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
“这个月第三封。”
“又是表叔的信啊。”
“是啊。”
朝旭原本想跟着陆议回西陵,但从吴县去西陵,一定会经过武昌附近,按照过往的经历来说,如果孙权没同意她彻底转为“陆夫人”,大概在她途径武昌时,就会被强制带回吴王宫了。
“他不会同意的。”徐琼一边给陆抗比划着衣服的尺寸,一边给他做新的小衣服,“表叔估计都急死了,快登基了,既定的皇后要跟别人跑,偏偏这个别人还确实是皇后的另一位丈夫。”
“他该庆幸我没有在蜀地。唉,我也不能总把小抗养在王宫里,但我也舍不得和他分开,他多可爱啊。”
“你和表叔的那四个、不对、小狮和小狸你还经常带出来玩,那两个儿子要是听见,一定会妒忌吧。”徐琼忍不住调侃道,“以前没见你这么舍不得孩子啊。”
“那不一样啊,子高和虑儿就住在吴王宫里,我哪次出行最后,不都是回去了吗?而且那个时候,仲谋一共也就只有那俩儿子,和现在可不一样。小抗不是仲谋的儿子,现在吴王宫里又有那么多孩子,他最多帮他们请老师,剩下就不会经常照顾了。但放在伯言身边,就是伯言的次子,这性质不一样。”
“主要还是你们老来得子吧。”
“……也差不多。”
朝旭挺想和朋友说出真相,但这件事说出来太过复杂,而且传出去也不太好,便作罢了。
总不能说,陆议的长子看上了陆议的第二任妻子,然后为了和这个小妈在一起,不惜设计支开陆议,带着小妈私奔去蜀,没想到因为不适应当地环境和生活条件,没几年又回来了吧。
既然孙茹名义上还是陆议的妻子,那孙茹亲生的儿子,确实也还是陆议的儿子,而陆议实际上又只有朝旭一个妻子,“前妻过世以后娶了孙权的侄女”,朝旭又顶着‘孙夫人’的名义,所以陆抗确实也可以是她的儿子。
关系太过复杂,实在是不好解释。
朝旭展开孙权寄来的信笺,内容和之前没什么区别,都是在劝她回去,只要她回去,什么都好说。
虽然这么写了,但并没有一句话具体说明到底是在什么方面的“好说”,所以后半句,大概率就只是想先把她哄回去的客套话。
陆议因为不能离开西陵太久,从祠堂回来后,他就提前回西陵给朝旭收拾房间,只要孙权批准,他们就可以正式搬到一起去住,不再是有时限的暂住。
“嫂嫂们!我刚在外面看到了告示!”
孙仁牵着摇着尾巴的猎犬,从院外回来,还没进门就以愉快的声音喊话。
“什么告示?”徐琼让陆抗转个身,她开始给他的衣服剪线头,头也不抬地询问道。
“夏口和武昌方向传闻有黄龙和凤凰一起飞翔(1),再加上这个月的丙申日就是仲谋的登基典礼,这一定是祥兆!”
“今天几号?”朝旭回给徐琼一个答案,徐琼了然地点头后,又摇摇头,“看来表叔要么要换皇后,要么就要耍点手段、让你不得不回去了。”
“换皇后的人选?步嫂嫂?”
“你看,尚香都知道要换谁。”
徐琼说完,用嘴唇抿着线,像抱娃娃一样,把陆抗抱到自己腿上。
“除了她,也没别人了啊。”孙仁一边说着,一边阻止大狗扑到她的腿上,“走你!”
说着,她朝远处抛出一根木棍,猎犬立刻奔着木棍而去,还了她一个清净。
“太子的生母想跟别人走,养母和他分居十几年。选秀进来的又生了儿子,难道让她们儿子和子高争太子位吗?剩下没有儿子又在身边的是步练师,因为没有儿子,所以选谁、都不会动摇子高的太子位。”
“说不定到最后他谁也不立,反正谁也不立,子高的位置也是稳的。”
这两人分析得头头是道,说得朝旭想补充点什么,好像都没什么必要。
如果她坚决不回,大概事情就真的会朝立步练师为皇后的方向发展,也好,早点定下来,她就能早点带着陆抗去找陆议,然后一家五口一起生活。
“朝旭嫂嫂看起来一点不介意。”
“我如果这么介意,还在这边给他写第四封信吗?”
