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庆余年]惊鸿雨 > 第42章 肆贰

[庆余年]惊鸿雨 第42章 肆贰

作者:随迩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9 03:02:45 来源:文学城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铿锵一声——

铜锣敲响。

宵禁时分,寂静在冷清的街上蔓延。

打更人提着一盏红晃晃的灯笼,走过无人的大街小巷。

今夜没有月亮,星光也稀疏,打更人望了望不远处的谯楼,脚下不见怠慢。

忽地,他听见身后传来一阵风响,不禁回头望了眼,烛光倏微的夜色里,只见一抹影子从楼府间一闪而过。

打更人面上一骇,惊魂不定地喝道:“……谁?!”

可是,没有人回应他,与此同时,风声也停了。

翌日,范闲难得起了个大早。

他站在自己院前,探出门,左看看,右看看,好半天才等来自己唤来的人。

他也不恼,将写好的几封信给那人,让他近日将信送去澹州。

脸上有些小雀斑的这个下人点了点头,将几封信都翻了翻,末了,他的目光停在没有署名的一封上,抬头瞅了少年人一眼,嘴上迟疑地确认了句:“少爷,这些都是给老夫人的吗?”

范闲觉得这人机灵,笑了笑,却没立马答,只是抱着手,懒洋洋地倚着院门:“你说呢?”

那人顿了顿,随即轻声道:“小的知道了。”

“什么小的不小的。”范闲咂舌,秋日清晨的落叶飘飘,他心情大好,随手将对方肩上的枯叶扫开,惹得对方一惊。

范闲却只是弯起嘴角道:“对了,你这次回去后也不用回来了,就呆在澹州那边吧,回去路上小心点就是了。”

这个人年纪与他差不多,是当时随他从澹州来京都的,他的亲人在澹州,范闲之前就想寻个机会让他回去了,这会刚好借着送信的名义让他回去,也算一举两得。

闻言,那人眼睛亮了亮,神情都雀跃不少。

他赶忙朝范闲道谢,保证自己一定会将信送回去后,转身便跑。

可是,跑着跑着,他像突然想到什么似的,慢慢停下了脚步。

“那个,少爷……”他转过身来,声音带着些许小心翼翼。

范闲由此看到了一张迟疑又担忧的脸:“今早我早起去街市购置东西,好像看到了顾府之前送顾小姐回澹州的车夫……”

“他、他一个人浑身是伤跑回来了……”

“……”

“哥!!不好了!哥!!”

范若若提着裙摆火急火燎地穿过院子时,差点撞倒路过的范思辙。

这范府的嫡子睡到临近早膳才起,脑子还是懵的,他见自家姐姐难得慌慌张张的模样,正想说些什么,却被他爹打断:

“不用叫了,若若。”

此话一出,范若若停下了脚步,面上的担忧之色却欲渐的深。

范府的老爷踱步从屋里出来,摸了把胡子,不冷不热道:“他已经出门了。”

对此,范思辙口直心快,嘟囔道:“早饭都不吃啊?什么事这么急啊?要是写书见他这么勤快就好了。”

“闭嘴!”他娘柳如玉遥遥听到他念叨的话,第一句话便是如此:“你懂什么,一天到晚什么都不知道,还不快去准备吃早膳了!”

范思辙一噎,顿感委屈,可瞅了瞅自家爹娘和姐姐的神色,饶是他也知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立马乖乖听话,闭上嘴开溜了。

柳氏走来,站在范建身边,略微愁苦道:“老爷,我听街坊小道说那顾府的噩耗,可是真的?”

范建没有出声,只是沿着走廊往前走,若有所思。

柳氏却有些沉不住,跟在他身后柔声道:“我方才见他出门,那表情好生可怕,你我都知范闲爱慕那姑娘,这要是真的……偏偏在这关头,老爷,我们是不是应该劝劝他?”

范建却幽幽道:“经过上次滕梓荆的事,你觉得他像是能劝住的人吗?”

