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志吴书]朝旭于江东 > 第65章 个人篇(陆议篇之三):初为人父

1,

海昌县地理位置偏僻,又因为这几年天下大乱、朝廷自顾不暇,于是这个偏僻的县城便多年没有与外界上报情况。

所以陆议就任屯田都尉到任时,便立刻让当地负责统计作物生长情况的属官去收集各地的情况,如今便是情况收集完成的时候。

“......这么严重了为什么之前都不处理?”

陆议看着简上触目惊心的歉收情况,仅仅只用了一句话,便让那属官快速地眨了两次眼睛。

“陆都尉,这农田是看天吃饭的,”一名当地的官员解释道,“连年大旱,导致农作物无法生长,又因为外面都在打仗,我们就算想寻求朝廷的帮助,也没有一个渠道。”

“官仓余粮尚有多少?”

属官应声去取账本,陆议接过副手递来的热水,望着案上的歉收记录,沉沉叹气。

“都尉这是准备开仓赈灾?”

“这是一方面。”陆议低头看了一会儿书案上的材料,又看向副手,“你帮我调查一下当地的土地和河道之间的位置关系,我明天去地里看看这里的土壤情况,帮我安排能准确翻译当地方言的人随行。”

当地很多人并不会说官话,会说官话的人也是带着浓浓的口音,初来的那几天,陆议废了不少功夫才能理解他们说的每句话。

“好。”

2,

海昌县的情况比他想象中还要严重。

他蹲下身,指尖触到干裂的土地,捏起一块土块,指腹轻轻一碾,土块便碎成细沙,顺着指缝漏下去。

副手在他身边和当地的农民用方言对话,陆议还没有到可以听懂他们每一句话的程度,只是大概能从语气判断出,这里的形式不太乐观。

没有死于战争,却死于饥荒,他确实说不出是哪一种更令人绝望。

“陆都尉,前面的那块地是另一户人家的,要去看看吗?”

“去吧。”

陆议回应着,站起身,跟着当地的农民与副手继续往前走。

经过一处杂草丛生的土地时,他突然闻到了一股恶臭味,那臭味让他下意识地感到不安,脚步也想要停下,他本能地皱起眉头,硬着头皮走去。

臭味的源头与隔壁人家的住处越来越近,几乎就要重叠在一起。

旁边带路的农民似乎并不奇怪,在喊了两声没有得到回应后,对副手说了些什么,副手神情凝重地点点头,转向陆议:“他说,这户人家比他要惨,他家里人不是外出没回来,就是早就死了,他靠着祖上积累的继续和一些零零散散的食物也能活。这户人家的男人死了,女人带着刚出生没多久的孩子,又碰上大旱,怕是早就已经......”

他没有把话说完,但陆议也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陆议本想反问他为什么不帮忙,他们住的这么近,但当他看见农民过分宽松的衣服和过分消瘦到可以看出骨相的脸时,一下子又没有了提问的想法。

他都自顾不暇了,哪有力气管别人。

没去偷去抢都算得上善良。

“把门打开。”

“都尉?”

“这块地是他们的吧。找找他们的男人有没有埋在附近,若是有,就让他们一家人安息。”

或许因为陆议自己也与妻子分开,他一想到若是自己离开了之后,妻子怀上了他们的孩子,又遭遇这样的事情,他的心就更加疼痛。

“好。”

副手抬起手,示意跟在他们身后的随从上前,用蛮力破开了那扇尘封的门。

3,

打开官仓赈灾固然可以暂时解决贫民的饥荒,但当地多年大旱,就算是官仓里的粮食,也支撑不了多久,当务之急还是得找到别的办法。

只是这解决问题的办法若是能快速想出,这些当地的官员也不至于苦苦支撑这么多年都没有起色。

更重要的是因为偏僻,连可以参考的书籍材料都难以收集,陆议不得已还是写信给陆绩,让他帮自己寄一些参考资料过来。

而就在他的信寄出后的没几日,一封新的来自吴县的信笺到了。

“陆都尉,有你的来信!”

说着一口很有当地口音的官话、手里举着信笺的男人,是海昌县唯一的信使。

“谢谢。”

陆议接过信笺,去掉封土,将叠起的信笺展开。

“老家寄来的信?”陆议的副手头也不抬,只是继续煮自己的热水。

“是啊。”回道。

说罢,他低头阅读起信笺。信笺上的字迹,无疑来自于他的弟弟陆瑁。

陆瑁不爱说话,也更喜欢一个人打发时间,但却意外地很喜欢写字,如果能用文字讲清楚的事情,他基本都避免直接与人对话。

按理说自己寄去的回信刚发出不久,他们不会这么快就再次来信。

就在陆议如此担忧地思考时,他的眼睛很快在陆瑁的信笺中,找到了答案......

“唉,今天这火怎么烧得这么慢啊?”陆议的副手嘀咕着,就在他继续添柴时,他顺口对着在读信的陆议喊了一声,“老陆,你什么信读这么久,你喝热水吗?”

“......我夫人怀孕了。”

“什么?”

