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志吴书]朝旭于江东 > 第226章 第十回:宣战

[三国志吴书]朝旭于江东 第226章 第十回:宣战

作者:琥珀Tora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9:02:14 来源:文学城

十月。

曹丕的回信八百里加急——虽然从宛城过来根本没有八百里,在孙权即将离开幕府时,寄到了他的手中。

“曹子桓的信笺,让我看看这次又写了多长。”

朝旭本想问他,为什么要这么说,直到孙权一抖手,那份信笺垂落了好长一截,她的疑惑就解除了。

“曹子桓,文化人。”孙权的语气里听不出他是在嘲讽,还是真的在感慨,“写个回信都能写这么长。”

“你们经常有书信来往吗?”

朝旭的头搭在他的手臂上,孙权贴心地将手臂下放了一些,方便她阅读上面的文字。

“还行,之前特地写信问我,他的诗集读完了没,要我写读后感给他。”

“......”

听起来可一点不像公务信笺。

“看诗写话嘛,我要是写不出点哄他的话,我白读三十多年书,况且他写得确实不错,只可惜,这世界最不缺的就是天分。”孙权笑呵呵地说,“文化人大多都有点表现欲和倾诉欲,曹子桓大摇大摆把诗集寄过来,就是表达欲特别强烈的那一类,他就想听点评论。评论写好了,他就高兴,那我就更容易拖延时间。想要我儿子给他当质子,真是做梦。我儿子凭什么给他。”

“所以,曹子桓能被你从去年拖到今年......”

“他的诗集立大功。”

孙权抖抖手中的信笺,开始阅读长长的文字:

“您在天下大乱的时候出生,本来有纵横天下的志向,却降低身份来献身国家,享有如今的爵位与俸禄。自从您被策封为吴王之后,进献的贡品不断。讨伐刘备的行动,国家依靠您获胜。如果为人反复无常,古人认为是可耻的,我和您之间君臣的名分已经确定,难道愿意劳师远征江汉之地吗?”

……

好长……朝旭一想到之后自己居然要抄写这么长的内容做事件整理,手就开始疼。

孙权倒是念得津津有味,期间还停下来点评一下曹丕引用的人物和典故,一点都没有不耐烦的意思。

……

“如果您一定要表示自己的忠心,解除大家对您的怀疑。只要孙登早上来当人质,晚上我就命令所有军队撤退,我话中的诚意犹如长江不可更改!”

核心思想其实就是最后那句“只要孙登早上来当人质,晚上我就命令所有军队撤退,我话中的诚意犹如长江不可更改”

“其实写最后那句就可以了吧?”

“你也觉得,对吧。”孙权挑眉,“这就是亲爱的曹子桓。用了好几个典故,又说了自己是勉强听了臣子们的建议,才同意出征,颇有为难的含义。”

“他们的臣子真的建议他现在来打我们?”

“我觉得没有。”孙权将信笺重新卷起,塞进朝旭的怀里,“总得这么说,才能显得自己善于倾听,把自己放在善善于纳谏的高度上。”

朝旭自觉地在袖子里给信笺腾了个空位,一边放一边说:“放我这里,真的不担心我搞丢吗?”

“没事儿,夫人搞丢了,我担着。”孙权哈哈一笑,丝毫没觉得把这种重要文件放在朝旭那里,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曹子桓的年号是黄初,刘备的年号是章武。黄初,章武......”

孙权的脸上露出了恶作剧般狡猾的笑容。

朝旭突然觉得他要整点什么事情出来。

“你说,如果我们的年号定为黄武,曹子桓和刘备的表情,会不会很精彩?”

别说曹丕和刘备了,朝旭的表情已经很精彩了。

谁家君王给自己定年号,是这么定出来的啊?

“你不是开玩笑吧?”