身后一时哑了声。

霎时,世界只剩满庭的鸟鸣。

范闲直直冲进鉴查院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拦他。

上次滕梓荆一事后,大家都知他是鉴查院提司,这个职位独立于鉴查院八处之外,与各处主办平起平坐,在鉴查院的职权里,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庆国的鉴查院闻名天下,是叫人闻风丧胆之地。

少年人不止一次来过这里,可每次都会觉得这座黯淡的光线的院地无端叫人压抑又冷清。

秋日的风吹来,灰黑的墙上有窗口,阳光的尘埃浮在半空,尽显缥缈。

仿佛知他会来,当他面无表情走来时,站在尽头大门前的四处主办言若海并没有出声,反倒让步给他开了门,里边的只有一人——鉴查院的主人,陈萍萍。

范闲也没心思理会他,径直跨过门槛,走进里边。

茶香袅袅,满室沉香。

氤氲的薰烟从小铜炉里弥漫开来。

阳光从不知名的角度洒来,跳跃在了他的指尖上。

“你来得比我想象中还快。”在尽头深处的人坐在一架黑铁制成的椅子上,正在给角落里开的花浇水:“是谁给的消息?”

范闲没有答,只是下意识放轻了脚步。

鉴查院院长陈萍萍在外声名显赫,人人惧之,但他却是他已故娘亲的旧识,不但任他为鉴查院提司,平日里也对他颇为照顾,就连私下也像长辈一般关怀他,前些日子长公主那事还是他给办妥的。

虽说大家都让他别太信陈萍萍,但范闲对这位长辈还是怀有相当的敬重之情的。

然而,一码归一码,当下范闲出口的声音却带着秋日难消的冷硬感:“我去了趟顾府,那边的人说那人已经被押进鉴查院。”

“嗯。”陈萍萍背对他点了点头,在他走近前便将手中舀水的瓢子扔进木桶去了:“他回来后马上就被我们的人控制住了。”

言毕,不等范闲答,陈萍萍又问:“见到顾家的那位了吗?”

“没有,听闻那位大人接到消息后,昏过去了。”范闲答。

“嗯,他身体是不大好。”陈萍萍嘴边抿着一抹淡淡的笑,一派闲适。

听到这,范闲沉默了一会,见他没想再多说什么,便刀枪直入道:“我要亲自审那个人。”

闻言,陈萍萍抬起头,望向他,便见他漆黑的眼眸里却无了光亮,深邃得可怖。

几秒后,陈萍萍才道:“还没问出什么,便自尽了。”

范闲张了张嘴,一瞬间觉得气闷。

清晨的空气就像冷冷的水,灌进肺腑,在胃里沉坠,将他堵得呼吸一窒。

恍惚间,他产生了一种溺水的错觉。

可是,陈萍萍却只是慢条斯理道:“你现在当务之急,是要准备去北齐。”

他瞥了少年人一眼,似是提醒:“这也是陛下的意思。”

对此,范闲却是呆呆站在那,惹得陈萍萍忍不住碰了他一下,对于这个故友的孩子,他向来心紧得很,当下出口的声音近乎安抚:“别担心,她的事,鉴查院会办妥的,我定会帮你查个水落石出,陛下也是这么吩咐的。”

但片刻后,范闲动了。

他逆着光,用一种无悲无喜的声音道:“在找到她前,我不会去北齐。”

陈萍萍面上的笑意因此掩去两分,轻声提醒他:“你这是要抗旨吗?”

“如果有必要的话……”范闲垂眼,表情很淡,声音也很轻:“害她的人是谁我先不想去管……”

那仿佛不是从他喉咙里发出来的,干涸的墨色凝结在他的眸中,没人看得出他的所想。

范闲只身出鉴查院的大门时,在那里看到了一个人。

鉴查院门前向来没人敢聚众,当下,那里也只有寥寥数人罢了。

其中一个很是惹眼,不为别的,只说那一身矜贵的白袍和金丝线绣的鞋就足以出众。

那人赫然是靖王世子李弘成,平日里爱附庸风雅的世子爷难得满脸阴郁。

都说皇室中人不得干涉鉴查院,他自是连门都不敢踏进去,只能像个忐忑的孩子,揣着手在院前的石阶下徘徊。

甫一见到范闲出来,李弘成赶忙迎了上来:“范兄!范兄!请留步!”

