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同人)穿成丁原之子怎么破 > 第7章 第七章回

(三国同人)穿成丁原之子怎么破 第7章 第七章回

作者:迪莫仙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21 13:45:13 来源:文学城

丁明出发不久,丁原这边收到张扬来报于夫罗事情,处理之后又收到了另一人的来信。

此人乃是河内太守王匡。王匡,字公节,兖州泰山郡人。昔日在何进大将军之下任大将军府掾,与丁原有所往来,此番他被朝廷拜为河内太守,却因丁原攻下河内暂且在老家待业。信中问及丁原此番出头缘由,另说自己还在泰山招揽了千余名壮士,隐晦地表示倘若建阳不弃,他可前来投奔。

看完信后,丁原却是沉思片刻,叫来自己部将。正巧金石带来几位强人,要与主公推荐一二。此二人都是河内人,前者在前河内太守下做事,如今见丁原势大投奔而来,叫方悦;另一人姓韩,名浩,字元嗣,金石听闻他自发聚集群众保卫郡县,心道军中缺人,如此仁义之士不可不用,便要推荐给主公召为从事。丁原听完,自然同意。接着便与部将商讨王匡之事。

卫成,杨添作战不利,不敢多说;侯恭思忖问刺史:“王匡此人如何?”

丁原回答:“昔日原与他共事,知他乐善好施,大将军之事公节亦是所办得当。”

金石上前一步,辑手:“主公已有明断,基才听此,可是担忧师出无名,恐被天下人耻笑?公节信中也隐隐为建阳担忧此事啊!”

丁原颔首,连连称是。

此营帐之中多是武将,论带兵打仗十分擅长,但要引经据典却是头疼之极。脾气较差的卫成不由得开口对丁原老大哥恳求一二,后者见此,不由一晒笑,挥挥手叫他们各自安排其他事去,自己来想办法。

另说丁明这边,第一天晚上休息,张君侯便给他出了个难题,问他军队在何处歇息。

此事之前便领教过,丁明的答案倒也尚可,然而他没料及卫生之事,被张君侯寻到机会派了手下说了一番。

此事不大不小,乃是军中一人休息之时独自出去方便,却遇到林中野狼,差点魂归西天。

见此,丁明并不气馁,揽过自己责任,自罚一番,便请教起张君侯此事该如何处理。

张君侯道:“丁督军年轻,行军之中除开路上情况,休息用地,休息之时吃喝拉撒也要注意一二。如今人少,尚且无事,倘若有朝一日丁督军率领万人,又当如何?”

丁明思考一番,略略明白张君侯所言为何。他便依照自己习惯下令凡有事入恭者,不可一人出行,不可选择水源处,另外须得随身携带用具,将行迹就地掩埋。

前者张君侯点头明了,后者他却是忽然敬佩起这位小公子来。思考前者是为了考虑士兵性命,后者却是思考到了行军之时我方的踪迹。丁刺史有此子,后继有人啊!

等到军行半途,丁明便收到了父亲来信,叫他处理张扬那边于夫罗来投靠之事。

此事叫他考虑,不说匈奴,父亲如今部将不多,董卓那边虎视眈眈,手底下人多兵多也是好事,更何况于夫罗本就是汉朝认命的前单于之子,因相助朝廷才沦落至此,帮他也是义举。匈奴多骑兵,料想此人战力过人,应该是个好帮手。第一时间,丁明的想法便是接受此人的投靠。

不过他也明白自己一个人的想法有所局限,便在夜间请来张君侯及其部下,问及一二。有人厌恶其与白波军作乱之事,也有人说若非白波军,董卓也不会退兵。有人认为匈奴乃汉外民族,天生反复无常,不可信任,有人却以古为今,说昔日匈奴投降之事,于夫罗所处的南匈奴本就是汉朝之臣。如此,丁明想法差不多定下,只差与那于夫罗相见,确认对方性情最终决定。

张扬军位于上党山谷之中。丁明等人到来之时,张扬已募兵结束与于夫罗在营帐之中吃酒助兴。部下来报,他跟已经成为兄弟的于夫罗说一番,便出去迎接丁明。

比之吕布之勇猛自大,张辽之忠义圆滑,张扬此人平素颇为和善,对待部下也十分仁慈,小错视而不见,大错也宽以放之。若非他本身武力过人,便不能服众。

教授丁明之时,张扬便叫公子每日省得,武艺倒是尽数教授,态度也好。见刺史之子带人而来,张扬也给面子,出营迎接,得知主公也顺带将于夫罗之事交托给了他,微微皱眉。

“某与栾兄已说好,此事可,怎么建阳兄将此事交给一小儿呢?”

