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孽海记 > 第117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三国]孽海记 第117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

作者:李夸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0 21:17:10 来源:文学城

一人一马伫立在汉江江畔。

入秋的夜里,寒意凛冽。吹起来的风已经带了明显的肃杀之意。

十六的月亮又大又圆,却也忌惮这秋夜的肃杀,失去了皎洁,看着灰蒙蒙地,显得无奈而无助。

那人身穿褐色布衣,佩剑。体型秀气,头戴着斗笠。斗笠的边沿压得极低,看不清面目。

一艘小船靠岸。上了年纪的船家弓着腰走上来,正要拉揽绳拴住船。余光瞥见对面小山丘上还有一人一马。

他眯起眼睛,想看个真切。

却有一人策马走过来。“老人家。有劳你带我去襄阳。”

那声音似真似幻,一股淡淡的清香。

“姑娘。这么晚了,不让下河。何事这么着急?”老人家苍老有力的声音,有意压低了。

“嗯。急事。逃命。”那人简单明了地说。

黑夜遮住了她身上的伪装,老船夫反而能从那香气里辨出她的性别。

是崔若愚。

那次猛虎变,黄皓和刘亦的无耻行径,不仅害了红,重创了她,还险些让姜维葬身虎口。这彻底激怒了崔若愚。她没有退让,没有恐惧,只有一腔怒火熊熊燃烧。

她一直装病躺在床上,趁姜维外出布防时,从窗外溜下去。混入刘禅纳宫女的队伍里,乔装成宫女混入宫中杀了黄皓。冲动之下,还要行刺刘禅。

姜维及时赶到,两人持剑过了几招。过招之间,崔若愚冷冰冰地说:“让我杀了他。将军自取成都。”

姜维凤目含泪,痛楚地说:“若愚。你伤还没好……”

崔若愚此时听不得别人说她错,攻势猛烈起来。姜维也不敢分心,全神贯注地抵挡,还要防止其他人伤她。

刘禅吓得大叫,口中乱喊说有鬼。

姜维一直用身体挡住刘禅的视线,不让他看清刺客是崔若愚。

可刘禅却上气不接下气地,又喊:“崔若愚变鬼来索命了。附体在女子身上。快,快去叫道士过来驱鬼!”

姜维只好向刘禅请罪。崔若愚看得眼冒火星,恍惚之间她把姜维当作了刘禅,猛地一剑刺过去!

姜维本可以回剑抵挡,可那样必然伤了崔若愚。他凤眸一闭,任凭崔若愚刺来。

刘禅惊声尖叫,“大将军!”

崔若愚的剑尖碰到姜维,被刘禅的叫声叫醒。她持剑转身跑了出去。

进来的禁卫军,在张翼的暗示下,都只是紧逼,却没有放箭或者攻击。

崔若愚到了宫外,一身便装的马原匆忙赶来,牵着一匹好马,缰绳递给她。

他顾不上她身着女装的可笑,哭丧着脸推她上马。“糊涂啊!你小子……你这丫头!一直糊涂!你糊涂啊!”

他一个黑粗汉子,低声哭着,狠狠地在马身上抽了一马鞭。

马原随即泣不成声,他哭大将军又归于孤独,哭崔若愚漂泊,哭这天下纷争难安。

马像离弦之箭一样冲了出去。身后的喧嚣慢慢地远去了。

崔若愚经过郊外穷苦人家,就把身上头上的宫女装饰摘下来,丢进他们的院子里。

马一直跑到勉城。崔若愚下了马,跌跌撞撞地冲入了武侯祠。

松柏森森。她走进了武侯祠的正堂,武侯的牌位耸然高立,像是一尊横眉竖眼的塑像。

刚刚对刘禅动手的崔若愚,也傲然挺立。对着武侯的牌位怒目相向。最后躬身行礼,跪下拜了九次。转身去偏殿,换了一身衣服。是姜维的衣服,略长。

在汉中的时候,她临去行刺前,给姜维留了一封信。最后是殊途同归四个字。

她也不想当什么拯救苍生的人,她没那么高的理想,也没那样的能力。

姜维能。

而刘禅不能。因为有黄皓。

她看着街头饥民灾民逐渐增多,而宫中府中浪费奢华。黎民百姓已经流离失所,却还要被汉中太守抽口税和户税。城中已经开始有卖儿女的现象。

卖去当奴。

这些小孩子都是民族的补充力量,都是未来可依仗的力量。却被这样摧残和抛弃。

无异于自杀。

可她杀得了罪魁祸首黄皓,杀不了刘禅。杀不了张宜和张太守。还有刘亦。根本杀不完。

杀人,也不能解决问题。

她要走了。她要去另一片天空底下,走姜维的路。如果两人缘分未尽,会在路的尽头相见。

姜维察觉了她的去意。她一直像一朵云。易逝却留下永恒。

他没有阻拦,而是悄无声息来了武侯祠,之后又暗中护着她,一路到了汉水边。

崔若愚想趁着官府的通缉还没抵达勉县,抓紧时间离开巴蜀。

“老人家。我出五倍的钱。不走的话,我明天就要被黄皓抓去卖青楼了。”崔若愚笑着说。

“那阴阳怪气的东西。”船夫解开揽绳,“快上船吧姑娘!”

