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志吴书]朝旭于江东 > 第137章 个人篇(鲁肃篇):不速之客

0,

“所以,子敬是怎么认识公瑾的?”

她坐在他的旁边,两人中间的桌上摆着一盘精致的点心,她说着这些话时,眼睛一刻不停地盯着其中图案最漂亮的一块。

“至尊没有和你说过吗?” 鲁肃说着,伸手用帕子将那块最漂亮的糕点捏起,然后放到她的手里,“吃吧,别和我客气。”

她的眼睛一下子变得亮晶晶的,很是可爱。

一口咬在糕点上时,嘴角便蹭上了碎屑。

“你想听简单点的,还是戏剧点的?”

鲁肃自然地用手帕帮她擦掉糕点的碎屑,饶有兴致地反问道。

“简单点。”说完,她又咬了一口糕点,前后两团糕点塞在她的嘴里,让她的说话变得含糊不清。

见状,鲁肃往她面前的水杯里倒入茶水,推到她面前,继续说道:“我在家里等着吃饭,突然来了一群人要我的粮仓,我只能答应。当时公瑾出任居巢长,我们就认识了。”

鲁肃语气平淡,仿佛在讲述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

“这不就是趁乱来敲诈勒索吗?”她就着水吞下糕点,满脸不可思议,“公瑾是为子敬打抱不平的?”

听到这话,鲁肃忍不住笑出了声。

“公瑾就是那个带头要饭的。”

1,

东汉末年,朝□□败,宦官专权,豪族兼并土地,百姓流离失所。

中平元年(184 年),黄巾起义爆发,东汉王朝摇摇欲坠。在镇压起义过程中,各地割据势力崛起,天下大乱。

豪族趁机扩充家产、欺压百姓,似乎已成定局。

“老爷,月旦簿,请过目。”

总管恭敬地将写满每个月支出记录的月旦簿递到鲁肃面前。

鲁肃出身江东巨富之家,吃喝不愁,靠着祖辈的经营,门下宾客众多,也全都养得起。

或者说,他富到不差那几碗饭。

只是眼下因为战乱和周围豪族的争夺,就算是鲁肃,赚钱的速度也渐渐跟不上花掉的速度。

所以当他接过月旦簿,目光扫过上面那一串触目惊心的支出时,没有出现丝毫意外的神情。

只是和往常一样,在阅读后,镇定地从书柜的暗格里,取出自己祖传的土地目录,手指在上面轻轻一点,交代道:“这块没什么好用的,卖了吧。西边那些流民,已经被那块的老东西剥削的差不多了吧,这次把他们也拉拢过来。”

“老爷,您为什么要养这么多人?这些,大多可都是没什么本事没什么能力的平民。”总管忍不住提醒道,“每次卖土地,您以前的老熟人都笑话您不会守财。”

鲁肃却只是沉默了一会儿后,缓缓开口,道:“十四年前,黄巾起义爆发,董卓率领凉州兵镇压起义军。足足两个多月未能攻克。董卓的军队被黄巾军击败,死伤过半。流民一旦活不下去,就会揭竿而起,到时候连家都保不住,还要土地何用。”

“但大家都说,董卓的凉州兵打不过起义军是因为——”总管环顾四周后,才低声说完后半句话,“不想打。而不是,打不过。”

“……”鲁肃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将月旦簿拍向总管的胸口,“照我说的办就是,下去吧,对了,问问厨房,晚饭什么时候好。”

“是。”

2,

当食物的香味开始从敞开的窗户飘入时,鲁肃便知道,马上能吃饭了。

然而,就在这时,屋外突然传来门客急促的脚步声。

“老爷!大事不好了。外面有人求见!”

“有人求见就求见,急什么?”鲁肃放下书卷,伸了个懒腰,又打了个哈欠,“要钱还是要饭,我不是教过你们怎么处理吗?”

“是、是新来的居巢长,带着一大支私兵,说是,慕名而来,想见见您。”门客连忙说道。

“谁给的任命文书?”

