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孽海记 > 第103章 第一百零三章

[三国]孽海记 第103章 第一百零三章

作者:李夸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18 23:50:48 来源:文学城

汉中在后半夜突然下起了大暴雨。漫天的繁星一瞬间就隐没在浓厚的乌云中。

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挡住了许多人的脚步,扰乱了许多人的计划,但没有阻挡汉中军的步伐。

汉中军按照盛会的编排,由各自的校尉和军曹、主簿带领着,冒着大雨冲向了汉中各路设下的关卡。

关卡处的守军都已经躲在大棚子中,避开如注的暴雨。

围绕着关卡,散落不少灾民。

有些在暴雨中脱下长衣衫,架在头顶,徒劳地与暴雨对抗。

有些躲在漆黑潮湿的山洞中。偶尔有一两处破庙,已经熙熙攘攘地站满了无家可归的人。后来者只能拖家携口,再往其他去处。

“娘。我们什么时候才到汉中?”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很快就淹没在雨中。

“不要再问了。娘也不知道。”女子心急如焚地拉扯着孩子,在黑暗中深一脚浅一脚。

“那去了汉中就有饭吃吗?”那孩子不放心,追问着。前路一片黑暗,他害怕。只有确认前方就是饭,他才能继续走下去。

“娘不知道。”女子依旧回答一个不能让孩子称心如意的答案。“我们先过去。你走快点。不然又赶不上!”

孩子艰难地从泥泞中拔起小脚丫。“娘,等我长大了,也要这样挨饿,跑来跑去吗?”

女子突然停下脚步。“好孩子。不要再问了。娘什么也不知道。你饿不饿?我们去汉中,有个好心的千金大小姐会给我们饭吃。”

“吃完呢?下一次还有吗?”小孩眼睛亮起来。“我们吃饱了,有力气种庄稼,是不是就不用挨饿了?”

“种庄稼也要看天。”女子不知道想到什么,脚步没有那么急迫。

“那千金大小姐怎么不用看天?她不种庄稼吗?她怎么有那么多饭吃?”小孩心中充满了期盼——这世上原来还有这等好事,不用耕种,也不用看天吃饭。

年轻的母亲又一次语塞。她含含糊糊地说:“不用耕地,当然就不用看天。”

“那我们为什么要耕地?”小孩再一次不解。

两人的谈话被一大波往回走的人群打断。

“大娘,大娘!”母亲拉住一个看上去尚算硬朗的妇女:“前面不是去汉中的路吗?怎么往回走?”

那大娘低着头避雨,脚下不停歇。“快走吧!没钱过不了路卡。”

母亲欲哭无泪。小孩懊恼地哭起来。他甩开母亲的手:“骗人!骗人!我饿!走了这么久也没饭吃,还不如躺在那里被雨浇死,也省了走这么久。娘!我饿!你骗人!”

母亲被闹得六神无主,天地之大,竟无一口饭吃。她突然厉声喝道:“是我骗你吗!是我骗你吗!”

小孩顿时止住了哭声。

母亲看看前方漆黑一团,又看看幼子。他今年才六岁。离自立还有好长的路要走。

与其在这世上有一口没一口地活着,不如今夜早死早超生。

“孩儿。人生来就要死。早些死,少挨点饿。”母亲说着,泪如雨下。

小孩对死亡有着本能的恐惧,他摇摇头。

母亲抚摸着他凹陷的两颊,轻声哄道:“我们去找你爹爹。我们去团聚吧。”

小孩还想反抗,年轻的母亲却不知道哪里来如此大的力气,一把抱起他,跑向了汉中城的方向。

既然没饭吃,那就死在汉中城墙外吧。来世说不定能生在汉中城里。

崔若愚和任护军已经分领两支军队,冲向最大的两处关卡。

两人互相约定,如果彼此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就燃狼烟,守望相助。

崔若愚策马来到汉中城外二十里的关卡。这里是进城前的最后一道。

由张太守家臣和私人部曲镇守。

他们没有展示过来自朝廷的任命公告,但是也没有人敢反抗。二十里地之外,就是守城门的大军,若非有汉中太守的授意,他们怎敢在城门附近设关卡呢。

崔若愚身上的衣服已经湿透了。身形也略微显出来。

她已经顾不上这么多。她要让将士们知道,她不是站在他们对立面。她带着姜维的腰牌,跟将士们在一起。

很快,他们就冲到了关卡之处。天已破晓。

汉中军里不少人还是第一次来到汉中城门外。

只见刚下过雨的泥泞土地上,留着不少脚印。能通过私卡的,只有少数人。更多人的脚印都返回或者滑向了官道两旁。

那些私卡的守军正趴在木栅栏上谈天说地。见前方有人声,就大声吆喝:“要过关,三百钱一个人。小孩一样!不收粮食!”

