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清穿+红楼]躺赢十阿哥 > 第36章 四季(15)

[清穿+红楼]躺赢十阿哥 第36章 四季(15)

作者:月上蓬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30 01:53:26 来源:文学城

且说正月十五元妃省亲过后,天气一天天就暖了起来。眼瞅着二月到了,便是二月十二花朝节了。

胤俄的心早就飞出了宫外。他想去见黛玉,但依照礼制,他俩定了婚,又不适合多见。

胤俄的奶哥哥容福道:“爷要是想念林姑娘,奴才这里有个主意。”

包嬷嬷有两个儿子,容福是弟弟,比胤俄大一岁;容道是哥哥,今年十八岁。容福机灵,容道沉稳。二人目前都在药坊司跟胤俄帮忙,是他重要的左膀右臂。

此时,二人见胤俄手提着笔,眼睛看着窗外,已经老半天了。容福这个小机灵鬼,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了。

容福昨儿就听到十爷跟十二格格的说,林姑娘今年在自己家里过生日。十二格格问十爷去不去,十爷说,倒时候再说吧。今儿十爷就有些心不在焉。容福猜十爷便是在想林姑娘。

胤俄道:“说来听听。”

容福两眼一溜,瞅着屋里除了十爷跟容道,就没有外人了,便在胤俄耳边低声说:“爷不妨学学那《西厢记》里的张生。”

《西厢记》讲述了书生张生和相国之女崔莺莺的爱情故事。这两人一见钟情,但被身份、礼教的束缚,无法直接表达爱意。在丫鬟红娘的帮助下,张生与崔莺莺得以秘密相见。最终,张生考中状元,回来找崔莺莺,有情人终成眷属。

月下私会,是剧中最为经典的场景。宁静的夜晚,借助月色的掩护,两位有情人短暂相聚、倾诉衷肠,可谓是唯美而感人。

在后世,《西厢记》是当之无愧的文学经典。人们歌颂张生和崔莺莺纯洁、浪漫的爱情,赞扬红娘的善良和机智。《西厢记》这部作品,更被赋予了时代意义,被认为是反封建的代表作。

然而,在古代,《西厢记》却是**,小孩子不让看的。

《西厢记》可以搬上戏台,雅俗共赏。但是,原著却被列为限制级。

胤俄大抵知道原因。演戏时,台上锣鼓喧天,台下一大堆人叫好。看戏的氛围,涂个热闹。

但是私底下看这些书,就不一样了。夜深人静、无旁人时,小儿女再看这些,难免不心生向往。所以,《西厢记》的话本子是不让看的。

还未等胤俄开口,容道便两巴子就拍弟弟容福后脑勺上了,“尽给十爷出馊主意。让娘知道,还不拿着鸡毛掸子追着你满院子跑。”

胤俄本想问容福具体怎么操作,被容道这么一说,只得作罢,讪讪地笑了笑,道:“就是,爷怎么能学张生呢。”

容福被他哥扇了两下,不服气地瞅这他哥,但又见十爷笑得高深莫测,心道,旁人说他哥呆还真没说错,他哥哪里懂十爷呀。

容福知道,十爷有自己的想法,礼教这些对十爷从来都不是约束,是十爷敬着林姑娘,故而恪守礼法罢了。

胤俄对这个世界的规则,就是这个态度。他爱她、敬她,入乡随俗,但他也不被礼法拘着。眼下,她要过生日了,他想着,她也一定是期盼见他的。

于是,迟些时候,胤俄派容道去办个差事,便把容福喊一边,道:“你说说,怎么个学张生法儿?”

“就知道十爷会来问。”容福笑着道,“张生跟崔莺莺能相见,那是亏了红娘在中间穿针引线。跟我母亲一起去林家,照顾林姑娘的两个一等丫鬟,一个叫铃兰,一个叫文竹。她二人都是钮祜禄家的家生子,忠心得很。我跟这两个姐姐都熟,她俩能帮爷见林姑娘。”

胤俄心中甚喜,细想一下,又觉不对。学张生半夜私会,浪漫是浪漫,万一给撞见,让林家伯父知道,那就是大型的社死现场啊。

“爷放心好了。如今林家管家的是我爹娘,虽然不让他们知道,但有个万一,他们是能管住底下人的。况且铃兰姐跟文竹姐,最是稳妥了。不会让人知道的。”

听容福这般说,胤俄的心也端平了一些。他不过就是去林家见她一面,让她高兴一些。给她送了生日礼物,他就走,绝对不多留。

“交给你安排了。”胤俄道。

“小的这就跟铃兰姐和文竹姐合计合计。”容福道。

胤俄最近搭配了一个养胃健脾的粥,胤禌、十二格格都说好吃。胤俄便让容福一起带去,让铃兰跟文竹她们把粥煮了,给黛玉尝尝。

黛玉屋里。

铃兰和文竹说,今儿十爷差容福来给姑娘带个话,姑娘马上要过生了,十爷想见姑娘一面,问姑娘何意。

她俩让黛玉放心,一定安排稳妥,不让旁人知道。

黛玉听罢,心就开始噗通噗通的。

前两月天气冷,她又病过一场,一直没有外出。她好久没见他了,却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

她拆开刚刚胤俄让容福带来的一个锦袋。

锦袋里边装着大米、小米、红枣、红豆、豆蔻、丁香、冰糖等物。

红豆、豆蔻、丁香,这些都是相思之物。

想到此,她的思念宛如涓涓细流,再也止不住了。

文竹道:“十爷让容福带话,这些熬粥有健脾益气的功效,奴婢这就给姑娘熬去。”

黛玉看了锦袋片刻,遂问:“容福走了吗?”

