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志吴书]朝旭于江东 > 第202章 第八回:军令如山

[三国志吴书]朝旭于江东 第202章 第八回:军令如山

作者:琥珀Tora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9:02:14 来源:文学城

三月,刘备在对岸彻底完成扎营,根据斥候传回的消息来看,前后共设置了五十多处军营,从白帝城出来,一路连绵七百里(1)。

“陆将军,蜀军又来骚扰了。”

“这次是哪个方向?多少人?”

丁奉报出数字和方向后,陆议立刻根据兵力做出对应的决策,仅派出刚好可以抵御的兵马,绝不浪费任何力气(2)。

“陆将军,这是从武昌传来的消息。”又一名将士行礼后进入军账内,手中拿着一卷公文。

“拿过来。”

“是。”

等到那人退下,陆议才将那份公文展开。朝旭本以为,又是孙权寄给他的指示,便准备低下头记录。

“朝旭。”陆议突然呼唤了她的名字,“这是至尊给你的信。”

“给我的?”

那为什么他不直接给她?反而要先寄给陆议呢?

“至尊估计是怕直接写明是给你的信,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收件人留了我的名字。”陆议似乎看出了朝旭的疑问,自作主张替她解答道,“至尊立孙登为王太子(3),又册封了胡伟则、是文羽、徐子明为亭侯(4)......算了,你还是自己看吧。”

朝旭起身接过那封信笺,说是给她的信,其实也只有最后一部分提到了她的名字,前面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这几个月以来、江东发生的事情的说明。

孙权设置丞相,众臣皆认为会是张昭,却被孙权拒绝,丞相之位被他交给了他的亲信孙邵(5)......

前面零零散散写了很多,基本都像是单纯在防止他们打仗打完,回去不知道都发生过什么事情,所以进行简单的情况说明。

她一路往下,在看到鄱阳传说有黄龙出现(6)时,她没忍住,掏出了卜卦的工具,用“是”和“否”算了一卦。

信则有,不信则无。

卦像回了她一个暧昧不明的答案。

再往下,出现了她的名字。

“伯言,转告王后,册封王后的文书已经写好了,手续也都准备好了,等王后回来,就可以立刻完成册封。另外,登儿的幕僚和老师我也选好了,王后回来就知道。”

王后。

“一国的王后,真的可以同时是别人的妻子吗?”

“至尊都不担心,我想王后也不需要担心。”陆议换回了客气的态度,“或者说,就算有人反对,他也坚持要立您为王后。”

听完这句话,说不开心肯定是假的,但她确实也有点心情复杂。之前孙权还不是吴王,所以和陆议共娶一妻,主要是言论上的问题。而他现在是吴王,王和臣子共妻?就算不提孙权,孙权手下那些大臣之前没说话,是因为她只是妾室,如今要当王后,他们多半就要说话了。孙权真能说服他们吗?

“报!陆将军!不好了!”

突然,从军账外冲进一个哨兵,随着他的闯入,军账外也开始传来骚动声。

“说!”

“刘备沿长江南岸而下,先锋部队已经来到陆城前。孙安东将军及其部众被刘备军队包围,急需救援,请求援助。”

他的声音洪亮,让周围的将军们都能听到,随后迅速聚集到军帐内,纷纷请愿去支援。

“孙安东将军驻守陆城,一旦被攻下,刘备就会直扑后方,这对我们的作战大为不利!”

“还请陆将军派遣人马前去增员!”

“不可。”

在此起彼伏的请愿声中,陆议却坚决地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一时间,一石激起千层浪,周围的声音越来越响亮,质疑声也此起彼伏。

以朱然为代表的众将领说高声说:“孙安东是至尊的同族,是他的侄子,孙安东遭到刘备大军包围,处境困顿,派哨兵向我们求援,为什么不派人去救他?”

陆议从容不迫的回答道:“安东将军受到众官兵的拥戴,陆城虽然是去年才搭的城,但各项设施完善,完全是为了应对刘备而建立,城防兼顾,粮草充足,没什么好担忧的。等到我的计划全面施行,就算不去救他,他的围也能自己解开。(7)”

“那我们真的就要这样,坐以待毙了吗!”