崔若愚一马当先,勒马停在关卡面前。

守军听到有马嘶声,几个人就翻下高大的木栅栏,站定了才看见高头大马上的崔若愚。

崔若愚没有穿甲胄,但她身后跟着数十人。

“哎哟?是哪家逃难的?还挺阔气。告诉你,少拿你们的人来吓唬人。我们这两百多人,不怕你!下马!”一个为首的大咧咧地走过去,要拽崔若愚的马绳。

两个手持长戟的卫兵伸出长戟,拦住了来人。

“还挺凶。弟兄们,干活了!”那人往身后招手,立刻出来数十人。

崔若愚抬起手,止住双方剑拔弩张。“你们是什么人?汉中城太守要开城赈灾,你们怎敢在此地设关卡,拦截灾民?”

“你们又是什么人?敢在我们面前大声说话?告诉你,我们可不怕死!也死不了!谁不交钱,就过不去!”那人一副无赖地痞的模样。

“啪!”崔若愚高高扬起马鞭,抽在他脸上。

不致命。但是痛楚钻心。

“哼!不管你们是什么人!不管你们在此地盘踞了多久!汉中太守要开城赈灾,把它给我拆了!查缴这些不法所得!胆敢有反抗者,一律抓回汉中军里,按军法处置!”崔若愚在马上一声令下。

校尉领着一群骑马冲锋在前,步兵紧随其后。

骑马训练有素,胡汉参半,都是勇猛无双的主。他们直接纵马踏破了木栅栏,躲闪不及的守军被撞翻在地。

还敢还手的,便直接砍掉了首级。

那些乌合之众聚集而成的守军四处溃散,都被汉中军抓起来。

仓廪处有近百守军与汉中军混战。很快就丢盔弃甲,一个也没跑开。

崔若愚翻身下马,走到方才为首那人面前,上手就是两耳光。

打得那人脸颊破了,口中吐出血来。

“挣的这份钱,就好好受着。”崔若愚背过双手,背后无人看见,她掌心通红,手指疼得颤抖。

那人被这气势吓懵了。吐出口中的血水和牙齿,吭吭哧哧地说:“你们是谁?怎么这么不讲道理?上来就打人?”

崔若愚扬手又是一鞭子。

那人挨了火辣辣的鞭子,终于回过神来了。这来的不是什么讲道理的菩萨。“我们……我们是奉命行事。”

“奉谁的命?”崔若愚收起鞭子,平静地问。

“这这这……将军你不是明知故问吗?”那人口齿漏风地说。

话音刚落又挨了一鞭子。

“哎!”他像身上着火一样,疼得跳起来,又被人按住。

他哭了。

这人太霸道了。连句话都不让说。他涕泪齐下:“怎么光打我呀。哎呀别打了,我们是张太守家里刘将军的部下。哎呀,别打了!这里快两百人,难道就我自己拦路了吗?”

崔若愚把马鞭交给身边的卫兵。语气仍然很平和:“谁跟你讲道理?你跟人讲道理了吗?”

一路上,尸骸并不少见。每一具都瘦骨嶙峋。

汉中军眉眼中也全是怒气。每个人似乎都要把他们抽筋扒皮吃肉。

私卡的守军乖乖闭嘴。只剩下那挨打的人小声哼哼。

私设的关卡很久就被拆除。几个汉中军的士兵举着军旗,带着一大批灾民赶过来。

守军一看到这些灾民,脸都绿了。那个为首的担心这些灾民进了城里,张太守会要他狗命。只好硬着头皮开口:“将军!将军!要不得啊。”

崔若愚笑着瞥了他一眼,有意等灾民都来到跟前,才高声说:“如何要不得?张太守善举,全力出资开城赈灾。我汉中军必须出一分力,方是这片热土上的军人。你等贼子,私设关卡,阻止灾民入城,阻碍商人流通,盘剥课税,收天灾**之财。罪该万死!”

“不行啊!”那人苦着脸说。“你抽我我也得说。汉中城里不许进去太多灾民。有点钱落脚的,放进去,拿点粥,活命,在城里卖身做奴。你们这些人,浑身上下一个钱也没有,进了汉中城,哪来那么多粥分给你们!汉中城那可是好地方,让你们交点钱,换个好去处,也不违天理吧!喂喂喂,不要进去啊!”

