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孽海记 > 第130章 第一百三十章

[三国]孽海记 第130章 第一百三十章

作者:李夸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0 21:17:10 来源:文学城

崔若愚拿起那枚大将军,心里涌起一团疑云。

这种印,到底有多少枚?

这是司马师那枚吗?她不是还给司马昭了吗?

她翻过来看底下。果然是司马师的印。虽然被她锄坏了,但她带着这枚印章好几年,一眼就能认出那些字。

崔若愚眼中直冒火光。“好你个司马昭!把我关起来索要这枚印章,转头就丢到山谷里。难怪人人都说司马师和你不对付,看来都是真的!你连他一枚印章都不放过!”

崔若愚拿着将军印,顺着周围的山崖看了一周。漆黑一片,她也看不见什么。“从哪里掉下来的?司马昭还在不在山崖上?我去推他下来。”

说归说,她无奈地把将军印放好,想要继续锄掉杂乱的野草,争取时间多开些荒地。

家里还有一包粮食没种下去。那人也不肯告诉她这是什么、该如何耕种。

幸好她有那本农书。她挑了一个最普遍、最不挑种子的耕种方法来实战。

不知道是烧到了什么湿木柴,火光蹿了一下。崔若愚突然看到将军印上似乎有污渍。

她放到鼻下嗅了嗅。明显的鲜血的气味。

崔若愚心头跳了一下。她警觉地看了身前身后,惊疑不定地看着杂草树林中的无边黑暗。

唏嗦。

“什么人!”崔若愚吓得失声尖叫。她跳起来,又连忙弯下腰去拽起锄头。

跟着姜维多年,她固然勇气倍增。但那只是面对敌人的时候。

怕黑,是她心底里天生的恐惧。在这本应无人的荒郊山野,这黑暗里的未知声响更让她慌张。

何况她偷偷种了一大片菜地,都是犯了官府忌讳的。做贼心虚,她反应也激烈一些。

良久,又没有声响了。连风都没有。

崔若愚抓起那枚将军印,眼看火堆已经要熄灭了,她连忙去捡起一根比较粗壮的树枝,做了个火把。

崔若愚把将军印放回怀里,举着火把,慢慢地走向还没开垦的杂草丛。

这里荒草非常高,比崔若愚还高。这也是她选择在这里开荒的原因之一。荒草这么高,说明很久没有人来过了。

这是深山。除了她这种偷偷垦荒的人,就只有山贼会在这种地方生活。

有了火把,她心里平静了许多。她一步一停地拨开杂草。

心里默念着。

“司马师。会不会是你弟弟出事了?你如果在天有灵,保佑我平平安安地找到他。”

她步履战战兢兢,又怕有蛇,又怕有老虎。

她不禁想起终南山那片恐怖的树林。要离那家伙,简直是变态,才会住在那种地方啊。里面的蛇虫鼠蚁、飞禽走兽都是有毒的。

钟鹤就是中了毒,才被迫用了那颗药珠。后来,他深知自己和曹绫的打赌输了,不得不履行诺言,拿不到药珠就要娶曹绫。

崔若愚叹了口气。她把两人的结合看作是低谷里的相濡以沫。却不知钟鹤包藏着生米煮成熟饭的强迫之心。这样他即便是不得已娶了曹绫,崔若愚也不可能再离开他。何况他真心喜欢崔若愚,宁愿在仪式上让她先嫁入钟府。

钟鹤绝想不到,有女人会拒绝这个安排。拒绝他的真心,他的宠爱,他的保护。即使跟他有了长久的夫妻之实,胆子也大到迎亲中途打伤了侍女,扭头就跑。

想到这一切。崔若愚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世上像司马师一样霸道又天真,像姜维一样隐忍又体贴的男子,实在太少了。她怎么一个也没留住?

夜夜梦见姜维。他还是那个他,一身蓝衣,骑着马,安安静静地看着她。

梦里的她是千变万化的,有时候崩溃着跑去,央求姜维带她隐居山林之外。有时候大骂姜维没良心,这么久不见也不来找她,难道不知道她的思念吗?

