不活也罢!

“呵呵。怎么,几句话,浑身的傲气,藏都藏不住了?这官不做也罢?这人世不活也罢?”司马昭冷笑着说。

“你!”崔若愚霍然转过身,看着一脸鄙夷的司马昭。

他怎么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

崔若愚非常不舒服,恼怒之色尽露在脸上。她不喜欢司马昭,更讨厌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还猜中她心思。“大将军既然知道不过是小事,何必咄咄逼人,穷追不舍。”

司马昭板着脸,严肃又简短地说:“崔若愚。如果你想当好你的官,还得好好学一学。”

说完,他整理了仪容,大步流星地离开了。

那天学堂散了,崔若愚依旧闷闷不乐地坐在学堂里。

一直到红霞满天,又到余晖收尽,她还心事重重地坐在那里。

月上当空。

卢松从大将军府里走出来,独自一人走回了学堂。

学堂讲学的大厅在他书房和卧室之前。

因而他返回的时候必然经过学堂。他点上火,一个人影在火光里出现,着实把卢松吓一跳。

那人一动不动。卢松定睛一看,是崔若愚。

“崔若愚。你怎么不回去?”卢松责备地问,“夜里寒冻,小心冻坏了身子。”

崔若愚默然不语。

卢松察觉有异,举着火光走过去,又想起什么,便在三步之外停下了。“崔若愚。你在发什么愣。学堂散学之后,不能留在此地。再不开口,为师要驱你了。”

崔若愚缓缓抬起眸子,有些疲倦有些厌恶地看着卢松。

卢松举着火光,乍然看这张如芙蓉绽放的脸,心里有一霎那恍惚。

他往后挪了半步,沉着脸说:“是不是记恨为师罚站?”

崔若愚缓缓地摇摇头。她叹了口气。默默地站起来,垂手而立,恭恭敬敬地说:“夫子。在朝中为官是乐事吗?”

“这……”卢松微微皱眉,片刻之后才说:“你们刚入学,难免不惯这些规矩束缚。但日后在朝中的规矩只多不少。你要早日习惯才好。”

崔若愚摇摇头,艰难地说:“如果只是规矩,那也好办。总有习惯的时候。但如果要一直跟长官上司相处,要被他们无理刁难和指责,那……”

卢松愕然。他想不到崔若愚不能容忍这一点。

他本觉得荒谬,这不是很常见的事么?

可转念一想,他那当县令的父亲,被上官刁难羞辱的时候,他又何尝不是悲恨交加?

一时之间,他也没有任何良策。“若愚。一些无法掌控的事,就不要强求。当初看你也是胸中有丘壑之人,是可造之材,才会择你。但你要明白,你的材质并不是绝顶的,很多事你看不透或者看透了但处理不了,是稀松平常的事。不如踏实地一步步做,若有机会往上升,不就解决了?”

崔若愚眼神凉薄,微微地扫了卢松一眼。

卢松捕捉到其中的不以为然。他也无可奈何,只是劝解两句。

崔若愚很沮丧。司马昭是大将军,她除非当皇帝,不然怎么爬他头上去?

可她历史再怎么不好,也知道武则天可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如果武则天穿越回来就好了,说不定我也能当大将军,就能天天教司马昭做人。”崔若愚嘀嘀咕咕地。这么一想,心情好了许多。

“什么?”卢松却没听明白。

“没什么。”崔若愚鞠躬:“夫子,那我回去了。”

卢松看了看外面,已经是半夜了。

“你现在回去怕不安全。今夜你留在学堂吧。一会你师娘过来给你送被舖。往后可不许这样胡闹。”卢松吩咐说。

崔若愚本想拒绝,可想起回去的路上可能有野狗。就只好点点头。

“哦对了。有些事,你也帮为师想想。”卢松看着崔若愚,想到今日大将军吩咐的事。

大将军要他提前制定男女官的礼仪。

他也头疼,之前没考虑过这等小事。仔细想想,又很棘手。如何能让男女习惯共同议事,又如何能保证男女之间不会有风月之事,或者男子胁迫侵犯女子。

头疼。大将军怎么突然想起这些。

想到崔若愚有些古灵精怪,说不定能帮的上忙。“你和你的同学都一样。将来都会遇到许多困难,不习惯官场,不习惯束缚,甚至不习惯跟男子在朝堂相处。过往女子入仕都是贵女,隔在帘子之后,免去了这些难处,但也不利于商议。不是长久之计。你也想想。就从男官女官该如何相处议事想起吧。”