“我夫人怀孕了。”

4,

“呃。呕。咳咳。”

“好奇怪,人家都是女人孕吐得严重,怎么老陆媳妇怀孕了,老陆吐成这样。喝点热水吗?”

“谢谢。”

陆议艰难地直起身,接过副手递来的热水,端坐在自己的案前,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自他接到陆瑁的来信后,过去了七天。

最开始,他其实没有这么严重的反应,更多是要成为父亲的期待和紧张,只是当他为了给陆瑁和陆绩写“照顾朝旭的指南”,尝试着了解女人怀孕前后需要准备的东西和要做的事情后,那种

只是当他对着借来的残破孕产书,一笔一画写《照顾朝旭指南》。

从‘孕五月需忌生冷,夜里若腿抽筋,可按膝盖下三寸’,一路写到‘生产时需准备软布与温水’,无形的压力越来越严重,驱使着他停下手中的笔。

陆绩与陆瑁都是没照顾过孕妇的孩子,万一指南漏了关键步骤怎么办?想到这里,心口的焦虑像潮水漫上来,以至于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唉,小可怜。”副手颇为怜惜地拍拍陆议的后背,“我们县里条件有限,你能问到的都是些偏方,肯定是不如吴县那好地方的条件,别担心了。

“你那小叔叔和弟弟不是在你家里照顾你夫人吗?咱这外出打工的大老爷们就努力赚钱,给他们寄回去就行......

“......又要工作又要惦记家里的妻子,你也挺辛苦的,不容易,可怜老陆心啊。”

“这和她的辛苦比起来,不值一提。”

陆议抬起水杯,想要喝水,却发现那水温还是有些难以下咽,不得不在嘴唇碰到水面时,又将水杯远离了嘴唇,缓缓地吹着水杯上的热气。

“加油,老陆。”

副手似乎还想说什么,但他却只是说了句象征性的鼓励的话,便拍拍陆议的肩膀,回了自己的座位。

时间又过去了一会儿,陆议终于能够喝下那杯热水,在热水下肚时,他先前的反胃倒真是奇迹般地缓解了不少。

5,

“排好队!妇人和孩子优先!不许插队不许争抢不许趁机偷窃!违者永久禁止来这里领粮食!”

每个月定时发放一部分粮食,用于帮助贫民度过难关,而陆议也每次都会作为屯田都尉亲自出现在现场。

自从知道妻子怀孕之后,他总是会忍不住多留意一下队伍中的孕妇和幼童,当幼童来领食物时,他总是会下意识地露出和蔼的微笑。

就像现在这样。

“谢谢叔叔。”

骨瘦如柴的小男孩替自己怀孕中的母亲接过不太多的赈济粮道谢,他的母亲在旁边感激地点头。

“不客气,你父亲呢?”

“在家里。”

“生病了吗?”

“嗯。”

“真不容易。”

简短地对话后,陆议忍不住就想问问那妇人一些事情,便等他们离开队伍后,才后倾身体,对后方的副手说:“去把刚才那个妇人单独叫过来,我有些事情想问问她。”

“......明白了。”

副手欲言又止,最后应声去找人了。

......

妇人很快出现在陆议等候的地方,她看起来很是紧张,手攥在了身前,似乎不明白陆议这个新来没多久的、年轻的屯田都尉为什么要单独见自己。

“见过陆都尉。”

“不必客气。”陆议阻止她弯腰鞠躬的动作,接着便从怀里掏出了写记录用的簿子和笔,“我有些事情想问你,方便吗?”

那妇人缓缓地点头。

“是这样,我妻子也怀孕了,但她身在远方,我想尽可能地帮帮她,但我一个大男人不可能了解女人的所有事情,所以,我需要你的帮忙。”

“是想买礼物吗?”

“这个事情之后再谈,我们先从基本的问题开始。”

“你怀孕几个月了?”

6,

没曾想,此事却很快传开,副手忧心告知:“有流言说你私会民妇,那妇人的丈夫本就游手好闲,怕是会生事端。”时,陆议正在阅读从吴县寄来的书籍。

副手夸张地、重重地叹气:“都尉,或许你觉得你身正不怕影子斜,但你还是低估了这些人嘴碎的程度。”

“我只是问几个问题,也能产生这种舆论吗?”

“何止呢。哦还有,”副手似是无意地拿起陆议放在公文旁边的、他已经写了不少笔记的《如何照顾朝旭指南》,又道,“都尉,你是官,那人是民,你想问什么,她肯定不敢提意见,但是啊,从我的角度看来,你那些问题,多少有些和人耍流氓的意思。”

耍流氓?他?

陆议忍不住眉毛直跳,他可没想到会得到这种评价。

“你自己想想,你问了什么?”

“怀孕几个月了?这段时间有哪里不适,是哪里感觉不舒服,晚上睡觉会好睡吗?会被孩子惊醒吗?走路的时候腿会疼吗?翻身的时候会难受吗?腰会疼吗?”陆议迅速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哪里不对吗?”

“你要是问我,我只觉得你跟个什么医师一样。我要是用这些问题问我媳妇,我媳妇肯定欣慰,但你和人家就是陌生人,你问这么多,人家不觉得冒犯呢?特别是你还拿着笔比划半天人家的身体。啧啧。”

“你说话注意点,我那是在核对她不舒服的位置......”