“我认真的。”

次日,幕府——不对,既然孙权决定定年号、正式建国,就应该叫朝堂了——朝堂之上,孙权正式宣布将年号定为“黄武”,在座的众臣环顾左右,心思颇为丰富。

“我想了想,光靠吕子衡守洞口,可能不太够。所以除了之前的人手外,追加徐盛、全琮、孙韶、吾粲、贺齐,带领军队前往洞口,与吕范共同抵御曹休。江陵那边也让人担心,毕竟需要应对的是擅长陆战的北方,通知孙盛带一万兵马去江陵中州建立围坞,以备不时之需。(2)”孙权又说,“通知之前已经出发的各军,决一死战的时候到了!从我的父兄开始,他们就看不起我们,刘备从北方一路打败仗、逃亡而来,到了这里,依然看不起我们。我真不知道他哪来的底气、从上到下都看不起。

“曾经,江东多数地区都被看作是南蛮之地,流放之地。他们都觉得我们是任人宰割的狗。

“去年,我们夺回了被骗走的荆州,今年,我们这些狗,把刘备打回了自己的窝里。现在,曹丕自以为是、狂妄自大,打到我们脸上了!妄图夺走我们土生土长的家园!我们真的能忍下这口气吗!此一战,只能赢,不能输!”

“是!”

朝旭好像看见,老虎露出了自己的獠牙,自信、坚定、狂傲,威风凛凛。

这就是孙权,是她爱上的男人。暂时的屈尊是从大局考虑,他从没想过真的将江山拱手让人。

孙权决心对抗,连当年主降派的张昭,都没有任何反对意见,不如说,当初孙权向曹丕称臣的的时候,他就是最生气的人之一。

打仗需要钱也需要人手、粮草,所有东西都需要抓紧筹备,更何况这次的阵仗比刘备几个月前的还要大,尽管如此,没有人打退堂鼓。只要退一步,家就没了,怎么可能退。

阵前准备紧锣密鼓地进行,从朝堂出来时,要打仗的气息已经在街道上蔓延开来——也不知道这消息是怎么传出去的。

朝旭瞄了一眼身边的孙权,他的脸上倒是没有丝毫意外的神色,大概是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授意,让负责民间舆论管控的情报组织将消息散播了出去。

“能赢吗?”

“曹子桓和刘备,都觉得自己是老虎。”孙权没有直接回答朝旭的问题,“而我的爱好,就是猎虎。敌人够强,才有意思。”

“......”朝旭挽住他的手臂,“你又在我休沐日里背着我去猎虎了,是吧。”

孙权的眼睛开始乱飘,他尴尬地移开视线,想要溜,却被朝旭死死地抓住:“偶尔,偶尔。”

“偶尔,是吧。”

在众臣面前威风凛凛的江东之主,现在在朝旭面前就像是一只做错的小猫咪,可怜、弱小、又无助。

(注释1,参考文献:《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传第二》文帝报曰:“君生于扰攘之际,本有纵横之志,降身奉国,以享兹祚。自君策名已来,贡献盈路。讨备之功,国朝仰成。埋而掘之,古人之所耻。朕之与君,大义已定,岂乐劳师远临江汉?廊庙之议,王者所不得专。三公上君过失,皆有本末。朕以不明,虽有曾母投杼之疑,犹冀言者不信,以为国福。故先遣使者犒劳,又遗尚书、侍中践修前言,以定任子。君遂设辞,不欲使进,议者怪之。

又前都尉浩周劝君遣子,乃实朝臣交谋,以此卜君,君果有辞,外引隗嚣遣子不终,内喻窦融守忠而已。世殊时异,人各有心。浩周之还,口陈指麾,益令议者发明众嫌,终始之本,无所据杖,故遂俯仰从群臣议。

今省上事,款诚深至,心用慨然,凄怆动容。即日下诏,敕军但深沟高垒,不得妄进。若君必效忠节,以解疑议,登身朝到,夕召兵还。此言之诚,有如大江!”

权遂改年,临江据守。)

(注释2,参考文献:《三国志卷五十六·吴书十一·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魏遣曹真、夏侯尚、张郃等攻江陵,魏文帝自住宛,为其势援,连屯围城。权遣将军孙盛督万人备州上,立围坞,为然外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6章 第十回:宣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