饮酒之间,张扬无意间便跟于夫罗说好了,话已成,不能撤回,张扬还郁闷了会,很快就觉得天就都在相助此事,倒不如就这样。却不想主公非但未曾直言,反将此事扔给自己儿子,若是奉先,他觉得无妨,但丁明——张扬有听说过他勇猛,阵前斩杀敌人之事,只觉得是对方轻敌罢了,不过小儿。

闻言,丁明不如何,身后的丁二段大倒是有些生气。他示意身后人一番,叫张君侯先带人进去整备,后对张扬辑手。

“张将军所言之事,家父自然重视。将军且听我说,此事交给明,意是将军部下应当由将军做主,然白波军乃是黄巾出身,若是由家父出言尚有不可,倒不如交给孩儿,黄口小儿所说的话,可信也可不信。”

“哦,原是如此,倒是某误解主公了!”

听完丁明的话,张扬哈哈大笑起来,马儿向前走了几步,回头对他说道:“公子舟车劳顿,快快入内,让某给你接风洗尘!栾兄也在里头,某顺道将你们二人介绍一番。”

事有轻急,迫不得已,丁明才做下如此决定。好在与那于夫罗相见一番,后者虽有些困惑怎么是个小孩子,却推盏饮酒,道来自己的志向。

此人高大威猛,头戴毡帽,异域打扮,心思却十分简单,见丁明畅快饮酒,拍拍肩膀也将人看作了同道中人。

及至夜深,丁明先走一步,回到张君侯处了解情况,之后沉沉睡去。

不久,他根据父令在张扬这边探查募兵之实,知晓其征兵之数,接着他探查了一番上党郡各地情况,却是皱眉。原来张扬攻打下上党之后,大部分官员弃官而逃,好在他只将官中物资带走,未曾多伤及百姓,故而郡中情况如旧,留下的官员治理得当倒也不错。只是征兵之后,田地有所荒芜,短时日尚可,长此以往怕是对粮食供给百姓生存影响巨大。

暗暗记下上党郡情况,丁明便带兵回到河内之地。

此时,丁原已查阅典籍,准备效仿前人窦融之事兴兵讨董卓,又去信一封给王匡,思考后,又给袁绍,卢植等人送信。

丁明回来的时候,差不多快到冬天,天寒地冻,军队行动不便,故而相安无事,一时之间迎来了一个和平的日子。

也是同时,丁原探知到董卓旗下多人叛变,曹操刺杀不成逃离洛阳不知所踪,一时之间洛阳人人可危。

见丁明回来,丁原问他如何,他一一回答,听到于夫罗之事还有些遗憾,等到后面却是微微惊讶。

他道:“我儿于人情世故之上还尚有欠缺,却于民事上洞察得体,有几分汉武时期桑大夫的风采啊。”

“父亲过誉了,孩儿在张将军那儿待了不短的时间,想只是问及募兵虚实,时日过长便四处游历了一番,故而得知这些事情。孩儿只是知道,却没有解决的办法,没有替父亲分忧,却为父亲增添烦恼,乃孩儿之过啊!”

丁原亲昵地拍了拍儿子的手背,哈哈大笑起来。

“明儿何错之有,这些本就是已有的事情,早日知道早日想办法去解决,这才是好事。倘若不是我儿告知,为父哪里能知晓上党的实情呢?”

说到这里,丁原反倒起身,深深地看了自己儿子一番,让他好好休息。

转眼之间,今年飞雪将至,望向西边,洛阳历历在目。山林层层叠叠,一水流经河内。丁原站着望远处一阵,心道明年定然不安生,战乱将起,大汉江山啊何时才能太平。

而丁明归家,一时便放下天下之事,暂且收心转而看向家中小事。

登场人数变多了,露珠也头疼啊。

暂且一章写一件事,如有出入,就是出入。话说前文才发现其实称呼某叔更像是某弟,额,叔父才是如今叔叔的意思,嗯,望天,今人写古人之事肯定有出入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第七章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