“我说了,不用担心,他自己能处理好。他已经20多岁了,不是只有七八岁的小孩子。”

但孙桓确实派人来求救,他的使者此刻就抱拳在他们面前,听到陆议不肯派人去增援,他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那陆将军可否给一点计策?”使者颤抖着说道,“刘备大军突临城下,我们实在是招架不住。”

“不用担心,以安东将军的实力来说,没有任何问题。他只是被吓了一跳。只要他冷静下来思考,答案就会在他的眼前。你回去吧。”

眼看陆议确实不会给出任何答案,使者只能沉着脸,快速的离开了帐内。这一次,陆议的答案不仅没能得到使者的认可,也没能得到在座的各位将军的的认可。他们原本就对陆议一直防守的安排有所不满,而眼下又已经来到了三月份,这时间实在是拖得太久。

于是这一次没有像之前那样渐渐冷静下来,而是言辞激烈地试图提出能够各种可行的解围之法。

“陆将军如果害怕,就让我们来想办法!”

“我看,要不然,我们现在就杀到刘备的军营里,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这样就能迫使他们的部队回来营救他们。等到那一侧的围解开,我们再立刻渡江回返回。这样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也能帮助到安东将军。”朱然提议道。

在很久以前,朝旭确实在孙权的门客的谈话中,听到过这种计策。当时她还听不懂这些内容,都是到了晚上回家后,陆议根据她的笔记,一点一点为她解答。

她很清楚这一招叫什么:围魏救赵。

“或者我们直接双管齐下,派一队人马走水路、以最快速度去增援,在船上,我们让士兵们的间距稍微拉开,前后排穿插站立,就能以较少的人数营造出较多人的氛围。让攻打陆城的刘备军以为我们有大军来袭,若是能把他们吓跑再好不过,若是驱使刘备派出更多的士兵去增援,那我们就干脆趁着这个机会,让另一队人马渡江、直取刘备的后方大本营。”徐盛也开始提议。

这是声东击西和虚张声势的结合版。

朝旭也很惊讶,自己居然能够将他们的计策完全对应在脑子里。不过既然连她都能听懂,陆议肯定也可以。

朱然和徐盛开了个头,其他将军也纷纷的尝试着给出自己的建议。在朝旭看来,虽然有些建议比较浅显,连她都觉得不行,但也有些建议具有可行性。

她看向了陆议,如果采取他们中的任何一种建议,他都会改变先前不去增援的决定,但陆议没有这么做。相反,他手握剑柄,似乎随时都要将剑拔出,振声道:

“刘备天下闻名,曹操也对他有所忌惮。他用奸滑诡计多次蒙骗主上,更是让主上对他恨得咬牙切齿。各位都蒙受国家恩泽,应当彼此和睦,共同铲除这个强敌,上报所蒙受的恩德。而诸位现在不肯听从我的命令,这很不应该!我虽是一介书生,但从主上那里接受任命,国家之所以委屈各位来听我的指挥,是认为我还有可以称扬的一点长处,可以忍辱负重。大家各司其职,怎么能相互推诿。我再说一次!军令如山,不得违反!(8)”

(注释1,参考文献:《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传第二》三月,……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余营。)

(注释2,参考文献:《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传第二》逊随轻重以兵应拒。)

(注释3,参考文献:《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传第二》立登为王太子。)

(注释4,参考文献:《三国志卷六十二·吴书十七·是仪胡综传第十七》魏拜权为吴王,封综、仪、详皆为亭侯。)

(注释5,参考文献:《吴录》:邵字长绪,北海人,长八尺……黄武初为丞相,威远将军,封阳羡侯。)

(注释6,参考文献:《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传第二》鄱阳言黄龙见。)

(注释7,参考文献:《三国志卷五十八·吴书十三·陆逊传第十三》初,孙桓别讨备前锋於夷道,为备所围,求救於逊。逊曰:“未可。”诸将曰:“孙安东公族,见围已困,奈何不救?”逊曰:“安东得士众心,城牢粮足,无可忧也。待吾计展,欲不救安东,安东自解。”)

(注释8,参考文献:《三国志卷五十八·吴书十三·陆逊传第十三》当御备时,诸将军或是孙策时旧将,或公室贵戚,各自矜恃,不相听从。逊案剑曰:“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今在境界,此强对也。诸君并荷国恩,当相辑睦,共翦此虏,上报所受,而不相顺,非所谓也。仆虽书生,受命主上。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各在其事,岂复得辞!军令有常,不可犯矣。”)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2章 第八回:军令如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