范闲见他提着袍摆,慌慌张张地踏着步梯来,期间还趔趄了一下,险些摔个狗吃屎。

省去往日文绉绉的问候,李弘成眉眼耷拉,眼角似有淡淡的红:“朝阳!她!朝阳她!朝阳她的情况!鉴查院可有结果?!”

见他这副模样,范闲终是淡淡答了他一句:“暂时没有,说是没有找到尸体,生死难料。”

这一听,李弘成脚一软,险些摔地上,范闲眼疾手快地扶了他一把。

忽地,范闲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范大人!”

是王启年,今日那家伙着一身粗朴的便衣,身上提挂着个箱子,急匆匆赶来。

见他这身行头,范闲终于能扯上点嘴角了,虽然可能有些皮笑肉不笑,惹得他一顿,停下了脚步,不敢再靠近。

“我并没有叫你来。”范闲遥遥地就对他喊。

王启年原是鉴查院的人,是个追踪高手,在滕梓荆一事中帮了他许多忙,虽然有些贪财,但拿钱办事的本事一绝,也算值得信任。

可是,在他接旨去北齐的当下,跟着他可不是个好选择,接下来他要做的事可能一不小心就扛上了抗旨的罪名。

王启年是个聪明人,就算他不明说,必然也清楚这个后果。

然而,听懂了范闲的言下之意后,他还是走上前来,弯身作上一揖:“大人虽没有叫我,但我知大人现在必然需要我,在下王启年,愿为大人效力。”

闻言,范闲没说什么,只是往身上摸了摸,将身上所有的银票都塞给他。

少年人的声音意外的冷静,像冬天里凛冽的清泉:“老规矩,王启年,这些钱先给你,早上出门太急,没带太多,多的事后再取给你,现在备马,我们要出城。”

说罢,他也不管靖王世子了,自己便要走,王启年拾起长衫的下摆,赶忙跟上。

一旁的李弘成算是听明白了,赶忙拉住王启年:“大人!你们是要去找朝阳吗?!”

王启年被他吓了一跳,一看,这不靖王世子吗?世子叫他大人,王启年当即惊恐,立马作上一揖,却见世子也将身上的钱塞他手里来了:“我这边也有钱!若是不够我还能回家取更多的银票!”

言毕,他在范闲看过来时,嚎了一声,整个人竟有些颤颤巍巍的:“我也要去!范兄!也带上我!”

范闲站在不远处淡淡道:“你跟不上。”

李弘成却道:“我可以!我也会骑马!我绝不会拖你们后腿!”

范闲见此,顿了下,安静地看了他片刻。

好半天,他才轻声道:“朝阳要是看到世子您这般为她,会很高兴的。”

“她不会。”李弘成几乎是接着他的话说的。

一身白袍的靖王世子抬袖抹了一把脸,也不知道在抹什么。

仿佛想起什么似的,他闷闷的声音好片刻才传来:“若是见我们如此,她只会难过……”

“他真是这样说的?”

皇宫内,一身白衣的庆帝背手踱步在长长的红廊之上。

回答他的是陈萍萍平静的声音:“是,陛下,范闲是这样说的。”

庆帝也不显意外,只是道:“他倒也大胆,连抗旨的罪名都不怕了?”

言毕,他瞥了身边推着铁椅轮子随他走的人一眼:“都是被你和范建惯出来的。”

陈萍萍没有反驳,只是轻笑一声,垂着眼道:“现在还不算抗旨,陛下,本来就是预计三天后才启程的,这几天他做他想做的事没什么问题。”

“所以你没有拦?”庆帝问。

陈萍萍如实道:“拦了一下,没拦住,索性不拦了,出城令也给了他。”

庆宰又问:“他就没先起疑?”

