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润玉傅红雪]不知乘月几人归 > 第12章 章十二

[润玉傅红雪]不知乘月几人归 第12章 章十二

作者:岸青青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2-30 21:02:31 来源:文学城

山雨又落时,灵殿里传出一缕笛音,拨开陵柏的枝叶,孤清清升入云中。

山下车马闻之不行,笛音亦微渺了几许,像是识得了都城所在,寻着阡陌,蓦地一宛而去,飞向城门。

城中正是炊烟渐起,那笛音便穿坊入巷,绕在垆边檐上。

茶幡下有人推窗,道是教坊来了个技艺了得的伶人。

听过这笛音的,都只顾低头奔走,耳语相告,令主回来了。

笛音吹入宫门,过一殿一殿朱窗,一巷一巷青墙,如一只飞去多年的白鸟,化风化雨而来。

皇上扶阑而立,远目之处,是昔年观星台所在,今已换了楼阁。雨声笛声皆是绵绵,他知这场雨要来,却不知要落多久。

暮时,有一医侍立在灵殿外,捧一木匣禀道,内侍院常侍大人说,长皇子殿下寒疾复发,命太医馆送一副药来。

木匣一揭,是一纸药方,和十几味药材,禁卫开了殿门,不曾多问。

偏殿里,长皇子正抚窗观雨。

医侍把木匣落在案上,行了一个长礼,禀道,护城军中内应来报,城西门卯时初刻换防,殿下明日卯时起行,当可乘隙入城。

医侍在长皇子的名笺上,是一个“轸”字。他听得笛音召唤,是应命而来。

长皇子没有回头,只说,不急。

他说,先放出消息,东宫用兵不力,八郡十二城已过半失守,边防一溃只在朝夕之间,周国之兵不日将涉边河,长驱北上,夏都危矣。

轸悄望了长皇子一眼,低头不语。

长皇子转身问,有何顾虑?

轸答,边城十五日一封战报,不是明日就是后天,将抵夏都。

长皇子笑了,那又如何?

轸为难道,只怕假的,终归真不了。

长皇子静了片刻,道,边城战火初燃时,东宫亲征,朝中尽是嘉许之言,可十年间兵戈不绝,他无力旁顾,今诸位皇子都已长大,少不得各自谋划,在朝中结交几位师友,这一朝之中,人还是当年的人,心早就不是一条心了。

长皇子说,东宫持将令,掌兵权,久无退敌之方,难免非议四起。先有兵败之音,战报再来,便难以取信,心怀不满之人,还要疑他报喜不报忧。人心一动,假的倒更真了。

轸隐约悟得其中深意,连忙称是。

此计是要陷东宫于一个莫须有的隐瞒边情之罪,令朝中生疑,以至各个离心。

轸去时,眸中藏了惊愕,不过寸许,却教润玉尽收眼底。

想是这等机关暗伏、谋算人心的伎俩,扶持多年的属下都见不惯了。

润玉忆起,他的小侯爷临别曾问过他一句话,他问,你和东宫有何分别。

记得那是雪夜,十六岁的少年掩不住心事,眉间的冷,眼里的惧,言语中的难过,都一一印刻于他心上。

夜又降下,山风吹雨,润玉倚窗轻叹一回。他到底不是,也不能成为傅红雪喜欢的样子。

念此心绪难抒,这一夜咳嗽不止。

润玉在灵殿中又守三昼夜,朝时焚香,暮时九叩,侍奉周全,恪尽本分。

是夜,最末一章庙颂抄毕了,他向窗上望了一望,缓缓搁笔,仍旧端坐着,静待天明。

远远传来卯时钟鼓,他揭开案上木匣,上头是药材,又揭一重,隔层里,藏了一把短刃。

殿门轻启,长皇子立在槛内,阶前一禁卫迎上来,见礼,手中按剑,问殿下有何吩咐,实是拦阻。

无甚言语,袖起之间青光乍现,向禁卫颈上一掠,禁卫倒地。

长皇子已行至阶下。

另一禁卫大惊,拔剑,让长皇子擒在腕上,剑未及出,颈上疾风一过,亦倒地。

两禁卫闻声,执刀戟入。

长皇子顺势拔出那把长剑,刀戟来时,侧身一旋避过,待两禁卫回身,便是一剑横扫。

又有值夜的禁卫两人,方才睡下,听得兵刃声,起而视之,只见灵殿前四人横死,青石淌血,惊吓之中转身疾走。

长皇子扬手,一道冷光飞出,划开一人颈侧,那人立倒。另一人当即跪下了。

刃端嵌在一树陵柏中,长皇子拔下,持在手上。

那禁卫膝行几步,叩头道,小人一命不值什么,殿下在先祖灵前杀人,怕要遭报应的。

长皇子分明道,我是通敌之人,离了西郊皇陵,你六人若拦不住,论罪当株连九族,取你等性命,可保父母妻子无虞。

语毕刃落。刃上不曾教沾了一寸血迹,拂衣而去。

下山时,天光初透。

九歌牵两匹骏马,等在道边,见了长皇子,下拜行礼如常,好像又是重明宫的侍婢。

主仆在风中无言立着,润玉忽问,芷园那树伽罗香,可是花期将至?