鲁肃会这么问、不无道理,当今天下大乱,曾经居高临下的天子也成了他人手中的傀儡,四世三公和各地出现的强势军阀都觉得自己能够割据天下,于各地的任命也变得混乱。

针对不同的主子,鲁肃自然有不同的应对方法。

“是袁术。”门客回答道。

“我明白了。”

门客话音刚落,鲁肃心里便有了数。

袁术用人只看亲疏不看能力。

传闻说,几年前袁术手下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小将打下了庐江,袁术却让他的老部下刘勋当了庐江太守。之前派来的县令,就因为玩不过当地豪族、死于非命。

想来这位新来的‘居巢长’,也强不到哪去。不过是准备仗着人多势众,从他这个巨富手里拿点好处。

鲁肃随即起身,脚步慢悠悠地往院外走,脑子里盘算的全是怎么给人打发走。

3,

“您是说,您带着您的数百人部将远道而来,身上的干粮全部吃完了,于是希望我能为您提供粮食?”

鲁肃看着眼前的男子身后的百来号人,只觉得眉毛直跳。

这人数哪是随便打发一下就能走的?

鲁肃心中暗自盘算着。

“是的,我们远道而来,身上的粮食都吃完了。听说您是当地巨富,又乐善好施,想请您借点粮食,帮我们渡过难关。”

眼前俊美的男人说完,似是无意地扫过自己身后的数百部将。

鲁肃目光扫过那些士兵,虽未拔刀,却个个全副武装、脊背挺直。

什么要饭,这分明是拿兵力逼他表态。。

形势到了现在,鲁肃自然也没有选择的余地。

大意了。他想。早知如此,刚才应该再问细一点。

现在看来,不能简单应付过去了。

于是,他对身边戒备着的总管说:“把我那粮仓拨一个给他们吃饭。”

“每仓可有三千斛米,您确定吗?”总管似乎想要阻止,“您还要养自己的门客和部曲呢。”

“大不了再卖一块地。”

对面的俊美的男人微微挑动好看的眉毛,道:“这么多?我们可吃不完。”

“别客气,您初来乍到,大家也都饿了,就当交朋友了。”

鲁肃强装镇定,脸上挤出一丝笑容。

“好,这可是你说的,就当交朋友了。”然而,周瑜却爽朗地大笑起来,笑声在庭院中回荡了好一会儿后,他将手伸向鲁肃,“我姓周,名瑜,子公瑾。久闻鲁子敬大名,子敬果然豪爽,今日结识,实乃瑜之大幸!实不相瞒,我大老远就闻到你们家的饭香,介意我蹭一顿饭吗?”

可真是厚脸皮。

“自然可以,不过您来的突然,我家晚上可没准备这么多人的伙食,您看......”

“明白,我和我家那位打过招呼了,今晚,只有你我。”

4,

“你说你和你家那位打过招呼,所以你早就打算要来我家蹭饭了吧?”

夜色渐深,鲁肃轻摇着手中的酒杯,酒意上涌,脸颊泛起红晕。

倒是那立在庭院里的周瑜虽然脸颊微红,但没有一点喝醉的意思,反而心情甚好地抬手擦去花瓣上沾上的水滴。

“被你猜到了?”周瑜转身,月光洒在他的身上,像是为他披上了一件银色的素纱。

也不知道是因为喝醉了,还是因为长得好看。鲁肃看周瑜,居然开始有些觉得他顺眼了。

“很难猜不到。”鲁肃扬扬嘴角,“既然你早就准备要来我家,我想你也不只是想来蹭饭,一定是有什么想和我谈的,说吧。”

“实在人,那我也不铺垫了。”周瑜愉快地发出笑声,转头坐回榻上,腰间的玉佩随着动作轻轻晃动,“我长话短说,你觉得袁术怎么样?”

“奔着袁氏四世三公的名目投奔的人,远超过认为他是明君而投奔的人。”鲁肃回答,声音低沉而坚定。

周瑜随即问出第二个问题:“你想不想改变这乱世?”

