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志吴书]朝旭于江东 > 第306章 个人篇(陆延篇):大六岁的妻子

0,

陆延的前五年,是幸福的。

虽然生父几乎不回家,但叔叔和小爷爷和母亲都在,偶尔还有个追求母亲的吴侯回来给他送礼物。母亲生下异父的弟弟时,陆延并不觉得有何不妥,毕竟,他那个爹从来没回来过。

像个寻常的孩子一样自由自在地玩闹的生活,持续到母亲和吴侯离开,小爷爷被派去交州任职,而他被那个几乎可以说素未谋面的生父接走。

父亲对他很严格,规矩一个接一个,功课、锻炼、应酬,全都瞬间压在了陆延的身上。一有反抗,就会上家法。没有母亲的疼爱,没有小爷爷的溺爱,更没有叔叔的贴心照顾,有的只有不断地、不断地、不断地压抑作为孩子的天性,去学习大人的世界。

阿芷说,他是父亲的独子、唯一的继承人,所以才会对他严格。

可陆延觉得,自己有弟弟妹妹,只是弟弟妹妹和自己不是一个父亲,但那又如何?父亲只有他一个孩子,难道不是因为父亲从不回家吗?

因为是父亲唯一的孩子,所以每天都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他。仆人担心他出事,父亲的同僚期待他和父亲一样出色。每天除了学习、锻炼,就是假模假样地应付父亲的同僚们逗小孩的谜语。

不能犯错,不能任性,不能玩耍。

直到,她来了。

只比自己年长六岁,和姐姐一样,可以在她面前恢复成孩子,可以被包容错误,可以做傻事,可以……

注意到的时候,陆延已经无法离开她了。

所以,作为回报,他想结束她与父亲的联系,想要带着她一起去更自由的地方,于是,陆延开始了自己的计划。

1,

【早春】

宜都郡。

这一年,父亲被任命为宜都太守,全家搬迁到了宜都郡。环境的变化、住所的变化对于陆延的计划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不如说,更方便他完成计划了。

“延公子,老爷喊你去书房。”

管家的声音从他的身后传来,陆延这才放下手中的剑。

“来了。”

自他下决心要带她离开后,他就日日如此,晨练不辍,学习不止。研兵法、习吏治,连带着粮秣清点与军备登记全都能准时完成,半点不见往日顽劣模样。

“爹。”

“你来的正好。”父亲见他出现,原本紧锁的眉头稍微舒展,“近日清点城西军备,可有疏漏?”

“回父亲。”陆延垂手立于案前,语气恭谨,神情肃穆,居然有几分像他父亲,“军备器械皆按木牍登记核对,唯有三张弓的弓弦朽坏,已令工匠更换,另补录于册。”

“很好。”父亲赞许地点头,“你既知职责,便莫要懈怠。如今刘备称帝,带着大军前来,陛下命我带兵前往前线御敌。我一走,宜都的事情还有送往前线的粮草物资的事情,就要交给你了。”

“孩儿明白,定不负父亲所托。”

陆延垂首回话,头低下时,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

他当然知道父亲要带兵去前线,父亲一走,大量的亲兵部曲也要离开宜都,这对于他来说,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午后,主记会带舆图过来。我去了前线,这里的城防也不能懈怠,你到时候好好看看。”

“是。”

……

午后的书房里,竹简堆得高高的,陆延跪坐在案前,双手放在那张摊开的舆图上,父亲的主记拿来了舆图,便跟着父亲去了另一个房间与幕僚商议沿江布防。

不管是父亲还是他的主记,都已经相信了陆延的表现,并没有过于留意他的动向,这自然也是陆延的目的。

他的手边,是提前抄写好的宜都各屯的粮草清单,一旦有人经过,他就立刻伪装成自己在统计粮草储备的模样。

舆图中,清晰地标注着从夷道前往各处的水路。陆延的手指轻轻地在舆图上描绘出从夷道至吴县的路线,手指划过柴桑的关卡时,缓缓地停了下来。

他默念着小字上所写的换防时间,闭眼背诵数次后,从怀里掏出一片竹片,在竹片上用只有自己能懂的符号记录这个信息。

从吴县到这里,走陆路太花时间,途径的县城过多,只有水路时间最短,路过的关卡最少。

尽管如此,也依然需要数日。

同程的人如果过少,船夫也会修改启程的时间。

想到这里,陆延深深地叹了口气。

“这里也是个问题。”

这时,有人端着茶水从屋外走来,陆延刚准备替换桌上的东西,便察觉对方是自己从小玩到大的随从——想当初两人打架,结果自己失足掉进水里,害的对方被自己的父母打了一顿。

“我爹没让你也跟去吧?”