“总之呢,”副手翻开那记录簿又合上,“你觉得自己没有问题,不代表在人家丈夫眼里也觉得正常,他们家贫困主要原因就是孩子多了又养不起,渐渐就贫困了。”

“她那孩子不是说是生病吗?”

“她教的吧,家丑不可外扬,但这里屁大点大,站在村口就能听到一个村的事情,怎么可能掩盖得住。”副手说,“总之,老陆,我们这里的情况很复杂,条件不比吴县,比吴县厉害的,大概是人心。”

说罢,副手煞有其事地拍了拍陆议的肩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7,

“陆都尉!你要的桑叶给你放院子里啦!”

“放那里就行!”

陆议将手里写满字的木片一节节串起,放到从医馆借来的《夫妻生活指南》上晾晒,最后弯腰从地上捞起做坏的儿童布玩具,这才从堆满书简的房间里来到小小的院子里。

那谣言最后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或许是得益于每个月定期发放的粮食,又或许是得益于他那作为孙权指派而来的都尉的身份。

若是稻米无法被广泛播种、成长,那么改稻为桑也是一种策略。以前也有人养蚕维生,但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能得到大力发展。

陆议便让陆绩寄来书籍,在自家的院子里养上了一批。

如果连自己这种只能照书养殖的人都能养好,那这里的不少百姓便有了能够劳动换取生活的方向。他如此确信。

只是真上手之后,他才发现这其中的困难。

蚕需要的东西不多,移动的速度也很慢,但不知道为什么,无论他多小心,蚕都很容易死,他思考着是否是食物的问题,便又让副手安排换了一处的桑树来采摘。

“这次再死,就要考虑是不是蚕的问题了。”

陆议皱着眉头,叫来院子里的随从将板车上的桑叶取下,屯放到仓库中。

他取下一片新桑叶装瓶,与前几次的样本并列,望着桑叶上的蚕出神,脑子里突然想起了他的妻子。

她的肚子是不是已经大了?是不是走路时小腿会酸痛?坐着时腰背会疼痛?是不是也不好活动?

就算已经将第一本《如何照顾朝旭指南》寄回了家,第二本也快要编写完毕,但他依然忍不住感到担心。

我写的信息足够吗?会有我没有考虑到的地方吗?也有人说怀孕会影响吃饭,她呢?她有好好吃饭吗?有好好照顾自己吗?阿瑁和阿绩有好好照顾她吗?如果她出现了指南里没有考虑到的情况怎么办?如果她受惊了怎么办,如果——

思绪一串接一串,陆议开始感觉到自己的胃被挤压,一瞬间有了反胃感,他飞快地用手捂住嘴,硬生生将呕吐感咽了回去。

“不行,还是要回去。”

8,

“今天就走?我记得你媳妇的预产期还有一段时间,你要请假这么久吗?”

“对。看起来久,其实在她身边也待不了太久,若是这路好走一些就好了。”

“‘要是路好走一点,就少请几天假’?”

陆议挑眉,看向开玩笑的副手,抬手将交接用的簿子敲在他的脑门上:“要是路好走,我请这么长的假,就能在她身边多待几天。我的蚕,这段时间也帮忙照顾一下。”

副手从头上拿走簿子时,陆议的目光从案上的蚕养殖记录上扫过。

桑叶还够喂十日,新采的桑苗刚种下,赈灾粮只够再发两个月……

是的,要做的事情多如牛毛。

可当他的看到同样放在案边的《育后照顾指南》时,又想起陆瑁在不久前的信里,说“嫂嫂近来好像有些腿肿”。

他咬咬牙,心终究偏向了家。

“……蚕你多费心,粮荒的预案我写在最后一页,等我陪她生完孩子,定尽快回来。”

“知道啦,陆都尉的宝贝蚕儿,我肯定像宠我女儿一样宠着。”副手接过那簿子,用一直手压在胸口,另一只手握成拳头,再胸口轻轻敲打,“祝您路上不会遇到土匪山贼小偷,也不会被卷入两军对峙中!”

“借你吉言。”

陆议将装着写好的《育后照顾指南》和好几份礼物的行囊挂到肩膀上,双手交叠,与副手告别。

副手也立刻换成了正式的姿态,与他行礼告别。

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县里的事情也不能耽误太久,百姓的粮食问题和蚕的饲养问题也还没有解决,一件事、一件事地堆在一起,都在等他回来处理。

但现在对他来说,那些都比不上他将要去做的这件事。

现在,最重要的是回家见即将临盆的妻子,陪着她,直到她将他们的孩子生下,然后将编写好的指南交给弟弟和陆绩。

他在海昌学着缝了很多东西,也买了不少礼物,若是可以,他想一口气搬回家里送给她,但若是带太多,就一定会耽误他在路上的时间。

还是等以后时间充裕的时候再带吧。

想见你,好想见你。

好想......

个人篇(陆议篇之三):初为人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5章 个人篇(陆议篇之三):初为人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