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清穿红楼]五福晋只想搞钱 > 第20章 初见甄氏

[清穿红楼]五福晋只想搞钱 第20章 初见甄氏

作者:黄大米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43:42 来源:文学城

次日一早,甄氏起了个大早,亲自起来再次核对了一遍要送到女儿那里的东西。

有新鲜出炉的红枣饽饽,还有厨房刚刚煮好的,热乎乎的姜撞奶,甚至还有好几罐子腌好的酱菜。

总之都是女儿爱吃的。

和这些实打实的心意相比,反倒是那绫罗绸缎不够看的了。

甄氏忙活了大半天,连早膳都没用几口,心里记挂着女儿,早早的就去了贝勒府。

待下人通报甄氏进来时,吴雨晴有一瞬间的恍惚。

甄氏和自己妈妈年轻时的照片可真像。

若是妈妈到了甄氏这个年纪,恐怕也就长成这副样子吧。

难道说,自己来到这个时代,真的是冥冥之中的注定吗?

此刻,吴雨晴心中对妈妈的那种期待又想念的感觉到达了极致,她的眼睛忍不住的发涩,泪水在眼眶打转。

而甄氏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大半年未见心爱的女儿,怎么瘦了这么多,甚至女儿身上的气场都变了。

这皇家的媳妇是真难当,女儿到底过了什么样的日子。

甄氏强忍着心疼,面上装出一副喜色道:

“拖了福晋的福,圣上下旨,给老爷封了一等承恩公,今日我特来府上谢恩。”

天家威严,吴雨晴嫁了皇帝的儿子,如今自己的亲生母亲见了她,都要规矩的行礼。

吴雨晴颇为无奈,可也只能硬着头皮受了这一礼。

“母亲不必如此多礼,你们都出去吧。”

吴雨晴挥退了众人,娘俩这才敢说几句体己话。

“昨日圣旨下的突然,连你阿玛都不知道,怎的圣上好端端的赐爵了呢?”

“母亲不必担心,女儿闲来无事,命人在庄子上研制出一种成本低廉的水泥,此物用来铺路,极为坚固,若能推广开来,平时出行定能方便许多。”

“你啊,平日里最是稳重安分了,如今怎的瞎折腾这些,贝勒爷对你没什么不满吧。”

甄氏见此,担心的问道,生怕弘昼对吴雨晴干的事情有意见,毕竟弘昼才是吴雨晴的丈夫,她可见过太多父母对儿媳妇满意,可儿子不喜媳妇的事了。

“皇阿玛都下旨了,他怎么敢有不满呢,母亲放心便是了。”

吴雨晴又扯开了话题,给甄氏讲了好些府里面有意思的事,还讲了她这段时间经营铺子的一些心得。

毕竟女儿的性格大变,也总得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吧。

不过,吴雨晴最想知道的,还是关于金陵甄氏的消息。

“这金陵甄氏可不是什么良善之家,宠妾灭妻,欺男霸女,是常有之事。”

甄氏对这个老本家一点好感都没有,每每提起都是一肚子的气。

“你是不知,原本咱们家跟他也不曾联系的,可自从去年圣上指婚于你和贝勒爷,他们便是眼巴巴的送来帖子嘘寒问暖呢。”

甄氏一想到这事,便忍不住的讽刺:

“狗眼看人低的一家子,当初你阿玛只是个侍卫时,你舅舅去金陵走商,他们还百般刁难,现如今竟又开始巴结起咱们家了。”

吴雨晴也没想到竟是这样的情况,真是有点可笑了,不过这样一来,她也不必再为自家会和甄家有什么牵连而担心了。

“母亲可曾知道,这金陵甄家跟金陵薛家的关系?”

“薛家也是皇商,专做布匹生意的,不过听说薛家大老爷去世后便分家了,这来往也就断了。”

甄氏见女儿提及薛家,忍不住的感叹,这薛家大老爷也曾经是赫赫有名的大商人,和他们家还有几分交情。

去年他们还主动给薛家送了年礼,可却没回应,想来主事的人去世了,没人撑得起来,也就渐渐没落了。

“这薛家子弟也都是些不学无术的,皇商的名头不知还能做到几时。”

“母亲可知,薛家还有个女儿,名唤宝钗,倒是聪明的很,我看她若是能接下这一大摊子,倒是大有可为。”

“我倒是未曾听说过呢,多大的姑娘,可有许配人家?”

甄氏听到吴雨晴形容的姑娘,突然想到自家哥哥还有个小儿子,一直拖她打听合适的姑娘。

可他们毕竟是汉人,虽是皇商,可找个京城权贵还是难了些,如今听说薛家有女儿,甄氏突然动了几分心思。

“今年十三了,是预备明年选秀的。”

“你还记得吧,你舅舅家的表弟甄树人,今年也十五了,他三年前便入了国子监读书,你舅母一直犯愁他的婚事呢,我看着薛姑娘倒是挺合适的。”

“母亲,您就别乱点鸳鸯谱了。”

吴雨晴听到甄氏的想法,哭笑不得,她本意是看中了薛宝钗这只潜力股,可不是相中了她做弟妹。

“也是,这儿女相看一事,还得双方父母同意。”

甄氏想到自家嫂子的态度,突然没了几分兴致,开始跟女儿吐槽道:

“你那个舅母,眼光高着呢,前阵子跟我来信,竟然相中了钮祜禄家的女儿,那可是熹妃娘娘的侄女,便是配个黄带子都使得,也不知她从哪打听到的。”

甄氏翻了个白眼,谁人不知现在四贝勒是“准太子”,那熹妃以后怎么也能当个太后,自家嫂子真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

娘俩又聊了一会儿,吴雨晴又留了甄氏用午膳。

知道甄氏过来,今日厨房特意烤了小饼干,正是用了前些日子圣上赏赐的烤炉。

在吴雨晴的改制下,如今的王府厨房已经分为了中厨和西厨,甚至吴雨晴会在闲来无事的时候亲自去西厨烤饼干和面包一类的小东西。

“这糕点真是不错,跟你前些天送来的冰皮月饼有过之无不及。”

甄氏尝了一口,不禁称赞道。

“母亲觉得,女儿去开一家专门做糕点的铺子如何?”