“是没有,但让我哥跟去了。”白树一边说着,一边给陆延倒茶,“公子,你整天记这些换防时间,被人知道了,添油加醋一下,可都是谋反的大罪。”

陆延看看白树,见四下无人,便拍拍他的肩膀,道:“那不重要。我问你,若有一日我需你去吴县传信再带个人回来,往返都不能被任何我爹的眼线发现,你敢去吗?”

“公子指哪,我就去哪。”白树毫不犹豫地回道,“倒是公子,你做的这些事情如果被你爹发现了,少不了几顿板子。”

“我挨得板子可不少。”陆延却说,“我只要,能和她一起,挨多少罚,我都认。”

“不行!太危险了!”

而陆延口中的“她”,在夜晚得知这件事后,坚决地反对了陆延的计划。

“嘘,小声点。”

陆延环顾四周,见周围没有其他人,才又将手搭在孙茹房间的窗沿上,两个人就这样隔着窗户进行着秘密谈话。

“去年你跟我说你准备好了,结果就是要暗度陈仓吗?你知道我叔叔是吴侯吗?你这属于从吴侯眼皮子底下偷人,还直接偷去敌国,你这是谋逆。”她明显慌了,“你现在能有现在的生活条件,是因为你是陆伯言的儿子。没有你爹的背景帮助,你还打算带着个女人私奔去邻国,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我有手有脚,有头脑有劳动的能力,就算从零开始,我也能做到。”陆延的眼睛明亮,坚定不移地说,“我想逃离这里,你也想,我们一起走。”

她盯着他,长长地叹气:“你还小。”

“我已经是个大人了。”他说,“我会证明给你看,我不比我爹差。”

2,

【盛夏】

父亲带兵去前线的日子近在眼前,这些日子,陆延一直规规矩矩,父亲吩咐的事情他全都按照嘱托办妥,给父亲送行时,他信誓旦旦地说着:“府中粮秣转运、城防巡查之事,孩儿定按父亲嘱托办妥,绝不让前线分心。”

这些话更是让父亲勒住马的缰绳,肯定地点头,并最后一次嘱咐道:“夷道乃后方重镇,不可有失。粮草需按旬送至前线,若遇山贼或蜀军游骑,可遣城防兵应对,不必事事传信。”

“孩儿明白。”

陆延垂首应下,等到父亲率领大军沿着长江西岸向北行去,路过的长辈们停下拍拍他的肩膀,一直到眼前不再有部将经过后,才缓缓直起身。

起身时,他的眼底已经不再有恭顺,只剩下果决。

这是前所未有的好时机。

陆延计划的第一步,是游说视作“养母”的侍女阿芷替自己寻找空白的通关文书。

当晚,趁着夜深人静,陆延便来到阿芷所在的房间中。

阿芷本是陆延生母在家里的侍女,从很久以前起住在主母卧室旁的通房里,哪怕陆延的生母多年不回,父亲也一直保留着她的房间——不管是在海昌时,还是搬家到宜都,他始终保留着她的房间。

见到人时,阿芷正就这烛火缝补衣物,见他出现在门口,赶忙放下手里的东西走来:“长生怎么了?睡不着?”

