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志吴书]朝旭于江东 > 第245章 第一回:劝王即帝

[三国志吴书]朝旭于江东 第245章 第一回:劝王即帝

作者:琥珀Tora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9:02:14 来源:文学城

“你的位置在这边,跟循因站在一起。”

“是。”

朝旭看着这个才刚成年的年轻人,忍不住想要多交代几句,再一想,都二十岁了,自己说太多可能会起反作用。

“朝旭,这位是?咦,怎么还有个女孩子?”阚泽不知道什么时候挪到了她的身后,自从打完曹丕,孙权就把大部分的事情交给了丞相孙邵,只有每七天一次的上朝才会出现在朝廷内,原本布置在朝廷内的书案也被撤下,空出位置给上朝的百官站立。

今天就是他颁布新规则的第一次早朝。

“这位是韦曜,韦弘嗣。今天起就是我的兰台掾了。”朝旭介绍道,“弘嗣,这位是阚泽,阚德润。”

“久仰大名。”韦曜行了个礼。

“然后这个是我女儿,孙循因。”朝旭介绍道,“循因想和我一样走仕途,于是仲谋就给她起了入仕用的名字,循因。”

“臣见过公主。”

“我现在只是母亲的一个助手,不必称呼我为‘公主’。”孙果有模有样地回道,“德润。”

循因,虽然只是出仕使用,但孙权还是兴致勃勃地进行了预想,他本就对道教有兴趣,“果”又取自道教中的“因果循环”,于是,孙果的表字就被定了下来“循因”。

“那那边那位是?”阚泽看向另一边,在孙邵旁边,还站着一个与韦曜几乎一模一样的少年。

“那是我的胞兄,韦昭,韦伯明。”

“我那天在想怎么招募个助手,恰好听见孙丞相在和韦丞相掾说话,韦丞相掾有个还没有当官的双胞胎弟弟,于是我就要来了。”朝旭看看身边的孙果,“至于循因,是听说我想收徒弟,便自告奋勇,我和仲谋都觉得,她从小就有远超同龄人的智慧,说不定能做得很好,于是同意了。”

“双胞胎。”阚泽感慨地说,“你们母亲真了不起。”

在这个时代,能顺利生下孩子都很了不起,更别说是双胞胎。

“家母生下我们之后就去世了。”

“……对不起。”

“少说两句吧。”一直在旁听的刘基小声地嘀咕道。

孙权的首次早朝,连远在荆州的陆议都赶了回来,大将军陆议,站在队列的前方,朝旭要伸长脖子才能看见他。

眼下,陆议正在和孙邵讨论着什么,他似乎察觉到了她的注视,抬眼看向她,并予以温和的笑意。

“那就是传说中的陆伯言将军。”韦曜的眼睛里居然出现了崇拜的色彩,“我听闻陆将军火烧夷陵的壮举,一直以为他是个身高八尺、面如熊虎的悍将。没想到是个身高八尺、面如美玉的人(1)。”

美玉吗?朝旭又看了看陆议,可能是她从小看到大,已经看不出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既然韦曜这么说,那陆议在男人眼里,应该有这么漂亮吧。

“果然你也觉得他面如美玉。”阚泽赞许地点点头,“以前我就这么想了,想必他的妻子应该也是个绝世倾城的美人。”

“一定是那样。”

“弘嗣,”朝旭郑重地看着他,“在你的想象里,陆伯言的夫人,和我相比,如何?”

知道内幕的阚泽嘴角抽动,努力憋笑。孙果也暗暗低下了头,不想参与讨论。

一无所知的韦曜,很认真地闭眼思考,许久后又睁眼看向陆议。

“断然不能与王后殿下相比。”他说,“王后殿下乃是吴王的王后,又是当今吴国神女,作为女子却又被破例允许进入朝廷,掌管兰台令史一职。同时还听闻擅长卜卦测算,如此集才能与美貌与一体的才女,这世间都没有几人能与您匹敌。更何况是陆伯言的妻子。”

“嘴真甜。”

但是朝旭还没来得及品味一会儿,就听见了从身后传来的令人不快的声音。

“要是你的能力也能和你的嘴一样厉害就好。”

“您是?”朝旭皱起眉头,她之前从没有见过这个男人,但他却出现在朝廷内,按理说,孙权任命的大部分文武官员,她都应该见过。

“臣前几日刚由张温、张太傅引荐而来,今日是第一次面圣。”那人先前的说话不好听,面对朝旭时的礼节却一点没错,“暨艳,暨子休。现在担任选曹郎一职,官至尚书(2)。还望殿下今后多指教。”

