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秦]始皇父女今天抽卡了吗 > 第16章 偏心

[秦]始皇父女今天抽卡了吗 第16章 偏心

作者:顾四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1:21:29 来源:文学城

赵高今年三十七岁——说来有趣,赵高算年岁与刘邦同龄。

两人都只比始皇帝小了三岁。

就像许多史学家感叹的那样:秦朝的建立与覆灭,这天下大势在这年岁相仿的三人之间斗转星移,有种奇异的宿命感。

*

赵高奉上胖墩墩的一大卷竹牍。

皇帝出巡用大架,除了乘坐的金根车外,另还有五色安车、五色立车等副车,加起来共八十一辆车驾。

这还是陛下一人,再加上随行的公子公主、公卿大臣,安排车马真不是个简单的活计。可见品性不论,能在咸阳城坐稳官位,工作能力都是没问题的。

赵高近来忙的脚打后脑勺,亲自排布、检阅御车,以至于都有段时间没来陛下跟前刷脸了。

结果转头一看家塌了……

此时赵高来御前回事,见姜乐这个苦主坐在陛下跟前,倒是正对心思:一会儿当面说开,了结此事,免得这位小公主背后继续告状。

始皇帝将赵高呈上的车马布行奏疏展开。

他一面看,一面让姜乐写几个字给赵高瞧瞧。

秦的三大书法家,正是李斯、胡毋敬和赵高。

姜乐学认字的教材是李斯所做的《仓颉篇》,其实这会子还有另一本国家规定识字课本《爰历》正是赵高所做。

始皇帝觉得在他的指导下,女儿的字近来很有进益,上回太史官胡毋敬来回事,就看过夸过。这回见赵高来了,就让姜乐再好生写几个拿手字。

姜乐认命提笔:哪怕是始皇帝,也逃不脱家长喜欢让孩子出来表演节目的脾性。

赵高恭敬接过姜乐手里的竹简,认真看了一遍。

然后,心里就不免重新定位了一下陛下疼爱公主的程度——若不是父爱深沉,圣明如陛下怎么会觉得,这字值得他与胡毋敬这种数一数二的书法家来夸。

不过赵高今日来,就是为胡亥求情的,自然把姜乐的字夸了又夸,然后话题从‘小公主真是天纵书法奇才’丝滑转移到赞美陛下的慈父之心。

见陛下露出些笑意,赵高便如同一只最狡猾的要扒鸡窝的黄皮子一样,试探着提起了公子胡亥。

“陛下之子女皆是天潢贵胄,玉质金相。臣蒙陛下器重,曾教导过公子……”

见皇帝没有动怒的神色,以为陛下已然消气,这才缓缓道:“胡亥公子慈仁笃厚,只是辩于心而诎于口。”*

赵高想给胡亥立人设:仁厚心善慈爱,只是可怜,是个心里明白嘴笨的老实孩子。

姜乐:……

原来赵高指鹿为马的本事,现在就有了。

始皇帝对此不置一词:他又没拿胡亥怎么样,不过是不带他罢了。

赵高又提起胡亥公子的孺慕之情,想以过去公子胡亥给陛下提供的天伦之乐情绪价值,唤起陛下的慈父之心。

然而,始皇帝十三岁为秦王,孤家寡人久了,对感情上的情绪价值已然要求不多,大概就是一勺就够了——主要是事业上的情绪价值给足就行。

故而始皇帝虽常感慨自己哪怕功业盖古,然六亲缘薄,终是心有遗憾!

——但你要是真让他选择:给他一个美满的童年、父母慈爱、手足朋友亲厚,但终是灭不了六国,一世完不成宏图霸业行不?

他肯定当场翻脸:那不行!

宁给情感留遗憾,不给事业留缺陷。

赵高哪里能知道始皇帝不带胡亥的缘故,见陛下始终神色淡淡,还以为根子在姜乐公主那,只怕她哭诉了天大的委屈。于是拿捏好态度,很卑微地向姜乐作揖到底道:胡亥公子还托臣向公主赔罪,当日性子急躁,口不择言吓着了公主。

始皇帝闻言疑惑,转向姜乐问道:“吓着?胡亥说了些什么?”

听衷说起的,也只有胡亥走的时候拉着脸等客观事实,待他问女儿时,她从没说过胡亥的言辞不妥,反而只说自己的缘故,道与胡亥不投缘罢了。

赵高:?

姜乐:嘻嘻,根本没告状。

赵高在弄明白状况的一瞬间,立时有种在阶上踏空之感,冷意顺着后背攀爬上来,耳后都是冷汗:这回可是弄巧成拙了,公主竟是个敦厚性子没告状?!

那陛下怎么忽得划掉公子胡亥的名字?逻辑完全理不顺啊,赵高心里难得乱起来。

就听小公主将胡亥的话复述给陛下,越听心越哇凉:人家确实也一句没冤了胡亥。

始皇帝听得蹙眉:他是何等人物,怎么会听不出胡亥粗浅的恫吓之意。

他原先颇为疼爱幼子胡亥,是因为孩子里只有一个把他当成父亲一样撒娇求饶,颇为天真烂漫稚子心怀似的。

可当真心思单纯的孩童,会去这样威逼利诱妹妹?

还是只觑着自己的喜好,做出这样无心胸撒娇撒痴的样子来?

就算不提祥瑞和不祥这种对比,只看两个孩子在跟前儿的表现,他的心就像那跟秦权配套的衡一样,已然有了明确的偏向。

*

见皇帝神色冷如外头霜雪,赵高登时跪了。

心脏突突跳:原想着来捞一把胡亥公子,捞不捞的到先放一边,可别把自己掉沟里去!