“怕是现在没心思想这些。”陈萍萍摇了摇头:“虽然让人不要声张,但众口铄金,现在京城也是议论纷纷。”

闻言,庆帝嗤笑一声,慢条斯理道:“你直接告诉他,说人没死不就好了,过几天要是人真没回来,这抗旨的罪名你就自己去给他搬吧。”

陈萍萍却笑着道:“他会回来的,那孩子不是个薄情寡义的人,偌大的范府在这京都里,他总要回来的。”

对此,庆帝似乎也同意这个说法,最后却只是幽幽叹了口气:“磨练得还不够啊……”

廊外,已是傍晚。

金秋的晚霞带着淡淡的鎏紫色,从高高的宫墙上低低掠过。

当今圣上及地的白衣也染上了贵色,他踩着蔓到廊上的夕阳,不紧不慢道:“太子和老二那边,有什么反应没有。”

作为鉴查院的主人,这京城内的动向几乎没有陈萍萍不知道的,当下,他也是对答如流:“没什么反应,那两位虽想拉拢范闲,但是现在也得避闲,倒是靖王世子今日说要同他出城。”

“就为了当年那一条狗?”庆帝的声音在晚风中响起。

陈萍萍却像没听到似的,紧接着道:“不过范闲还是没带他,现在他大概已在城外。”

言毕,空气中恢复了寂静。

走着走着,庆帝停下了脚步,站在了一处廊边,陈萍萍在他身后跟着停下,便见这位圣上俯身而来,以一种略显好奇的神色逼近他问:“你说,这朝阳,什么时候才能拿起她的刀?”

凌乱的青丝拂过黑沉沉的眼,注视着他的人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压迫感:“本是个好苗子,让你磨磨她,磨了个十年,都快被你磨钝了。”

“现在还不是时候,陛下。”陈萍萍却只是轻声这么道。

罢了,见他对这个话题不再感兴趣,陈萍萍才道:“现在看来,范闲那孩子倒是比二殿下更适合朝阳。”

“人回不回得来还不一定呢。”庆帝表情淡淡,负手道:“你这是觉得朕当年看错了?”

“臣不敢。”陈萍萍垂眼道。

“不说那么多了,这件事该查查,该办办。”庆帝转身看了他一眼,又继续走了起来。

走着走着,他眸光一闪,突然道:“朕突然想起来,朝阳那孩子第一次见到你是在这条宫廊上吧。”

“正是。”陈萍萍笑了下。

庆帝以感慨的语气道:“一转眼十年也快过去了,当时她唱的歌朕至今还记得。”

许是忆起从前,觉着有趣,庆帝望向廊外枯萎的花,摆了摆袖,轻笑一声,也不觉威仪有损,竟一派闲适地哼唱起来:

“落下的夕阳啊,请告诉我……”

“落下的夕阳啊,请告诉我,爱与曾经的遥远过往……”

“请告诉我……”

陈萍萍听着耳边的歌声,脑海里却浮现出清晨那个少年的身影。

——“害她的人是谁我先不想去管……”

这么说的人当时站在高高的窗口下。

那一瞬,阳光穿透了他的发梢,所有繁复的铅华仿佛刹那都从少年人身上褪去,尘埃浮动间,鉴查院的主人却窥见那双眼睛里似乎流露出了一丝与故人相似的神色。

那个人的孩子在说:“但我不想现在去找她和救她的人不是我……”

随着他的话语,当时坐在铁椅上的人瞳孔微缩,神色有一瞬恍惚,好像被迫揭开了什么血淋淋的现实般。

他微微眯眼,觉得刺目,可是,他不能眨眼——因为眼前的人,身上有种近乎透明的轻盈感,他知道,那叫勇敢,叫倔强,也叫义无反顾和决绝。

就像他一样……

所以,他拦不住。

他拦不住……

也拦不得……

“请告诉我……”

他听到歌声仍在继续。

“请告诉我……”