崔若愚听完,缓了许久才听明白,她收起自己沮丧的情绪,郑重地点点头。

这确实是一件很重要却容易被忽略的事。

卢松提着火光进了后堂。

崔若愚懒得去点灯,就沉浸在黑暗中。

曾几何时,她特别怕黑。也忘了是什么时候开始,不怕黑了。反而怕光。

尤其是别人的光。

她在黑暗中自在地思考着。或许想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些什么,就要付出被别人想法欺凌的代价吧。

她想到卢松那板直到迂腐的模样,想不到夫子居然会这么细心,想到了男女官员相处的难处。

她忍不住笑起来。她想象不出,卢夫子在什么场景里考虑到这个问题,当时又是什么表情。

一定是大惊失色,把茶杯都打翻了。然后师娘就在旁边心疼地唠叨。

“这孩子!怎么不掌灯?”师娘日常的埋怨在黑暗中越来越近。

很快地,灯就亮了,师娘麻利地在书桌上铺好了被褥,招呼崔若愚:“快睡吧。夜深了。”

崔若愚笑着爬上去,等师娘走了,才吹灭灯火。

她想了一会夫子交代的事,又想了一会桃儿和如意。才沉沉睡去。

第二天鸡还没叫,卢夫人走进学堂,发现崔若愚已经离开了。被褥叠得整整齐齐。

崔若愚噙着一根枯草,站在山头,远眺着洛阳郊外大片的农田。

“耕田的时候,倒不用思考男女如何相处。到了官场,就要考虑。唉,谁让这个世界不习惯女子入仕呢……”

话虽如此,她也清楚这件事没什么好抱怨的。

她又下了山,逛遍了洛阳的大街小巷。

在一条荒废的小巷子里,遇上了来寻她的桃儿,给她带来了半个月的口粮——用粟和麦混合的饼。

还有一些香气扑鼻的茶叶。

崔若愚眉开眼笑地拿起一张饼,当作珍宝一样,小心翼翼地掰下一小块,放进口中。

“好香好脆!”崔若愚惊喜地叫起来,“桃儿你好厉害啊!都能进宫当御厨了!”

“呸呸呸!”桃儿憨笑着拍她。“我才不进宫。”

崔若愚停下吃饼,似笑非笑地看着桃儿。

“看我做什么?”一向大大咧咧的桃儿心虚地看着别处。

“以前我说进宫当御厨,你说的是要当最好的厨子,让皇帝赏你大庄园。今天是怎么了?”崔若愚瞪大了眼睛,上下打量着桃儿:“你该不会是……”

桃儿瞟了崔若愚一眼,见也瞒不住,红着脸坚定地说:“是啊!我……我是想嫁人了。”

崔若愚连忙放下饼子:“是谁?”

桃儿羞中带笑地说了一个名字。崔若愚知道那个小伙子,跟崔若愚差不多年纪,家里独子,总是默默帮桃儿干活。

崔若愚又难过又开心。她“扑哧”笑起来的时候,眼泪也下来了。

桃儿慌忙给她递水和擦泪,“怎么了?”

“你还说我和如意天天嚷嚷着离开你。到头来,你比我们快。”崔若愚笑着说。“我看他是个好孩子。我得给你存点嫁妆了。”

桃儿抿着嘴笑。“以后多一个人了。”

崔若愚想不到桃儿的恋情会发展得如此迅速。距离她上次回家不过半个月的时间。

那汉子的家就在她们旁边不远。也不用担心如意的生活。崔若愚知道桃儿选这家人也是认真考虑了她和如意。

她心头一热。拿起饼子掰一块,硬塞进桃儿口中。

平时桃儿总舍不得吃饼子,总让给她和如意。她很不喜欢这样,但又拗不过桃儿。

“好吃!”桃儿低声但有力地说。眼里也有些泪花。“若愚,这是掺了你荒地里那片粮食。结粒了。我跟如意打出来一些,放进饼子里。真是好东西啊。”

崔若愚这才知道为何这饼子的口感不同寻常。“好东西。如果大家都能种上……”