“你这么一说,我便想起来了,咱们家在姑苏还有一家糕点坊,里头有位老师傅,手艺可好了,你若是喜欢,便给你了。”

吴雨晴不会知道,自己无意间的一个举动竟然为后世开创了一个“百年老字号”。

只是想起姑苏,她便想起了黛玉。

自那次黛玉和宝钗一起从府中告辞后,她再也没听到黛玉的消息。

而这几日的黛玉,情绪是有些低落的。

她给爹爹去了信,告知了这段时间贾家的一些所作所为,以及那日五福晋对宝钗说的话。

她住在贾家,多少也是知道些风声的。

宝钗最近日日都在薛家的铺子里,园子里也不见她的人影。

黛玉是有些羡慕她的。

只恨自己这弱不禁风的身子骨,若是自己再强壮些,她还想女扮男装做个鲜衣怒马的少年郎,骑马狩猎,踏遍万里河山。

便是读了再多的书,又用何用,她一个女儿家,还能去考科举不成?

“姑娘,今日天气好,不如在院子里晒晒书吧。”

雪雁看到黛玉神色恹恹的歪在塌上,便提议让她去院子里,如今这个季节,院里景色正美。

姑娘若能因此开怀些,那便再好不过了。

“雪雁,你去前头跟老祖宗知会一声,我想去趟书斋。”

雪雁提醒了黛玉,自打进京,她还没去逛过京中的书斋,现如今她手里的书,还都是从扬州带过来的。

待雪雁从前院回来,黛玉已换上了一件清河碧波裙,戴了一顶白色薄纱制的面纱。

当下礼教严明,尤其是汉人女子,除非是抛头露面行商之人,大多数的闺阁千金,出行都要带上面纱遮脸。

黛玉收拾妥当,便带着雪雁紫娟上了马车。

国公府处于内外城交界处,黛玉对京城不甚熟悉,再加上驾车的是贾家奴仆,这贾家也没几个去书斋的主子,连车夫都一时有些犯难,不知该带姑娘去哪。

“这京城最大的书斋是哪家?”

“姑娘,这京城最大的书斋是明净书斋,据说这明净书斋一纸千金,还有不少典藏的孤本,不过,大多都是些会试举子们过去。”

车夫有些犹豫,这都是外男的地方,自己带姑娘去了,该不会被责罚吧。

“无妨,今日是随意逛逛。”

黛玉也猜到了车夫的不安,她使了个眼色,雪雁立马会意,给车夫塞了一个小荷包。

车夫得了钱,办事就是利索,也不再推脱,立马笑脸相迎:“小的这就带姑娘随意逛逛。”

马车一路缓慢前行,黛玉也透着车窗,看到了京城街景。

繁华的街道,叫卖的商贩,讨价还价的买货人,还有街边食铺传来的阵阵香气,果真是天子脚下,好不热闹。

马车很快行至目的地,车夫挑起马车的帘子,黛玉这才看清了书斋外围的全貌。

一栋三层的小楼在京城主干道的胡同口赫然林立,门前的匾上四个瘦金体的大字“明净书斋”写的好生气派。

黛玉下了车,只见戴着文人头巾的男子们络绎不绝,甚至还有几位梳着妇人发髻的女子,也在里头挑书。

看到来了位围着面纱的年轻女子,周围的人也只是轻轻打量一眼,便专注于自己的事,并未引起什么轩然大波。

店小二见黛玉一副闺阁千金的打扮,也恭敬的迎了上来:

“贵客您好,今日二楼有明阳先生在此讲授《科考二十三条》,仅需二十文的茶水费,便可上楼一观。”

黛玉从未听说过《科考二十三条》,顿时心生好奇问道店小二。

店小二也没想到竟然有姑娘对科考感兴趣,他只是按东家吩咐对每一位进店的顾客都提醒一句,刚才那几位女客都未曾问他。

见此,他便多说了几句:“明阳先生是国子监博士,因他和咱们东家关系好,再加上今年的会试将近,众多举子们都进京赴考,东家特意请他来讲讲会试的二十三条典习,楼上的都是今年的举子。”

“哦,竟有这样的讲学,我要上去看看。”

黛玉一听,立刻来了兴致,想上楼一观。

父亲在家时也经常带她读书,可她在扬州却从未见过有什么讲学,这读书人的事,她最感兴趣了。

“这,楼上也有雅间,请姑娘随我来。”

店小二没想到这个姑娘竟然真的要上楼,可二楼大堂都是些男子,怎么能男女混坐呢,只好带着黛玉上了楼上的雅间。

可黛玉没想到,哪怕只是进了楼上的雅间,也总有些酸儒们看不惯她一个女子竟然也能听明阳先生的讲学。

“小二,你们是怎么回事,怎么带了女子上楼来!”

家人们好,最近被mama上的龙哥帅到了,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突然找到了十年前写的龙哥主角的韩娱同人文的日记本,有想看韩娱文的亲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初见甄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