“阿芷。”陆延装出一副弱小的模样,道,“我有一事相求。”

“这是我父亲第一次抵御敌国,还带了那么多国内将领,看得出会是一场恶战。”他故意让自己的声音颤抖,就好像自己还是那个会因为噩梦而哭闹的孩子,“以前我总和我爹作对,现在我一想到我爹去了前线,可能有生命危险、可能回不来,突然就觉得害怕。”

“老爷要是知道,一定会很感动。”阿芷信了他的“脆弱”,抬起手抚摸他的头发,“说吧,有什么是我能做到,我一定帮你。”

“我爹让我代理宜都,但我知道自己没那么大的本事,很多事需要求助。而我爹在前线的情况,我也很担心,我知道如果我写信给他,他一定会说那么些正人君子的、让我少担心的客套话。可我希望他真的安然无恙。所以我想安排人偷偷去看看他,再偷偷回来告诉我。”

陆延故意说着孩子气般的主意:“所以,阿芷,你能不能帮我寻些空白的通关文书,我保证只让我派去的人使用。”

蹩脚的,充满漏洞的,听起来全是问题的主意。却足以让“养母”对他产生“需要照顾”的想法。

果然,阿芷的手在他的头发上停顿了片刻后,她缓缓地叹气:“行,我帮你想办法。”

陆延早就调查过,荆州有很多人的亲人在益州,荆州还属于蜀国时,这些人探亲访友都比较容易,如今荆州归属吴王,这些人很难去见亲人,所以会有用空白文书偷渡的做法。

这些事情如果由陆延去寻,会困难重重,还会让对方产生疑心。但本就是仆人的阿芷就不一样了。

陆延悄悄地在心里向阿芷道歉后,又如孩子般拉拉阿芷的手道谢,才转身离开这个房间。

……

搞定阿芷后,陆延便着手准备第二件事。

次日的早晨,陆延在书房里整理战略物资清单时,故意洒了茶水,以此为契机叫来白树添茶和擦拭地面的茶水。

在白树倒茶时,陆延将一枚刻着“陆延”的名刺塞进他的怀里,又放入了一个装满五铢钱的钱袋,轻声道:“你即刻动身,沿夷道至柴桑、吴县的水路走一趟。一是核实每处关卡的换防时辰,二是买通其中和我父亲无关的守备和船夫,确保我在任何时候需要他们,他们都能为我出力。此事绝不可让旁人知晓,尤其是我爹的眼线。”

“公子放心,属下此去定不辱命。”

白树揣好东西,又放下茶壶,镇定自若地从进来的门走了出去,之后又从大门走上街道,身影很快融进夷道城的市井人流中。

送走白树后,他简单地估计了剩余事务需要花费的时间,伸了个懒腰便放下装满茶水的茶杯,径直走到院子里。

他轻车熟路地走向孙茹打理的花圃,那里的兰草长势喜人,他盯着最高的一簇发呆,忽然,阳光照在叶片上,晃了他的眼睛。

他赶紧闭上眼睛,缓了一会儿后才重新睁开,视线再次落下时,忽然注意到了落在泥土上的一块手帕。

弯腰捡起才发现,那上面绣着小小的“茹”字,字旁还有一株兰草。

他忽然有了新的主意,于是,他将那手帕藏进了自己的袖袋里,似是无意地直起身,朝着自己卧房的方向走去。

3,

【次年深秋】

夷陵之战持续了近一年之久,眼下,刘备已退,曹魏却冒了出来,原本支援西边的大军也尽数前往北边。

陆延被父亲叫到书房整理夷陵的奏报时,就已经猜到父亲为何要叫自己。

无非就是叫他从这次战役中学到点东西,但他看着那并不像主记的字时,还是产生了困惑。

“这是你母亲的字迹。”父亲突然说,“陛下此次让你母亲作为我的主记,与我随行,这些便是她写下的。”

陆延再一次阅读简上的内容,母亲的字瘦长而有力,每段话都简洁明了,甚至简洁到有些冷漠,但却完全符合了父亲对于“军报”的要求。

陆延想要回忆母亲的模样,却只能想起个大致的轮廓。

他们多久没见了?陆延完全想不起来。

比起回忆,陆延突然察觉,这是个绝妙的机会,将他的下一个计划说出口。

“爹,”于是,陆延忍住自己的思绪,问道,“你是因为我娘,才从不碰茹、她吗?”