崔若愚下了马,给马喂了水和草。这是一匹官马,它自会奔回去。

她叹息一声。再次回望了汉中所在的方向。

山河悠悠。此去难再相见。

山丘上的人马也看着小小野渡口。那双眸子如凤入天。眼中是期盼,是不舍,是缱绻,又是敬佩和骄傲。她总是出乎意料,难以预测,难以操纵,这说明她不是一个木偶傀儡。

是大将军夫人。我的大将军夫人。

若愚在信里告诉他,等天下海清河晏,便是二人相会之时。

这一次,她不再感到卑微,而是直截了当地要求他记住她,记住她的身份。大将军夫人。

殊途同归。殊途同归。

好若愚,我们在归途处相见。

船家摇橹,轻微的划水声被夜空吞没。正是顺水逆风的时候,船还算平稳。

若愚独自坐在船头,听着身后连续不停的划水声,心情逐渐平静下来。她望着夜空。

天幕微微有些蓝光。大大小小的星星就像宝石镶嵌在天空上。闪烁着红色、蓝色和黄色的光辉。

“这么多星星,也照不亮黑夜啊。”崔若愚慵懒地说。

“哦嗬嗬。姑娘说这傻话。没有日头,这天如何能亮?”老船夫笑呵呵地说。

“是。要等日头出来。没法把日头叫出来呢。”崔若愚目光灼灼地看着前方的路。

“我听那些很大学问的人说,地是浮在水上的,天则包围着水球。日头呀,从水里淌一遍,再爬出来。说不定,它正在咱们船底下呢。”船夫心情很好,跟崔若愚说起这些口口相传的、古老的传言。

“是吗?”崔若愚扬起好看的眉毛。“那要是它爬不出来,岂不是要一直黑夜?”

“这……怎么可能爬不上来。要真的爬不上来,江海不得被烧干了?那日头露出来,就捞上来呗。再不济,就过黑夜的日子。”船夫爽朗地说。

“老人家。你几个孩子?”崔若愚问。

“以前有五个。现在没有了。”船夫声音低下去。

崔若愚便不敢再问。

可船夫却停不下来。他或许一直想说这番话,却憋了许久。“姑娘,你还年轻。嫁人啊,一定要小心。”

“哈。要如何挑选夫婿呢?老丈人赐教几句。”崔若愚眼见已经和老丈人来到较宽阔的河面,风也微微转了方向,应是逐渐靠近襄阳了。

“不是挑选夫婿。是让姑娘考虑嫁不嫁。乱世女子命更苦。男人苦,女人更苦,万一男人倒下了,女人更是苦不堪言。我那五个儿媳,我都让她们散了。老家伙养不起她们,也护不住。唉。”老船夫凄然。

“不嫁也得遭这些罪。”崔若愚低声说。

“唉。不嫁就没有子嗣拖累。你生下女儿来,担忧。生下儿子来,更担忧。儿女小时只会哇哇张嘴要饭吃,天寒受冻,饥年受灾,素日里衣不蔽体,看着别人锦衣玉食,何其羡也!儿女长大之后,四处奔波劳碌,口无余粮,朝不保夕,不留神就卖身为奴。何其苦也!”老丈人说到后来,涕泪俱下。

“老丈说的是。人生在世,真如一叶浮萍。水如何流,浮萍就跟着走。半点不由己。这日头出便出,不出我等便要学着在夜里生活。”崔若愚轻声说。

她看着那些浮萍出神。浮萍至少还能看得见水,而人却从不能感知命运。每一次抉择,不知是顺是逆。

待明白过来是逆命运而行,却恍惚之间岁月流尽。前路不仅飘渺,更是狭窄。一不留神就要掉出正轨之外,坠入沼泽深渊。

崔若愚缓缓阖上眼睛。在沼泽深渊里等着日头出来?她做不到。她但凡还有一丝力量,也不会在乱世中徒劳地等待饥饿、离乱、为奴的蹂躏,然后无助地哭泣。

她是幸运的,从一个小乞丐熬到今时今日。姜维说过。她也有自知之明。这份幸运,要还给人间。

至目前为止,她竟觉得命运对她实在太好。

老丈想起往事有些哽咽,不再多说,又摇起了橹。

崔若愚在一下一下的摇橹声中沉沉地睡去。老船夫把船摇到一处野渡口,栓好在渡头。他放了些艾草在崔若愚身边,自己则上岸挑了块石头,躺上去睡着了。

初秋的夜有些寒。蚊虫也少了许多。老船夫睡得很香甜。

他梦里,日头就在他眼前升起来,巨大、明亮、温暖。

等他睁开眼睛的时候,日头真的已经升起来了。

一个青年男子腰间佩剑,站在他船上,含笑看着他。

老船夫以为是天神下凡。揉了揉眼睛。

“老丈人。上船吧。我赶时间。你且吃点,我来摇橹。顺风。我不费劲。”

老船夫猛然一惊。是昨夜那个姑娘。她怎么像个男人?

是了!昨夜没看清楚,把这俊秀公子当前姑娘了!“啊呀……这这这,老家伙得罪公子了。”

“哈!老人家,你没看错。我图个方便罢了。快上船。见人便说我是你亲戚。”崔若愚笑起来喜气满满。

老船夫上了船。两人开出去了。

汉中城里马原心事重重。若愚走了,似乎把汉中城那点生机带走了。连挺了许久的杨曦月,都一命呜呼——下人在她面前闲聊,正说到崔若愚被鬼上身,杀黄皓刺皇帝,最后逃脱了。杨曦月竟无声息地溘然死去。

大将军如常处理军务,仿佛没有发生任何事情。还叮嘱他整理部下,要开往魏国边境。

而陛下惶惶不安,厚葬了黄皓之后就回了成都。

两天后,崔若愚从襄阳到南阳,又从南阳过了博望。在博望暂歇,准备进洛阳城。

要说天下之大,何处能有所作为,恐怕除了成都就是洛阳了。

崔若愚深感生命和时光有限,不能在东吴从头再来。她最终选择了熟悉的洛阳。

时过境迁。不知道她那些封地还在不在。崔若愚有些惆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