“自然想。”

虽说鲁肃接济贫苦和周围贤士并不全是为了大义,也混杂了想要保全自己的私心,但他并不认为这两件事只能择其一而不能择其二。

窗外夜风骤起,将窗内的烛火都吹得左右摇晃。

在短暂的沉默后,周瑜问出了第三个问题:“你知道孙伯符吗?”

鲁肃分明看见,在周瑜提到孙策时,烛火似乎倒映在他的眼中,那光芒如同黑夜中的星辰,耀眼而夺目。

于是,他作出了改变自己未来人生的回答:“愿闻其详。”

5,

……

“听起来,公瑾不遗余力地和你介绍了很久孙伯符。”

朝旭听得入迷,不知不觉中,连盘里的糕点都快要吃完了。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的脸上,如同孩子们、满溢着好奇的眼睛到底让鲁肃忍不住抬起手,在她的头发上拍了拍。

“头发乱了?”她眨眨眼。

“嗯,乱了。”

鲁肃的语气中满是溺爱。

他确实对她有好感,只不过更像是兄长对妹妹的感觉。

每次,她单独来找他,都会安静地坐在旁边吃东西,一边吃、一边用闪闪发光的眼睛盯着他、听他讲故事。

鲁肃喜欢看她这幅模样

6,

鲁肃第一次在私下单独见到朝旭,是在她被自己的独生子在大街上折腾的时候。

“不嘛,我就要这个!”

那日他刚拐过街角,就看见一群人围着什么在看热闹。

视线越过人群后,他便看到了躺在大路中间、小胳膊小腿不停地扑腾着,引得过路人纷纷驻足围观的陆家小少爷。

“你如果想要的是能买的东西,阿娘自然会给你买,但你想要人家大姐姐,那怎么行。”朝旭蹲下身,脸上写满了无奈,她放轻了语气,又说,“延儿,大姐姐有自己的事要做,咱们不能强人所难,对不对?”

陆家的仆从本想去把他拉起来,却被朝旭伸手拦下。

听陆绩说,朝旭的儿子陆延是个乖巧可爱的孩子,有时听他埋怨,语气里也全是长辈对晚辈的无可奈何。

今天一见,似乎并非如此。

“朝旭。”

她抬起头,看见了鲁肃,眼底的严肃也渐渐被安心取代:“子敬?你怎么在这里?”

“我有个随从阻止人械斗,结果被人把自己的胳膊卸了,我得去处理下。刚好路过。”

鲁肃轻描淡写地说出了有些残忍的事情。

“械斗是什么?”没想到,躺在地上的小孩却一下子有了兴趣,一咕噜就爬了起来,似乎一点都不认生、直接来到鲁肃面前,眨着那双和他母亲十分相似的眼睛。

“就是一群拿着武器的家伙不要命地打来打去。”鲁肃弯下腰,耐心地解释道。

“那不是打仗吗?”陆延歪着脑袋,好奇地问道。

“打仗是对抗外敌,械斗是打自己人。”

看得出,朝旭尽量让解释变得简单、尽量让孩子也能听懂,于是省略了一些客观条件。

“哇,那真是大坏蛋!”陆延瞪大了眼睛,握紧了小拳头。

“没错,所以我要去阻止大坏蛋。”

和小孩子说话时,大人总是忍不住把声音放的更柔和一些,现在也是如此。

“我能去看看吗?”陆延一下子便忘了自己刚才躺在地上的目的,只记得鲁肃口中的“大坏蛋”了。

“不要打扰叔叔做正事。”朝旭伸手去拉陆延。

“听你阿娘的,叔叔下次带你玩别的。”说罢,鲁肃摸了摸他的脑袋。

挥别母子俩时,鲁肃并没有注意到,那个小家伙盯着他离去的身影,眼珠子咕噜噜地转着,又突然看向了某个无人的方向。

7,

“听说,你们卸了我随从的一条胳膊。”

鲁肃的身后跟着一干全副武装的私人部曲。

一群人浩浩荡荡往械斗现场一站,对方瞬间用警惕的目光盯着他们。

这事儿嘛,简单得很。面对一群能械斗到伤害无辜之人的人,需要的,就是更强大的压迫力。

这就是面对这些人的方法。

剑拔弩张之时,鲁肃只说了一句:“坐下谈谈?”