“那我爹娘会不会饿死了。我也不用在洛阳讨饭。”桃儿强忍着眼泪说。但她脸上不是悲伤,而是坚强。

“哦对了。你和如意也不是姐弟,怎么你们就没有男女之防?”崔若愚想起夫子的嘱咐,她心里模模糊糊有些想法,想多听些新鲜的意见。

桃儿差点被崔若愚这个问题噎死。

“若愚,你有毛病吧?如意才多大呀?再说了,一开始存的就是姐弟的心,怎么不是姐弟呢?”桃儿撇着嘴说。“我回去问他,看他啐不啐你。”

崔若愚又有了些新的想法。

桃儿怕天黑,抓紧时间查看了若愚的衣服,见一切安好,就赶回家中去了。

临走前还跟若愚交代了要择婚期的事。

农户儿女都是租种换生计,家财有限,婚嫁之事也不必太繁琐。既然桃儿开口了,那这件事恐怕就近在眼前。

崔若愚把自己过往在军中训练女军的经验,加上在洛阳的观察,写了一册男女官制。

三天之后,卢松带着那册进了大将军府。

司马昭刚下朝,就去了经堂。一个时辰才出来。

王元姬也有急事找他,但他先召见了卢松。

卢松献上册卷。司马昭打开看,是卢松的字迹。

册里提出了男女议事的礼制,尽量安排男女各一半,避免女子被男子包围的情形。可配女子给男子当文书,同时也配男子给女官做文书。令男女尽快熟悉彼此。

其二是要安排男女官一同巡田巡狱巡坊,有利于男女官同时判断这些兼涉男女的事,能意识到民有男女官自然也有男女,而民间也通过这些场面来接纳男女官并立。

其三则是三人原则。无论是什么情形,不应只有男女官各一人在场独处。违者问罪,不由分说。

司马昭反复看了几遍。这些方法也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法子,但没有胆魄和离经叛道的意识,恐怕不能如此毫无拘束地写出来。

总有些熟悉的气质。

卢松微微抬起眸子,瞥见司马昭严峻的脸色一如往常,没有动怒的迹象,显然主公是在认真思考这些提议。他忐忑的心略微安宁些。

“不错。”司马昭收回了思绪,低声说:“辛苦大魏的秘书郎。”

卢松连道不敢。他本想提崔若愚,转念一想,不要节外生枝为好。

司马昭目光深邃,落在卢松欲言又止的面容上。

“近日那些女学生学业如何?”司马昭缓缓地问。指节在那册礼制上轻轻地敲着。

唇边有些笑意。眼睛却没有看卢松。

卢松跟随司马昭已久,知道主公若是要设局问话,就会敲着指节,似乎在等被问话的对象按着他的节奏走进他的局里。

可主公为什么有这般罕见的微笑?

这是什么局?卢松心想,不知深浅,照实说吧。

就老实地把学堂女子的表现报了一遍,着重提了崔若愚协助制定了男女官礼的事。

司马昭扬手让他退下。独自看着那册官礼,终于笑出来。这般大水漫灌,不管不顾,不由分说,但又粗中有细。

着实像那粗野又敏感,秀外蠢中,但偶尔又有急智的崔若愚。

既耐不住性子,但有时又格外地沉得住气……

文如其人。

司马昭掩上卷册,眸子微微动了几下。

几天没见过此人了,可梦里总被她气得心里发堵。

书房外站着一个婀娜的身姿。司马昭知道,不是王元姬就是王元姬送来的美人。

她是他妻子,一心在讨好他。这是本份吧?

司马昭想起那夜从卢松的学堂那归府,明明有些心猿意马,让妻妾聚在一起饮宴,却越喝越冷静,最后去了经堂里独坐一夜。

无论如何,也该让夫人进来了。司马昭整理了仪容,走到门口,把门口的王元姬迎进来。

哪知王元姬羞答答地帮他宽衣解带,却问女子学堂能不能免试,她表妹也想去学做官。另外便是王恺能不能回朝当个将军。

司马昭皱起眉头,按住了王元姬宽衣的手。拒绝了她的表妹,王恺的事可等皇帝怒气消了再提。

王元姬有些着急,王恺在家里闲等了半个月,出门就被其他世家耻笑。“陛下怎会跟大将军置气,只要大将军……”

“夫人。”司马昭板着脸,自行把腰带扣好,生硬地说:“朝政事多,府中就有劳你。”

王元姬看着司马昭不加掩饰的驱逐之意,也只能含恨离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7章 第一百四十七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