朝旭反应了一会儿后,决定用作为“兰台”时的礼节进行回礼。

她总觉得区分这些礼节很麻烦,与她相熟的文武官员也清楚这一点,与她见面时大多都只用平民之礼。

孙登的习惯也是从她这里学来的。

“好久没见殿下用这么正式的礼仪了。”等到暨艳去寻找张温,阚泽才开口,“这么正经的人当选曹郎,如果没有过硬的后台,怕不是会有很大的危险哦。”

“危险?”韦曜有些不理解,“大吴依法治国,正经地对待法律规则,才是正确的行为吧?”

“如果完全遵循,这里的不少二代和一代,都得被惩罚。你先别问了。”

韦曜虽然有所不解,但也是懂得场合的人,他开始整理衣冠,几十秒后,孙权出现,缓步走到自己曾经每天办公的书案后。

所有人迅速归位,有些生疏地进行问候礼,再等孙权让他们平身,早朝正式开始。

有需要汇报的官吏,按照事先安排好的顺序,进行汇报。朝旭这种不需要汇报的,就站在旁边听着,脑子里在想结束之后先做什么。

“陛下。”早朝的最后,丞相孙邵站了出来,“现在北方已被我们击退,西边的刘备也已经病逝,其子刘禅继位。依臣所见,陛下已经彰显了我国在军事上的强大,这些年来注重水利工程,轻摇赋税,民心归附,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版图更是从最初的六郡扩张到三个州。还望陛下,顺应民心,登基称帝!”

称帝。

朝旭有些期待地看向孙权,但这位才40岁出头的君王,却只是说:“我看到你们的奏疏了。长绪,伯言,你俩起得头吧。”

“是。”陆议也从队列中走出,“建安二十六年五月,建业报告天降甘露。黄武元年三月,鄱阳传闻出现黄龙。本月,陛下立神女为王后。现如今,北方与西方均已称帝,又败于陛下之手。群臣皆以为,这些都是天命符瑞的迹象,还望陛下,登基称帝,耀我大吴之威。”

朝旭知道孙权一直传播她是神女的传闻,就是想增加官民间的“天命所选”的印象,只是没想到,这个词还会以这种方式从陆议口中说出。

“曹丕称帝,是他逼退汉献帝的证明。刘备称帝,是他不自量力的证明。我不想做这种证明。”

孙权拒绝了,但群臣似乎并不能接受这个理由,持续地有人离开队列,提出请求。

孙权听得眉头微微皱起:“我们效忠汉室,汉室湮没时,却不能前去相救。我现在又怎能忍心与之相争?(3)好了,不要再提了,还有需要现在上奏的就现在说,不然就退朝了。”

孙权如此坚持,群臣也不好再说什么。几个汇报日常公务的官吏上前进行汇报后,孙权便宣布退朝,他先一步离开,百官才敢陆续散去。

“王后殿下。”

“陆将军,可是有何贵干?”

“可否借一步说话?”

知晓他们关系的老臣们从他们身边经过时,都装作一副什么都看不见的模样,倒是一些常年在外、或是刚上任不久的年轻官员,忍不住偷瞄的**。

“弘嗣,循因,我有事要与陆将军商谈,你们先去整理一下这十几年的记录,了解一下平日的记录形式吧。”

“是。”

(注释1:“身高八尺、面如美玉”其实是《三国演义》里对陆议的描述,《三国志》中并没有对他外貌的描述。这里是直接默认为真实了。大部分情况下认为,陆议是温文尔雅的书生。本文同时采纳了这两种说法。另外,到中期才提到陆议的外貌的原因,差不多就是原文里说的那样,因为一起长大,所以没有意识到。只能借由别人的口说出。)

(注释2,参考文献:《三国志卷五十七·吴书十二·虞陆张骆陆吾朱传第十二》艳字子休,亦吴郡人也,温引致之,以为选曹郎,至尚书。)

(注释3,参考文献:

《建康实录·吴上·太祖上》:(黄武二年)夏四月,丞相孙劭、大将军陆逊率群臣上表,称天命符瑞,劝王即帝位,王再让未许,谓群臣曰:“汉家堙替,不能存救,亦何竞焉?

《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传第二》夏四月,权群臣劝即尊号,权不许。)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5章 第一回:劝王即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