对方之间彼此交换眼神,最后,领头的男人给出了回应:“...... 好。”

8,

谈判的过程并不困难,无非是说明情况、说明利弊,最后问对方准备怎么弥补过失。

前面的情况发展都还顺利,直到,一边分析对方现在的情况,一边谈起 “弥补过失”。

也不知道到底是哪句话触及了领头老大身后的小弟的心窝子,那小弟拿着铲子冲了出来,于是混战,一触即发。

“留活口!”这是鲁肃的指令。

“为了兄弟!”这是对方头领的指令。

以农具和厨具为武器进行械斗的团体,怎么比得过鲁肃精心培养的私人部曲,只是刀剑无情,鲜血依然染红了所有人的眼睛。

“叔叔救我!”

陆延的哭喊声突然传来,鲁肃心里一紧,声音的源头处,一个壮汉正揪着陆延的衣领,菜刀高高举起。

他根本来不及多想,左手迅速抽出腿上的短刀,手腕一甩,短刀“铛”的一声打偏菜刀,右手拔剑的同时,大步冲上前,一把将陆延抱进怀里。

壮汉立刻双手握刀,试图以蛮力压制单手握剑还要保护孩子的鲁肃,然而,他低估了鲁肃的能力,不足半次眨眼,刀剑便被掀起。

“你怎么跑这里来了?”

鲁肃将已经失去武器的敌人踢开,单手抱住瑟瑟发抖的陆延,一边询问一边继续迎敌。

“我、我太好奇了,姐、姐姐说,只要我躲好就、就行,所以我就、就跟来了。”陆延声音带着哭腔,紧紧搂着鲁肃的脖子。

“你回去可要挨揍了。”鲁肃苦笑着,眼里满是无奈与担忧,“坐稳了。”

陆延紧紧闭上眼睛,将头埋进鲁肃的脖颈间。

对方的人还在发了疯似的进攻,根本没有想冷静下来的意思,那姿态,像极了是在为了一口气、而非更好的生活而斗争。

场面依然混乱,鲁肃的侍卫们因为指令,作战时留有余地,没有命中对方的要害,然而,即使他们身体强壮又身手不凡,在不要命地拿着利刃武器的暴徒面前,也难免受伤。

更别说现在他们还要保护一个误入其中的孩子。

于是,在这片混乱中,鲁肃喝令出声,下达了第二个指令,声音里没了半分平日的温和:“只留一个活口。”

一句话,像是解除了禁令一般,刀光剑影间,倒地的暴徒不断增加。

一刻钟后,满地狼藉。

最后,只剩暴徒头目握着断刃喘气,胳膊被刀砍中,鲜血渗透他的衣衫,眼神里的凶狠已经彻底被畏惧取代。

鲁肃依然单手抱着陆延,又以另一只手抬起剑,以剑尖指着对方:“现在愿意谈了?”

9,

……

她吃完了鲁肃给她准备的点心,将米酿酒一饮而尽,喉间发出一声绵长的喟叹,尾音里还裹着点心的甜香。

鲁肃凝视着她,眼睛里倒映着她眼角未散的笑意。

“吃饱了?”

“听故事听饱了。”她说,“时间好像也差不多了。仲谋该喊你去述职了。对了,你给仲谋带了什么礼物?”

鲁肃看着她好奇的样子,忽然想逗逗她,他往前凑了凑,故意压低声音,像说秘密似的,说:“其实,我那些烙饼和糕点,是给你们两个的。”

“……”

她好像一下子不会思考了,眼睛瞪得圆圆的,笑意僵在脸上,连睫毛都凝在半空。

活像只被冻住的小猫。

鲁肃再也忍不住,爽朗地笑了出来。

“我开玩笑的。”他说。

个人篇(鲁肃篇):不速之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