崔若愚没搭理他,向军中摆摆手。走出来一个主簿。

他从袖子里张开一个卷轴。朗声读起来。

内容是汉中军放弃汉中城一个月的军资,用于赈灾。

听得灾民们心潮澎湃。

有人见崔若愚如此理直气壮,便高声把心中的疑惑说出来:“前番的关卡里有个劳什子将军说,汉中太守要用钱粮赈灾。汉中军的歌舞宴会就得靠路卡来筹集。怎么此处又说,汉中军放弃军资来赈灾?”

“而且你们军中怎地这么多胡人?”

一些胡兵听见了,转过头对他们做了个凶神恶煞的鬼脸。

他们吓得往后缩。

校尉挥挥手,那些胡兵又规规整整地站好列队。

灾民们又惊又疑,又好奇。这时已经有一些青壮男丁用半生不熟的胡语跟胡兵打招呼。

胡兵只是横了他们一眼。然后指一指汉人校尉和崔若愚。又摆摆手示意不敢说话。

崔若愚转过身,直面着那群灾民:“我奉大将军姜维之命,率领汉中军辅佐赈灾之事!大家不要听信谗言,挑拨离间!”

她又将腰牌亮出来。

这下不管是灾民还是守军,都大吃一惊。

“大家放心!汉中军不会踩着累累尸骨办盛会!只管跟我们进城!太守的千金张宜已经准备好施粥布善。”崔若愚笑得豪气冲云霄。

“好啊好啊!早就听说张小姐乐善好施。前些年也施粥赈灾,就是我命不好,没吃上过。今年一有灾情,又施粥了,真是个大好人呐!”灾民议论纷纷,热泪盈眶。

崔若愚又招招手。军曹走过来,手上拿着一个账本,对崔若愚低头说了些什么。

光是一个路卡,这几天从灾民和商人的身上搜刮出来的钱粮,就够汉中军一个月的军饷。

崔若愚气得牙齿格格直响。

这些人,竟然还想冒着汉中军的名头进行搜刮,让天怒人怨都堆到汉中军头上。而汉中城里却赚得盆满钵满。

苦的全是满地的尸骸和活着受苦的百姓。

“把仓廪的钱粮都运回汉中军营。”崔若愚看看慢慢变得炎热的日头。“抓紧护送灾民去太守府。张宜小姐在那里施粥。你们要多加注意。”

“属下会注意的!一定护送他们进城!”校尉沉声说道。

主簿和军曹也一脸视死如归。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你们也要保护好自己。这些人明着不敢跟我们作对,肯定会用肮脏手段。你们务必小心。”崔若愚背着双手,纤细的腰身和略显丰满的身段,有些可疑。

那校尉迟疑了片刻。挪开目光,领命而去。灾民压抑着心中的喜悦,半信半疑地跟在开路的汉中军身后。

一个小娘子饿得有气无力。拉扯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

汉中军一个胡兵掏出一小块饼,递给小男孩。

崔若愚把率领的军队分成三支。一支由军曹带着,押粮回汉中军。一支由校尉和主簿带着,护送灾民。

而崔若愚带着最少的队伍,留守此处关卡。

姜维告诉她,此处将是氐人入汉的最后一道防线。

姜维吩咐她带灾民入城。

但她知道,姜维必然会在此狙击氐人。

她舍不得丢他一个人作战。

汉中城内,张宜打扮停当,正在太守府前张罗施粥。

按照往常的情况,太守府主簿会带着灾民过来歌功颂德。

可日上三竿,还不见人影。倒是看热闹指指点点的富家公子哥儿挺多的。

“怎么回事?”张宜皱着眉问一个新买的婢女。

这婢女粗眉大眼,是新入城的灾民,为了一点点银钱和口粮,就卖了终身为奴,连后代也不例外。

那婢女老老实实地回答:“进不来吧?”

张宜不耐烦地递上一枚令牌:“你去门口领他们进来。”

肯定是主簿带着灾民被太守府的卫队刁难了。这些卫队有时候就是难缠,连遇到自己人,他们都要想办法拔毛。

婢女不知就里,拿着令牌,径直去了城门口。按她的理解,灾民应该是困在关卡处了。

不料,才去到城门,正好遇到跟守城官军对峙的汉中军和灾民。

那婢女呈了令牌,把灾民浩浩荡荡地领到了太守府门前。婢女一路上还跟灾民谈起各自家乡受灾的事。

最后所有人一致认定,张宜真是个菩萨心肠的大好人。

张宜总算看见有灾民来了。正要摆出一副菩萨模样,却发现事情不对劲。

哪来这么多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