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同人)穿成丁原之子怎么破 > 第13章 第十三章回

转瞬间,援军到来,营帐起火,丁原心神不定之间又被其子所救。峰回路转之间,丁明已与李傕战了数个回合。

对面讥讽:“区区小儿,丁建阳无人可用,派你上战场了?”

两匹马对冲,听此,丁明喝道:“区区狗熊,何须他人上场!”

对方受到了不小的伤害,手中方乾呀地刺来。

双方僵持不下,中途丁明回马到父亲身边,只来得及与其说一声小心,便又被李傕这厮带入了战局之中。

丁原牵住马匹,心知自己应当退后,拉住马绳往后奔去,忽然听得远处城墙上有一人大喊道:“李将军!樊将军!切不可生事啊!”

他抬头看去,隐隐记得那人乃是贾文和。

不但李樊两人被吸引了注意力,战场上的众人也纷纷看去。丁明望见,城墙上站着一文官打扮之人,身边竟然还站着一位老人。这又是为何?丁明不解其故,李樊两人也是糊涂,念着贾文和那家伙在搞什么名堂,但也听了话,不再跟张扬丁明对打,而是慢慢后撤。

丁明哪里容得敌将离开,不再看城墙那边,驾马追了过去,叫李傕脱身不得。

突然,他听到一声大叫,还未反应过来,便听李傕这厮忽地哈哈大笑起来,牵住马,指着他说:“丁建阳之子,小儿,你何不回头看看,发生了什么?”

“……”

丁明心生不安,后面传来骚动之声,只过了一时,便更大了。如此,他却不能先乱了阵脚,硬是忍下出一步打退了李傕,才回马去。

却听得他一声凄厉大叫。

“父亲!”

竟是丁原身中一短刀,伏在马背上不知生死。行刺他之人被旁边小将捉住,竟然只是脸上惭愧,直言说是无奈之举。

丁明走近,听得他辩解是自己老母亲在敌人手中,不得已为之,叫丁明好不恼火,压下自己心中烦躁,呵斥一声。

“父亲身先士卒,为将士出生入死,但求众人一个活路。他若死,我等落入董卓军之手,安能苟活?汝母亦被汝害死!”

说罢,丁明立即长枪一出,瞬息间削去行刺之人发髻,叫他惊吓不已,跪地求饶。他心中怒及,只是念在乃是我军之人,不可死在自己枪下。

张扬也是时回来阵中,欲要杀此人祭阵;战鼓重重,马叫不停,风沙滚滚,丁明却挡住其动作,说让其人丢于阵前便是。

另一边,李樊二人也反应过来,带兵冲锋,势必要将敌军全然捉拿下。

且说贾诩此计并未通报李樊二人,他献上疲兵之计,心道只要援军到来前上阵便可成事。计谋若多,反倒徒生是非。但李樊所选最后清扫的将领他却是令其心上一跳,不知怎地觉得有些不妙。

这小平津关最后怎么样无所谓,朝中董太尉已命人开始迁都,想必不久后他们便会撤离,打斗一番做做样子即可,目前的问题倒不如说是要解决董太尉下的军令状。如此,贾诩心生一计。

他自探访了关中之人,得知丁原军中之人有些亲人留在其中,于是趁前几次夜袭,送入暗探,策反几人。更是在李樊二人要用百姓军之时,叫手下部将暗中保护一二,免得多生事端。

本为后招,结果事态几番变化,竟然叫他用了上来。

此计不可不谓不恶毒,若非丁建阳手下部将不曾有把柄,早叫其不动声色架空了。

其实也正好,丁建阳被李傕那一乾吓了一跳,回马疏于防备,竟被人得手,刺身一刀。其刀已入后心,他忍住疼痛,催马向前,远离来人,小将也蓦地反应过来,捉拿那人。之后,他见孩儿过来,指着前线,其默然点头,忍住悲痛,怒火冲天,转身与张扬一同带人对阵敌军。

“众将士听命,进攻!”

话音刚落,战鼓同时浩大,宛如千军到来,骑兵在前,步兵在后,马蹄不断,烟尘滚滚。

李樊二人本以为丁原军人心涣散,哪知其子更胜其父,带头冲锋,勇猛更胜之前,竟然在对阵之中杀得他俩怀疑人生,失了斗志,趁机牵马丢下士兵奔跑回城。

丁明本欲追上,却念及父亲,鸣金收兵回到营帐之中。

他曾劝说父亲在军营之中叫士兵多学些医术知识,将士们也简单学了些东西,随身也带着些简易治疗之物;然而丁原此番短刀入心脏,刀刃拔出,其血虽然止住,但可见面色渐渐灰暗。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他回来之时,已是父亲最后一刻。

丁原瞧见他回来,虚弱挥手呼唤他。去年也曾见过父亲虚弱模样,却不曾想又见其濒死,丁明大震,三步走进营帐之内,向着父亲方向而去,路过其部将,皆不忍看他。他最后一步是取下头盔,扑地一声跪在了床前。

“父亲。”

只是一声呼唤。

“我儿……”

丁原的神色已经开始涣散,虚虚地看着前方,仿佛在经历自己一生的走马灯。写锦绣文章,得赏识,上战场厮杀,地方动乱,危难之时负以重任,大半生戎马,死在战场之中。

他不由得叹息道:“原为大汉之臣,一生……为汉臣,食汉禄,忠汉室,我儿……”

说到此,丁明握住父亲的手,未曾打断他的话。

他断断续续地,突然间用力捏住了丁明的手,怒目叫道:“我仇可不报!我儿,汝定要匡扶汉室——护我……大汉江山……”

说罢,丁原的手滑落,头一歪,终是断气而亡。

“父亲……父亲!”

