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三国】梦非梦列记 > 第27章 红梨引

【三国】梦非梦列记 第27章 红梨引

作者:君自意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1-03-10 18:13:41 来源:文学城

站在鄄城下时,未见神女,曹孟德却有些恍惚,近此反而情怯。

那封书信他意决后就搁在了一边,败北回营后又找了出来,却没有开封回看一番。

他并不担忧荀彧笑话,他那般谦谦君子。若是有人笑话,也是在沛国谯县时与他插浑打科从打光玩到大的兄弟元让他们。

对于这些打小的兄弟,被笑话了也不甚要紧,打趣回几句或是互捶几拳再开几坛子酒就完事了,还是同穿一条裤子的弟兄。

可,偏偏荀彧,他想不出他会如何,愤怒、冲动、痛骂,连一分不端方的情态他都从未展现过。他从来都是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君可见天下之雪氛氲、月徘徊,忽而白鹤来仪,云雁翩飞。

不怨不怒,曹孟德反而是惭愧,他自己知道与吕布打的不尽人意,甚至还着了他的道。

少帝废后,诸侯并起。

他不是最有名望的,更不是最有势力的,与之相反,

他一度与蟑螂、老鼠、袁术并称为“洛阳四害”,十四方诸侯里,他将的兵最少,战斗能力也最弱。甚至他还没有刘备那样一个可以顶着招摇撞骗的汉室宗亲名号。

甚至于,最坏的,他怕文若认为他不堪造就,弃他另寻明主。

城门大开,文若、元让,还有许许多多或熟稔,或似是故时相识的面容。沉稳的迎接他归来。

兖州几尽失,此大不幸,幸天不亡我,遗我三城,也是城头长风,愁云惨淡。

今年好像特别的冷,十月便入了冬。袁本初遣人来去劝说他兵情险急,将家眷移送到邺城居住,以免乱军之中有什么闪失,亦无颠沛流离之虞。

冀州向来富庶,邺城袁宅更是豪奢相尽得摆出世家豪族,四世五公的威仪来。

下雪了。

袁本初坐在堂屋里,屋内炉火生的旺旺的,回廊几面用厚帘子挡风,故意又留了一幅,旷出积雪的翘角飞檐寒亭,欹倚一树老梅,盘曲虬折,于景与意,端的无可挑剔。

一旁的红泥火炉,正“咕噜咕噜”的温着酒,屋内光线很黯,黯成妆台菱镜久未拭。

一个俊极秀至的少年正乖巧的陪坐一侧。锦衣一丝褶皱也无,衣衽袖缘压出的边比庭院里的雪还白。

这几日,父亲心情大好,连见了兄长时都肯露个笑。更别说他随侍在身边,想要个什么珍宝玩器,撒个娇,父亲就眼都不眨的赏给他。

就连长兄,父亲令他攻克青州都大大方方的给了兵权。但父亲总是最疼他的,两位兄长能分到鹿肉,他冬日里都能得到河鱼。

袁本初的确觉得顺,往年棘手的、对拧他的,今年忽的几乎全卷在一团里,斗个不死不休,除了一个袁公路。要不趁今年还没过完,抓住年尾和袁公路也打上一场?

这很是诱人,但他思前想后还是作罢了,今年袁公路的运气也很是顺,新得了久攻不下的庐江郡。

攻伐袁公路还是要从长计议,他所据地盘跨州连郡,且又有荆扬丰阜之地,鱼米之乡。若是不胜,失威仪为一,失天下人心归附为二。

说到底,这天下只能有一主。

绣帘飞动,家仆声报,是有人来见。

来的是荀谌荀友若,汝南郡与颍川郡同属于豫州,他对同乡之谊还是颇为看重的。

建议劝说曹孟德把家眷送到邺城,用以挟制他为己用的郭图郭公则,身在兖州,荀友若并未参与此间事,本也不必,郭公则申明过自己就能水到渠成。

荀友若一身半新不旧的深蓝衣衫,

看去不觉奢华,只有世家浓浓的书卷气,风仪韶润,衣裳楚楚,玉堂珠树,正是他所合意的。

荀家有三若,一仲豫,荀文若却为了曹孟德那厮弃他而去。友若和荀文若是兄弟,他确实有些不快,却不至于因此迁怒于他,同为大家子,这点潜规则还是心里清楚的。

将子弟分别下注投入各方麾下,到了最后总能有存活下来延续宗族的人。这,连他们袁家也做过,当时号令天下讨伐董卓时,他滞留在洛阳的叔父、堂兄,族里七八十口人均被董贼残杀。时至今日,谁又能说他和袁公路不是家族分散,保有血脉与势力的抉择与结果。

荀友若也是赞同张邈选曹操作盟友的英明之举的,只是他羽翼丰满的张孟卓自己都治不住他了,袁公也可以效法令曹孟德为他们所用。持家眷用以要挟,袁本初是知道这招的厉害的。

兖州的鄄城,迎了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锦袍绣带,外披貂裘,穿着十二分的考究——袁本初的来使,郭图。