更多的时候,是流着泪,相对无言。他有他的事要做。她助他一臂之力,就再也不能留在他身旁。

可是除了她,还有谁愿意想方设法潜入皇宫杀了黄皓呢?那些人眼看他困在猛虎面前,都不敢上来递刀。

想着这些,她惊怯之意去了一大半。似乎想起孤军奋战步步艰难的姜维,她就捡起了自己当初的承诺。

殊途同归。

如果害怕这点黑暗,她还怎么跟姜维殊途同归?

就着火把的光,她看见前方有些异样。她停下脚步,仔细地辨认着。

前方的杂草,似乎疏了一些。

她沉住气,低声问:“有人吗?”

没有声响。

她缓缓地伸出脚尖,试探着前路。

踢到了一具身躯。

崔若愚心猛地往下一沉。她拨开杂草。

果然一个人躺在杂草丛里。身穿暗色的绸缎,头上的发冠已经不知道去了哪里。

崔若愚慢慢地把火把凑近那人的面庞。

他满脸血污。面容十分平静。

仔细再看两眼,崔若愚有些不太确定,他是不是司马昭。

毕竟她也没见过司马昭闭着眼睛满脸血的模样。

崔若愚颤巍巍地揭开那人的衣襟,看到了熟悉的胸口。

“司马昭。”崔若愚这才彻底确认他就是司马师的弟弟。

司马昭双目紧闭,鼻息出气多,入气少,可以说是气若游丝。

不会是死了吧?崔若愚跳开了半步。

看血污凝固的情况,他掉下来该有两天了。这山谷四周都是山,按照他和将军印的落地距离,恐怕掉落的悬崖也不矮。

崔若愚犯难了。

不救吧,好像很对不起司马师。救他吧,他眼瞅着快死了,万一死在她手里,实在不好解释,再说了,她根本不可能搬动一个九尺有余的壮汉,搬回远处的家中。

很快就会有雪。如果不搬走他,他也是死路一条。

难道要去大将军府报信?

那她的菜地怎么办?

崔若愚打了自己一巴掌:“崔若愚啊崔若愚,你在想什么。怎么能为了这点菜苗,见死不救呢?”

她看了他一眼。心里又嘀咕:“可我的菜苗也很重要。以后喂饱肚子、赈灾救济,还靠它了。如果被官府发现,那就会被没收。还得追究这批种子的来源。我倒是可以出卖那个奸商,可我不知道他是谁,怎么出卖他呢?”

司马昭这人忘恩负义,她把印信给他,他一点赏赐也没有,就只是把她原本的封地还给她——还是在钟家柳氏的手里的。

害她后面那么麻烦。

她鄙夷地看了脚下的司马昭。不过,骂归骂,见死不救,倒也不是她的作风。

天色已经慢慢亮起来了。崔若愚灭掉了火把。她从怀里拿出水袋,里面是温暖的热水,灌了一些给司马昭。

司马昭仍然昏迷不醒。崔若愚折了一管芦苇似的杂草,去干净了叶花,用作吸管,吸出热水,然后再撬开司马昭的唇舌,强行灌了进去。

几个来回。司马昭嘴唇才动了。可是还没醒。她又给他喂了她的面饼。一直让他吃了小半张饼,才停手。

崔若愚又用热水帮他洗去了脸上的血污。打开他的衣服,查看是否有还在流血的伤口。

这一看,吓一跳。饶是司马昭摔在了厚厚的杂草上,身上出血的地方还真不少。

大致了解之后,崔若愚皱起眉头。司马昭的情况很糟糕,把他一个人丢在这里一定会出事的。她不能离开他,跑去求救。

清晨的风声掀起了一阵阵叶花摩挲的声音。

“你去那边看看。不要打草惊蛇惹来官兵。”

“大哥。这里有火堆。是不是有人呐?”

崔若愚浑身一僵。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她默默地抽出匕首,屏气凝神地听着草丛之外的动静。

司马昭眼皮动了动。手指头也动了动。

“你瞎了吗?这么大一片菜地,怎么会没人?”