九歌答,花开正在今日。

润玉垂眸一忖,道,去叫觅儿,就说在芷园等我一同看花。

九歌不曾迟疑,一叩称诺,起身上马,择林间小道驰去。

觅儿是东宫独女,年七岁,从小养在中宫身畔,中宫疼爱这位小郡主,有甚于嫡公主。

九歌心知,长皇子是要拿住中宫的痛处,一旦小郡主不知去向,中宫多疑,定不敢妄动,有多少手段,势力如何广布,都不足为虑了。

既知九歌受命于中宫,仍把这般紧要的关节交予她,是一招险棋,可这一步又行得十分稳妥,是算准了九歌构陷他在前,心怀愧欠,他在绝境之中冒险相托,料定九歌不肯轻负。

九歌一面打马,一面回头,她不知这一日之间,宫中朝中将要如何变故,只道时势、人心,却原来都在长皇子的一握之中。

润玉乘上马,向城西门奔去,相随的,只有林间两名死士。

堂堂都门,平日本来无隙可乘,只因闯来一个废位皇子,拦住了无处领功,拦不住,却有大过,累及身家性命,赶上换防,料得交接的护城军必是两相推搪敷衍,无人肯担此麻烦。

卯时初刻,城门已开,有守卫在楼头望见来人,转身入内禀报。

两名死士从林间跃出,挥刃将当门守卫斩杀在地,润玉孤身一骑,绝尘而入,果然无人相阻。

街衢空而远,好似一夕长梦未醒,白衣和马蹄,像一柄利刃,把这一城的安宁倏然划破。

润玉持龙鱼令,加鞭而往。

风吹玉笛,长久地,传出萧萧之声。那日有人见着,朝明之前,一城的鸟云集而来,逐着那一骑,向着皇宫飞去。

西宫打更人名为“参”。常于夜间温酒,送与巡夜的宫卫暖身,宫门上下混得熟稔,白日就溜出宫去,混迹赌肆,赢了银钱,买酒菜回来,与几个宫卫醉上一宿。

这日参听得笛音,知是号令,遂拎酒登楼,众宫卫见他,并无一人提防,但问赌局押的什么彩头。

一城笛音息了,宫门下马蹄声近。

参在嬉笑之中,袖间短匕落入掌心,蓦地扬手回腕,擒在宫卫长颈上,短匕一横正切住喉咙。

楼头十余人一时大骇,参把宫卫长往后一拖,背倚城墙,只说了一句话,开宫门。

令传下去,未久,听见了沉而缓的吱呀声,宫门迟迟敞开一隙,天亮了。

大雪一般涌来的晨光里,润玉一骑如风,驰入门中。

有人弩机一振,一支箭从颈侧一穿而过,参应弦而倒。

宫卫长在墙下一瘫,怔了半晌,说了一句话,众宫卫起初未听清,等明白过来,惊得一声疾呼,护驾。

楼头角声一起,长鸣不息。

宫卫四面而出,一宫之中,一时之间,刀戟如电,步声如雷。

觅儿还在半梦里,九歌牵她走在宫巷中,好像拎了一只小小包袱,竟无人认出是郡主。

小郡主困得东倒西歪,仍不住问几时才能见着大哥哥。

九歌见一行行宫人往来惶惶,心中紧迫,一面把小郡主抱在肩头,一面道,伽罗香开了,就见着大哥哥了。

小郡主喃喃道,怎么一岁才开一回,往后,十日开一回好不好。

九歌一笑。等见着大哥哥,殿下自己同他说罢。

润玉并未直抵御前。

他在中书院阶下勒马。

宫卫都调去了正殿,此地反而落空,值守者不过数人。

润玉拾阶而上,有拦阻者,皆斩于阶下,直入堂中。

堂内侍郎、承旨数人,听得角声长鸣,皆屏息于席上,见润玉手中那柄短刃滴血,更战战的不知如何是好。

上卿侍奉三朝,期颐之年,此时下得堂来,敛衽而礼,称了一声殿下。

润玉伫立片刻,方才开口,请教大人,军中将令之予夺,朝中储君之废立,诏令如何起草?

上卿道,须有弹劾之议,依律令,若当此任者确有不当,合该夺之废之,则由中书院草诏,九卿览之,无所偏倚,无所疏漏,无复他言,则诏令可行矣。

润玉问,外敌来犯,时不我与,又当如何?

上卿道,则弹劾之议可免。

润玉问,无人弹劾,何从谈夺,何从谈废?

上卿道,有陛下之命。

润玉道,陛下此时命在旦夕。

上卿双目一抬,凛凛如刀。

润玉迎着那目光,并无退让。

许久,上卿才道,则九卿之览可免。

润玉声色缓了缓,道,九卿之览固不能免,不过大人三朝辅弼,以一当十,何如随我走一趟。

上卿一番忖度,别无他法,只得道,殿下可否容我交待一二。

润玉道了声请。

上卿回身问,是什么时候了。

一承旨答,辰时,早朝了。

上卿道,早朝不宣,只怕无人敢于擅入,都去正仪门下,见诸臣无需多言,只说护驾。

在座几人一听,纷纷慌簌簌往堂外行去。

那承旨行了几步又顿住,回头问,可要禀报中宫?