陆延没能顺利将“茹姨”两个字说出口。

但父亲也习惯他不称呼孙茹的事情,并没有深究。

“我与你娘自幼相伴,从未变心。”

“难怪,”陆延顿了顿,强压着狂跳的心跳声,道,“难怪听那些周边小族议论说,她嫁入陆家近十年,都未得父亲亲近。孩儿担心这件事若是传到陛下那里,会引起陛下的不满。”

父亲握着笔的手顿了顿,眉头微蹙:“宜都那些小族,怎敢妄议陆家之事?”

“孩儿觉得,陛下没有在意,或许只是近年来战事繁多,曹魏和蜀汉攻势连连,令陛下抽不出身,为数不多的时间,又都用来与我娘相处,这才没有注意到这件事。现在西边已定,等到眼下北边的进攻结束,陛下要论功行赏时,肯定会想起与父亲联姻的事情。”

“宜都小族确实不值得在意,但前些日子大军从武昌前来支援,要是有人眼红爹本次立下的战绩和陛下对爹的器重,借此说父亲‘苛待妇孺’,传到武昌又传开,反倒影响父亲声望。”

陆延清楚士族最看重什么,也清楚父亲为了吴郡陆氏能够回到四大家族之首的地位不懈努力,父亲势必不会愿意在自己立下大功的节骨眼上出事。

“……”父亲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说吧,你想做什么。”

接下来,是最为险峻的一步。

陆延无言地咽了口唾沫,道:“若是你不介意,可否将她许给孩儿?孩儿定会善待——”

“啪。”

父亲的手重重地拍在书案上,震得陆延心底一颤。

“这么多年了你还在想这个?你清不清楚你和她是什么关系?”父亲怒斥道,“我让你抄写的《孝经》都被你吃到肚子里了?纵使我与她无意,也是陛下赐婚,你敢和我要她,我都不敢和陛下说情!陛下要是因此迁怒,你能担起这责任吗?”

“爹、爹,你听我说。”陆延克制着自己对于父亲本能的恐惧,“陛下此次让我娘随行,肯定是有意想将我娘送回,但这样,她和我娘之间都为妻,让谁做小都不合适。而爹又刚赢下夷陵之战,是陛下的大功臣。这时候与陛下提出取消婚约,再权衡利弊,陛下说不准真会同意。到了那时,再提到我和她的事情……”

“我不在的这一年,你就净想这事了?”父亲的怒火扑面而来,“让陛下将赐给爹的女人转手赐给儿子?伦理道德何在?你不懂事,她也不懂事?”

迎着这一波怒火,陆延从袖袋里掏出了那块绣着“茹”字的手帕。

他分明看见,自己将手帕的花纹和字展示给父亲看时,父亲瞬间哑了火,眉头紧锁,多次的深呼吸后,才沉着声音,道:“你回去面壁思过,不许出来。”

4,

“我之前以为,我爹说‘那孩子不是他的,但确实是他的血脉’这句话是哄我的。现在看了你的样子,我突然信了。”

陆延从书房回卧室的路上,突然听到了一个好听的女声。

抬头看去,院里的树上,正坐着一个比自己小一些的少女。奇怪的是,陆延并不觉得她陌生,甚至轻而易举地说出了她的名字。

“未央,你一个人坐树上,不怕掉下来吗?”

“嗯?”

少女懒洋洋地拖着长音,一会儿后,便从树上跳到地上,她的脚步轻盈,就好像她的人并不存在于世间。

“大哥的事情就是多。”她说,“现在呢,满意了?”

“满意了。”

陆延说完,自己先笑了。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你应该更好看一些。”陆延又说。

陆延虽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说出这些话,也不明白少女为什么突然出现在眼前,但他莫名有一种强烈的亲切感和安心感。

“嗯,换了个爹,长相就变了。”少女抬起自己的双手,检查了片刻,“不过娘还是娘,我的灵魂就不会变。”

“爹已经动摇了,至于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我吧。”

