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志吴书]朝旭于江东 > 第235章 第十九回:不入后宫也是王后

或许是因为前一日孙权想让朝旭帮忙测算战局的事情,在朝堂内传遍,第二日,两人并肩来到朝堂内时,官吏们纷纷紧张地观察孙权的表情。

“都看着我做什么?”孙权淡淡地说着,在自己的位置前坐下,“你们今天的工作都做完了?”

一句话,让抬着头的官员们集体低下头。

“长绪,昨天的时间算出来了吗?”

“算出来了。”

丞相孙邵起身,招呼那个官员将测算结果呈上,随后毕恭毕敬地汇报道:“臣又考虑了一下通常防御战对士卒的影响,最后测算出的极限值,六个月。”

六个月。

这么久?

朝旭的手停了下来,足足比正常消耗速度增加了一倍。

“当然这些都是理论值。”孙邵说,“朱将军至少对外掠夺曹军营寨两次,期间城内的粮草不会出任何意外,而且所有将士都能忍受饥饿。”

“忍受饥饿是什么意思?”

“不是每个人都能吃每顿饭。”孙邵的语气也很是沉重,“最理想的状态,也只有六个月。”

孙权掰起手指,一边掰一边默默数着数字,一会儿后才开口:“那就是明年三月前必须结束这场战斗。”

“是。”

孙权沉默着,什么也没说,似乎是在思考什么,他放下测算结果,看向朝旭:“朝旭,这样,你帮我拟一份请和信。”

“给曹丕吗?”

“给刘备。”孙权说,“虽然白帝城算不上威胁,但眼下必须集中所有注意力对抗曹丕,我没空再和他玩过家家的游戏,他要是趁机骚扰,荆州还得分士兵过去处理。”

明明把刘备打回去了,现在还要因为对抗曹丕,放弃追击。

朝旭心有不满,可她也知道孙权是对的,刘备和孙权手上所有的军队加起来,都比不过曹丕,北方的人口基数远大于南方,当初曹操赤壁大败成那样,依然没有让北方一蹶不起。

曹丕可以试错,孙权不行,这次被打进来,可能——

“臣明白了。”

“通知太中大夫郑泉,”孙权又开始下一道指示,“你和他一起带着请和信、去白帝城聘问刘备。刘备之前好像给我写了封信,放哪里去了……算了不管了,你信里只要写我们这次的意愿就行。我不管他到时候怎么说,总之让刘备放弃挑衅,重新交好。(1)”

“我也去吗?”

“你之前跟子敬去过两次,子敬给了你很高的评价。”孙权认真地凝视着她的眼睛,“而且你差点杀了他,就算被俘虏了也平安无事被放了出来,刘备听说你是使者,一定会好奇‘那孙权小儿在想什么?’,能够让他多听我们的声音,我们的和谈也就事半功倍了。”

“我明白了。”

朝旭也没有推辞,很快便接受了,实际上,她确实也想再找个机会,光明正大地去一趟蜀地,去确认一下孙果到底是不是诸葛亮的女儿,父女俩如果能相见,或许......不,这次去还是不带了,哪有这种情况下出使还带孩子的。

“刘备还敢挑衅呢?”

虞翻没等朝旭想完事情,就忍不住在下方嘲讽,不仅是朝旭,孙权也听见了。

“伯言前天晚上寄到的奏疏里面写,刘备还真来挑衅了。”孙权模仿着刘备的语气,“‘贼兵已经在江陵了,我也准备再东征,将军还能行吗?’”

“伯言怎么回复的?”