郭图对曹孟德摆出的态势还算谦谨,他口才甚佳,条理清晰的给曹孟德分析危如累卵的现况,劝其将家眷迁往邺城居住。

“袁公仍记着多年旧交,定会妥善安置”。以这句话稍作结,他眼底透出的光灼的人眼睛疼,此事成后,他也会被记上一大功。他看的出来,曹孟德很是意动。

曹孟德确实意动,但他左右的人不一定,程立面上通红,大概是纵马疾奔过来的,别人不记得,他可是记得清楚昔日刘岱与袁绍、公孙瓒和亲,绍把妻子安置在刘岱那,后来两方兵戈一起,

公孙瓒立即就打算将袁本初的妻子家眷劫持过来。

他到的最早,一进门就单刀直入地问:“窃闻将军欲遣家,与袁绍连和,诚有之乎?”曹孟德默了默,“然也。此时与袁本初联和,也是……”一条不平整的,屈辱的路。

话还没说完,忽的被一股大力扯住,扯的用力得他险些一个踉跄。就如溺水之人死死抓紧岸边一棵柳树,双手力大的将衣袖抓出了绵延山川舆图般的重重沟壑。程仲德两只眸子炯炯灼烁着他:“意者将军殆临事而惧,不然何虑之不深也!夫袁绍据燕、赵之地,有并天下之心,而智不能济也。将军自度能为之下乎?……”

荀文若来的稍晚些,他乘马车来的,郭嘉跟在他身边。久经辗转,初治兖州,一切从简。车驾已不能如颍川荀家香木添点,外罩青纱的文轩,简敝得跑快了些“吱吱嘎嘎”的摇晃的厉害。

文若赶来也是劝说,与程仲德两人:“今兖州虽残,尚有三城,能战之士,不下万人,以将军之神武,与文若、昱等收而用之,霸王之业可成也,愿将军更虑之!”

郭嘉新至兖州,或日后有朝相知相得;与曹孟德此前也并不相熟,所以,他是奔着郭图去的,郭公则是他的族兄,还是求学时颇为赏识的族兄。

现在郭图只想在见到他那会就避开若安先生揪起他扔到颍水里去。

能看出来的人有不少,因为郭图向曹孟德作了个礼:“图这族弟素来言行荒诞不忌,望曹君见谅。”

曹孟德注意到那青年坠簪披发,想是焦急来的匆促。直到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是如此,才了解他是头发自己没有细细的梳。

好是年轻,尤其是他的眼眸,清澈却又深邃,是日光下徹的井。这是他第一眼的印象,比注意到他散开的发还早些。

就连小曹彰都跑出来挥着拳头说可以保护母亲。

想想在鄄城下的思量,可会弃他而去?他在想什么呢。

他们在,一直都在。有他们在,他曹孟德何惧之有?

庐江城破的时候,满城散不尽的离乱,啼不尽的悲声。

庐江城飞血作了暮春落花红雨斜,杨柳织成愁。

旧观小亭,已不可待春深漫城飞花。院庭角,梨花明照后墙头,张良一身无纹素衣,默默的在梨树下立着;陈平也换下青衫着素衣作陪,难得的素服,他们的白衣谪仙人都没少做,但总归衣衽青襟,或是在边角不起眼处点绣。

张良的外袍素裳上飞溅上了血,那是一位年轻士子了此一生时,最后的骨气,已是一株红极的梅。

他会变深发乌,却不会凋谢,没有人能将他从那移去,就如没有人能使他在陆家府里再死一回。衣裳很白,梅枝无损其洁,在枝的印对下更显的节烈。

他从庐江城里回来,踏着石板木墙上的落红,背抵着千军的肃杀。

自古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此役,亦是如此。孙伯符,希望你能得到你想要的,不然,这些人的血,都白流了。

张良并没有悲愤,也没有对孙氏的怨恨,以百年之躯,一路走来,他看遍了生死,见惯了别离。况且,不论是他,还是陈平,皆是既生便怀兵祸离乱。长成后更是以谋略从定天下,纵未拔刃,双手也少不了沾惹上人命。

他们,本来也不是马日磾那般失了符节就呕血而死的。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陈平似是无意的喟叹。

陈元方之事,未尝不复。陈平没明说,但张子房知道。

张良非为陆康着素服,是吊唁遇难的庐江百姓,是为天下人而哀。张良未言,但陈仲端也明白。

陈平起了身,他手里轻捏着木枝,两枝,新折的。

一枝,插在院角土里;另一枝,递给了张子房。

“平路过一道观,见观中花树已发,无人修折

……”越了冬,又是一年春,待到那时,馨香满旧枝 。

那年,荀…慈明去时,平与他常对弈的小阁,阁窗外那株小梅,一夜尽吹作了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