少女的脚尖在空中一点,消失得无影无踪。

5,

【第三年】

陆延坐在案边,手指捏着一支狼毫笔把玩,面前的绢帛上空无一字。他本想给孙茹写信,却不知道该写什么才能有效避开“私奔”“逃跑”等字眼。

除了这些字眼外,还不能用任何暗示性的句子,他能保证自己寄出时、负责送信的人守口如瓶,却不能保证孙茹那里的人也能如此。

为了这次的计划,他已经谋划了好多年,也忍了好多年。

连去处都已经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也都完成,眼下,就等他将孙茹先接回身边,两人再一起找时机私奔。

他又抽出孙茹写给自己的信,再一次阅读。

“顾家待我不错,你小姨也很照顾我,孩子们都长大了,不需要我照顾也能生活。不必挂念,照顾好自己。”

据说,父亲和吴王提出解除与她的婚约后,将她的婚事挂到了顾家已故的大公子名下,名义上与陆延的小姨共侍一夫,实际上她与继室从未见过,更多只是在帮陆延的小姨照顾两个儿子。

一想到孙茹要帮自己的小姨照顾俩儿子,陆延突然没由来地产生了妒意。

如果那俩儿子也和他一样怎么办?要是近水楼台了怎么办?那他的计划不就泡汤了?

陆延一时间心烦意乱,将那信笺揉成一团,却很快又带着悔意将其重新铺开。

他重新提笔,在绢帛上写下:吴县至宜都水路,每月初八有商船往返,若你愿归,可借商船同行,无人会细查。

写完后,又将一张简易的路线图卷进绢帛中,最后,从另一边拿起写给叔叔陆瑁的信笺,两样东西叠在一起后,走到屋外:“阿树!”

“公子。”白树应声而来。

“你带着这个去吴县,到了我小姨那里,就说‘她有东西拉下,刚巧来帮我给我叔叔送家信,所以顺路给她送来’。切记,莫让其他人看见,送到后,等到下个月初八,就按照我之前交代你的事情,联系船夫,避开我爹的耳目,带着她回来。”

说着,陆延从袖袋里取出那块被自己藏了许久,反复清洗到有些褪色的手帕,指腹在“茹”字上轻轻摩挲后,将手帕一起交给了白树。

“公子放心,我明日便动身,定不辱使命。”

次日,白树前脚离开,陆延后脚又找上了阿芷。

“阿芷,能再帮我一个忙吗?”

“怎么了?公子?又要通关文书了吗?”

“不是啦,”陆延捏着嗓音,撒娇道,“听说娘要回来了,我爹娘感情本来就很好,我寻思着她回来之后,肯定想和我爹亲热,那我这个成年的孩子就有些碍眼,我想在附近找个住所,我爹娘想亲热的时候,我就溜出去,等他俩冷静了再回来,阿芷觉得如何?”

“你爹娘都多少岁了,哪里会需要你避嫌。”

“唉,实不相瞒,其实是我想搬出去住了。”见上一个理由不行,陆延立刻转换思路,“我都成年了,还整天住在家里,和我爹抬头不见低头见,我爹那人你也知道,每天看他脸色我也难受。还是搬出去住好。但这事儿如果让我爹帮,他就又要觉得我没用了。”

“公子,你这,找房子的事情,你找我也没用啊。”

“好阿芷,帮帮忙,我娘不在的这些年,就你最疼我了,对吧。”

陆延仗着自己继承的漂亮脸蛋和阿芷对自己的疼爱,使尽撒娇术,终于让阿芷抬起手摸摸他的脑袋,很是无奈地说:“这事儿,你可别告诉老爷,你是没事,我可就麻烦了。”

“明白,孩子肯定守口如瓶。”

从阿芷居住的通房出来时,陆延的脚步轻快,他仿佛已经能看见她从商船上走下来的模样。

到时候,他就牵着她的手,穿过码头,一起先躲在城里的小屋,只要有空,他就能去看她。

他知道母亲有个男宠在益州,他的下一个计划,便是想办法借助母亲的男宠的力量,在益州定居下来。

只要到了益州,他们就能不受礼法道义的束缚,成为寻常的夫妻。

光是想到这些,陆延就觉得自己这些年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快点来吧,你和我,我们一起去无人知晓的地方隐居吧。”他不由得喃喃自语道。

个人篇(陆延篇):大六岁的妻子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