“‘恐怕旧伤未愈没有时间兴兵吧。你应该跟我们的君主通好才对,如果不听我的劝告再率大军前来,这次我不会让一个人存活性命。’(2)”复述完之后,孙权先忍不住笑了,“还得是伯言,伯言办事,我放心。”

私下温和的人,到了面对外敌时,也会如此威风。

看到孙权在笑,朝堂内的气氛也缓和了不少。

“对了,说到这个,我想给夷陵改个名字,”孙权一说,另一边写官方公文的官吏立刻拿起笔,整出空白的告示用纸,等到那人准备就绪,孙权才接着说,“‘彝’字也太难写了,改成西陵吧。(3)”

“是。”

如此单纯的理由,一想到颁布者是孙权,又不意外了。

真可爱。

“新年也快来了,提前辛苦各位,过年也要在这里工作。”孙权说着对着朝堂内的官吏们抱拳,这一下,在场的所有官吏迅速放下手中的动作,整齐划一地朝着孙权的方向行礼,“共渡难关。”

“是。”

……

太阳彻底落下,信笺经过孙权核对,盖上孙权的印玺,交给使者送去给郑泉,又让随从提前回别院去帮她收拾行李。官吏们依次自行离开座位,这一日的工作也算告一段落。仆人们开始进入朝堂内打扫卫生,撤去官吏们位置上的茶杯,孙权从位置上走到等候在门口的朝旭身边。

“信写得越来越漂亮了。”

“以前我明明只是帮你写个记录,现在连公文都开始让我写了,还要我去出使。”朝旭的语气里有些埋怨、又带了些撒娇的情绪,“过两天就走了,今天回去还要算府里、内院的账。”

孙权从将军变成吴王之后,孙府的名称也改成了内院,朝旭经常顺口就说出来以前的称呼。

“辛苦夫人了,要是累的话,你也可以找个助手?”孙权的手在空中探了好一会儿,直到握住她的手,他才满意地露出有些疲倦的笑容,“你现在的职位,可以自行给自己招募助手。忙完这一波,我就把细枝末节的事情交给长绪去统筹,哪有君王任命了丞相,还整天坐在朝堂里面面对官吏工作的。”

“说起来,后宫可以参政吗?”

“怎么突然问这个?”

朝旭也没准备隐瞒:“突然想起来了,这段时间因为忙于对抗外敌,虽然都称我为王后,但实际上并没有完成典礼。如果被你册封为王后,我就不能再到朝堂里,只能困于深宫中。那这个王后之位,不要也罢。”

她明显感觉到,自己说完最后那句话之后,孙权握着她的手的力度明显加重了。

“你不当王后,还有谁能当?”

“步夫人。”

“……”孙权停下脚步,他凝视着她的眼睛,“这个问题,我想过了。这里我只有你与练师两个夫人,你不愿意处理后宫的事情,没关系,后宫之主我让练师当,但我的王后必须是你。

“我不管什么‘后宫不得干政’,你又不住在后宫里,我乐意让你出现在朝廷,管他们说什么。我18岁时答应过你,带你去看你没看过的风景,做你想做的事情,这个承诺永远有效。

“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你是我的王后。不,不仅是王后。”

孙权温地注视着她:“等到我称帝,你还可以是我的皇后。我不管那些大臣怎么想,没有闹到让自己最心爱的女人当上皇后的皇帝,都不是真的爱自己的皇后。”

(注释1:《吴书》里刘备问郑泉为什么孙权不给他回信,所以朝旭这里写的信就只是这次的交好意愿,不是刘备给孙权的信的回信。

参考文献:

《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传第二》黄武元年……十二月,权使太中大夫郑泉聘刘备于白帝,始复通也。

《吴书》……使蜀,刘备问曰:"吴王何以不答吾书,得无以吾正名不宜乎?"泉曰:"曹操父子陵轹汉室,终夺其位。殿下既为宗室,有维城之责,不荷戈执殳为海内率先,而於是自名,未合天下之议,是以寡君未复书耳。"备甚惭恧。)

(注释2,参考文献:《吴录》刘备闻魏军大出,书与逊云:“贼今已在江陵,吾将复东,将军谓其能然不?”逊答曰:“但恐军新破,创痍未复,始求通亲,且当自补,未暇穷兵耳。若不惟算,欲复以倾覆之余,远送以来者,无所逃命。”)

(注释3:虽然我一直写的都是夷陵,但是实际上那个时候是“彝陵”,为了让大家一眼知道是什么事件,才一直用的是“夷陵”。

参考文献:《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传第二》是岁,改夷陵为西陵。)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5章 第十九回:不入后宫也是王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