上卿断然道,此事与后宫无干,切不可糊涂。

玉阶是当年云兮死去的地方,那时淌在阶上的血,不知谁人记得。

上卿年迈,润玉搀他,一步一步缓踏上去。手中短刃未掩。

殿前见上卿为质,不敢妄动半分,润玉进一步,众宫卫只得退一步,重重刀戟,一寸一寸地让出一隙,将将容得两人穿过。

天光如雪,深殿中仍是一灯如晦。

皇上阖眸静坐于案前,纸墨已备。

他记得那夜灵殿中,长皇子对一局棋,同他说起了孤注一掷。他不知此一步在不在那局中,亦或是长皇子多年隐忍,只为得他心头几分怜恤,一朝重拾龙鱼令,便另作打算,心计这般深重。横竖,父子二人逃不过这一场拼杀,云兮死的那一日,他就已知晓。

上卿受挟持而来,见了皇上,从润玉手中奋力一挣,跌扑在地,唤了一声陛下。

历尽三朝,别人看不穿,他心中却纤毫分明,皇上待这长子,不是疏,是怕。薄一分怕亏欠,厚一分又怕招来怨妒,左右不是,时时处处只叹奈何。

御心动摇,一望可知,上卿念及大局难挽,心中凄凉。

皇上抬眼,只道,你来了。

润玉隔案而立,眸光投在砚上,松墨正浓。他说,提笔罢。

皇上问,写什么?

润玉道,罪己诏。

皇上眉间一怒,道,僭越法度,你可知罪?

润玉不答,一字一字道,边城之役,自重华十五年始,于今凡十一载。

至此一顿,等皇上落笔。

皇上自知平定边城之事,是他亲手所托,长皇子以一国安危相要挟,他不得不从。

上卿跪伏,谏曰陛下不可。

润玉待纸上一句落稳,又道,军中未有决胜之计,朝中更无退敌之人,乃至征无归日,边无宁时,兵乏民困久矣。

皇上依言而书,笔下一停,润玉道,国有创痛,罪在朕躬。

此句一出,不复言语。

皇上书罢,向砚中蘸笔,思虑几许,写了下去。

今欲扶危局于未晚,情势所至不敢拘于常理。朕之长子润玉,受朕之命暗掌机要,护持军情达于上听,经岁绸缪,须臾不辍,长于谋划,谙于用兵,国之安危实可托也。

这般字句,上卿虽不曾亲睹,心中却若有所觉,大呼陛下,匍匐至案旁道,夏国从无龙鱼族执掌君位的先例。

皇上知长皇子一向身无依傍,若不先正其位,纵有君命,也是寸步难行,于是道,是龙鱼族之后,难道就不是朕的骨血?

上卿见御心不肯回转,抢上一步夺了润玉手中短刃,自横于颈上。

陛下若一意孤行,臣不敢不尽本分。

便是死谏。

三朝老臣死于非命,于社稷乃是不祥。上卿心意决绝,润玉拦他不及,只得以手握刃,掌心霎时见血,染了满袖殷红。一番角力,才夺下来。

润玉道,老人家如此天年,何不安享?

上卿瘫倒,浑身发抖,捶地一声一声斥道,篡逆天命,先河一开,必有步你后尘者,今日是龙鱼族皇子逼宫登位,他日当有异姓而王改朝换代,身为皇子之长,这般不识大体……

言此已是力尽,他咳喘不止,仍哑声责问道,你置我夏国大统与何地?语毕几近昏死。

润玉垂眸,向这副枯朽的身躯望着,声色不改道,陛下,还等什么?

诏令之末写的是,今命此子代朕之位,亲征边地,退敌止戈,一振山河,当不辱先人之名,亦莫负生民所望。

皇上拟诏毕了,宣入中书院一名承旨,令其奉诏而出。

润玉向殿外缓缓而行,掌心血还未止,仍淅沥而下,落得衣上斑斑。

身后,皇上蓦地说,这位子你要坐,就把它坐稳了。语中枯涩。

润玉立住,却不回头,只道,不劳您伤神了。眸中一涌,又轻轻地叫了一声,父亲。

语罢,只觉气血上涌,心头窒闷。

踏出殿门,苍白的天光当头一照,润玉扬袖挡下,扶在门畔,昏然欲倒。

诏令一宣,阶下无不惊惶,以为不过寻常上一回早朝,一忽儿成了护驾,个个急来护驾,一忽儿竟又换了天。

待那承旨把钦此二字又念一遍,诸臣才如梦方觉,三三两两跪了,疏疏落落呼陛下,教这一阶一殿愈发荒凉。

殿前风过,没遮没拦的,润玉打了个冷战,不知母亲的血在玉阶上流尽时,可也是这般冷。

他想他的小侯爷了。

一名内侍自殿中奔出,踉跄跪在润玉膝前。

新君登位,得到的头一桩奏报,是上卿触柱而亡的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