声中情真意切,然生死不可违,难以唤回亡者。

泪目之间,丁原手下部将都为之啼哭。

未到天黑时刻,丁原军便挂上了白布,替其吊丧。

而李樊二人回到关中,大肆赞许了贾诩的计谋。正巧上面来人,说董太尉明日便启程离开洛阳,三人起了心思,叫来人莫要通传此事,另唤了手下前来,叫人好好守关,自己则快马赶去太尉那边受功。

丁明等人不知此事,还是等破关之后才知道李樊二人早已随董卓迁都长安。大仇未报,丁明趁夜登楼,不由得心中怅然。

自父亲死后,他心中怒火滔天,全扔在了攻城关一事上,堆土扬沙,削木为器,投石攻城,最终夺回小平津关。中途,王匡韩浩带兵而回,增添了不少助力。韩浩张扬更是站在他身后,叫他全力主管军中事务。

可丁明却知,他到底是年幼,压不住这些人,之后何去何从,天上无月,仿佛人间无路。以他所见,大汉气数已尽,此后时代不同于父亲生前,天下要变天了。

或许董卓之后,人人皆是董卓。

忽然,他听得身后脚步声,回头一看,原来是金石前来。

天上月隐没在云雾之中,只有城墙之上火光照亮。少年一面被火光温暖,一面沉在黑暗之中。

丁明辑手问:“基才叔,可有事要报之小侄?”

金石揽信,微微点头:“正是,听探马来报,那守关的将领赵岑见董卓老贼弃城而去,献了汜水关。汜水关已破,孙太守驱兵先入,已遣兵进了洛阳救火。此番某才知道那董贼已挟持天子百官洛阳百姓迁都长安,走了数日了,可叹,可叹啊……”

丁明隔河望去,看见远处的火光,原是如此。他心中对董卓等人更恨几分,偏头又瞧见张扬王匡等人往这边而来。

“张将军,王太守,来了。”

金石道:“应是汜水关已破,想必要我等应随盟主一道入洛阳。”

张扬王匡两人也是为了此事。丁原已死,他尚且年幼,之前是为父仇压住二人,如今时日渐长,健虎不安幼鸟小儿之下,自然生出异心来。王匡倒只是与丁原合作,见此番事了,上头无人,心思活络,便主动提出离开。张扬且沉默着,不好说话。

王匡已去,只留下原本丁原军中人。丁明瞧张扬此人,高大凶猛,看来完全只觉得对方乃是一猛汉也。不发一言,满脸胡须,令小孩胆颤。

心知张稚叔前些日子乃是念在旧主知遇之恩尚且听命,如今人已不在,人往上走,自古皆是。他没有制约对方的力量,不如叫对方自行离去,丁明思考完毕便辑手挑明了此事。

“父亲已去,军中本就张将军最大,能人居之,舜尧之理,明尚且年幼,恐无法服众。既是十八路诸侯联军,此番便权由张将军所管,明只愿将父亲送回怀县,入土为安。”

张扬心中一喜,面上倒是安慰起侄子来。

入洛阳又能如何?最好是追击董卓军,可诸侯心思各异,父亲生前便告知于他。君子不怕报仇晚,只恨此身太年轻。依着前世隐隐的念头,丁明心知此番放董卓离去,或许他日早死在荣华富贵之上。

君不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吗?

饶是如此,丁明却是劝了张扬一句。

“张将军,明私以为之后要力主追击董卓军才是。”

张扬置之一晒,心道不过小儿,面上点点头,应付了过去。

见此,丁明不再多言。

回去的路上,丁原手下原几位大将侯恭、杨添,粮官金石以及之前新入从事韩浩都跟着丁明而去。

丁原军原有五万之多,最后只有几千人随丁明回怀县。其余都归了张扬旗下。

十八路诸侯这边,袁绍汇集众人,曹操出言以激众人追击董卓,无人响应,最后他自领其兵追赶,反被大破。孙坚入洛阳,救下城中大火,清扫城中瓦砾,竟在宫中城垣一井下发现一具女尸,脖子处有一锦囊,里面竟是传国玉玺。

不多时,正在怀县替父亲扶棺的丁明便听说十八路诸侯最后四分五裂,各奔前程。

到头来是一群乌合之众吗?

也是这时,家中仆人来报,昨日夫人悲切晕了过去,竟一命呜呼了。

“……”

不久前父丧,又遇母亲离世,丁明脸上一片空白,不知做什么表情,突然金石又闯入家中,脸色焦急,大叫不好。

丁明只得收拾情绪,叫家仆为母亲收敛遗容,等会便来,转身耐心唤金石叔父。

“基才叔,发生什么事了?”

金石道:“少主!大事不妙了!某听闻张将军欲要杀你!”

“什么?!”

小明:这剧情发展得真妙啊。

咳咳。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十三章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