铃兰笑着道:“那小子正在他老子、娘那里蹭吃蹭喝呢。”

容福精着,回来一趟,只说看他爹妈,只字不提十爷给林姑娘带话的事儿。但是,他爹容兴和他娘包嬷嬷,是林府的管家跟管家娘子。容福跟铃兰和文竹私下接头的事情,当然逃不过他爹娘的眼睛。

十爷跟未来福晋感情好,包嬷嬷两口子心里乐着,只当没看见,也不许底下人乱说。

黛玉捡了纸笔,写了个小纸条,装进她亲手绣的荷包里,让容福走得时候带给胤俄。

胤俄接到黛玉做给他的荷包,欣喜若狂,因为黛玉同意跟他见面了。

他打开荷包,里边有张纸条。

纸条上,是黛玉的隽秀的字迹,上边写着: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胤俄将这纸条,看了又看,展了又展,然后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

这是来自诗人林妹妹的浪漫。

他发现荷包里还有东西,倒了倒,里边有一颗红豆、一颗丁香、一颗豆蔻。

这正是他送给她的养生粥里的。

他滋养她的胃,她温暖了他的心。

胤俄从一摞厚厚的搭建药坊司的文案下,抽出一本诗集。

胤俄心道,难怪香菱痴迷作诗,他这个前世把理科读到头的人,此时也被激起了无尽的诗意。

*

且说这年元宵节,京城的人们津津乐道着贾家的元妃省亲。而姑苏一户封姓人家正上演着悲欢离合。

原来,那封家,便是香菱的外祖家。

当年香菱在元宵节这天,被拐子拐走后,她父亲甄士隐跟她母亲封氏,苦寻无果,忧思成疾,几乎不曾寻死。后来,家旁边的葫芦庙着了火,连带着甄家也烧了个干净。

甄士隐跟妻子便投了老丈人封肃。然而,甄士隐是个读书人,不擅长做农活,日子越过越困苦,又老被老丈人封肃埋怨,贫病交困之际,便随一个跛足道人去了。

留香菱的母亲封氏一个人在封家,靠针线换钱度日。

这天,封氏正在做针线,听外头说差大人来了。

她以为是原来被甄家救济帮扶过的贾雨村大人来了。话说,那贾大人早年来过一回封家,用两封银子、四匹锦缎来感激过她,顺便管她要了她身边的丫鬟杏娇来作二房。不过,往后这些年,贾大人便再也没来过了。

待封氏再听明白些,原来外头说的是“曹大人来了”,被她给听岔了。

封肃问:“哪个曹大人啊?”

那官差道:“江宁织造曹寅,曹大人啊。”

那是天子的家臣啊,封肃吓一大跳。

那官差道:“曹大人最近查旧年卷宗,查到你女婿甄士隐曾经在官府报过案,说丢了女儿。卷宗里还记录着,那孩子的眉心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痣。是不是有这回事?”

不待封肃回答,后门处跌入一妇人,哭着道:“当年是我丈夫报的案,丢的是我们的小女英莲。”

官差道:“曹大人倒是找到了一个年龄、外貌相符的姑娘,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你的女儿。你可愿入京认女?”

封氏哭得更甚了,直道:“多谢大人,民妇愿意。”

胤俄接到香菱的母亲封氏要来京城的音信,已经是二月十一了,他忙回信给曹寅表示感谢。

二月十二这天夜里,铃兰跟文竹,将紫鹃、雪雁、香菱都早早打发去歇息了,便留了扇窗,不关严实。

话说胤俄头次这般约会,也是挺考验的。林家的前后门是铁定不开的,他在扬州就知道了。

于是,首关,他翻墙而入。幸好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每日下午的骑射、武艺不是白练的,他轻松在指定地点翻了进来。

在林府里边接他的,是提前回林家的容福。

等二人悄悄走到黛玉所住的院子的后门处,便有铃兰跟文竹相候。

待胤俄进来,她二人便跟容福一道等在后门。

胤俄翻窗入黛玉的屋。

四目相对,二人都是说不出的欣喜。

黛玉按住狂跳的心,背过身:“这么晚了,十阿哥来我这里何事?”

胤俄含羞得背好的诗词,一下子竟说不出口了,心里一乱,便想到什么就说了什么,“曹大人把香菱的外祖家寻到了。”

“真的啊。”黛玉转过身,笑着道:“这下香菱可高兴了。”

数月未见,她又出落得越发出尘了,仙子惊鸿一笑,他的心跳得厉害,道:“我见姐姐来还有一事。”

黛玉笑着问:“何事?”

胤俄遂奉上一个锦盒。

黛玉打开盒子,盒子里是一件琉璃制的工艺品,剔透的琉璃里封着一颗红豆、一颗豆蔻、一颗丁香。

那是胤俄在玻璃官坊,自己跟着里边的师傅制作的。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相思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更在我的心里。

林姐姐,生日快乐!”

月色皎皎,落在他清秀而俊朗的脸上。

抬头看着他时,她的心已跟这朦胧的月色化在了一起。只想时光能驻足,惟愿岁月能永如今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6章 四季(15)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