“那……会不会被救走了?”

“谁肯救司马昭那种为非作歹的人?别废话了,快点搜!你我兄弟没亲手杀了他,寨主才让咱俩干这种苦活。快找吧,又冷又困地。”

“怎么可能找得到。那么高……摔下来都没个整形了。找来做什么。”

“闭嘴!你没看见这里有农户吗?他们随时会回来。快点搜!别管搜不搜得到,寨主叫我们来,我们就来。”

“那不是傻子吗?明知道做不了,也要听话。”

“对对对,就你聪明。闭嘴,快点找,不然我要打人了。”

两人在外围开始拨动杂草。

司马昭嘴唇动了动,似乎要呻吟。

崔若愚听着二人的脚步声,眼尖看到司马昭要说话,她连忙用手捂住他的双唇。

司马昭在昏迷之中,误以为那又是水或者食物,便轻轻张口咬住了她的手指。

幽幽的清香一阵阵地钻进他的心里。

是什么甘泉的香气?他吮吸着。却没有水流入口中。他更用力地吮了起来。

崔若愚另外一只手捂住自己的嘴。司马昭是什么恶魔?为什么把她的手当成吃的?又麻又痒的手指头,让她几乎叫出来。

她只好也死死地捂住自己的嘴。

那两人的脚步声和拨草声越来越近。崔若愚只好苦着脸抿着嘴,死死咬住舌头不要出声。

腾出一只手,抓紧了匕首。等他们二人一靠近,就手起刀落。

危险逼近,她反而镇静下来。转移了注意力,不再理会昏迷中的司马昭如何用舌尖寻找她的掌心。

那两人马上就要发现二人。崔若愚蹲下来,以免被他们一眼看到。

她已经隐隐约约地看到他们的身形了。

都是瘦高瘦高的。

带着明晃晃的大刀。

这种刀一般是官府里的人才用。这两人听口气应该是山贼,怎么也用这种锋利的大刀?

崔若愚皱着眉头想。恐怕是劫官兵的武器。看来这两人绝非等闲的山贼。

司马昭怎么会落在这种人的手里?

白亮的刀光,已经照到了崔若愚的面庞。清丽,决然。

司马昭半阖的眸子中看到那道白光,和白光中的模样。

崔若愚本想飞身前去,先废了两人的双眼。

可是动手前她又想起了自己的菜地。

如果这两人死在这里,他们身后的山贼必然会怀疑。如果都来这里寻人,那她辛苦了一个多月的心血,就白费了。

马上就要进入雪天,不宜再播种。来年拿什么收成去见人?

崔若愚蓄积的力量微微松开了些。她想了想,掏出那枚印信,趁两人互相埋怨之际,扔向了另一个方向。

那两人果然停下了脚步。崔若愚又把司马昭手上一枚扳指扯下来,循着方才的方向再扔远了些。

那两人立马按着刀,轻手轻脚地追了出去。

崔若愚也顾不上司马昭,脱下外衣盖住他,自己像一条鱼一样游走在杂草丛中。很快就出了杂草丛。

她轻轻巧巧地爬上了一棵茂密的大树。从怀里掏出刚刚捡来的山石,砸向了远处树上的鸟窝。

乌鸦呼啦啦地升空,凄厉地叫起来。

那两人也刚从杂草丛中出来。“肯定是往那边林子跑了!”

“司马昭从那么高掉下来,还能跑这么快?可别是被人耍了。”

“世家子弟吃好穿好,身板结实。别说了,不管是山里人还是司马昭,咱们快追吧!”

崔若愚在树上一直躲到太阳耀眼地挂在头顶,才从树上下来。

她沿着路跑去找到了司马昭。用外衣撕成的布条帮他简单包扎和固定。又给他喂了水和饼。

午时,如意来送饭。崔若愚叮嘱他路上务必小心,可能有歹人出没。

如意按崔若愚的吩咐,回到家中后,趁着夜色牵来了一匹马,把杂草丛中的司马昭运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