始皇帝原本是准备划掉胡亥名字,默默不带他也就是了。

此时却直接令宫人去传话,让他好生闭门读书修性,无事不必出来了。

赵高却没有分辩什么,只认错:“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姜乐注视赵高:真会演啊。

他这种一脸惶恐里带了些惊讶、又强行忍住的表情:就像是胡亥连他一起瞒着,把他当枪使了,他只是个无辜的被诓骗的老师,又碍于忠心绝不会告公子的状。

陛下恼了的时候,反而不露心思,让赵高也不能知道,陛下到底有没有给他也记一笔。

他只得忐忑告退。

出章台宫的时候心里都在滴血:这一月的点灯熬油加班,算是白费了!

蠢人杀伤力巨大啊!

*

姜乐望着赵高告退的身影。

其实她曾跟姐姐商议过,‘不祥’名额珍贵——总不能她看这个不祥,那个也不祥——要不要直接用在赵高身上。

九野给她理了理思路:胡亥,除掉血缘关系,其实跟宫里这些侍从一样,目前没有任何政治上的价值。

但朝臣不同,各个都是通过考核才站在朝上的,各司其事,具有政治功能属性。

别说陛下从前就绝不会以方士的言辞干涉朝政,就算陛下真信了,也只会给姜乐自身招来无穷无尽的麻烦——朝上人心就乱了,旁人可看不到那条线上的未来赵高是怎么祸害大秦的,他们只会人心惶惶,今天能为了小公主一个‘不详’,贬斥本职工作无错漏的中车府令,明天我就保险吗?

况且陛下也不是这般的性情:在用人的时候,始皇帝自有明君圣主的魄力,放手后从不微操。

故而,九野与姜乐郑重嘱咐了:谶语吉凶事儿,不要用在朝臣身上。就算要用,也绝对是要有一击必杀把握的时候。

她蹲下来平视姜乐:“你常日在陛下身边,就做你自己就好。陛下圣明烛照,不用动太多心思。”姜乐显然不是铁腕冷心搞政治的材料。

外头疆场厮杀也好,朝堂上不见血的政斗也好,她来做。

*

赵高没有给胡亥说下情来,倒是自己踩到个泥坑里。闭了了几日风头,才借着给胡亥送新的律法竹牍的机会跟胡亥说此事。

说话是门艺术。

赵高的艺术未必糊弄的了始皇帝,但糊弄胡亥那是手拿把掐。

只说始皇帝动了天威龙怒,自己花了好大功夫才给胡亥争取了个闭门读书的处置,胡亥很是感动再次强调,只有先生待我好。

赵高口中道:公子好就好。

内心:公子这样想就好。

胡亥虽听从赵高之言,闭门装乖读书,但心中自然有恨:他此次是平等恨所有手足,既恨姜乐,也恨其余兄弟姐妹不给他说情,尤其恨长兄扶苏,平时就你名声最好,显得最友爱兄弟的,这次怎么不帮我说话!

*

胡亥闲的很自有空恨来恨去,像姜乐这种忙碌的小牛马,只觉得什么爱了恨了都是假的,累了是真的。

转眼季冬(腊月)将至。

可惜新历法出来前,腊月也没什么过年的气氛。

章台宫中,明珠消失竹简出现。

很快,一张银卡被始皇帝拿在手里。

姜乐探头看清上面的字时,可谓是心花怒放。

正面【石磨(配图)】

反面【面粉发酵法】

——秦汉还是粒食时期,虽然北边已经广种麦子,但吃的不是面粉,多是麦仁直接蒸成的麦饭。

而这种麦饭,又被称为‘野人农夫之食’。这会子如果把麦饭拿出来待客,客人就会发火,觉得是故意敷衍怠慢,不想请别请!

北边虽已然有了石硙(初期石磨),但并没怎么普及。

时人总觉得麦子磨成面粉中间有耗损不说,就算用面粉做出来的食物,也跟麦饭一样都是很难消化的,称为‘恶食’,小孩子尤其不让吃。

【面粉发酵法】则正是记载着,如何让面食“松松然也”,不再‘粗硬伤脾’,令人积滞不适。

姜乐眼前立刻浮现出了诸多美食:热气腾腾面皮暄软的馒头、包子;外酥内软层层叠叠的烧饼,炸的蓬松酥脆的油饼……

始皇帝有些压不住嘴角,他的愉快跟姜乐自然不一样——单石磨对始皇帝来说,倒不算特别要紧的卡,重点是——农具仙官轮值上岗了!

于是姜乐刚准备像从前一样去工位前整理竹简,始皇帝就叫住她教导道:“历书上有记,季冬之日,正当修耒耜制田器,以备孟春时节,植五谷司农事。”

姜乐:?

陛下怎么忽然给她讲解起了历书?

始皇帝拊掌:这孩子,平时多机灵啊,今儿怎么啦,非得朕说的明明白白。

于是他直接道:“今日吉日,宜再结一次仙缘。”

姜乐:……

陛下,您偏心!

您之前对鸡仙可不是这样的。

小剧场(始皇帝端水版):

始皇帝:朕也是非常敬重鸡仙、数仙的。

养鸡仙人:呵,钱在哪里,爱就在哪里。我对陛下的真心真蛋,终究是错付了。

数算仙人(林妹妹上身版):早知她来,我就不来了~以后再想要我的东西,可是不能够了~

备注:赵高描述胡亥的词语见于《史记》:‘高受诏教习胡亥,使学以法事数年矣,未尝见过失。慈仁笃厚,轻财重士,辩于心而诎于口,尽礼敬士,秦之诸子未有及此者,可以为嗣。’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偏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