朝旭抬起笔,就开始给孙权写回信,皇后还是王后,朝旭确实无所谓,就像是孙权娶她时、她无所谓按纳妾还是按正妻的流程一样。
但就像孙权娶她时、介意的人是孙权那样,现在介意她不是皇后的人,也还是孙权。
……
回信寄出后没几日,又一封急信送达吴县。
“表叔又来信了。请。”徐琼出门取来信使大半夜送达的信笺,推开朝旭的房门,将信交给正在陪陆抗睡觉的朝旭手中,“你手抽的出来吗?”
“还行。”
朝旭小心翼翼地把胳膊从陆抗的脑袋下抽离,从他身边坐起,展开信笺。
本以为是放弃或是继续请求她回去,没想到却是另一件事情。
“我得回去。”朝旭在徐琼的注视下,深深地叹了口气,“仲谋说,子高和他闹脾气,说如果皇后不是我,他就不当太子了。平日里乖巧的子高现在说什么都拒绝认另一个皇后,还明确说,他的母亲在吴县,不在武昌。那孩子不知道他父亲为了让他坐稳太子位,连皇后的人选都要考虑吗?”(2)
孙登平日里温和又乖巧,还很擅长照顾弟弟妹妹,没想到却在皇后之位的事情上,反抗了孙权。
“冷静点,”徐琼出声道,“你也太心急了,子高真的会明着反抗他父亲吗?”
“……你说得对。”几次呼吸后,朝旭冷静下来,她轻抚着陆抗的脸颊,“大概就是在耍小心机。他劝不回我,只好用我儿子来劝我。”
“那你还回去吗?”
是啊,还回去吗?既然已经明白了孙权的信里的意思,她自然可以坚决不回,但如此一来,她也就算是正式要和他划清界限,不再是孙权的皇后,她就此就只能是陆议的妻子和陆抗的母亲。
朝旭一边思考这个问题,一边将信笺翻到了下一张。相比起一看就知道是家信的第一张,第二张更像是一则公开的公文。
“咦,韦曜出任中书郎?”
“哎呀,看来你是非回去不可了。”
“他怎么可以任命韦曜出任中书郎!”
虽然吴国重武轻文,文官也都是武官兼职,但确实也还有纯文官的位置,更别说在朝旭先前从荆州回去后,孙权才任命了第一个中书令。中书省是孙权身边的组织,办公地就是孙权的书房,几乎可以说是离孙权最近的组织。
韦曜能够为了扳倒孙邵伪造其罪证,又能为了重新获得官职、不惜当众揭穿朝旭与孙权和陆议的关系。
这种不择手段的人,非但没有惩罚,相反,还给了重要的官职。怎么可以让他担任中书郎,同为中书郎,星泽肯定管不了他,孙权又没有任命中书监,那能够压制他的,就只剩下朝旭一人。
“真是好心机。”
这下可真是非回去不可了。
实在是,太卑鄙了。可如果不是她执意想放弃皇后位、跟陆议走,孙权也不会对她用手段,更何况这个手段根本也不残忍,只是朝旭自己狠不下心。
这一定也在孙权想到的范围内,完全不知道该不该不满了。
徐琼似乎从朝旭的表情上得到了答案,她无奈地叹口气,道:“我去把已经给小抗做好的衣服拿过来。”
“谢谢你,阿琼。每次都在麻烦你。”
“……少废话,你让你那在蜀地的男妾再给我带点蜀锦回来就行。”
徐琼的耳朵明显红了起来。
(注释1,参考文献:《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传第二》夏四月,夏口、武昌并言黄龙、凤凰见。)
(注释2,参考文献:《三国志卷五十九·吴书十四·吴主五子传第十四》登将拜太子,辞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权曰:“卿母安在?”对曰:“在吴”。权默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66章 第十一回:皇后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