残花飘摇,落叶枯朽。

日暮将合,有人拿筷子敲碗,坐在桌前对着窗外傍晚的夕阳轻轻唱起回忆里的歌。

“那些美好记忆啊,请告诉我……”

“请告诉我……”

寂寂的声音,像躲在云层里,坠入回忆的深处,路过的人听那年的花与夕阳唱尽梦,唱尽繁华与热闹,唱断所有季节的来路。

入夜,夜空深邃,两匹快马在林间疾驰。

远方的乡口传来子时的锣声,马蹄连夜跨过倒榻的朽木。

不久后,林间起了大雾,寸步难行。

王启年建议暂停,等雾散了再行。

范闲同意了,寻了条溪涧,越下马去洗了把脸。

入夜后的林间冷凉,王启年便在不远处升火。

今夜的夜色很黑,一点弯月被云层和大雾掩去,范闲走到溪涧边时只能模糊瞅见王启年的身影。

这会,他呼出一口浊气,白昼里所有的冷静不再,他蹲下来,将脸浸进冰凉的河水中,嘴上咕噜咕噜地吐泡泡。

在这样的声音中,他想起了今日京城里的声音。

此前他为了退婚闹得过大,所有人都知道他喜欢的是顾家的千金,现在出了事,所有人都只是在看热闹,看他如何狼狈。

这些他都不在乎,也懒得管李弘成。

所以,他没有带李弘成一起,也不觉有愧意。

就算是只有他一个人,他也要找到她。

思及此,他骤然抬起头来时,无数断了线的玉珠便从他额前的发梢坠落。

他仰头大口大口地喘气,像一条被拍上岸的鱼,腥躁之气从唇齿溢来,他往后跌坐在秋天里略湿的草地上,手撑着地,抓到了一把干枯的草,鼻尖似乎因此嗅到了一种腐烂的涩味。

这时,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无波无澜的声音:“你又哭了。”

来人悄无声息,没有一点动静,连擅追踪的王启年都没发现。

范闲却没被吓到,只是下意识抹了一把脸,安静了半晌,才轻声道:“没有……”

末了,他转移话题:“叔,你怎么跟来了?”

“上次,你牛栏街遇险,我不在。”身后的人用一种断调的机械语气道:“这次你状态不对,我得跟着你。”

范闲静静的,没有说话,却听他又道:“你在想她。”

闻言,范闲一愣,竟轻轻笑了。

也没有说是或不是,他只是轻声道:“叔,人的一生中,能真正惦记的人其实不多……对于我来说,你是一个,朝阳也是……”

可是,他没有再回应范闲,取而代之的,是王启年颤巍巍的声音:“……范大人,您在和谁说话呢?这荒郊野岭的,您可别和我说是鬼啊?!”

说罢,王启年已将火升起,便赶忙踩着枯枝而来。

范闲转头去看,身后已无他想象中的身影,可是见他看来,王启年却是一愣。

眼帘中,溪水静静流淌,坐在河边的人脸色苍白,割裂的水痕遍布整张脸,火光下的树影在雾中扭曲舞动,张牙舞爪地掠过他的身子,叫他的神情有一瞬带上了一丝无声的歇斯底里。

范闲见到火光照亮了林间的一角,却照不亮这片苍穹。

他仰头,去看今夜的天,看着看着,便抬手,掌心翻上,搭着额角,像累极了似的,任由浮光掠影的脆弱一闪而过,也让秋日黑沉沉的夜色从他掌心流下,坠进眼里。

“王启年……”范闲突然唤了身后人的名字:“你说……”

这一刻,无关上级和下属,说着这话的少年颤了颤眼睫,表情茫然又懵懂,只是一个天真的小孩在询问一个狡猾的大人:“……这天,还会亮吗?”

我写着写着突然惊悚地发现,庆帝和陈萍萍就像买股嗑cp的粉头,然后庆帝发现自己嗑错了,还要死嗑,陈萍萍嗑对了,还要说一句:“陛下,您嗑的cp是假的。”【bushi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2章 肆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